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技艺天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淮长舒一口气,激动得无法自拔,他发现了世间另一种至美。

    秦淮兴致膨胀,创作的火焰喷涌而出。

    记得他雕刻青玉夔龙纹时,也是换了一种视角,才有了与众不同的作品。

    而现在,同样是换了一种看世界的视角。

    冥冥之中,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

    秦淮都惊呆了。果然有句话说得不假: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哪怕秦淮用高科技在创新,但真正的内核其实一脉相承。

    无非是换一种全新视角来雕刻罢了。

    ‘所以不会失败的。’

    秦淮对本次的创新雕刻法笃定了几分,顺手给自己树了一个不会折断旗帜。

    ps:书友们,我是第三颗雪梨,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零四节 欠债千万的玉雕师() 
秦淮将一枚游鱼的玉雕拿在手里。

    具体的鱼形已经在宏观上用刻玉刀雕刻了出来。

    当然,只是简单的轮廓,并没有复杂的鳞片、眼珠、尾巴等,只是简单舒缓的线条,然后利用小酌清泉的意境,营造出小鱼在水中游曳的轻灵。

    若真要将它归类,它属于写意玉雕。

    讲究大道至简。

    不过,秦淮想要在这份大道至简上增添一些肉眼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细节。

    ——也即微观雕刻。

    能不能带来特殊效果?

    能不能给玉雕带来想象中的生命感?

    如果能,秦淮的玉雕技艺,恐怕就能推向另一个高峰。

    拥有生命力的玉雕啊,和栩栩如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与普通微笑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那是另一个层次。

    然而,在尘埃落定前,一切都不得而知。

    秦淮十分期待,敏锐的艺术直觉时刻在耳边提示——前方有一个缤纷斑斓的新世界,冲进去,冲进去!

    “呼……”

    秦淮吐了一口浊气。

    把玉雕小心的放在载物台上。

    尔后迫不及待的将右手伸入玻璃窗中,捉紧特制的雕刻刀。

    拿到雕刻刀,秦淮竟然慌了。

    右手开始轻微颤抖。

    真是神奇的体验啊!

    前面有无数次雕刻,秦淮哪一次不是胸有成竹,淡定惬意?

    而这一次,竟然是忐忑了起来。

    可能未知带来恐惧吧?

    就像习惯了用骨头雕刻玉器的工匠,突然要使用铁刀雕刻。

    那种别扭、难以适应与慌张是压制不住的。

    秦淮深呼吸一口气,在渴望与恐惧中,徘徊不前。

    毕竟他是没有任何微观经验的。

    这是一个从无走向有的过程。

    沉默了片刻,秦淮开始雕刻了。

    手腕只移动了几厘米,雕刻刀便闯入视线中。

    秦淮脑海中浮现籽玉玉皮气孔的细节,尔后,刀尖抵在玉料表面。

    轻轻一点,一个小小的痕迹出现。

    这种雕刻法很奇怪。

    因为在秦淮以前的玉雕中,都是直接雕刻刀拉出线条,会采用提、按、顿、挫、顺、逆的技巧,而且动作举重若轻,潇洒豪迈。

    而这一次,秦淮的手腕永远保持着一个固定的姿势。

    只有轻轻一点,这个单调的操作。

    不是秦淮不想炫技,而是他不敢。

    毕竟每一次微观雕刻,都是在一百微米的单位内雕刻。

    如此精细的工程,注定是脆弱了。

    也许手一抖,就出差错导致整个玉料报废。

    秦淮不敢错,也不容许自己犯这种错误。

    只见秦淮全神贯注,手腕好像半点没有动作。

    但额头上的汗水告诉商雅,秦淮雕刻到了白热化阶段。

    一个小时后。

    累得头昏目眩的秦淮将小鱼玉雕取下来。

    他觉得探针雕刻进展很顺利。

    而且雕刻过程十分享受,一定会是一件优秀的作品。

    然而,旗帜折断了。

    秦淮的笑容在目光触及到作品时便飞快消失。

    原本的玉料虽然没有生命感,但至少栩栩如生。

    然而经过秦淮一个小时的‘精雕细琢’后,整块玉雕的神韵,都被榨干了?

    竟然给秦淮一种歪瓜裂枣,不忍直视的既视感。

    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越看越丑,越看越觉得难受。

    好像看到了一个道貌岸然,实际上内心龌龊肮脏的伪君子……

    钱钟书曾经说过: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而这枚被处理过的玉雕,就像忠厚老实人的恶毒,给秦淮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你说不出它哪里不好看。

    但潜意识中就觉得难受,觉得如鲠在喉。

    这是一种直觉,一种强迫症患者对美的潜意识追求。

    ……

    ……

    “怎么会呢?哪一个环节出错了?”

    秦淮心中蒙上了一层乌云。

    技术是做到了。

    可是……

    也带来了新问题。

    怎么解决?

    秦淮举起鱼形玉雕,凑到眼前翻来覆去的打量,甚至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然而……还是一无所获。

    秦淮皱紧眉梢,陷入沉思,过了片刻,他找来数枚籽玉,一枚一枚的籽玉放在载物台上,一边观察,一边画下稿图。

    总结了二十分钟的失败教训,秦淮的底气卷土重来。

    ‘刚才会失败,完全是因为我生活在宏观世界,与微观雕刻有隔阂,失败很正常。

    不过,只要我慢慢摸索,就就能熟练的掌握微观雕刻的特点,从而赶走那一片乌云!’

    想到这里,秦淮咬牙,拿起刀将玉表刮掉。

    玉屑飘洒,细如飞雪,铺在书桌上。

    刮好后,秦淮将其放在载物台上,便开动器械。

    继续尝试雕刻。

    商雅双手托着下巴,静悄悄的望着。

    也许是因为在尝试新技术,所以秦淮不再灼灼发光。

    而是静得像一湖清澈见底的清泓。

    湖面偶尔会荡开一圈涟漪。

    偶尔会有一束阳光打下来,随即整片清泓都波光粼粼。

    秦淮身上也开始有了光芒。

    每每出现这种状态,秦淮就会眉梢飞扬,进入高帅画风,气质全开。

    不过,在这一次雕刻中,秦淮高帅的地方只有两三处。

    很多时候,都显得焦灼,狼狈。

    看来,是遇到麻烦了啊。

    商雅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却无法帮助秦淮。

    恐怕没有任何玉雕师能够帮到秦淮。

    这是秦淮在开辟新道路,前方的荆棘,都只能秦淮一个人斩断!

    过了许久。

    秦淮抽出右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果然新技术的使用总是困难重重。

    探针雕刻,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想象中,秦淮的雕刻刀无所不能,可以快速、优雅、毫无阻碍的雕刻。

    但现实,太残忍了。

    秦淮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那枚小鱼的玉雕,都被秦淮刮成粉末了。

    秦淮再取出一块青玉玉料。

    切开成十几份,雕刻成一片片树叶。

    然后放在载物台上实验。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

    四十天后。

    秦淮眉头皱得很深,不甘心的将最后一块薄玉扔掉。

    “我只能止步在栩栩如生吗?难道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秦淮揉了揉眉心,连续四十天高强度的雕刻,让他心力交瘁,让秦淮心痛如绞的是,四十天如一日的屡败屡战,却依旧是看不到成效。

    颓丧的秦淮拿起手机,打电话给李老板。

    “李老板,请再给我送一批玉料!”

    对面的李老板很为难:

    “秦先生……您已经欠款两千五百万了。我们店内一个月的现今流转也就八千万……”

    李老板委婉的提示道。

    这四十天,秦淮发了疯的购买玉料。一开始狂掷千金,到最后开始赊欠,一千万其实都没什么,秦淮名声摆在那里,当然可以赊欠。

    但两千五万已经影响到他玉料市场的资金链周转了。

    更可怕的是秦淮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疯狂,李老板不得不做出提示。

    听得李老板的话,秦淮如被雷击,猛得沉默了下来。

    在四十天内,不仅掏空了几千万积蓄,还欠债整整两千五百万,

    这项技术,真的是一个无底洞啊……

    秦淮看了一眼书桌上两百页的稿图,一时间哑口无言。

    付出了那么多,难道真的没有回报?连一点曙光都没看到,路走错了?

    

第二百零五节 阎老先生的劝说() 
“我并无冒犯的意思。x23u更新最快但秦先生最近几十天确实十分的反常。

    据我计算,秦先生先后购买了大量的籽料,山流水料。

    最初一段时间是用质量不高的玉料,但后来本店的玉料供应不足,秦先生开始饥不择食的使用品质极高的玉料,到最后,甚至连极品玉料都卷走了……”

    李老板顿了顿,回顾秦淮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会发现秦淮颇为疯狂。

    有些举动,甚至没有了理智!

    “以秦先生的玉雕水平,哪怕把近四十天购买的玉料雕刻出一件作品拍卖,也不必赊欠两千五百万巨款。

    可是秦先生并没有……

    李某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所谓在商言商,我损失不起两千五百万。希望秦先生能够谅解……”

    李老板清醒的说道。

    十年前,曾经有一位玉雕师为了证明自己,接二连三购买玉料雕琢薄胎玉器。

    然而,那位玉雕师的才华没能撑起他膨胀野心。

    他的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最终……那位玉雕师消极得跳楼自杀了。

    而玉料店,直接亏损了九百万。

    李老板也害怕秦淮走极端!

    他深知,艺术从业者都是感性的生物。

    有时候会为了一个只是一闪而逝、注定失败的创意而纠结一年半载。

    甚至,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李老板可不想两千五百万凭空蒸发,他必须给秦淮一个明确的表态。

    “嗯……我知道了。钱我很快会还上。”

    秦淮揉了揉疲惫的脸庞。

    李老板不可能一直无条件的信任他。

    赊欠两千五百万也是综合考量后的结果。

    两千五百万,已经是仁义尽致了!

    秦淮站起来,焦灼的在书房内踱步。

    说起来,离第一次操控探针雕刻刀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天。

    书桌上的图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叠起来,木柜里的玉料空了一批又一批。

    可为什么毫无进展?

    秦淮捶了捶脑袋,深深自责。

    他也太不争气了啊!

    太不争气了!

    电话另一端。

    李老板感觉到秦淮低落的情绪,酝酿了片刻,方才开口:

    “秦先生是非常有玉雕天赋的。你的每一件作品,都如此惊艳。

    只不过是偶尔一次步入误区罢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走出来就好了。

    不如这样,我给秦先生提供一块极品玉料,秦先生用它雕刻成作品,并将其拍卖。

    这样一来,秦先生的玉料花费不愁,而我也不用担心紫金周转不来了。”

    李老板如是提议道,提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言语中的担忧和怀疑刺痛了秦淮的心脏。

    秦淮干涩的吞了吞口水,摇头。

    尽管这四十天来,他一直深陷失败的泥淖,但他十分笃定,前面有一个新世界!

    误区?

    误区是不可能存在的。

    前方一定有康庄大道。

    想到这里,秦淮五官渐渐凌厉,目光灼灼。

    “李老板,秦某人坚信自己的判断,至于雕刻其它作品,就不必了。秦某人现在没有多余的精力雕刻其它作品。”

    秦淮否决了李老板的提议。

    闻言,李老板叹了一口气,挂掉电话。

    没想到秦淮看起来和和气气,可内心却是如此固执倔强。

    人都是会误入歧途的。

    这没什么。

    哪怕世界级的艺术家,年轻时也犯过错误。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意孤行,不知悔改。

    而秦淮……丝毫没有回头是岸的意思啊!

    李老板忍不住摇头,他那两千五百万怎么办?

    ……

    ……

    电话结束。

    秦淮没有过分剖析李老板的心理活动。

    而是起身在多宝阁前转了一圈,目光扫视,最终恹恹的垂下眼帘。

    本来打算用木雕换钱,可是真正完工的木雕作品就只有一件罢了。

    拿到拍卖会拍卖,顶多换一百多万。

    一百万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远远不够!

    再雕刻木雕?

    不行。

    现阶段的秦淮完全不想、也不愿意将精力分散。

    就算他愿意分散精力,恐怕也不会有灵感。

    ‘有些作品,必须心情开朗的时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才能雕刻。’

    秦淮眼前有一座高山,不将它翻越,秦淮是不会有其它灵感的。

    ……

    ……

    “嘟嘟嘟。”

    电话再一次响了起来。

    拿起手机,是阎老先生的。

    按下接听键。

    “喂,阎老先生……我是秦淮。”

    “听说,你最近挥霍了价值八千万的玉料?”

    阎老先生上来便直奔主题。

    “是的,普通玉料用光了,便开始使用高品质玉料,后来发现高品质玉料雕刻效果比普通玉料好,就一直使用高品质玉料,所以钱蒸发得非常快。”

    秦淮如实回答。

    “你啊……”

    阎老先生意味深长的叹息了一声。

    以他七十六年的人生阅历和毒辣的眼光,他觉得秦淮步入了一个可怕的误区。

    不过。

    阎老先生不准备直接跟秦淮挑明了说。

    因为说话是一种艺术。

    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话来说,取得的效果是不一致的。

    故而阎老先生酝酿了一下语言,方才开口:

    “我给你讲个故事。”

    “您请说。”

    秦淮洗耳恭听。

    阎老先生咳嗽两声,润了润嗓:

    ‘一九九九年,苏格兰决定盖一座新的议会大厦。

    对于这栋议会大厦,预计施工时间是两年,预算约四千万英镑。

    但是,这栋议会大厦的施工时间长达五年,成本高达四亿英镑!

    每当承包商遇到预料外的困难时,就会立刻找苏格兰政府,要求延长工期、增加预算。

    而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政府就会对自己说:‘我们已经投人几千万英镑了,如果现在停手,只能拿到一个盖到一半的骨架,而且政府在人民心中会彻底信用扫地。还是再拨四千万英镑给他们好了。’

    没想到,几个月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然而此时,建筑无法完工带给政府的压力更甚,政府不得不继续拨款。

    如此循环往复,本来四千万英镑的预算,被拖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