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通认同地点了点头:

    “唐国公是个幸运的。”算是认同了李建成的话。

    接下来,由这件事情为引,谈古论今

    但是,话题总是离不开王朝兴衰。

    这其间,李建成只是出耳朵听着,并不表态。

    直到又说到暴君,王通看向李建成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些人里,你对陛下更了解,你觉得他是昏君吗?”

    李建成略一沉吟道:

    “暴君不等于昏君;毕竟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我们这位陛下有才、有志,但太好面子了。国体是重要,但是过犹不及啊。”

    王通再次点了点头后,问李建成:

    “你写的三字经中曾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可现在又说善不为官,用恶人来管理善人,何其可笑!”

    李建成苦笑道:

    “我那本三字经是写来给家中弟弟看的,是告诉他,他出生的时候,性子是很好的,有坏毛病,是他后来学的,方便教育。

    而且,如果我一开头就写,人之初,性本恶,会不会被人骂死?想来没人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吧!

    我本人,更倾向于人之初无善恶。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但看以后的生活,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什么。”

    王通看着李建成的眼睛:

    “不知道为什么,你不像当局者,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这家国天下。”

    李建成挑眉,脸上显出狐疑之色,其实心里的吃惊不小。

    王绩接过王通的话,解释道:

    “我大哥这是在说,刚才我们讨论得那么激烈,可是你都一幅淡看云起云落的样子。”

    李建成失笑摇头:

    “敢情,先生这是变着法的责备我呢。”

    王通一抬手:

    “你又不是我的学生,叫什么先生,叫我的表字——仲淹,或是道号——文中子皆可。”

    李建成从善如流,拱手道:

    “仲淹兄,之所以刚才我不参与,一则是在听你们的意见,二则,口若悬河,也改变不了现在的情况不是。

    与其谈古悲今,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仲淹兄这样,教书育人,或是如伯承这样,立志研究粮食,增加亩产,让更多人吃饱肚子

    当然了,我知道,你们是刚知道这件事情,难免心中愤懑,用言语抒发一下。

    可是,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早过了开始的不平期啊!”

    房玄龄与王绩现在没有找到自己的近后要走的路,眼里闪过黯然。

    但王绩比房玄龄好一些,最起码他以后有一个爱好,可以跟李建成去酿酒。

    虽说,没有王通与姚义那样高端大气上档次。

    李建成看见房玄龄的表情,心里暗道:

    “看来房玄龄快要掉到自己挖的坑里了。”

    李建成这番话刚说完,王绩便道:

    “大哥,我就说你遇事总是想当然,就好比那个三教合一,吃力不讨好。”

    这话先是认同了李建成的说法,然后又把话题扯开,谈到学术上,让王通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王通却是洒脱地对着李建成一抱拳:

    “刚才并无指责之意,只是心中不明,探究一、二。”转而瞪向王绩:

    “还不是你的解释有问题!”

    王绩两手一摊,苦笑道:

    “看到没,现在吃力不讨好的变成了我!”

    房玄龄现在突然想与李建成说点什么,便借机开口对李建成解释道:

    “别看仲淹与无功,平时曲高和寡的样子,其实了解之后,他们的性子跳脱得很。”

    李建成点了点头,心中暗忖:“这话翻译过来,应该就是这两个都是闷骚型的。”

    想到这里,脸上有了玩味笑意。

    王绩见李建成的这个表情,哎呀叫了一声:

    “功予,你在想什么,怎么露出那样的表情!”

    刚才的气氛太沉重,现在话题在李建成的引导下,告一段落,王绩便想着活跃一下气氛。

    在场的人中,房玄龄是多听少说的,做不来活跃气氛的事情。

    王通清雅矜贵的形象,自然不会做活跃气氛的事情。

    姚义就算有心,但是嘴笨,活跃不来。

    李建成是这里出身最高的,言行之间云淡风情,不可能指着他主动折贵,来活跃气氛。

    王绩只好自己来,但他又不想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总要从余下的几个人中,挑出来一位。

    想到之前,李建成言谈间偶尔出现的幽默言辞,还有王绩自认李建成与自己最有默契,所以就把李建成挑出来搭档。

    李建成挑眉看向王绩,见他对自己递了个眼然,心中了然,接过话头:

    “我刚才突然想到一件好玩的事情。

    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三角型、正方型、,长方型、菱形、梯型,但最稳固的却是三角型。”

    王通眼里闪过兴趣,知道李建成接下来要说的,应该是三教合一的事情:

    “你在说,这三教不可能合一?!”对于三教合一,王通现在正在探索阶段,想多听听别人的见解。

    李建成照顾王通的情绪,含笑道:

    “非也!我是在说,最好不要三教合一。”

    

第364章 善() 
第364章善

    在座的其他人,把目光都移到了李建成的身上,想听他接下来如何说。

    李建成心有成竹,声音轻且稳地道:

    “一家独大时间久了,就会变得盲目。如果只有两家的话,时间久了总有一家盛,一家衰,到时候还是会变成一家独大。

    所以,三家可以相互牵制,为最佳。”

    王通的神情变幻莫测,好一会才道:

    “这是学术,应该”后边的话,他自己都说不下去了,他这个想法,被很多人反驳。

    说什么,都存在这么久,要合一早就合一了

    说什么,人的信念怎么可以动摇,信一个就可以了,如何兼顾

    之前的那些,他一听一过,但李建成这话真的说到了点子上,让他的内心动摇了。

    李建成并没有打击王通的想法,只是不想王通把时间浪费在,哪怕经历千百年,科技迅猛发展,依然没有改变的事情上。

    但是,他突然发现王通眼里闪过迷茫,暗叫了声不好,忙道:

    “所有的学术,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所以这个变数说的不是学术本身。

    三教合一,其实也不是不可行,只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比如三教都在宣言善。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说是在海外,还有别的教派,像是***教、基督教,如果真的求合一的,很难大同

    但万变不离其宗。”

    王通的目光清明了起来,呢喃地道:

    “引人向善吗?!”

    李建成继续道:

    “但是一个国家是否昌盛,并不是只要三教合一就够了的,道与释给人以心灵寄托,儒家教化世人,法家监管宵小,兵家保家卫国,免卫外族侵扰

    这就像是马上车的一个个零件,哪怕是缺了一个,国家这辆车就跑不快,跑不远。”

    王通看向李建成,正襟危坐,从见到李建成开始,第一次真正重视李建成,难怕之前说让李建成来当先生。

    但那是为免自己到时候骑虎难下,落了个不好的名声:

    “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李建成没想到王通会这么问,思索了下后,郑重地道:

    “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我那就一直走下去,教自己擅长的,教自己可以教的。

    而三教合一,是自己的兴趣,那就一直研究着。但在学术没有成型前,不会教给学生,以免在原本白色的纸上,写上了错误的信息”

    王通的眼睛越来越鉴定,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在李建成说到这里时,脱口而出道:

    “就这么办!回头我就把书院的牌匾换下来。”

    李建成不知道书院的牌匾上写的是什么,挑眉问道:

    “是何牌匾,难到是写的是三一不成?”

    王通有些发窘地点了点头:

    “早先将此定来自己的理想,便写了上去,现在想来,实在唐突!”

    在李建成的前世,三一学院,可是赫赫有名,英国剑桥大学有三一学院,美国三一学院(哈特福德)是美国最古老的院校之一,来源于trinity是(基督教)三位一体的意思。

    李建成突然觉得中国也可以有三一学源,来源于儒释道,宣扬——善。

    于是,李建成失笑道:

    “何必大张旗鼓的换下来,刚才不是说了,儒释道皆为善嘛。”

    如果可以不换,王通自然不想把牌匾换下来,这无异打自己的脸,在名声上总会有损,现在听了李建成的话,他哈哈笑道:

    “到是我着相了!”

    房玄龄看到李建成与王通的交流,暗暗吃惊,他真想问问李建成,你到底是来求学的,还是来踢馆的。

    王绩旁观着自家大哥的傻样,觉得这脸上发热,哭笑不得地看向李建成,自嘲地道:

    “功予啊,要不是现在我们私下里说话,我都觉得你是来踢馆的。”

    李建成摇头的时候,姚义想到这个踢馆的名声,李建成可不能沾染,哪怕理一点,张口道:

    “功予不是这样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打算!”

    王绩瞪向姚义呲牙,没有好气地道:

    “我在开玩笑,懂吗?!功予,你不误会的,是吧!”

    姚义没有说话,他又不傻当然知道是玩笑。

    李建成先是冲着姚义含笑点了下头,感谢他刚才出言维护,然后抬手越过桌子,在姚义的肩膀上打了一拳:

    “谁让你这玩笑说得那么真,我都差一点相信了。”

    王通失笑看着王绩道:

    “好了,就你闹得欢,我想我知道功予为什么来!”

    王绩脑子里灵光一闪,提议道:

    “大哥,你先别说出来,你与功予一起写下来,看看你们写的是不是一样的。”

    李建成失笑摇头,自己来求学的原因,李纲都已经隐晦的写在信里了,王通要是看不出来,那真是徒有虚名。

    不过,这也算是给王通正名的好机会,毕竟这里还有房玄龄和姚义。

    于是,李建成与王通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笔墨伺候,李建成用瘦金体写下原因。

    王通用的是行楷。

    但是,两人几乎同进放下笔来。

    王绩飞快却把两张纸拿了过来,放在桌子上,对比内容。

    内容大同小异:

    因为文人入仕总要名声,更要人脉,李氏族学的先生是李纲,被先太子牵连

    身为氏族的出身、又是嫡长子的李建成,不好去别家氏族的学堂,去了就等于站队。

    最终,这里相对来说,离着武功近不说,还名声。

    当然了,李建成用的是盛名在外,王通自己写的是颇有虚名。

    王绩看完后,带着几丝阴阳怪气地道:

    “本以为,我与功予有默契,让想到功予和大哥的默契也不少啊。”马上飞快地问道:

    “你们都看完了?!”

    就在大家刚点了头,王绩与王通的手,几乎同时抻向李建成写字的那张纸。

    王通因为离得远了些,没有得手。

    王绩哈哈笑道:

    “早知道功予的字好,今日拿到他的墨宝,当浮一大白!”

    王通因为王绩阴阳怪气的话,分了神,最终让王绩得手,他瞪了王绩一眼:

    “上了你的当!”看向李建成道:

    “功予,我对瘦金体也甚是喜欢!你看”

    

第365章 不枉此行() 
第365章不枉此行

    李建成对于瘦金体被人推崇,已经见怪不怪,只要是个爱书法的,对于这种新出现的字体,都会想收一幅的吧。

    李建成也没有推迟,只是失笑打趣道:

    “那我照着刚才的,再写一张?!”眼里闪过促狭:

    “总不好厚此薄彼。”

    在场的人,因为李建成这句话,都笑了出来,但是李建成不可能真的再写张一模一样的。

    纸笔都是现成的,李建成略一沉吟,决定借用一首白居易的诗: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这首诗赞美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

    当李建成写好后,王通脸上闪过压抑不住地喜色,他觉得这是对一个先生最真承的勉励,虽然自己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可是这种高帽,谁人能拒绝,当下他愉悦地道:

    “你们聊着,我现在就把这幅字表起来,然后挂上!”

    王绩神情讪讪然,相比于这首诗,自己刚才得的那张字就显得逊色太多。

    他不依不饶地让李建成再写一幅,而且点名让李建成写之前吟诵的那一首黄颊山。

    因为这道诗是王绩的作品,李建成心里对王绩有愧,提笔打算写,可是总得说点什么:

    “无功,有没有人说你要是长毛了比猴都精,这首诗六十个字,比刚才的多了一倍还带拐弯。”

    王绩马上真诚地解释:

    “刚才也不知道为什么,想让你写诗的时候,就想到了这首,功予,拜托了!大不了,等去找你醉酒的时候,不要一年工钱。”

    顿了一下,他笑道:“不过你得管吃、管住。”

    李建成无奈摇头,对王绩道:

    “快研磨吧!你不是猴,是猴精!是不是包吃还得管酒啊!”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功予也!”王绩脸上带着夸张的动容,不过他说完这句话后,就破了功,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等王绩说完这句话,挽起袖子打算给李建成研磨之时,有人先他一步,已经拿起了墨锭。

    出手的人是姚义,姚义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那个功予,能不能等下也给我写一幅,就是那首励学诗,我甚是喜欢!”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李建成都给王通及王绩写了,总不好拒绝姚义。

    尤其姚义满脸不好意思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平时很少开口向别人求什么,更不好拒绝,于是李建成含笑点了点头。

    王通听到这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事,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看向李建成道:

    “功予,伯承的话到是提醒了我,之前我想着与你商量一下,打算把这首励学诗刻印在学堂的墙了,没有关系吧。”

    诗作私下赠送,或是挂起来,那都是个人事情。但刻出来让大家看,最好问过当事人的意见,万一引起什么碰击,或是点主评什么的呢。

    毕竟世上之人千千万,再好的诗作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

    李建成摇了摇头:

    “无妨。”然后动笔开始书写。

    房玄龄来得晚,并不知道这么回事,便开口问道:

    “什么诗让文中子动了刻在墙上的心思?!”

    他问的是王绩。

    现在王通,李建成与姚义手中都有活计,只有王绩最闲。

    王绩马上张口吟诵: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怎么样?

    听完之后,是不是恨不得马上头悬梁、锥刺股?!”

    房玄龄点了点头,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