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徐门娇-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娘娘,臣妾不敢污蔑娘娘,更不敢欺瞒皇上。”
穆妃抬起头来,看了站在面前的皇上一眼,才开口道:“臣妾当年在浣衣局当差,认识了一个老嬷嬷,那嬷嬷毁了容貌,身体又多病,看着奴婢日夜洗衣便心生怜惜,说是奴婢相貌和当年的宁贵妃颇为相像,若是不想一辈子老死在浣衣局,就要想法子见着皇上。说皇上只要见了臣妾的面,定会宠幸臣妾。”
穆妃说着,声音里便有了几分紧张:“臣妾听了那嬷嬷的话,才想了法子,冒着冲撞圣驾的危险见了皇上。后来有幸被皇上宠幸。”
“半年之后,那嬷嬷托人捎来口信,说是病重,想见臣妾最后一面。臣妾想着若没有那嬷嬷当日的指点,臣妾也不会被皇上宠幸,所以就去见了她。”
“弥留之际,那嬷嬷告诉臣妾,当年宁贵妃并非病死,而是被皇后娘娘害死,皇后娘娘在皇上叫内务府赏给贵妃娘娘的徽墨中掺了返魂香进去。那香本就清淡,难以识别,再加上本身徽墨原有的香气,将其掩盖了。贵妃娘娘就是身中此毒,没多久才病逝了。贵妃娘娘病逝后,皇上虽下旨封了娘娘所住的宫殿,并不准任何人碰殿内的东西。可皇后娘娘执掌六宫,便暗地里派人将那墨拿了出来,全都毁了。”
随着穆妃的说话声,皇上的脸色愈发的难看起来,他脸上有震怒,有后悔,还有对宁贵妃的痴情和迷恋。
这些情绪夹杂在一起,竟叫他喉咙里一甜,吐出一口鲜血来。
“皇上!”魏公公一直注意着皇上的情绪,见着皇上竟然口吐鲜血,立时就慌了,扬声道:“来人,传太医。”
“皇上!”
皇上伸手止住了他的动作,直起身来,面无表情看着跪在地上面色没有一丝血色的俞氏。
“皇后俞氏心肠歹毒,怀执怨怼,数违朕令,即今日起,废除位分,降为庶人,打入冷宫,永世不可出。”
第196章 往事()
皇上下旨废后,并将俞氏打入冷宫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
众人虽早有预料,可真的听到废后的旨意,依旧觉着有些诧异。
俞氏,可是执掌六宫多年,这一下子,说废就给废了。后宫诸人又是唏嘘又是痛快,只觉着没什么比这废后的旨意更叫人快意的了。
皇上命人将废后的诏书晓喻六宫,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太后的耳中
。
太后听到这事儿后微微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茶盏,出声问道:“怎么突然就下了这道旨意?之前那俞氏不是好端端的呆在她凤鸾宫吗?”
说这话的时候,太后的脸上有几分担心和不安。
之前俞氏即便被收回了封印和宝册,禁足凤鸾宫,可皇上却是迟迟没有废后。
这几个月来,凤鸾宫虽然人烟冷情,可只要废后的诏书一日未下,她就一日还是皇后。
她的儿子她是知道的,倘若没发生什么事情,定不会这么快的废后,而且,还这般仓促,竟连知会也没和她知会一声。毕竟,皇后乃一国之母,哪里能轻易说废就给废了。
纵使她陷害徐氏,可这样的罪名,怎好昭告天下,这传出去,只会叫人议论皇家,连带着对肃王妃的名声也不好。
如今到了废后的诏书下来,她这个当母亲的才知晓,由不得叫她多想。
前来传话的太监听到太后的话,只恭敬地道:“回禀太后,别的奴才也不甚清楚,只听说今个儿圣上龙颜震怒,生了好大的气,摆驾凤鸾宫,后来还将穆妃传召了过去。”
“穆妃娘娘才进去一会儿,这废后的诏书就下来了。”
那太监说完这话,就低下头去默不作声站在那里。
这样大的事情,哪里是他一个奴才能知道经过的。
他若能全都知道了,这会儿就该在乾玺宫伺候,在魏公公手下当差了。
听着他的话,太后微微挑了挑眉,眼睛里闪过几分诧异来。
穆氏?和穆氏有什么相干?难不成,皇帝下这废后的诏书,是穆氏在背后撺掇的?
想到此处,太后的面色就不怎么好了,眼中也露出几分恼怒和嫌弃来。
这宫里上上下下,便连洒扫的奴才都知道,虽然穆妃得宠,可太后向来是瞧不上穆妃的。
因为穆妃身份卑贱,只是个浣衣宫女出身,即便生了四皇子,也改变不了她身份低微的事实。
皇帝无论如何宠她,都不能失了分寸,忘了她的出身。
太后皱了皱眉,抬起头来挥了挥手,对着那太监道:“你下去吧。”
“是,奴才告退。”那太监说完后,躬了躬身子,退后一步,才转身退出了殿外。
“你说,皇帝这是怎么了?那穆氏,当真能叫皇帝这般?哀家早就说,她也和那个女人一样,是个狐媚货主的。”
见着那太监出去,太后才将视线落在站在一旁的卢嬷嬷身上,看着卢嬷嬷道。
卢嬷嬷伺候了太后多年,深知太后的脾性,听到这话哪里还能不知太后心里头在想什么,忙开口宽慰道:“太后放心,皇上之前也答应过太后,说是只许给穆氏妃位。她再得宠,在这后宫里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的
。”
卢嬷嬷没有提起宁贵妃一个字,怕惹得太后生气,这些年,也甚少有人提起宁贵妃来。
后宫里的人,都不约而同将这个人给忘了,久而久之,宁贵妃三个字便成了宫里头的忌讳。
听着卢嬷嬷的话,太后脸色依旧没有缓和,看了卢嬷嬷一眼,带着几分担心道:“你也别装糊涂了,哀家的意思你是知道的。那穆氏和当年的宁贵妃长得相似,皇帝这些年的心思哀家也知道,就怕皇帝将这穆氏当成了宁贵妃。这日子长了,哀家想管也管不了了。”
“你说说,自打有了这个穆氏,皇帝为了她顶撞过哀家多少回?回回都将哀家的话当耳旁风。如今,废后这样大的事情,竟然还和她牵扯上了。”
太后说着,少不得露出几分怒意来。
对着卢嬷嬷吩咐道:“你去查,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
“是。”卢嬷嬷应了一声是,福了福身子,这才转身退出了殿外。
只一会儿工夫,卢嬷嬷就从殿外走了进来。
她脸上带着不安和担忧,还有几分慌乱,快步走到太后跟前,回禀道:“太后,出事了。”
太后正闭着眼睛捻着手里的佛珠,听着卢嬷嬷这话,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视线落在卢嬷嬷的身上,等着卢嬷嬷接下来的话。
卢嬷嬷面色变了变,迟疑了一下才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太后,今早肃王殿下上了折子,说是当年宁贵妃并非病死,而是被俞氏害死。能作证的,就是穆妃。”
“皇上看了折子,才摆驾凤鸾宫,并传穆妃前去。”
太后听着,脸色骤然一变,手一松,一串明的发亮的佛珠就掉在地上,断了线,一颗颗撒在了地上。
太后的脸色变了又变,长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道:“终究还是为了她。”
说这话的时候,太后的语气中满满都是厌恶和不满。
卢嬷嬷听了,面色也跟着变了变,过了这些年,太后心里头对宁贵妃还是不喜。
其实,如今想想,当年的事情宁贵妃何曾有错。
若说错,也是因着皇上恩宠太过,才导致皇上想要立她为后,当众顶撞了太后,甚至说出叫太后在慈安宫颐养天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过了这些年,那件事依旧是太后心里的一根刺,因为扎得深,所以无论如何也拔不出来。
即便,当年宁贵妃病逝的事情也和太后有关,这人都死了,也没能叫太后放下这样的成见。
想起这样的隐秘之事,卢嬷嬷心里咯噔一下,忙将这念头压了下去。
这些年,太后从未提过此事,她也是一个字也不敢提。
这事情,最好能随着俞氏被废,彻底的成为一件往事,卢嬷嬷心中暗暗盼着。
“太后,事情过了这么久,如今既然查出是俞氏害了宁贵妃,您就只看着皇上如何处置就是了,何必再操这个心呢?”卢嬷嬷上前一步,出声宽慰道
。
听着她的话,太后的脸色缓和了几分,才想说话,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太监进来回禀:“太后娘娘,不好了,皇上震怒之下吐了血,这会儿正昏迷不醒,魏公公叫人去太医院传了太医过去。”
那太监的话音刚落,太后就猛地站起身来,身子晃了晃,差点儿就跌倒在地上,幸好卢嬷嬷眼疾手快,上前扶住了她的身子。
“快,快随哀家过去看看。”太后扶着卢嬷嬷的胳膊站起身来,满是担心道。
。。。
徐昭听到俞氏被废的消息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了,消息传了过来,徐昭一点儿都不觉着意外。
这宫中人人尽知皇上对当年的宁贵妃情深意重,如今知道自己心爱的人是被俞氏害死的,自然不能轻饶了俞氏。
徐昭猜想,这便是为什么皇上没有直接下旨赐死俞氏,而是将她废黜,打入冷宫的缘故。
皇上心里的愧疚终于有了个发泄的地方,哪里会轻易叫俞氏这个害人的凶手死去。
死太简单了,一杯毒酒一条白绫就送了性命。倒不如留着她,慢慢的收拾。
登高跌重,从执掌六宫的皇后娘娘到了如今冷宫里的一个罪人,这其中的差别,就能叫俞氏生不如死。
“王妃,这下可好了,往后这俞氏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听着这消息,连翘很是高兴道。
之前这俞氏被收了凤印禁足在凤鸾宫,可废后的旨意迟迟不下来,她还担心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少不得皇上什么时候就变了心思,等到俞氏东山再起,肯定头一个报复在自家王妃头上。
见着连翘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徐昭心里头也觉着松了一口气。
毕竟,俞氏担着皇后的身份,就是韩子煜的嫡母,她这个当儿媳的,也免不了受她折腾。
如今俞氏被打入冷宫,对她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去看看,王爷可回府了?”
听自家王妃这样问,连翘忙回道:“奴婢才刚派人去看过,王爷还没回来呢。”
听着连翘的话,徐昭微微挑了挑眉,才点了点头。
只一会儿工夫,宫里头就传来消息,说是皇上病重昏迷,肃王在宫中侍疾呢。”
徐昭听了,点了点头,却是自言自语:“皇上传了王爷侍疾?”
那传话的太监将她的话听在耳中,便误会了她的意思,忙堆着笑奉承道:
“皇上昏迷,哪能下得了旨,是太后娘娘下了懿旨,叫王爷在乾玺宫侍疾。如今俞氏被废,太后哪里还能想得起安王来,更何况在太后心里,一直都是最疼肃王殿下的。”
第197章 立太子()
乾玺宫
下午皇上醒来一会儿,用过药后又睡着了,晚上的时候竟发了热,人都有些烧糊涂了,竟说起胡话来。
“卿儿,卿儿,是朕。。。。。”
太后坐在那里,听着皇上嘴里的话,面色微微一变,看着站在一旁的韩子煜道:“有太医和魏公公照看就好,你随哀家出去坐坐,哀家有话和你说。”
韩子煜听着太后这话,应了一声,就跟着太后走出了内室。
见着他面无表情的样子,太后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孩子,性子也不知是像了谁,太医们见着他,个个都紧张起来。
“这事情哀家也听说了,到底是过了许多年,你要想开些才好。太过执拗,反倒是疏远了你和皇帝的父子之情。”太后坐在软榻上,看着站在那里的韩子煜,意味深长道。
听着太后的话,韩子煜却只淡淡应道:“孙儿不敢,俞氏的事情一切听凭父皇处置。”
听他这样说,太后的脸色变了变,觉着自己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格外的无力。
只是,煜儿的性子她还是能琢磨出几分的,这话说出来,也未必是真心
。
不过,是在敷衍她这个皇祖母罢了。
太后微微皱了皱眉,心里头有些不舒坦,可韩子煜说的话又挑不出什么错来,所以最后到底也没继续说下去。
“那镇国公府的三姑娘,你觉着如何?”太后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一口,随口道。
“孙儿未曾见过,不知该如何回答皇祖母。”韩子煜拱了拱手,回答道。
太后被他的话噎了一下,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只笑道:“无妨,等过几日,哀家派人传她进宫,你二人正好见见。那穆氏是个不知分寸的,这个三姑娘,听说是个极懂事的孩子,她进了王府,定不会惹出那么多的事情来。”
太后说着,就将视线定在他的身上,等着他说话。
韩子煜却是皱了皱眉,平静道:“孙儿请皇祖母恕罪,孙儿并未有叫镇国公府三姑娘进府的想法。”
他的话音刚落,太后脸上就露出几分恼怒来。
如今京城里都传遍了,哪个都知道镇国公府三姑娘不久就要嫁进肃王府了。
这三姑娘,哪里比不上那穆芷徽?煜儿自己不也瞧不上那穆芷徽吗?
如今她做主换个人,还有什么不好?何至于说出这种话来,下了她的脸面。
太后本想再说什么,可见着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只轻轻叹了口气,道:“天色晚了,哀家也回慈安宫去了,皇帝这里,你和魏公公好生照看着些。”
“是,孙儿恭送皇祖母。”韩子煜拱了拱手,又将太后送到了门口,这才回去。
这会儿天色已经黑了,太后从乾玺宫出来,坐着撵车一路回了慈安宫。
等回了慈安宫,卢嬷嬷伺候着太后梳洗,才扶着太后躺下来。
卢嬷嬷才想放下帐子,就被太后伸手阻止了。
“你说,是不是那徐氏在背后说了什么?”
听着太后的话,卢嬷嬷愣了愣,看着太后脸上的神色,才明白过来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后多心了,王爷的性子太后是最清楚不过的,哪里能事事都听徐氏的话。”卢嬷嬷想了想,才又接着道:“老奴琢磨着,是王爷自己不想和镇国公府牵扯上关系。毕竟,当年因着镇国公府大姑娘的事情,王爷可是受了不少非议,那穆侧妃也不是个懂事的,王爷对穆家的女儿哪里还能存着好感?”
卢嬷嬷没有说的是,因着宁贵妃的事情,王爷心情不好,哪里还想纳什么妾室。
卢嬷嬷这样说,太后脸上的表情缓和了许多,只是嘴上还是说道:“这人和人哪里能一样,哀家也打问过了,那穆府三姑娘,当真是个知书达理,懂规矩的。她进了王府,定比她那个姐姐要强。再说,如今消息都传出去了,他硬是不答应可不是害了人家的姑娘,叫外头的人怎么议论。”
“这事情即便太后有心思,也得慢慢来。夜深了,太后还是早些睡吧,别熬坏了身子。”卢嬷嬷开口劝道
。
见着太后点头,这才放下了帐子,吹了灯,朝外头走去。
皇上病了两日,等到第三日的时候,才好转过来。
这一日早朝过后,韩子煜才回了肃王府。
“王妃,王爷从宫里回来了,这会儿正往咱们朝华院过来呢。”连翘嘴角带着笑意,从殿外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熬好的莲子羹。
徐昭正坐在软榻上,逗着小包子,小小的人儿眼睛圆溜溜的看着她,嘴里不时吐着泡泡,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