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卒们不知道实情,只是人云亦云地觉得是上天庇佑。

    杨广却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便叫李建成与他一同去狩猎。

    别说是山中,就是一般的村子左右的林间就可以看到兔子、狍子。

    有句话叫做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此时的情况,真不是吹的。

    军中消遣更加贫乏,杨广便时不时地出去打几只愣兔子、傻狍子回来。

    今天有李建成相伴,杨广好似兴致极高,打了猎物之后,便让人生火准备来个露天烧烤。

    盛昌把收拾好的猎物架在火架上,把调料蜂蜜摆在杨广的手边,边笑着对李建成道:

    “王爷您今天有口福了。”

    李建成笑着帮着杨广打下手,对盛昌道:

    “这是羡慕?!”看向杨广:“那我得跟义父求个人情,等下给我的,我分一半出来给盛昌。”

    杨广笑骂了句盛昌:

    “看你那点出息,到是和孩子争起吃食来了,还能少了你的。”

    盛昌笑着谢恩,皇帝亲手做的吃食可不是谁都可以吃到的,这是天大的恩典;原本盛昌也没想着自己可以吃到,不过是借机说两句好话,活跃下气氛。

    盛昌退下去后,很自觉地带着人在数十米开外守着。

    李建成心有所感,看情况杨广出来之前就和盛昌打过招呼了,是有重要的事情与自己说。

    杨广到是不急于一时,直到刷好了调料,看着火候转着肉道:

    “功予,可有什么想要的?!”

    李建成愣了下,摇头表示无功不受禄,义父这么偏心,如果自己是(二)义兄(杨暕)的话心里会有落差。

    他本就是推脱,表示杨广别把自己立成标杆,到时候引起众人得了红眼病。

    没想到一句带着亲近的笑谈隐喻,却引得杨广变了脸色:“他敢!”

    这是又出事了啊!

    李建成脑子里刚闪过这个念头,杨广不再多说,转而对李建成说他的地图,还有分析报告起了大做用,有功赏有罪罚,让李建成不用多心,也是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问问李建成有没有什么心愿,这是不想让李建成再升官了。

    李建成边表示自己现在的小日子过得像是在泡在蜜水里,如果真的有什么心愿的话,那就是海晏清河,天下靖平,边在心里想着,杨暕又做了什么事,让便宜义父心中不快了。

    杨广看得出李建成说的都是心里话,想到昨个夜里抓到往出传信的奸细中,有个人与杨暕有扯不清的关系。

    从对方的口中得知,其在杨暕那里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消息。

    把杨广气得当下就下旨要传杨暕回来听训,还是盛昌想到这父子二人的关系,变着法地劝解,让杨广消了怒火。

    杨广想到了之前对杨暕疏于管教,现在长歪了再想改真是难于上青天,还想到李建成写的《三字经》中有那么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中讪讪然不说,更是有了个“奖励”的想法。

    于是今天出来打猎散心才把李建成拎了过来,想着李建成是有军功,可是现在不好再赏赐,可有功不赏便是赏罚不明,失了为君之道,正好让李建成教育先太子杨昭那几个儿子。

    更表示等到三皇子杨杲再大些,也想交给李建成。

    成为皇子、皇孙的老师,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但这多少人中绝对不包括李建成。

    他家里还有好几个不省心的娃要他调教,就一个李二就让他觉得脑仁子疼,对于亲自下场教娃娃,真真是无爱!

    虽说委婉地推脱了,可是杨广心意已决地道:

    “功予,你就是太谦虚了,孤可知道,你那几个弟弟都被人教得很好;为了教导弟弟,还写那么多书出来,把孤那几个不成才的孙子交给你,很放心。”

    李建成只好答应,正应了那句话,表面笑嘻嘻,心里MMP。

    已故太子杨昭那三个儿子,就不可能省心!这几个孩子分别是三个娘生的。大刘良娣,生老大杨倓;小刘良娣,老二杨侗;太子妃韦氏,生老三杨侑。

    这哥几个只差一岁。最大的九岁,最小的七岁,正是讨狗嫌的年纪。

    杨广见李建成面有难色,又欲言又止心中也知道为何:

    “并不是让你收下三个徒弟,只收杨侑便是了。”

    杨广可是嫡出,天生的就对庶出无好感。

    要不是看重的嫡出大儿子先走一步,老二杨暕还是个拎不清的,他也不会急火火地着急生孩子。

    看他之前不时地拉李渊喝酒,其实有很大的成份是做给萧皇后看的。

    伺候过杨广的女人虽说不多,但也不是只有萧嫔一人,可为什么只有萧嫔有身孕,并生下了孩子。

    还不是萧嫔与萧皇后同出一族,其中要说没有内情,谁信?!

    大家都是没明眼人,李渊更是,知道杨广与萧皇后有感情,人家两口子的事,他不参与,便揣着明白装糊涂,陪着杨广演戏。(未完待续)

第579章 就要() 
第579章就要

    李建成在脑子里转了转杨广的家庭亲属关系,杨广自己的妻族萧氏有皇族的跟脚,自不必说。

    他给自己儿子娶的媳妇,都是韦氏所出。

    故太子杨昭的媳妇大韦氏与二皇子杨暕的媳妇小韦氏两人是一个曾祖父,只不过从她们祖父那里分了房头。

    二皇子妃的祖父是韦夐,就是那个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的‘逍遥公’。

    称逍遥房。

    太子妃的祖父是在隋文帝时期仪同三司的滑国公。

    称郧公房。

    而李世民的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的生母贵妃韦珪也是出自京兆韦氏郧公房,其祖父是韦总,是太子妃生父韦寿的亲大哥。

    韦珪比李世民大一岁,现在已经嫁给了原户部尚书,现河北台兵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

    不过李珉在原历史中被卷进了杨玄感起兵事件,李珉父子俱诛,史载“籍没其家”。韦珪因其父韦圆成世袭郧国公而幸免一死。韦珪便辗转到东都洛阳寡居,七年后嫁给李世民。

    李建成想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这次事先告发了杨玄感,来护儿已经回转清缴,李珉这倒霉儿子,也就没有坑爹的机会了。

    原本应该是李珉听说杨玄感反了,一时热血纠结了好多小伙伴欲拿下杨玄感,但结果却是啪啪打脸,让这帮二世祖知道什么叫想像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他们反被杨玄感拿下了。

    加上杨广已经开始收拢世家权利,李子雄起了观望之心,再后来,儿子被抓,扭扭捏捏地被拖下了水。

    现在的情况下李珉父子是死不了,那韦珪就还是有夫之妇,李民世的“四夫人之首”就这么被蝴蝶翅膀煽没了。

    李建成在心里假意地歉疚了一下,然后有些头疼这些尾大不掉的世家相互联姻,想下手的时候都是亲戚,为杨广默默地点根蜡,代其头疼了那么一下下!

    同时李建成也打定了主意,虽说教导皇子皇孙着实不容易,可要是打小安利李建成自己的私货,对于李建成以后的计划,那真是好处多多。

    只不过杨广不是吃白饭的摆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事,这尺度相当的微妙。

    于是李建成心思转动,抬出了块挡箭牌:

    “义父,孔颖达为圣人(第31)世孙,沉稳博闻,有他掌舵对皇侄儿的性子更好些,我毕竟年轻了些,嘴上没毛办事不劳。”

    从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子孙就等于有块免死金牌,哪怕是在文字狱泣血的清时,那位写下《桃花扇》这么一本展现明末NJ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的孔尚任(六十四代孙)。

    他也就是被贬斥回乡,其间,他还曾往山西平阳、河南大梁、湖北武昌等地作过短期的漫游,做过幕僚,终在抑郁之中逝于曲阜。

    而杨广还要推广科举取仕,孔子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是核心思想,天地君亲师更是重中之重,李建成的私货夹杂其中,以儒家经典来打掩护真真是无缝对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没毛病!

    杨广上哪里知道李建成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三响,他昨天晚上动了心思后,就拟定了皇子皇孙的老师人选,孔颖达榜上有名,先不说孔颖达本就学识过人,就孔子的名头他就想拿来用用。

    而李建成在杨广看来,这是给未来国君保驾护航的。

    别看杨广要收拾世家,但他也不敢把权利一下子都收回来,动别人的利益,还不得死克到底?

    杨广十分看好李建成,觉得李建成心中无私,用来拉拢一部分人正合适。

    杨广的眼光是真的毒,李建成也是真的“无私”,无私到就算皇位送到他手中,他也想着往外推,君权神授什么的还是算了,省得用收上来的民脂民膏来养活越来越多的皇族米虫。

    只要是皇族,生下来就有俸禄,然后保暖思“银”欲,不停地生孩子,米虫越来越多。

    世家沟壑难填,致使土地兼并,百姓没有地种,到时候遇上点天灾人祸,就得天下大乱……

    很放心李建成的杨广心情愉悦了几分,皆因李建成与他想到一块去了:

    “孤亦有此意,只不过回头你与韦家的人别走得太近了。”

    李建成愣了下,这是什么意思?防着韦家外戚专权?!是想直接立杨昭的嫡子为太孙的意思?!

    杨广别有深意地笑道:

    “此时儿孙年纪还小……,看不出什么,但孤也不喜欢手抻得太长的。”

    李建成郑重地点了点头,按杨广的意思——只要嫡子可用,不立庶子;这么说的话,虽然对二皇子杨暕失望,但的媳妇也是出身韦氏,将来要是有可能生孩子的话,再加上故太子杨昭的嫡子杨侑,韦氏的机会翻了倍。

    李建成马上表示:

    “义父放心,我与韦氏没有交情。”没看我把李二的韦家美娇娘都扇没了!

    杨广心情不错,虽说杨暕不堪为君,但皇家还养不起一个逍遥王?!到时候自己百年之后,杨暕就可以直接去封地,在他那一亩三分地,还不是自在的土皇帝。

    杨广想得很好,还想着等这次杨暕能拿些军功,有些威望,到时候就算自己不在了,不管是自己的庶子,还是孙子登基,杨暕也可以立住门户,把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杨广在心里叹了声,要是杨昭还活着,做亲大哥的,总能照顾着些弟弟,但是庶子与侄子就差得多了……

    “处就不想想,他把自己的大哥给咔嚓了……”李建成回营之后在李渊关爱的目光下,说了杨广找他到底是什么事。

    到是李渊听完李建成的话,揣度着杨广的心思:

    “就算二皇子有嫡子,不到万不得已陛下也不会立他的嫡子为嗣,多个二皇子这样的太上皇只会添乱。不过韦氏的人也精着呢,没看这次为父筹集粮草,他们是最积极的。

    但你再看这次出征,韦总那三个儿子,都没有往前凑,人家明白得很。”(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580章 搞事() 
第580章搞事

    韦总这位太子妃的亲伯父已经驾鹤西游,生历任骠骑大将军、纳言、京兆尹,

    骠骑大将军画重点,唐宋为从一品,为武官最高阶;人家的三个儿子可是将门虎子。

    堂兄很吊,太子妃的亲哥哥虽然身手差了些,但人家是刑部侍郎,襄城公,虽说职位的关系没有上前。

    可是韦冲这个族叔却是民部尚书,正管钱粮的;虽说筹集粮咋看之下是难事,可是这次的粮草有十分之一都出自韦氏。

    可想而知,韦冲之所以老实的没有主动请命,更没有出幺蛾子,乖巧地把这活儿交到李渊手上,人家图的是什么?

    李建成听完李渊的话,心中苦笑:

    “……”奥斯卡欠满朝文武N座小金人儿啊,一个个的演技爆表。

    自己要想在这些人精中周旋,得老实地把自己尾巴藏好了,最少在自己实力匹配理想之前,得万分小心。

    李渊心情大好,分析完韦家之后兴然地道:

    “不管韦家如何,大朗你成为帝师,我们家可以兴望百年。”

    让李建成教所有皇子,而不是像李纲这样只教太子,足见这就是要坐实李建成帝师的身份。

    一但有了师徒之名,未来的皇帝就不可能下手狠儿收拾唐国公府这枝儿的人。

    如此李渊也就满足了,再以后的事情也不是他能安排的了,要看今后皇子站队情况。

    “为父突然想出条家规,不管如何只做纯臣,不可图从龙之功。”李渊看着李建成的眼睛道:

    “你看如何?!”富贵险中求,年青年冲动,生怕李建成失了分寸。

    李建成自然不会反对,父子两个聊得非常投机,气氛和谐无比。

    有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愉悦茶代酒,有人气得砸案头。

    李建成与李渊父子亲近聊天,杨广与杨暕这对父子,离着老远的距离也能把彼此气得仰倒。

    时间倒回到杨暕收到杨广的圣谕,同意了他的意见,心里高兴得找不到北,傲慢的架子端了起来,对宇文述的态度也轻慢了起来。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除了代出知父莫若子的味道,显摆我是皇子,出身碾压尔等凡夫俗子!

    他还觉得宇文述老了,胆气不足,将熊熊一窝,对于宇文述做出的行军攻城方案多有意见。

    杨暕就是个二世祖,说他是纸上谈兵的赵括都有些抬举他了,他连纸上如何谈兵都谈不明白。

    觉得自己这边人多,灭了半岛如探囊取物,实在小意思。

    其不见:

    淝水之战,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彭城之战,项羽只带了三万骑兵杀得刘邦六十多万军卒,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赤壁之战,刘孙联手不过五万军卒,怼翻曹操八十万大军……

    宇文述原本对杨暕颇有好感,毕竟之前尾巴没有翘上天的杨暕对手握重兵的宇文述很尊敬。

    可是远香近臭,一路行来,攻城略地的顺利让杨暕觉得行军打仗就是那么回事,要是给自己这么多人,自己做得不会比宇文述差。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还不是看自家皇帝老爹愿意让谁立功。

    杨暕心里不平衡,宇文述年老上花,也不知道自有皇帝老爹到底看上他哪好了?把这么大的军功给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怎么就那么想不明白?

    宇文述原本觉得自家二孙子宇文承趾年少冲动,做事犯混,还怕宇文承趾把杨暕这个皇子带坏了,到时候没法向杨广交代。

    现在才知道,真是活久见,宇文述没法想像,在他眼中的明主,上马打天下,下马定江山的杨广,怎么会生出这样一个不着调的儿子。

    杨暕怎么连这么简单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脑袋长在那里就是充身高的摆设吗?!

    新义洲的城池高坚,又是半岛这边的第一座关口,正常情况下,如果拟定撤退,要守住半岛,便应该寸土不让。

    可是只攻了一天城,便看出城里的守城物资出现匮乏……

    宇文述观之心疑,天色渐暗便鸣金收兵,更下令东南西北四方严阵戒备,二队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