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出门,本来都想骑毛驴的,可是它咬着我的衣服不松口,想着也不急行,就带它出来了。”

    一般情况下马的平均寿命是30~35岁。

    李建成点了点头,没想到房玄龄还有这样一面,既然骑驴,说明房家就这一匹马,便对房玄龄道:

    “那就当带它出来散心了。不知道玄龄喜欢什么样的马。”

    此时的战马,多是产于新疆的哈萨克的一种草原马。

    清秀,耳短、颈细长、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西汉时,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即乌孙国,得到的马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

    市面上很是稀少,房玄龄的家氏弄不到马,到也可以理解。

    李建成是坐车来的,所以不是战马,只是军虚马。

    是产自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的河曲马。

    河曲马可驮运100~150千克,日行50公里。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

    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

    所以,家里能用上河曲马拉车,那也顶配的门面。

    房玄龄自然明白李建成的意思,不过自己现在并不适合换马,尤其是宝马良驹。

    真要是李建成把他现在的用的曲河马给自己,可不好解释。

    房玄龄家里虽然不穷,但换到千余年后,也就是个中产阶级,与李建成这种豪强氏家比不得。

    而且房玄龄现在不能表现出投靠了李建成,李建成要折腾的事太大,尤其是退路。

    所以,房玄龄含笑道:

    “我现在又不需要征战杀场,就是个坐骑,这样就好。”

    李建成点了点头道:

    “那就回头再说。”

    李建成心里想着,要不要去罗刹国(也就是俄国)弄些马回来。

    李建成之前去过东北,知道一种高头大马,是杂交马种。

    听说是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与当地马种杂交而来,叫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四肢强健。

    别看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等于比现在的马,快了近一倍。

    房玄龄看到李建成闪神,含笑打趣:

    “怎么,送不出去,心里郁结?”

    李建成摇了摇头:

    “没有,你刚才的顾虑很对,我只是在想,既然有骡子,是不是可以杂交出更优秀的马种。”

    骡子是由马和驴杂交的。

    此时还是贵族们赏玩的稀罕物。

    但李建成知道,虽说繁殖能力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房玄龄挑了下眉,觉得李建成思想跳跃太快,想了一下后问道:

    “你想做马匹生意?”

    皱起的眉头,表示不赞成。()

    

第378章() 
第378章

    李建成怎么会不知道,大的马场都与军中有关系,这可是块大蛋糕,自己要是出手的话,牵扯太大。

    可不像吃食,酒水这些,虽说挣钱,但不会被人重视。

    所以,李建成摇了摇头道:

    “就是突然有个想法,不过现在可没有那个实力,最多就是自家玩玩吧。”

    房玄龄见李建成心里有数,就没说什么,哪个男儿不受马,尤其是习武的,便岔开了话题道:

    “我这次回去,与家父商量好了后,就会再回来,但是你给我交个底”

    俩人边走边聊,李建成的耳力那么好,不担心被人听到,又说了些细节,直到山脚下,房玄龄对李建成拱手道:

    “功予,我会在月末之前回来。”

    李建成点头拱手道:

    “等你前来,一路顺风。”

    房玄龄从李喜手中接过马的缰绳,前路不太好走,就没有上马,而是拉着马缰绳步行而去。

    李建成目光闪了闪,房玄龄内心柔软,念旧啊,按他的生日来算阴历八月十八号。

    阳历应该是个处(女)座。

    曾经一段时间,这个星座突然在网上就火了起来,黑红黑红的。

    李建成那时对星座了解了一下,知道这个星座理解事物的方式是感官和思考。

    想想,与房玄龄接触的这段时间,好像有点那个意思。

    本想送马作为房玄龄的生日礼,没想到对方谨慎地婉拒了,那就来日方长吧。

    想到房玄龄告诉自己回来的日期,知道他想在家过个生日。

    毕竟,孩子的生日娘的苦日,此时交通不便,一旦离家,能在家过生日的时机不多。

    李建成想到这里,看向李喜道:

    “走吧,我们回去。”

    走了一段路之后,李喜才开口问李建成道:

    “郎君,您真的打算在这里做先生吗?”

    “当然要先学习了,最少先把王仲淹这里的藏书看了。”李建成挑眉看向李喜道:

    “怎么,不想我在这里做先生?”

    李喜迟疑了下后道:

    “陛下不是还给你留了个通事舍人的位职,您就不怕这么拖着被人顶替了。”

    李建成挑眉笑道:

    “在这里当先生也是兴起之时讲讲课,不影响什么的,一但为官,便身不由已了,不急。”

    李喜嘟囔道:

    “我看啊,陛下不了解您,要是让您去国子监,您一定会更积极。”

    李建成失笑地有瞪了一眼李喜:

    “那是陛下看重我,才让我做通事舍人的,这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毕竟在王仲淹这里,也可以学到很多,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很多人。

    同窗之情,与同僚可不一样。”

    人生四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脏,一起嫖过女昌。

    李喜是理解不了的,李建成也没有说。

    如果,把寒门同窗拉到自己这条船上,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有了利益关系,那含铁量得多高。

    李喜看到李建成笑得像只狐狸,细细品味着李建成的话,到不再提问了。

    俩人回到草舍。

    马车上的东西已经会都搬下来了。

    李建成看看已经收拾出来的房间,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是厨房里的东西太多,堆在一起,看得人头疼。

    李建成出来之后,便对几个护卫道:

    “我已经安全地到了,你们也看到这里的情况,不可能像母亲安排的那样,留下两个护卫下来,你们都回去吧。

    但是回去之后,别说这里的条件不好,只说我不留你们下来,懂了吗?”

    护卫面有难色,互相看了看没有马上说话。

    李建成淡淡笑道:

    “行了,我写封信吧,也省得你们回去被罚。”

    说完,李建成回屋,提笔给窦惠写了一封信。

    说这里民风淳朴,夜不闭户,来求学者,好多都是只身在此,最多身边只留个书僮,自己要是留下两名护卫,免不了被人非议。

    写完后,让李喜给护卫把信读了,然后装在信封里,交给护卫。

    这次护卫感激地对李建成施礼后,架着马车离开了。

    李喜把门锁上后,跟着李建成再次上山。

    准备去听听王通的课。

    刚走出去没多久,就遇到了宿醉的姚义。

    姚义眼里带着红血丝,身上的酒气还没有散。

    他看到李建成的时候,快走了两步,苦笑道:

    “功予啊,你这酒劲也太大了,我现在走路还像踩在云端。”

    李建成看姚义的样子,忙道:

    “那你怎么下山了,不多睡不会。”

    姚义指了指自己的房间,示意边走边说:

    “没有你在,我怎么好意思留在先生的书房睡觉。再说了,我还有一封信要给你。”

    李建成挑了挑眉道:

    “哦?谁的信?”

    “自称智安法师。”姚义抬手按了按头。

    李建成挑了下眉头,忙道:

    “什么时候来的?可留了别的话?!”

    姚义摆了下手道:“三天前。只让我把信转交。”转而道:

    “我看他带着幔篱,像是怕被人看到的样子,所以昨天当着别人的面,我就没有说。

    不过,他怎么跑到这里来送信了,要不是我正好在,这信交到别人手中不明白,怪人。”

    李建成想到智安法师清冷、不善交际的样子,便点了点头:

    “他不是为了避讳他人,而是他怕自己的脸吓到人。”

    姚义愣了一下,喃喃地道:

    “原来是这样了,我就说嘛,如果这样说,就说得通了。我真是的,胡思乱想,早知道昨天就把信给你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耽误了你的事。”

    李建成虽然着急看到信,但并不怪姚义,反而道:

    “你对他不知根知底儿,多个心眼总是好的。”

    说着话,来到了姚义的房前。

    姚义的小厮昨天没有跟着上山,听到声音后,马上推开门。

    姚义回到屋中,从桌上的书简是找出信,递给李建成。

    李建成打开信后,看到智安法师说他要先回凤鸣寺一趟(哪里靠海),把造船的事情安排好后,再回太白山继续跟孙思邈学医。

    银两是从刘神威那里拿的,还说孙道长说了,只是借用,让李建成快点把银子补上

    李建成想到孙思邈瞪眼睛的护财样,不由得笑了出来。

    他知道,孙思邈不是爱财,而是怕李建成把药学研究的银钱挪做他用。

    

第379章 妙人() 
第379章妙人

    姚义在没有见到李建在之后,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过去搞研究。

    可是,昨天听到李建成的话,再加上刚才回来的时候,看到李家的侍卫驾着马车离开了

    他心里就有了个想法,自己应该留下来,帮着李建成介绍这里的人事物。

    他昨天听了李建成与王通等人的话后,豁然开朗,心里的格局也有了变化。

    原本只是想着振兴农经一脉,现在却知道很多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要想把农经研究下去,最起码李府不能倒。

    尤其是李建成与房玄龄中途下山的时候,王通与王绩并没有避讳他,说了很多李府的情况。

    王通在接到李纲来信的时候,就觉得奇怪,为什么李纲会把人推进到自己这里来。

    虽说,现在民间私学大盛,但是国子监依然存在。

    李建成要是想进去求学并不困难的啊。

    细一思量,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李氏现在如烈火烹油,李建成去国子监求学的话,太帽尖了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先不说被其文臣世家所排斥,更可能因为厉害冲突,被人进谗言,引得当今陛下的忌惮。

    如果一路平庸,便是蹉跎时光。

    那还不如来自己这里,可以学到东西、接触到学子,又远离朝堂,没有那么大的厉害关系,更利于积累名声。

    王通身为姚义的先生,既然学生选择了今后的路,当他见过李建成后,就指点了一下姚义。

    虽其,刚才姚义下山的时候,王通还叮嘱了他几句:

    “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觉得你应该留下来一段时间,没有了功予的支持,你的农经研究走不下去。”

    李建成的想法与王通不谋而合,想让姚义晚些时间再离开。

    虽说王通也可以帮着李建说话,可是王通是先生,不如姚义方便出头。

    所以,李建成才把侍卫都打发回去了。

    姚义主动说留下来,说要向李建成请教一些问题。

    李建成含笑颔首,他想到昨天姚义还急切地问关于庄园的事情,现在就改变了想法,想必是受人指点吧。

    而这个人不可能是房玄龄,自己与房玄龄下山的时候,姚义还在睡觉。

    刚才说话之间,姚义说了一句,自己不在,他不好继续留在那里。

    这说明王绩还没清醒,不然姚义不会那么尴尬,回避。

    所以,指点姚义的人,应该就是王通了。

    李建成脑子一转,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不过想想也是,王通要是没有些手段,怎么可能让这么多的人来这里求学。

    杜淹就是太守之子;温彦博是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次子不说,还比王通大了十岁

    李建成想到王通让自己这个还未及冠的人给杜淹和温彦博这些人讲课,他就在心里“呵呵”了两声。

    王通这是想看看自己的手段呢。

    只有才学没手段,之前说出来的那些志向就是空淡,要知道有句话叫做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光动嘴皮子,可做不成大事。

    不过,王通也是个妙人,昨天刚刚把自己架到火上烤,今天就指点姚义留下来帮自己。

    李建成想到此处,轻笑出声。

    引得姚义侧目。

    李建成解释了句:

    “有伯承你留下来帮我,我心甚喜。”

    姚义也是个干实事的,没有什么花活儿,直接帮着李凤介绍起了这里的情况,上一交见面的时候,是李建成问,姚义答。

    现在却是姚义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不管有用的,没用的,都想一股脑的高手李建成。

    李建成心里还惦记着带腿的家具,于是提议去城中走走,自己想置办些东西。

    姚义拍了下自己的头:

    “是了,昨天你刚才,想来东西带得不全,那我们路上聊。”

    待卫离开的时候,只带走了二辆马车,总要给李建成留下来一辆代步。

    李喜马上套车,姚义没带书僮,让他留下来,有什么事好回报。

    一个多时辰后,到了最近的县城。

    李建成买了些当用的,就问店掌柜的,哪里有手艺好的木匠。

    掌柜的看到李建成买了不少东西,便热情地先护李建成:

    “还别说,我们这还真的有一家不错的木匠。姓苏,就在城西,您出了我这的门,一直走到西城墙处,顺着往北走,西北角最把边的那户就是了”

    李建成笑着对店掌柜道谢后,上车寻了过去。

    苏家的宅院并不大,朴实的木色大门,门上只简单地装了铜扣环,扣环上连个图案都什么。

    甚至不如左右邻居的大门显眼。

    李建成挑了挑眉,因为他听到了院子里的有刨木头的声音。

    空间里还有淡淡的木头味。

    李建成下了车,亲自上前敲门。

    等了一会,没有人询问,门被直接打开了。

    开门的是个七、八岁的男童,肤色被晒得黑亮,手上拎着个刨子,原本高兴的脸色,看到李建成后闪过了失望:

    “你是来做活的吗?”

    李建成点了点头,男娃娃便道:

    “可是爷爷没在家啊。”

    正这时,有道苍老的女声传来:

    “虎娃,是你爷爷回来了吗?”

    虎娃子对李建成飞快地说句:

    “祖母的耳背,郎君先等一下。”说完就跑开了。

    李建成皱动了下,看样子这个叫虎娃的刚才以为他爷爷回来了吧。

    李建成站在门口,人家没说让进,总不好闯进门去。

    就在这时,有一个醉汉,哼哼唧唧唱着跑到太平洋的小调,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

    当他看到李建成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