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建成笑得开怀:

    “这是自然,彼时陈酿敞开了让你喝”顿了一下:

    “不过,陈酿太少,只能私下相聚的时候喝。”

    王绩连连点头:

    “好酒难得,应当珍之又重。”转头看向姚义道:

    “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但是便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就开口,我也好些喝上陈酿。”

    姚义自从打定主义跟着李建成搞农业研究后,因为与自身息息相关,就开始密切地关注李家的消息。

    他扑哧一声笑出来:

    “无功,你难到还不知道,李家的清酒刚出现,你想喝陈酿,就得等。”

    “咦?!”王绩玩味地笑道:

    “我好像听到了某人士气如虹,信心很高啊!”

    姚义抬手挠了挠头,知道王绩这是打趣自己,不过他清楚,李家的暖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殖,研究的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但是,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他不好说大话,便只是不知可否地笑笑。

    李建成适时开口岔开了话题,让王绩给他介绍一下这里的生活情况。

    暗指吃喝拉撒睡,每日必须解决的问题。

    房子已经有了,王绩告诉李建成,取水便在白牛溪,冬天的时候,往上走一些,去溪水聚集的莲花池。

    吃饭的话,每月交三贯钱,有人做饭。

    早餐蒸饼一个,粥管够、咸菜,外加一个鸡蛋。

    午餐与晚餐蒸饼或是精米饭管够,一菜一肉一汤,遇上时令节日,按风俗开餐。

    如果想吃得好一些的话,可以自己开火。

    三贯钱,有蛋有肉,到是实在价。

    李建成在心里腹诽了一下当朝给开的工资,像正字这样的九品官,一年才三百石米。

    家里人口多一些的话,指着朝廷的俸禄,还要培养孩子进学的话,连肉都吃不上。

    闲着,一行人来到了最后一排草舍。

    王绩指着最右边上的一间草舍道:

    “功予,就是那间了,右边出去不远就是莲花池,现在莲花虽残败,但是来年六月又是莲花盛开时,冬日打水也是那里,到是方便些。”

    虽说李建成不挑剔,王绩还是卖力地找出这间房子的优点。

    李建成含笑点头,看着右边都是杂草,没有路,自己要是想方便些,还得先开条小径出来。

    姚义看着王绩神情一方难尽地指着右侧道:

    “这都没有路。”

    王绩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这路不都是人开出来看的嘛,功予平日进学,他那小厮闲着也是闲着,对吧!”

    “其实我自己来开路也可,就当锻炼身体了。”李建成哈哈笑道:

    “走吧,进屋看看。”

    说话间,已经走到那间草舍的门口。

    别看叫草舍,只有屋顶是茅草的。

    四面的墙壁都是木头加泥土夯实而建的,一看就很结实。最接近地面的地方,还镶嵌着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的石子。

    想来是防雨水冲刷的。

    到是借着山中的便利,就地取材。

    这座草舍只有一间半房子。

    这所以说是一间半,是因为一间是正常的房间,半间是借右边山墙搭出来的小厨房。

    厨房的柴门半开着,可以看到里孤零零的只有一个碎石搭起的简易灶台,连锅都没有。

    这个灶台只占了十分之一的空间,到是可以放下李建成带来的吃食、杂物。

    姚义开口解说:

    “这个灶台原本是没有的,虽说有厨房,但来求学的,还真没人带厨子,这里也就烧个水什么的。我也没有出山,更不知道你要用什么样的东西,所以就这样了。”

    李建成含笑对姚义道了句:

    “麻烦伯承有心了,放上壶,加上柴就可以用了,省是我不少事。”

    虽说,李建成可能会改动,但姚义的好意他还是领的。()

    本章完

    

第359章 床是好东西() 
第359章床是好东西

    推门进屋。

    房内的空间还真不小,足足有二十多平方米,地上铺着厚厚的有些像榻榻米的草苫子。

    屋子里的空间很清亲,可以闻到榻榻米散发出来的草香。

    窗下放着一张可以看到木纹的原色长条地桌,这就是全部。

    显得空间更加的大,只要把褥子一铺,睡上十多名大汉都不成问题。

    王绩笑道:

    “这里哪哪都好,就是到了雨季,草苫子吸水会潮。他们有人从河里弄了些鹅卵石把地面铺上,只有睡觉的地方放张榻垫,我看着也不错。

    也不知道你有什么习惯,所以就没给你弄。反正榻垫也不值几个钱,要是觉得这样好的话,来年再换新的就是了。”

    李建成含笑点了点头,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头弄些鹅卵石回来,再打些家具。

    带腿的椅子、书桌、柜子、两张床,一张自己用,一张给李喜,这是必须的。

    王绩也知道屋里简陋,笑道:

    “姚义来的时候,连房子都没有,后来人越来越多,便自发建了一些。”看向姚义。

    姚义看向李建成,附和王绩的话:

    “这到是实话,我之前不是对你说了嘛,想来你应该把东西都带上了吧。在门口这里放张屏风,让下人住在外边,我们都是这么安排的。”

    李建成含笑点头:

    “你们不是看到我带了两大车的东西了嘛,一车是用具,一车是吃的,还有清酒。”

    对于,住宿环境,李建成心里已经有数,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就连唐国公府,不也是打地铺!

    李建成早就想弄张床了,只是“李建成”又没有见过床,他都住了十几年了,想折腾也要有个借口不是。

    近来一直在忙,李建成也就没够得上折腾这件事。

    现在,有闲,山中空气又潮湿,送来了借口,正是好机会。

    李建成不但不忧,反而欣喜,终于可以坐上带腿的椅子了,动不动就跪坐,他忍得好辛苦。

    他心是盘算着,收拾一下可以住得很舒服,冬天的时候要是冷的话,再加个炉子,甚至比在唐国公府住得都舒服,完美!

    看完房子后,李喜就带着人,开始往里搬东西,收拾屋子。

    王绩提议大家去他的住处坐坐。

    王绩与王通这兄弟两们,都是“山顶洞人”,俩人都住在山腰的石洞里。

    原本一开始来求学的人,都住在山洞中。

    但是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开始有人开始张罗建学堂,更是在学堂边上建起了草舍,然后搬了出去。

    慢慢得草舍越来越多,来学求学的人,上百之多,再加上小厮,学堂边的地方便不够用了。

    索性就再找了块地方,就有了现在的百余间草舍。

    学堂边只留下了十间,成绩最好的十个人,可以住在那里。

    虽说王通这里求学会看自觉,但是这种激励人的手段,还是有的。

    王通兄弟住的这处山洞,李建成前世来过。

    他犹然记得,那日起了个大早,就为了看看文中子洞,洞前生云的奇观。

    文中子洞是个天然山洞,洞深3。5米,高约2。5米。

    门额上刻有“飞云洞”三字,左边刻有“紫金山王文中子隐居处”,右边小字刻“明万历三十年闰七月吉日修”,后人称此洞为“文中子读书处”。

    此处经常出现云雾腾腾,“飞云洞”就是由此而来。

    李建成一行人向着飞云洞进发。

    在山间绕着走了二里多路,才来到了文中子洞前。

    此洞坐北向南,天然合龛,北面背靠大山,东西山峰对峙,成簸箕形。

    周围峰峦四合,松柏环抱,实为一处风霜高洁,远离尘埃,山水交融,藏风聚气,隐身潜心读书的好地方。

    洞前有一片开阔的地,约二、三亩。

    那里有数间青石的砖瓦房,就算是草舍与下边的情况也不一样,更宽敞。

    可以看得出,世人对书的崇敬,就连读书的地方都带着宗教的崇敬,要尽可能建得更好。

    空气中还带着淡淡地墨香。

    李建成恍惚中看到千年后,此处散落在蓬草深处,只余残垣断壁,古砖老瓦。

    时间是那么的残酷,一切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在慢慢地失去他原本的辉煌。

    这时王绩笑着:

    “功予,你没有想到学堂这里这么气派吧!”小得意转而变成了感慨:

    “这都是大家的心血。”

    李建成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把砖瓦带到这里建房子,真的不容易。”

    王绩笑着指了指东边的山谷道:

    “那边还有个山洞,我想着等以后上了年岁,回来之时就住在那里。”

    王绩现在是回来暂住,就住在王通的山洞中,只是王通现在已经成亲,总不好长住,所以他就给自己物色了个地方。

    李建成含笑听着,原历史中,王绩因为被摆官,的确回来了这里,还真的住到了那处山洞去,还知道那处地方后来被叫作“老君洞”。

    李建成掩饰住自己的内心活动,揶揄地笑着对瞥了眼王绩后道:

    “玄龄,你可还记得刚才有人说不做官了之后,来找我一起酿酒,可是你听听他刚才的话!明明是对这里念念不忘。你说之前是不是敷衍啊,我没感觉错吧?!”

    房玄龄挂着招牌似的笑容,深以为然地道:

    “正是如此。”

    王绩对于李建成与房玄龄连手打趣,不以为意,他依然如故:

    “狡兔有三窟,山人多后手!万一功予见我太能喝酒,心疼之下,把我踹出门来我至少还有个去处。荒野之中,山风为伴,如何凄凉兮,你等为何只看见了退路,却不见我心中之感伤!”

    说到这里,促狭地笑了笑,然后再做出一幅你们为何不懂我的心伤样。

    李建成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出来。

    边笑,李建成边给了王绩一拳:

    “你问问自己的良心。这么说话它疼不疼!”

    王绩挺了挺自己的胸膛,抬手拍得啪啪三响:

    “你好奇的话,自己问!”

    几个笑闹着()?: 或搜索  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第360章 搅局() 
第360章搅局(上一章出现了bug,没有交代明白,改动了一下)

    姚义看着王绩与李建成的交流,笑眯眯地看着,心中却在想——

    自己与王绩认识的时间不算短了,但是还没见到王绩与谁这般交好,就像是儿时一起长大的玩伴。

    不过,姚义想到自己与李建成相识,再到决定跟着李建成去做农业研究,也不过才一日的时间。

    承然,李建成提出的设想、理论都很吸引他,但李建成的人格魅力,也不容忽视。

    他可不知道李建成有感而发吟了一首原本应该由王绩做出来的诗,让王绩产生了那种心有灵犀的熟悉感,加上王绩认为李建成也是懂酒这人,引为知己。

    姚义现在觉得,李建成如春风化雨,让自己愿意接近。

    归根到底,是因为在李建成的身上没有身为名门望族子弟的傲气,对寒门出身的人一视同仁。

    说话间,已经到了飞云洞的门口,王绩对李建成道:

    “想来大哥又是讲得兴起,还没有结束。”

    之前在山下,草舍中不见学子,姚义因为已经请辞,所以没有去上课。

    一路走来,没有看到有学子下山,到了学堂这里,分外地安静,便可想而知。

    刚才几人笑闹着前行,但没有往学堂那边走,以免打扰。

    王绩的声音刚落,洞中传来脚步声,一道温婉的女声道:

    “可是无功回来了?!”

    一位长相清秀,约莫二十岁刚出头,布衣荆钗,气质温婉的女子走了出来。

    王绩马上给双方引见。

    这位就是王通的妻子,程氏。

    引见过后,程氏微笑道:

    “我正要去厨房帮忙,就让无功代为招待吧。诸位请便!”

    大家自然不会挑礼,毕竟程氏一个妇人,总不好与这些男子坐下聊天。

    她假借有事离开,是正常反应。

    王绩笑着请李建成等人进去坐,并解释了句:

    “想来嫂子是来打扫的,她可不住在这里。”

    王通成既然已经成亲,自然不好再住在山洞。

    王绩回来之后,不想当电灯泡,便住在此处。

    王通偶尔看书看得入迷时,便在此休息。

    比如昨日,王通就没有回到学堂边的家。

    李建成来过文中子洞,自然知道这里不可能住下一家人。

    尤其有男、有女的时候,那得多尴尬。

    走进洞中,与前世看到的景象,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洞里两边,靠着墙放着很多书。

    地上也是草苫子,一张朴实的方桌,铺盖整齐地放在角落里。

    王绩马上找出茶壶,动手给大家煮茶。

    李建成突然开口,表示自己只喝清水。

    王绩等人也没有说什么,只以为李建成喝药,可能药中的某些成份,与茶起冲突。

    几人坐在这里,聊了一会,听到外边隐隐传来喧闹声。

    王绩马上起身道:

    “我去看看,叫大哥过来。”

    李建成自然不会坐在这里等着王绩把王通叫过来,太失礼了,也起身。

    房玄龄,姚义几乎与李建成同时起身。

    几人异口同声的道:

    “同去。”

    此处山洞坐北朝南,书院也是坐北南前,王绩带着几人,从书院后边的角门走了进去。

    刚进门,就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位长衣大袖,很有魏晋之风的洒脱男子,与王绩长相有七分相似,但是比王绩的仪容更为出色。

    不用问,李建成就猜到对面来的是王通。

    他上前一礼:

    “先生,在下李建成”

    “啊哈!”王通笑着直接叫出李建成的表字:

    “原来你就是功予啊,百闻不如一见,果然仪表堂堂、气质不凡!”

    李建成听到这声“啊哈”,偷偷斜了王绩一眼,怪不得之前觉得王绩在用‘啊哈’的时候有些违和,原来他这是模仿王通啊。

    李建成不由得失笑,想起了小李二时不时模仿自己说话的样子。

    念头闪过,李建成连忙对王通说了句:“先生,谬赞。”

    王通呵呵轻笑着道:

    “我说的是实话,你也不用谦虚。”对身边的小厮道:

    “你去告诉娘子一声,让她加几个菜,然后送到飞云洞。”

    小厮应声离开后,王通对李建成道:

    “不知道文纪先生可好?!”

    李建成含笑点头,把李纲的情况说了一下,说自己来这里的头天,还与李纲见过面,云云

    闲聊着,回到了飞云洞,王通一坐下,就拿出了一本书,扔给李建成。

    李建成暗中挑眉,不是应该摸底吗?怎么不问问题,反而给自己书看。

    收拢心思,李建成打开了手中的书,李建成扫了一下,就看出这是续春秋。

    李建成目光闪动,知道这是王通研究孔子的六经(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后,写出来的王氏六经。

    李建成不知道王通给自己看这个,是什么意思。

    但他不动声色,慢慢地往下读。

    字里行间中,偶尔可以看出王通三教合一的想法。

    三教:儒教、释教、道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