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农家种田忙-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那我就接下了,牢里不用担心,我们会照应着,只是不能久待,他身上有伤,尽快打点一番弄出去吧。”杨族兄收下银子之后,又和三人说了一下县衙眼下的情况,主簿再大,上面还有县丞和县令呢。花点钱打点一番,想必不难把人赎回去。
李继兴三人对着对方感谢了一番之后,就去找李明锦汇合了,先看看那边怎么说。
李明锦一到了潘家,就去找了岳父说了这件事的原委,潘举人听罢,眉头紧皱思索了一番之后,让李明锦先不要着急。
之后,就去了县衙找了县丞,县丞是南山当地人,和潘举人还有点交情,官场之上,你来我往,都愿意结个善缘。
何况此事也不算大事,虽然主簿公子头被打破了,但是也是先强买人家东西在先。更何况,现在刘青现在已经在牢里吃了一番苦头,再赔偿一些银子给主簿家,当做赔罪,此事也就了了。
最后由着潘举人和县丞大人的出面,刘家赔了主簿家两百两银子,刘青被放了出来。银子是李明锦带来的,刘青桐心里万分感激道:
“明锦,刘叔真不知道如何谢你,眼下家里还不起,以后让刘青给你做牛做马!”
刘青桐知道,若不是李家在县里有关系人脉,儿子能不能活着出来还不知道。
李明锦摇了摇头到:“刘叔,不要见外了,青子也是我兄弟!先去接人吧。”
一行人去了牢里,背着刘青出来,身上的伤口有些糊脓了,李明锦把带来的一身干净衣服给刘青换下了,之后抬着对方去了最近的医馆。
老大夫看着刘青身上的伤,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幸好来的及时,都糊脓了,烧的这么厉害,唉!”
刘青桐听到大夫的话心里都揪了起来,再晚点,到底会怎么样,这样的假设,想都不敢去想。
“大夫,赶紧开药吧。”李明锦催促道。
喝了药,刘青又昏睡过去,几个人商量一番之后,决定现在县里待两天,先去商行落脚,等刘青的伤好一点再回河西村。
昏睡了一下午,刘青终于醒来,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站在床边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好友说了一句话:“小锦,你以后可要当个好官啊……”
“好……”对着刘青的眼睛,李明锦吐出了一个字。
第52章()
考虑到河西村的家人肯定担心至极,刘青伤势稍好了一点之后,众人就租了一辆马车回了南山。
刘家的两个妇人,在看到丈夫们回来了,就扑了上去,哭的呼天抢地,特别是刘青媳妇,挺着个大肚子,颤巍巍的,看着丈夫托着伤躯被扶到屋子里,更是惊惧嚎哭起来。
“儿子,青子!怎么会这样啊!呜呜……”
“相公,相公你怎么了?啊?老天爷啊……呜呜……”
“娘,媳妇,我不好好的嘛,没事了,皮外伤……”刘青虚弱的安慰着自家的娘和媳妇。
几个大男人看着两个哭泣的妇人,不好拉劝,刘二叔听的直皱眉,儿子还需要休息呢。
“好啦,别哭了,青子人回来了,已经没事了,让他先睡下!”轻呵之后有对刘二婶吩咐到:
“去熬点汤去!”
李明锦对着还在哽咽哭泣的刘青媳妇说道:“嫂子,这是大夫给青哥开的药,每天要准时服用和上药。”
说完将手上的药包递了过去。
之后,李明锦几人就告辞回了家里,走了好几天了,也没个信,估计都着急了。
回到家之后,李明锦将这几天的事情和老爷子等人说了一遍,老人家知道刘青没事之后,这次放下心来,感慨了一句:“人没事就好啊,出门在外,真要万事小心啊!”
王氏听完也是心有余悸,直拍着胸口说着:“吃亏是福,吃亏是福!”
刘家的事情解决之后,李家又要忙着家里的孙子成亲的事情了,要准备的事情很多,何况这次还去找了孙媳妇舅家帮忙,无论如何,这也是人情。婚事必定要办好,以示对孙媳妇的看重。
李明锦带着的银子拿去给刘家赔偿给了主簿家,怕媳妇心里有意见,李明锦回房之后,将此事对媳妇说了一下,潘若琪听过之后,倒是有点好笑,自己就是那等不知轻重,视财如命的人么?
白了一眼丈夫道:“在相公眼里,我就是那等不知道情义之人么?丈夫的朋友知己,若琪自是敬重!”
顿了一下又幽幽的说道:“奶奶可是说过,相公幼时可是吃了人家不少的野味,这份人情自是要还的……”
李明锦本来还觉得自己的话轻视了妻子,听到后面一句才反应过来妻子在打趣自己!
“娘子,也是越来越胆肥了啊……”
“呵呵,哪有……”
夫妻二人兀自腻歪了一会。
时间如梭,岁月流水,去年年底明辉娶了媳妇,今年明秀已经过了县试,准备要去府城院试了。三月明珠嫁到了下河村的向家的独子,向家在下河村也是小富之家,姑爷人老实勤快,也读过几年书,在城里开了一家木匠铺子。
向家现在和李家当然没法比,但是王氏看中的是向家的婆婆人好相处,明珠嫁过去没有妯娌小姑为难。再说家里不愁吃不愁穿。
李家比向家强,明珠过去日子决对不会难过。向家的老夫妻俩,当初可想都不敢想能娶李家的姑娘,现在媳妇娶到家了,哪敢拿架子,更况本身就是厚道人,一家人相处的其乐融融。
因着儿媳妇要生产了,小儿子也去府城考试,小王氏四月份的时候,和儿子明秀一道来了梓州府,就近照顾儿子和媳妇。
潘若琪的肚子,已经大的快要涨开似的,李明锦开始失眠了,预算的产期快到了,准爹爹开始焦躁不安,一会担心孩子,一会儿担心妻子,再想想古代的生产条件……每天神叨叨的嘴里碎碎念,李明锦得了准爹爹综合症。
潘若琪看着每天围着自己转悠,不时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盯着自己肚子瞧的丈夫,很是无语,不就是快到月份了嘛!自己本来也很害怕,现在看着丈夫比自己还恐惧,心下反而放松了下来,女人到底是要走这么一遭的。
昭元十三年五月初八,李明锦在东厢房的门口焦急的踱步走来走去,屋子里面妻子正在生产,痛苦的叫声不停的传来,看着一盆接着一盆的血水,李明锦脸色苍白,不停的冒着虚汗。
“娘,里面怎么样了?孩子出来了吗?”
听着儿子的急促的询问声,王氏有点不耐烦,从早上到下午问了有八百遍了?不就是生个孩子吗?哪个女人不生孩子?害的自己都心里焦躁,想知道这里,没好气的对门外呵斥道:
“你给我闭嘴!忙着呢!”
“哥哥,做下歇息吧,你走来走去也帮不上忙啊!”明秀看了一眼哥哥安慰的说道。
被小王氏吼了一通之后,李明锦终于讪讪的闭嘴了,只是头上的汗更多了。
“啊……好痛,娘,娘……相公……孩子还不……不出来……啊……”疼痛的叫喊声,断断续续,李明锦在外面听的心惊肉跳的,想进去,又被轰了出来,王氏火大,
“没事添什么乱!出去!”
无法,李明锦只能像无头的苍蝇,在外面继续焦急的等待,终于在酉时,房间传来了一阵婴孩的哭啼声“哇哇……哇……”
像是听到了生命的乐章,李明锦此时呆住了,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稳婆将孩子用小薄被裹好,递给了旁边激动的小王氏,笑着道:
“恭喜,恭喜,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呢!”
小王氏听的眉开眼笑的,接过孙子,掀开包被,果然是个男孙,好啊!让丫鬟给稳婆包了一个大红封,看了一会儿,想着儿子还在外面,小王氏高兴的抱着孙子走到了门外,喊过李明锦,
“明锦,你媳妇给你添了个大胖小子!快,过来看看,我孙子长的多好啊!”
李明锦和李明秀问言,立马跑了过来,李明锦脱口就问道:“娘,我媳妇没事吧?”
“好着呢,现在累了睡着了……快看看我孙子。”
听着母亲的话,李明锦心放了下来,没事就好!又转头和弟弟一起望着母亲怀里的小娃娃,稀奇的打量,看了一会儿之后忍不住又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抱了过来,
“哎,这样拖着头,小娃娃的头要托着!这样!”小王氏看着儿子生疏的动作叮嘱道。
“这是我儿子!长的像我!嘿嘿……真好呵呵”
李明秀听着哥哥的傻笑,仔细的又打量了一番侄子,再看看哥哥的脸庞,无语的说了一句:“大哥,侄子眼睛还没睁开呢?哪里看出像你了……”
白了一眼弟弟,李明锦不服气的回到:“我儿子当然像我!”
小王氏看不下去儿子的傻样,抱回孙子转身进了屋子:“小孩儿还不能见风,我先抱进去了。”
因着出生在梓州府,孩子的洗三就在梓州办的,李潘两家一起来的,喜宴办的尤为的热闹。潘夫人这次完全放下心来,生了儿子,在婆家就是真正站住了脚了!
作为河西村李家的第四代的重长孙,取名的事儿,老爷子坚决要去找大师算算再定。李明锦本来都想好了儿子的名字了,被无情的否决了,准爹爹心有不甘,争取娶个小名。
最后依了李明锦,小娃娃的小名叫做了“麦兜”,不过家里人叫着叫叫就成了豆豆。大名叫做李越辰,是南山寺的老神仙取的。
家里添了一个小娃娃,李明锦在起初的手忙脚乱之后,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奶爸,儿子哭了,比母亲小王氏还积极,立马就跑过去抱着起来哄着,儿子吃奶也要看着,潘若琪羞的不行,最后还是小王氏实在看不下了,这才将蠢爹爹撵了出去。
时间过的很快,恍然间,豆豆已经五个月大了,这段时间里李家又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儿,那就是李明秀成为了李家的第二位秀才,而李明辉又落榜了。
没等到家里人去安慰自己,李明辉就对家里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去常怀码头跟着父亲去做生意。林氏有想法,却是被老爷子一个眼神呵住了,闹什么闹!
家里几个孙子什么样,老爷子是看的最明白的,孙子已经娶妻成人了,既然读书不是他最愿意走的路,家里人拿鞭子抽也是走不动的!老爷子也是知道儿媳妇担忧什么,二孙不是那等心思奸猾之人,可是做生意就真的是无奸不商么?心思厚道才是长远之计!
有了老爷子的支持,李明辉惊喜激动的收拾了包袱,就带着妻子去了常怀。
周氏倒是无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家爷爷就是前车之鉴,什么凤冠霞帔诰命加身,还没吃好来的实在。也就高高兴兴的跟着丈夫走了。
李明锦明年要参加秋闱,如今正是最后冲刺阶段,比平时更是用功,看着慢慢长大的儿子,渐渐年迈的祖父母。李明锦暗自决心,必须要中!
原先和张浩,范康泽三人合伙倒腾的生意,如今渐渐有了收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进。
第53章()
九月梓州府人头攒动,三年一次的乡试在晋朝二十三州府各自举行,前来赶考的生员,从少年至暮年,年龄差距甚大,不过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并不觉得稀奇。
乡试在梓州府的院学中举行,考试分三场,考试的内容为经义、策问、诗赋三项,每场考三天,考试中途是不允许出来的。
昭元十四年九月初九,李明锦此次和张浩,范康泽一起,带着家人收拾的一些食宿的物件,经过衙役检查过后,确认没有作弊的东西被混在其中之后,就进了考场,找到自己的隔间。
九天的考试时间里,李明锦在考场里奋笔疾书,李家人在家中焦心等待。家中唯一无忧无虑的的就是豆豆小朋友了,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睡,偶尔咧着无耻的小嘴笑看着焦急担忧的大人们。
九月十七,考中外拥簇的很多等待考生的人,小王氏带着小儿子一早就在外面翘首以盼,终于在未时,看到从考场中踉踉跄跄走出来的儿子。
李明锦出来的时候,已经觉得晕晕乎乎,精力透支过度,加上没有休息好,交完试卷之后,就得异常疲惫,强撑起精神,脚步虚浮的走出了院学的大门。
“明锦,这边儿!”
“大哥,我们在这!”
仿佛听到了娘和小弟的声音,李明锦眯起眼,找了一圈,就看到不远处,胞弟李明秀在拥挤的人群中拉着母亲小王氏,跳起脚焦急的向自己挥手。
拎起箱笼,李明锦,脸上扬起一丝苍笑容,挤过人群,走到了母亲身边,小王氏看着儿子异常苍白的脸色,脸色立变,担忧焦急的问道:“明锦,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不是累坏了,快,明秀,过来扶着你大哥,走,咱先回家去!”
小王氏说的坚决,李明秀扶起哥哥,三人就急忙的回家去了,好在住处就在书院后街,也不是很远。三人走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里。
屋子里,潘若琪已经抱着儿子张望的多次,终于见到婆婆和丈夫的身影,将儿子让丫鬟报销去睡觉去,自己上前接过丈夫扶着。注意到丈夫脸色难看,疲惫异常,潘若琪担心的问道:
“相公可是有什么不适?脸色这般难看……”
又蹙起眉头对小王氏道:“婆婆,要不请大夫看看吧……”
小王氏点头应允,李明秀正要抬脚出门,李明锦见状忙拉住,有气无力的对三人说道:“别忙活了,我就是累了,在里面休息不好,没事的,我先吃点东西,补个觉就成……”
李明锦发话,王氏和潘若琪自然不无不允,吃食早已备好,一早就炖的新鲜鸡汤还煨在炉子上,潘若琪转身就去了厨房。饭菜很快就被端上了桌,李明锦是真的饿了,不再多话,拿起碗筷,痛快的填饱了自己的肚子之后,匆匆洗了一个脸,就倒床上睡了过去,看样子是困的很了。潘若琪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就去哄儿子去了,千万不能让那小魔星吵着丈夫。
考完试之后,张浩和范康泽来过李家一次,三人一起谈了谈此次考试的感受,李明锦是尽了全力的,至于中不中,只能五五之数。张浩显然觉得发挥不好,有点垂头丧气,范康泽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儿。
十月中旬,乡试放榜,李明锦和张浩三人,坐在街上的一个茶楼二楼上,看着街上攒动的人头,锣鼓声响起,榜单被贴了出来,人群向前挤去。
“我们也去吧?”
李明锦看着好友二人问道,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该来的总会来。
“走吧……”
小王氏和潘若琪自李明锦出门之后,二人就一直在家中焦急的走来走去,李明秀见母亲紧皱眉头,一边捶手,一边嘴中小声默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儿高中!”在家中来回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忍不住的拉着母亲坐下,
“娘,您歇会儿吧,您看看您孙子的眼睛……”说着就指着坐在自己怀里的李越辰宝宝,见侄子的眼睛还在还在盯着母亲的衣服,逗乐了,“娘,您看看,你孙子一早上就随着你眼睛晃来晃去,可累坏了!”
小王氏一听,那可不行,也怪自己衣服穿的亮了一点,孩子可不就喜欢亮色吗,但是瞅长了,可不好。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小儿子,
“这么不早说,哼!”
将孙子从儿子腿上抱过来,小王氏一下子就忘记了刚才的焦急,“哦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