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舒服,爸爸生病了?”两个孩子知道不舒服的意思,但是在他们的理解力,不舒服是和生病划等号的,两个孩子听话的从文娟怀里滑下来,跑到疼爱的看着他们的沈卫国面前,“爸爸,爸爸,吹吹,痛就飞走了!”平时,他们摔倒了,姥姥就是这样疼爱他们的,他们也就学会了。
“嗯,爸爸很快就会好,到时候就又可以抱着安安和乐乐飞高高!”沈卫国疼爱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两个孩子可人疼的,让他恨不得现在立马恢复康健,抱着他们欢乐的玩耍。
“爸爸,妈妈,手拉手,自己走!”两个孩子你牵着我,我牵着你,走在前面,招呼着后面的爸爸妈妈。看着妈妈推着爸爸会动的椅子,跟在他们身后,他们更加乐呵,蹦蹦跳跳的就在前面领路,领着爸爸妈妈进了卧室。
文娟把沈卫国推到床边,笑着道:“沈先生,享受一回公主抱的福利,把你抱上床吧!”文娟笑得促狭,她的力气虽然没有沈卫国那么夸张,但是公主抱一回沈卫国还是有这个能耐的。
“那就麻烦媳妇大人了!”就是明知道媳妇这是在看他笑话,沈卫国也只能认了,谁让他现在是个起卧不便的伤员,这些天全靠的是媳妇不假他人之手,昼夜不分的照顾。比起媳妇这些天的担忧和辛苦,这点儿打趣算什么,能博得媳妇一笑,开心一下,也是他的福分,他求之不得呢。
看到沈卫国笑容里的纵容,文娟不由摇头,当促狭变成这个样子,也就没有什么趣味了。她自觉地把沈卫国轻轻抱起放在床上,背后垫了一床煊软的棉花被,外加两个枕头,让沈卫国靠得更加舒服,轮椅先推到一边搁好,别绊倒两个孩子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童言()
文娟半蹲着身子,和两个自觉趴到床前,好奇的看着妈妈抱爸爸的孩子说着话:“爸爸受伤了,所以,安安乐乐可以和爸爸说说话,让爸爸讲故事,但是不能到爸爸身上玩,不能和爸爸打闹!安安和乐乐,告诉妈妈,你们可以做得到吗?”
文娟连说带着比划和收拾,所以安安和乐乐很明白抓住里面的重点,不能和爸爸打闹,也就是不能在爸爸身上爬山,让爸爸飞高高这些事情,之前每当他们兴奋过头的时候,文娟总会提醒两个孩子不能闹了这个词,所以两个孩子一听就明白其中的意思。受伤他们也懂,前一段时间乐乐调皮,手被划伤了一个口子,留了点儿血,妈妈告诉过他们,那是受伤了。
“爸爸,爸爸,吹吹,吹吹痛就飞走了!”两个孩子明白过来,趴在床沿没在老实的和沈卫国说着话,用他们的童言稚语,继续安慰着沈卫国。
“嗯,爸爸不痛了,就是暂时不能抱安安和乐乐,爸爸给安安乐乐讲故事好不好!”沈卫国再次疼爱的摸了摸两个孩子头,有挚爱的媳妇,还有这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又怎么舍得,当时放弃自己最后一口气。熬过来了,他又有资格拥抱这样的幸福。
“爸爸!”两个孩子乐呵呵叫着,分外的安心。“妈妈,爸爸,讲故事!”他们拍着小手,乐呵呵的又转头看着文娟。
“好的,让你们爸爸给你们讲故事,来,坐在你们的小椅子上!”文娟把靠墙的两个小圈椅拿过来,让两个孩子并排坐在床前。这两个小圈椅是沈根深给两个孩子打的,仿着大圈椅打造的,却是缩小了一二十倍的尺寸。
从椅子脚到椅子背最高处,还不足一尺,打小刚好够坐下两个小家伙,最多让他们做到三岁。实打实的杨木料子,打磨的圆润光滑,本来是给他们在屋子里做着洗脚,趴在配套的小桌子上玩玩具,由着文娟叫着画两笔,或者写两笔来用的。
这个时候拎过来,两个孩子做着,刚好能把脚伸到床底下,手能放在床边缘,头能枕在床上。两个孩子还小,似懂非懂的年岁,还不知道轻重,平日里和沈卫国乱着闹腾惯了。沈卫国身上的伤口,还得几天才能长的更瓷实,现在还不敢乱动折腾。两个孩子,让他们坐在床边,和沈卫国说着话,更安全。
“从前有一个孩子,他是一个放牛娃····他是人民的小英雄!”说到讲故事,沈卫国还真的不知道太多,搜肠刮肚的,讲了一个红军小英雄的故事,好在两个小家伙还是很配合的,他们也不太知道其中的意思,但是爸爸这样温和的和他们说话,疼爱的看着他们,父母都在身边的安心感觉,就让他们很乐呵了,一会儿还会拍着小手配合着,很是捧场。
文娟在一边,但笑不语,一边看着这父子三人乐呵呵,一边收拾着屋子。走了十来天,屋子里的卫生,杨母肯定是帮她打扫过,但是沈卫国回来了,一些常用的东西,还是要放在手边比较方便。她又把抽屉里的药品规整一下,最近用不到的药品,要送到药房放置,顺便腾出来空,多放置一些伤药,方便给沈卫国换药。
卫国现在身上的伤口结痂了,粉状的收口伤药已经用不着,现在要换成膏体的修复祛疤伤药,这样的伤药,因为要保持足够的药性,文娟准备的不是太多,要赶紧配制出来一批。沈卫国的伤口多,这样的伤药,一次都能用将近一盒,而且卫国身上的伤想要痊愈,需要的份量要多着呢。
一家四口难得团聚,和乐而温馨美好,抚平着沈卫国战场的洗礼。他们是前天下午的时候出发的,路上照顾着沈卫国,放慢了写速度,今天到家的时间,正好是临近上午十点钟左右。
上车饺子下车面,中午杨母按照传统,准备了一锅骨汤面,又给沈卫国专门炖了一锅药膳,麻利的准备的妥妥当当。杨母在家忙惯了,真让她闲下来,只觉得浑身不舒服,所以,她到京都后,就直接抢了文娟的主厨位置,好在,杨母的手艺也很是不错,十里八村都数得着,绝对不输于文娟,有了条件,比文娟还有手艺。
沈卫国现在吃食上,除了过于刺激的和影响伤口恢复的,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禁忌,只是,到底现在身体不如从前,还是要少食多餐,温养着。幸好,现在在家里了,怎么折腾都方便。
家里掌勺的是杨母,年轻时就开始跟着杨厚朴抓药拿药,哪怕是不通药理,但是医药禁忌方面,却是掌握的十分到位。什么伤不能吃什么,什么病要忌讳什么,从最开始杨厚朴要交代,到她耳濡目染熟记于心,一直到她如今信手拈来,几十年来熬出来一大家子人。听着文娟的简要叙述,以及文娟开的温补药膳,一看其中的几位药材,杨母就明白沈卫国身上有伤,提前就把该规避的都规避掉了。
家有一老,就如有一宝,他们家有三位老人,那就是万金还不走的三大定海神针。
秦飞扬闻说文娟回来了,他把手头的事赶紧处理处理,匆匆驱车到了沈家探望,想想,他到底不是那任性不知礼的人,知道沈卫国这一次为了卫国立功,伤势不轻,他出门的时候,特别从老爷子那边提前装了大包小包的营养品,也算是尽尽心意。
他放下了对文娟那一份心思,对于沈卫国虽然不能热情相待,却也有了点头之交的交情,更可况这人,还是他干儿子们的亲爹,于情于理,他不能视而不见。再加上,作为男人,他对沈卫国这一份精神牺牲付出,也感到由衷的敬佩。秦家子弟都在部队,他对于秦家来说可以算是个逃兵了!
秦飞扬照例进门和老人说笑问好,逗得他们开心一场,才去卧室看看静养的重点人物。
第二百六十九章 置产()
秦飞扬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个满身伤痕,精神颓废的病患,但是进屋看到沈卫国,秦飞扬知道是自己多想了,沈卫国除了额头的残留疤痕,面色干净,眉宇精神奕奕,身上衣着整齐干净,静卧在床上,翻阅着一本书籍,还比往日多了些宁静儒雅的气息。
当他稍微靠近,看见沈卫国手里,是本连环画故事书的时候,他更为触动,这样一个冷硬不知柔软的男人,也在努力的为着孩子做着自己那一份默默地行动,文娟选择这个男人,不亏!
秦飞扬到没有落井下石的看笑话心里,十分正式客套的饿关心了一下沈卫国,也算是完成了他今天的任务,转而出去继续和老人说话,以及和两个小孩子笑闹,顺便隐晦的宽慰了文娟两句。文娟之前有和他通过气,让他配合过,所以他很清楚,沈家和杨家的三位老人,不知道当时沈卫国险些要命的危急,也就不敢说得太过明目张胆。
继秦飞扬之后,邓老也是消息灵通的,知道文娟回来了,特别和邓重楼一起过来看望了文娟和沈卫国。多年行医,乃至如今杏林国手,邓老虽然没有文娟那一份得天独厚,却也经验累积到如今,察言观色,看着沈卫国虽然之前伤重垂危,但是目前显然恢复不错,也就没有多言太多。毕竟,有个实战医道不逊色于他的文娟小师妹在,沈卫国目前的情况根本不虞担心。
邓重楼则是在心中衡量了一下,自己遇到这样的伤重病患,该如何调理。衡量完,他寻文娟对比了一下脉案和循序渐进的疗养方案,却是发现,自己仍有些细节方面的圆润欠缺,不过,他虚心求教,文娟也不吝啬,能说的能注意的都告知于他,顿时让他觉得自己收获满满。
一番迎来送往之后,沈家再次恢复平静,全家人都在专注于沈卫国的养伤,三老配合,买菜炖汤煮饭,他们抢着承包了,文娟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带着两个最近有些黏牙缠人的孩子,安抚他们前些日子受惊的心,照顾沈卫国,换药调理两房兼顾。
沈卫国养伤的日子,也不是一直呆在屋子里不动弹,太阳见好的日子,文娟经常会把沈卫国抱到轮椅上,推着出去晒晒太阳,两个孩子最近让文娟引导的,很是乖巧,在沈卫国跟前的时候,不能闹腾,他们很自觉得拖着自己的小椅子,或者趴在沈卫国的床前,听沈卫国讲着一些现学现卖的故事,或者和爸爸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说一些童言稚语暖人心窝窝的话,为这平凡的日子添上更多的欢声笑语。
当重点偏移的时候,其他的事情,在沈家的反应中,尽管欣喜,却是有些波澜不惊了。这其中,就包括,时间进入四月,文娟在邓百草的牵线下,花了足足九万块钱,还有一根百年山参,入手了一栋位于后海的宅子。
这栋宅子是个典型的四合院,三进三出房屋并不比沈家之前的那栋院子多几间房子,但是这栋宅子却是有一个挺大的后花园,院子里还有一弯活水,和后海相连,打理好了,夏日种点荷花睡莲,也是一处赏心悦目的地方。宅子的精髓就在这栋园子上,再加上这栋宅子门厅开阔,疏朗大气,房屋用料,也都特别厚实,从前朝传到至今,仍然坚实稳固,带着一些岁月沉淀的厚重气息。
文娟一看,就相中了,直接拍板定案。他们家人口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三进的宅子足够住下,最重要的是,这个院子活动面积足够大,老人孩子都能走开跑开,又是在内城区,去哪里都方便,又是临海靠水的地方,风景秀丽怡人,可以散步看景的地方不少,老人出门也能凑个热闹。
房主是邓老的一个故交,祖上还有这满清皇族血脉,早些年也风光过,出入都是爷字辈的。后来风云变幻,他早年送了孩子出国,特殊年代受了不少迫害,房子也被收上去了,也就这两年拨乱反正,家产刚还到他的手上。
他得过邓老当年的照顾庇护,到底那几年受了些苦,身子骨大不如前。如今国内与国际建交,孩子在国外也创下了一番事业,寻摸了渠道接他出国,他也不想留在这个伤心地,就打算把房子托付送给邓老,也算是感谢邓老当初的活命之恩,也是想作为诊金,让邓老出手,好好给这家老人看护调养一番。
只是,邓老如何会愿意要这样的厚礼。想到文娟有意向寻摸一处宅子以备学业完成孩子大了,搬迁过来,刚好这栋宅子他早些年见过,距离他这边也不远,房子大小也合适,格局也合适,收上去的那些年,是做某部门办公用过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毁坏,他觉得挺合适的,就给两家牵线搭桥,以文娟的医术,在调养方面更胜他一筹,很能满足这家人的需求。
有邓老的人情,再加上文娟出手给这家的老人做了调养,这栋宅子可以说是低于市价让给文娟的。刚好老人家身子虚,她除了贴补一批养身丸药,也搭了一根野山参给这家的老人家养元补身。
这样的人家,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健康和这样的老山参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娟在这两方面都满足,两家各有所需,互相达成,交易很愉快,算是皆大欢喜。
老人身子骨好一点儿,在五月初底顺利出国,那栋宅子,也顺利过户到文娟名下,只待重新规划休整,等到文娟学业完成,两个孩子再大些,就可以搬过去了。
要说添置家产只是预定规划的顺利之喜,那么,赶在农历四月九日,沈卫国身子恢复大半,已经参与复健,可以自如下地走动,日常活动,只是不能有太剧烈的动作,和两个小东西两周岁的生辰到来,就是一家人期待已久,欣喜万分,双喜临门的好事情了。
第二百七十章 两岁()
这天刚好赶上周五,文娟只有一节不太重要甚至不会点名的选修课。文娟提前和老教授打了招呼,光明正大的逃学,回去庆贺两个孩子两周岁生辰和丈夫痊愈之喜。文娟前段时间,因为沈卫国的伤势,请了二十天的假期,但是她向来基础扎实,成绩优秀,回来没几天的功夫,就跟上了进程,这对文娟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这样敏而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无论哪一教授老师,都是善言相待的,谁没个要紧事,这样的事,文娟提前打招呼,基本上都不会为难,文娟入学,他们就知道文娟的爱人是军人,在这些老师教授的印象中,文娟是一个带着两个孩子,依然好学上进,追求进步,有思想有文化,还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好青年,好军嫂,他们就更加体谅了。
所以,赶上初九这一天,文娟就没去学校,一早起来,她给两个孩子换上了提前给他们做好的新衣服,五月的天儿还有些凉,文娟给他们用宝蓝的薄绸万字不断头的料子各裁了一身唐装,外面加了件大红金色云纹锁边的对襟小马甲,两个孩子穿上之后,再添一双杨母亲手做的,蓝底红边虎头薄鞋,更是精神奕奕,神采飞扬,别提多好看了。
“安安乐乐,今天你们两岁了!”两个孩子醒来换好衣服,文娟和沈卫国笑着和两个孩子道喜,今天他们两周岁的生辰,他们俩最大。
“两岁了,安安(乐乐)两岁了!”两个孩子脚一着地,乐呵呵的原地蹦跳,兴奋的转圈学着父母的话,从前些时间,家里人就在逗着他们,马上就要两岁了,今天他们终于两岁了。
俩孩子围着父母乐呵够,等文娟给他们一边一个梳了梳睡得翘起来的头发,就一前一后往外面跑去,碰到爷爷,向爷爷兴奋的宣布:“爷爷,爷爷,安安(乐乐)两岁了!”他们伸手食指中指还比划一下,知道这个是二。得到沈根深的点头祝福后,他们又开始向杨厚朴杨母继续宣布,连同正在往身上背书包,准备出门上学的杨文雨,杨文海,一个都没放过。
文雨文海今天还要上课,特别是文海,七月里就要参加高考,课业更是紧张,文娟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