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相师我怕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一章 宵小() 
太砚观有个神仙婆婆的消息隐隐在兖州流动,不少人动了心思。

    “神仙?我这辈子听过的神仙多了,可都是观里的泥人,还没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呢!”

    一个青袍男人捏着一张纸嘴里露出一抹诡笑:“替李大山解了毒,还替杨家小儿医治了腹泻……这种药方最适合咱们仁义堂了啊!”

    “阿四!阿四!带了人拿几贯钱去把那神方买回来!”

    青袍男人冲着院子里喊道,甩了甩手上的纸张,眉开眼笑:“不要拿多了,两贯钱顶天了,农家一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一个穿葛衣的男人应了声,尖嘴猴腮的脸笑得让人有几分寒意:“我带几个人去,免得那些人不识相。”

    青袍男人摆摆手:“这些我不管,你自个儿看着办。”

    葛衣男人退了下去,

    从掌事那里娶了两贯钱,出了门就颠了颠,随手放进一个小伙计手里:“给爷送回家去。”

    小伙计对这种情况早就心知肚明,拿了钱就一溜烟跑了。

    青袍男人想着仁义堂会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立即摇头晃脑唱起了小曲。

    “婆婆,曹家送来了帖子,说过几天来还愿,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何仙姑看着面前的韦沅,笑意盈盈的问,曹家这话的意思就是想专程来拜访韦沅了。

    “可以啊,我也没什么事。”

    韦沅点点头,看着右手上渐渐变淡的纹路,脸色多了几分喜意。

    狐狸被韦沅取了个名,叫沙沙,因为它吃东西总是沙沙的响,平时主要是忍冬喂养,这两天精神好多了。

    沙沙跑了过来,用嘴蹭韦沅的手,痒痒的,逗得韦沅笑意又多了几分。

    “这狐狸现在还吃不了肉,只能吃点汤水重的……”

    何仙姑看着这沙沙也笑得开心,她也喜欢这种小东西,而且这狐狸可聪明了,才来两三天,就知道谁才是这观里做主的,整天躺在韦沅身边不走。

    “忍冬喂得不错。”

    韦沅夸了一句,旁边站在的忍冬笑红了脸。

    “太砚观是根据太砚山命名的,有好几十年了吧?”

    韦沅正色,眼神中多了几分清澈,笑眯眯的看着何仙姑。

    何仙姑看着韦沅脸上的皱纹,似乎没有那么密了,感觉就这么一个多月就年轻了十来岁。

    何仙姑心里一突,赶紧甩开脑里的想法,这大概是当时病得比较重,所以有些显老吧。

    “太砚观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何仙姑回过神解释道,“原来是一个姓李的乡绅修了祈福的,后来他们一家搬到了京都,这太砚观就留了下来。”

    “中间有好一段时间没有人当观主,破落了一阵,后来我找那李家人的侄子商量了下,就借这观修行。”

    韦沅若有所思点点头:“如果我想买下太砚观,不知道可不可以?”

    何仙姑一惊,见韦沅没有说笑的意思,仔细想了想:“这事需要和李家人商量商量……”

    “没事,我也不急,就是先问问。”

    何仙姑没有把话说死,但是应该是没问题的吧,毕竟李家人去了京都,离这太砚观那么远,倒不如换成银钱。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吵嚷的声音,何仙姑皱眉站了起来,这段时间香火较多,但几乎每个人都是恭恭敬敬的求神拜佛,很少有这般大肆喧哗的。

    韦沅倒是隐隐听见了几个字,差不多猜到是因为什么事,想到半夏几人的功夫,微微笑着低了低头,看着面前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沙沙出神。

    “下次再敢来,我打断你们的腿!”

    半夏掐着腰,指着面前几个鼻青脸肿的人骂道。

    旁边上香的人看着半夏轻易的撂倒这么几个大汉,对神仙婆婆的传说又多了几分相信,尽管两者间并没有多大联系。

    “废物!废物!这么多人还拿不回一张药方!”

    坐在茶楼喝茶的葛衣男人气得脸色发青,他以为这么几个人对付几个老弱妇孺实在是绰绰有余,没想到一群人差点被人家从山上丢下来摔折了腿!

    青袍男人狠狠地敲了敲桌子,发出不小的一声闷响,看来这次得他亲自带人去了!

    “去和老爷说一声,就说青天白日那婆婆不卖,等日头下去了,咱们再去太砚观一趟!”

    唤了个小厮去传信,葛衣男人又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清茶,努力的品味那其中士子们说的清香,心情慢慢的舒缓下来。

    同样的呵斥还发生在曹家。

    “有人去太砚观闹事?!”曹王氏最指套都差点在桌上拍断了。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我女儿的救命恩人也敢动!你们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太砚观都把人打出来了你们才知道!”

    被训话的仆从头几乎抵到了地上,夫人让他看着太砚观,要是有不长眼的上去就赶紧来通知,谁知道他喝了几口小酒,就睡得昏昏沉沉,等醒过来听李家村的人说了才跑回来通知。

    “娘,我让掌柜的去查了,是一家姓钱的干的,家里面开了一家布庄,一家药铺,怕是听说韦婆婆的神仙手段,以为有什么秘方,所以这才去了太砚观。”

    “咱们那天出门走得急,丫鬟婆子也没带几个,所以没多少人知道韦婆婆救了妹妹的事。”

    曹王氏满意的看了看曹振,又瞪了一眼旁边不说话的两个儿子:“平时鬼叫鬼叫的,就你们嗓门最大!这下怎么不说话啦!哼!”

    曹岩委屈啊,说话被骂,怎么听了曹鸿的道理不说话也要被骂啊,斜斜的看了曹鸿一眼,你丫的竟然敢骗我!

    曹鸿更委屈,他平时就不多话,哪有鬼叫鬼叫的,看着大哥那眼神,这下要挨揍了……

    “老大!你带人去把那钱家的铺子给我封了!要钱不要命的家伙!”

    “老三,你带人去太砚山下面守着!那些不死心的被打了出来,肯定想着晚上再去呢!太砚观全是妇孺,怎么能让他们这群人坏了名声!”

    曹王氏三两下就安排好了,曹岩曹鸿喜笑颜开的领了差事去了。、;;,,!!

第十二章 作坊() 
青袍男人觉得自己很冤枉。

    自己又没招谁惹谁,怎么好端端的铺子就被封了呢!

    而且还是曹家大朗亲自来的!自己再怎么没眼力见也不敢得罪曹家啊!

    本来想偷偷塞一锭银子给领头之人的,一看见是曹岩在邀五邀六的,吓得他一溜烟冲进院子里不敢出来。

    等到第二天,听说半夜鬼鬼祟祟要去太砚观偷东西的人被抓了,再加上又传出韦家婆婆和曹家有故时,他立即就明白了!

    孙大把他供了出来,一大早的衙役就来屋里拿人了。

    这事给不少想打韦沅主意的人提了醒,那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孤寡老人,人家背后站着曹家呢!

    两天后,曹家锣鼓喧天的去了太砚观,着实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兖州可好久没有这种大场面了。

    韦沅没有推辞就收下曹家给的谢礼,除了压箱物和银钱,还有布匹丝线,药草拉了一大车。

    “要不是婆婆说起,我都快忘了自个儿还有这么一个东西了。”

    曹王氏捂着嘴笑,心里对这压箱物却是一点也想不起来,心里反而有些好奇,自己什么时候把这铃铛装在箱子里的。

    铃铛是青铜做的,上面有了些锈迹,看上去平平无奇,扔地上估计小孩儿好奇会捡起来把玩把玩。

    “这原本是一套,有一大九小十个。”韦沅难得解释了一句,看起来心情很好。

    曹王氏见机立即把曹颖的事提了出来:“婆婆,我家颖儿自从被您救了后,心心念念的想要做点什么,我想着要不让她在您身边侍候几天,也能给这孩子添添福气。”

    韦沅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也不揭穿,微微点头:“这倒是小事,只是我这儿风餐露宿,怕是曹娘子不太习惯。”

    “婆婆这儿山灵水秀,能在这儿住一天就已经是福气了,那会有不习惯的道理。”

    曹颖是个会说话的,惹得迎春她们全部抿着嘴笑。

    临走的时候曹王氏恭恭敬敬的在神像前叩首,起来时额前已红了一片,和何仙姑说了些许托付的话,这才带着曹家人离去。

    “院子里还有两间空房,你看看要住哪一间。”何仙姑说话温和有礼,又不会让人有客局他处的拘束。

    “王夫人多送了些钱,我这里有点不入眼的配料,具体配方我忘记了,你们找几个山下的小丫头弄个作坊研究研究。”

    老头曾经让韦沅背过香皂玻璃还有其他乱七八糟东西的简化配方,美名其曰锻炼韦沅的记忆力,可惜韦沅向来不当回事,那些复杂的化学式子也忘了不少,只记得个大概了。

    她现在仍旧没感受到老头的气运,想来和她到的时间不同,万一等她都成一捧黄土了老头才过来,那真的是……

    韦沅也没背着曹颖说这些话,何仙姑看着忍冬懵懵懂懂的接过那几张纸片,脸色立即严肃起来。

    “忍冬跪下!”忍冬迷糊的看了何仙姑一眼,猛的就跪下了。

    “你向韦婆婆发誓,此生必不会将秘方泄露……”

    “这秘方是不完善的,也做不出什么好东西。”韦沅伸手将忍冬拉起来,她知道古人最看中的莫过于这些可以传家的秘方了。

    我做豆腐的时候放一点卤水,做出来的味道就比你家好;我打铁的时候温度高一点,形状就比你家的好……

    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技巧都是经过数代人的摸索才弄明白的,有些人家就靠着这些小技巧,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以此讨一口饭吃。

    “我只记得个大概了,很多东西忘记了,你研究的时候把那青石放到作坊里,研究起来更容易一些。”

    也是现在韦沅踏入了坤相,所以很多模糊的记忆清晰了几分,要不然,就连香皂要用些什么原料她都不知道。

    曹颖在一旁看着不说话,想要和忍冬一起尝试,又怕惹了韦沅不开心。

    “要是曹大娘子不嫌弃就帮着忍冬一起吧,她人小也不知道作坊是怎么弄的……”

    韦沅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曹颖的想法,这事由曹颖做更好,毕竟肯定比忍冬有声望,作坊里也不会有什么事。

    “那娘子,咱们的作坊建在哪儿?”

    忍冬激动得手都抖起来了,她竟然可以一个作坊了,还好她没看见那张银票的数额,不然非得吓得晕过去不可。

    “找一片大一点的空地,要是李家村有就置办在李家村……”

    韦沅盘算着自个儿会的东西,想要将灵相宗办起来需要的钱可不少,尽快有一条产业链是最好的。

    忍冬看不懂韦沅写得东西,小脸一红,将纸张递给了曹颖,曹颖看了一眼韦沅,笑着接下了,也没有掩饰,大大方方的就看着那些步骤。

    李家村的里长得知韦沅要买地办作坊的时候,立即就拖着忍冬看了村子里好几块准备卖的地,合起来大概有四十多亩。

    至于曹颖,他可不敢做出这种动作。

    “这地留在太砚山脚,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不是!就算没连在一起,咱们也可以让中间那几家补点差价换一换嘛。”

    里长虽然是在劝忍冬,但一直在看曹颖的脸色,见她没有反对,喜笑颜开的把那几家人找来,去官府备了案,签了红契。

    办这事的官员一看曹家大娘子亲自来了,大笔一挥,靠近山脉的二十多亩荒地就写进了田契里。

    中间隔着一家人的地大概有四五亩左右,曹颖本想一起买下来,可惜人家不卖,只好拿另一块和这家人换。

    好在曹颖买得地比较肥,距离那家人另外一块地也近一些,又不要人家补差价,那家人高高兴兴的把红契签了。

    转眼间那一大片地就成了韦沅的了,就这样,也不过花了一百多贯钱。

    本来作坊搭建起来很容易,特别是村民们一听是神仙婆婆要盖的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来帮忙。

    那么多人哪里站得下,可曹颖还不能拒绝,人家说了:我们是给神仙婆婆盖作坊,你不让我们盖就是看不起我们!

    就连五六岁的小孩都知道拿着小石头敲敲打打。的,、、,,、、

第十三章 香皂() 
太砚观的作坊修得很大,分成了前后两部分,曹颖带着忍冬慢慢研究韦沅说得香皂。

    最初几天油放多了些,做出来腻乎乎的,现在她们已经勉强能找到适合的了。

    六安巷的李家世代都是做木匠的,在六安巷弄了一个暗门,接点木匠的活儿。

    六安巷虽说是一个巷子,可也就是住在这儿的人这么称呼罢了,两旁的房屋是各家用泥混草随意搭建起来的,乱七八糟。

    难得的,李老儿家今天来了客,是从李家村来的。

    李老儿一大早就把椅子桌子擦了又擦,他也是从李家村出来的,乡里乡亲来城里逛逛,然后想来看看他,定然要招待好了。

    十岁的孙女把乱七八糟堆了一地的木块一点一点理好放在角落,太阳到了头顶的时候,李老儿家终于变得整齐不少,那穿着短襟的汉子也进了门。

    “神仙婆婆建了个作坊,说是帮帮穷苦人家……一个妇人每天有两文钱呢,还供午饭,咱们刨地哪能有这么些钱……”

    “都是轻巧活计,我家小丫头都去帮忙了,每天也有一文钱……”

    “现在大家挤破了头都想往那作坊里进,管事的曹娘子说了等作坊外大一些,就让大家都去作坊里干活……”

    “你说那曹娘子是谁?是曹大将军家的大女儿!被神仙婆婆救了命!现在专帮着神仙婆婆干活呢!”

    “我那媳妇在

    作坊里,听神仙婆婆说要做木头盒子,我就想到你啦,媳妇跟管事的讨要了这份……”

    李老儿没想到远房大侄子是来介绍活计的,立即认真了几分:“要多大的盒子?什么材质的?”

    汉子从怀里拿出几张纸,小心翼翼的摊开,见没什么问题,这才松了一口气。

    “按照上面的模子做就好,你先每种做一个,我送去给管事的看看……”

    “对了,和这种花式一样的模子也做几个,那就不用要盖子了……”

    韦沅的图上不过画了些最简单的花样式,月亮的,花朵的,云彩的,旁边多出一个小坑,方便拿出香皂。

    李老儿满脸严肃的接下了那几张纸,又赌咒发誓不会把这东西传出去,留汉子吃了一顿饭,他就开始研究这些盒子。

    盒子做法不难,兴致勃勃的李老儿喊了两个儿子过来,七岁的小孙子也跟在旁边含着手指看着。

    三人熬了一夜,总算把那些盒子做了出来,而且用的还是做大家具剩下的边角料,毕竟这盒子也不大,一块边角料可以做两个了呢。

    李老儿让二儿子拿背篓装了盒子,又装了些鸡蛋,送去给李家村的大侄子家。

    “婆婆,你看这行不?”

    忍冬将那相同大小的木盒摆成一字,给韦沅看。这个时候的工艺确实超乎韦沅的想象。

    盒盖上匠人还描出相同花色的纹路,盒底还有一个老婆婆的模样,三两笔就勾勒出来了。

    “不错,就这样吧。”

    香皂盒子市场不大,一般情况下每户人家有一个就够了,都是准备卖给普通人家的,做得太精细也没用。

    又花了几个繁琐的花样子,这种可就是玩卖给高门大户的了,材质上必然要不一样。

    王五也被韦沅打发去烧玻璃了,只是现在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