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中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妧话虽然没有完整说出口来,不过,裴玥倒是也领会到了。一时间,也是惊讶不已。
再仔细想想,她觉得也是有可能的,连忙弯腰抱起阿满来。
“想必公公在前面也等得着急了,让我们去,这就去吧。”裴玥说罢,转身对屋里丫鬟们说,“好好照顾姑娘跟表少爷。”
“玩……要玩……”元宝坐在榻上,听说阿满她们要走了,小手紧紧攥住裴玥衣角,小脸皱成团子来,哼唧哼唧地道,“带妹妹去,带元宝去,一起。”
唐妧弯腰抱起儿子来:“外面天儿冷,你刚刚进屋来,先暖和会儿身子。娘跟你舅母先出去,回头再带你跟妹妹去玩儿。元宝要乖,你瞧,妹妹都乖着呢。”
元宝心中不高兴,可扭脑袋去看妹妹,见妹妹乖乖的后,他就不说话了。
“元宝真懂事。”唐妧在儿子脸上亲一口,这才又放他坐在榻上,并裴玥一道出去了。
见娘她们走了,元宝滚到妹妹身边去,凑在她跟前,傻笑着逗她。元宝一笑,如意也跟着笑,虽然满屋子的人都不晓得这兄妹俩到底在笑什么。
~
“嫂子,你抱得动我吗?我可以下来走路,我都这么大了。”阿满被嫂子抱着,她趴在嫂子肩膀上,却有些想自己走。
“没事,抱得动,阿满这么瘦。”裴玥此刻心情有些激动,笑着在阿满脸上亲了一口,脚下步子却没有片刻停滞。
唐家府邸不小,又是下着大雪,路上湿滑得很。从后院到前厅去,怎么着也得走上一段功夫。
才走了没多久,前头唐锦荣过来了,阿满最先瞧见哥哥,抬手指着喊:“哥哥,哥哥回来了。”说罢,就朝哥哥伸开手臂,“让哥哥抱我,哥哥力气大。”
唐锦荣笑着把妹妹抱进怀里来,轻轻松松的,让妹妹坐在他手臂上。
“怎么回事?”裴玥问丈夫,见他轻轻颔首,心下就更加明白了。
唐妧也明白了,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来道:“先去吧,别叫贵人等着。”
陈氏跟李遥此刻就坐在唐府前厅里喝茶,唐元森跟赵骋也在,李遥现在不是皇帝了,又出去走了一年多,心境跟以前做皇帝的时候,自然不一样。身为九五之尊的时候,坐在那个龙椅上,他要心系天下,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现在好了,不当皇帝后,其实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他们夫妻这近两年的时间来,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呆在江南小镇。
赁个小宅院,院子不大,但是足够两个人住。院子里种点花花草草,她帮人家铺子里帮忙,做簪子贴补家用,他则会去附近私塾谋一份差事,赚些小钱。
偶尔的,农忙的时候,他们还会携手去城外乡村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活了大半辈子了,只有这最后晚年的生活,才是最开心,才是他最想要的。
唐元森倒是看得开,这一年多来,他虽然会想念,不过,此刻见她过得好,他心中也很高兴。
外面有敲门声,赵骋率先起身,走到门边,见是妻子他们,连忙开了门让他们进来。
“外面好冷哇。”阿满进了屋子后,搓手跺脚,一口气跑到自己爹爹跟前站着,然后本能扭身子去看贵人。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他们的脸,她就被陈氏给紧紧抱住了。
“阿满。”陈氏抱着阿满,就哭了出来,“阿满又长高了。”
阿满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她小手挠了挠头,然后歪着脑袋去看,看完就撇起了小嘴。小嘴一瓢,就哭了起来。
阿满就是哭,也不说话,小手紧紧攀住母亲脖子。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母亲又会不见了。
满屋子的人,心情既是高兴,又显得十分凝重。毕竟相聚只是短暂的,短暂的相聚之后,就是分离。至于下回相聚再是什么时候,就谁都不知道了。
“好了,阿满,别哭了。”倒是唐元森最先笑起来,他弯腰过去,要把女儿抱起来,阿满却死死攀住母亲,不肯松手。
“跟娘一起。”阿满说,“以后都要跟娘一起,这样的话,娘亲就不会不要我了。阿满……阿满是个好孩子的,阿满最乖。”
陈氏抱女儿坐回去,拿她最爱吃的核桃酥给她吃,抽出手帕来,帮她擦脸。哄好了小女儿,这才看向儿子媳妇女儿女婿。
唐妧比妹妹好很多,虽然心情高兴,但是却知道不能哭,她努力笑着坐在母亲身边。
“娘,在家过年吗?”唐妧希望母亲能够多呆几日,她想多陪陪她。
“想你们了,所以回来看看。”陈氏望了眼坐在上位的李遥道,“外面过年冷冷清清的,这回在京城会呆长一些,陪陪阿满,还有你们。”
唐妧立马高兴起来,紧紧挽住母亲手臂:“那就好,那就好。”
想了想,又问:“你们回来,皇上知道吗?”
如今的皇上,是李锋。
李遥道:“锋儿知道。你娘想你们,所以先来这里看看,明天会去见太后。”
提起太后,大家又都不说话了,太后老人家,如今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其实心中都清楚,老人家寿辰不长了,但是谁也不敢说,谁也不愿意说。
一家人一起见了面后,李遥起身,先进宫去看太后。
而陈氏,则留在唐府,先跟孩子们一起。
恭送走李遥后,陈氏便带着孩子们回了后院去。
阿满一直挂在母亲身上不肯离开,回了屋子后,阿满拉着母亲到榻边,指着元宝跟如意说:“小外甥,小侄女。”
陈氏看了看元宝,又看了看如意,最后抱着如意坐在了元宝身边来。元宝已经渐渐懂事了,瞧见一个陌生的女人,他眨巴了下眼睛,然后凑到阿满身边来问:“姨,她是谁?”
“我娘啊。”阿满特别骄傲地说,“我就说我娘会回家来的,姨以前跟你说过。”
元宝心中弄不明白这复杂的关系,但是他明白,姨很开心。所以,元宝滚着到陈氏身边,黑漆漆的大眼睛望着她,开始傻笑。
陈氏放下如意,抱起元宝来:“这孩子模样像妧儿多一些,可细细瞧着,又觉得像子默。”
“元宝,叫外祖母。”唐妧让儿子喊人。
元宝呆呆喊了一句,就挣扎着要去玩自己的了。陈氏松开手,元宝就嘻哈爬过去逗妹妹玩。
第二日一早,宫里派了人来,说是太后想念福公主,让福公主进宫去。
陈氏妆扮成府上嬷嬷的模样,跟着唐妧母子两个,一道进宫。
太后老人家如今年事已高,已经卧病在床很久了,这次李遥跟陈氏回来,也是因为收到皇上的信件,他们是回来,想陪着太后最后一程的。
寿康宫里,陈氏坐在床边,紧紧攥着太后的手,眼中含泪。
太后却只有高兴,她挣扎着要坐起来,连忙有嬷嬷拿了靠枕来给她靠着。
太后说:“哭什么?你们能够再回来看看我这把老骨头,我很开心,别哭了,这是值得开心的好日子。”又长长叹息一声,“说起来,我也是矛盾纠结的,既希望你们回来,又不希望你们回来。你也应该知道,你们如今这身份,是不便露面的。但是现在回来了,就陪着哀家吧,等哀家走了,你们再出去玩儿。”
陈氏吸了下鼻子,努力挤出笑来:“您说什么呢,我们会一直都陪着您。”
“其实,我是一直都把你当闺女的。”太后握着陈氏的手,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情来,她微微含笑道,“哀家是真的喜欢你,哀家也知道,阿遥他也是从小就喜欢你。能够看着你们现在过得幸福开心,哀家就再没有什么别的心愿了。”
太后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事情来,那个时候,他们还都是小孩子。
其实要说起来,那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她不过是宫女出身,身份卑微,所以,连累着自己儿子很长时间都在整个朝堂站不稳脚跟。
那时候日子虽然难,但是有贞贞在宫里,她跟皇上,再难也都是开心的。
“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的缘故,最近,总是会做梦。”太后笑着说,“梦见你刚刚进宫时候的样子,还有阿遥总跟你生气闹别扭时候的样子。其实你们两个性子一点都不一样,他脾气火爆,你则相对要稳重冷静很多。若论起来,裴家的阿敬,倒是跟你一个脾性。正因为他跟你脾性相投,为着这,阿遥还暗暗捉弄过他。”
陈氏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些事情。
听太后回忆起过去来,她也回想了很多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她才六七岁。
第110章 后来那些事儿()
她祖籍是江苏扬州,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做手艺的。在扬州,提起城南的陈家,没人会不知道。
她听祖父说过,陈家祖上有人在宫里头呆过,曾得高人指点,学得一身好本事。之后晚年回乡,凭借着这手艺,家里买田买宅子,日子越发红火起来。
而这门手艺,也是一代一代,渐渐流传下来。
她记不清楚进宫的那位祖辈,已经跟她隔着多少代了,爷爷也记不清楚。不过,爷爷那辈中,太爷爷把家中大权传到了爷爷手中,而父辈那一辈,爷爷并没有看好的人选,所以,爷爷当初选中了她。
爷爷临终前跟她说,陈家如今的处境,早不如百年之前了。要想光耀门楣,得进宫去。
她一直把爷爷这句话记在心中,虽然那时候还很小,但是她已经什么都懂了。那时候,她就暗暗告诉自己,将来她要进宫去做女官,去跟宫里的贵人们,学习更多的手艺。
她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要一直都留在宫里。
因为她知道,宫女到了年纪,是可以放出来的。同城有个大姐姐,曾经也入选进宫过,后来就放出来了,而且日子也过得很好。
只是她没有想到,打从她进宫那一刻开始,命运的转盘,就已经由不得她掌控了。
她是冬天进宫的,初到帝都城,头一回见到那么大的雪,她是欣喜的,也是惊讶的。外头雪很大,宫里头却不怎么冷,虽然只是最末端的小宫女,但是只要老老实实听话做事不出错,嬷嬷们还是很愿意关照的。
像她们这样新一批进宫的宫女,首先得由着各宫主子挑选,因为她发簪做得好,又乖巧懂事,率先就被尚宫局留了下来。
相比起来,一般人的话,比起留在尚宫局里,肯定是都愿意去伺候各宫主子的。不过,她不一样,她来宫里的目的,就是想跟宫里的前辈们学手艺,留在尚宫局,她是很满意的。
心情好,做事自然也就更为卖力,她的师父很喜欢她,包括其她一些姐姐们,都跟她玩得好。
就这样在尚宫局呆了有大半年,到了第二年盛夏,她第一次见到了李遥。
当时的李遥,还没有封王,也还不是太子,他只是诸位皇子中比较不得宠的一个。那天,她奉命去给怜妃送钗环首饰,就在怜妃宫里,遇到了才将十岁的李遥。
李遥衣着尊贵,眉宇间自来带着一股子清高,她捧着托盘进去的时候,他正冷着脸生气。
她低着脑袋走路,没有瞧见他,他则是因为生气,莽莽撞撞的,两人忽然间就撞到了一起。她力气小,就被撞得狠狠跌坐在冷硬的地上,当时疼得很,可她却不敢哭,连忙爬着就跪下请罪。
怜妃人很好,脾气也温顺,只叫她起来。
她当时跪着,眼巴巴望着滚落在地上的首饰,吓得脸都白了。这些首饰,是宫里每年按着惯例给妃嫔们准备的生辰礼物。怜妃的生辰礼,就这样被她弄坏了,她不知道会有什么责罚。回去后,师父打骂她倒是小,她就怕连累了尚宫局里的人。想到这些,一时间就慌张起来,以前的那些沉着稳重,什么都没有了。
怜妃说的什么,她也没有听见,就呆呆跪着。
“母妃叫你起来,你还跪着干什么?”男孩子说话冲得很,一边说,一边用劲拽着她胳膊,就跟拎小鸡似的,把她拎了起来。
靠得近的时候,她抬眸看了他一眼,是个极为清俊的少年。只是,脸色很不好的样子,脾气也大得惊人。
李遥把她拎起来后,转身看着散落一地的珠宝,愣愣道:“得拿回去,让尚宫局的人重新给母妃做。”
听到这句话,陈贞贞就抖了下,心下更慌了。这差事是她办的,她没有办好,回去后,少不得要一顿责罚。说不定,她还会被打发离开尚宫局呢。
怜妃道:“不用了,就当我收下了。”
李遥甩袖子说:“可是这些,都是母妃最喜欢的样式。一年一回,再等就是明年了。”
怜妃说:“刚刚也怪你,不好好走路,横冲直撞的,撞到人家了,这才害得坏了东西。这事情,若是传出去,你少不得又是落了一个把柄。娘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凡事要沉得住气,你这脾气,得改改。”
“说罢,今天又谁惹你生气了。”
李遥甩袖子,昂着脑袋哼道:“三皇兄输球给我,却占着他母妃是贵妃,耍赖不说,还反诬陷我犯规。那些个宫人也是眼瞎的,一个个不是充当哑巴聋子不说话,就是帮着三皇兄!要不是小路子拦着我,我得跟他打一顿。”
怜妃却笑着:“我当是什么事情呢,这种小事,值得你气成这样吗?”
“怎么是小事?他这是侮辱我!”李遥却想越生气,在怜妃宫里走来走去的,“要不是小路子他们硬是把我拽回来了,我指定去勤政殿找父皇去理论。”
“亏得小路子把你拉回来了。”怜妃说,“你父皇日理万机的,烦国事都还烦不够呢,哪里管得了你们兄弟间这些小事?好了好了,别气了,不就是输了球么,又不会少块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这样计较这个计较那个的,将来长大了,怎么帮着你父皇分忧?”
李遥不说话了,耷拉着脑袋,站在自己母妃跟前。
怜妃不再理儿子,只看向散落一地的珠宝,转身吩咐宫娥道:“都捡起来吧。”又对陈贞贞说,“你也回去吧,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陈贞贞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或许觉得怜妃母子相处的场景让她很亲切吧,又或许,她很想帮忙怜妃修好摔散落的发簪。
又跪了下来,陈贞贞认真又恳切地说:“奴婢可以修好。”
“你会?”怜妃眼睛亮了亮,望着跪在跟前的小女孩,笑着朝她招手,见她到身边了,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的话,奴婢叫陈贞贞,是司珍局的宫女。”陈贞贞认真回答。
怜妃好生又打量了眼前这个小女孩儿一番,见她生得白净懂礼,心下渐渐生了好感来。
“你坐在我身边,我看着你做。”怜妃拍了拍自己身边,又让宫女们收拾好东西端到陈贞贞跟前来。
陈贞贞不敢坐,怜妃笑着坚持要她坐下,她才安安分分坐在一边。也不说话,只低着脑袋做事情。她的一双手很巧,做起事情来,动作也很快。
外行人看不懂,只晓得她小手绕了几绕,东西就出来了。
但是怜妃却是看得懂的,她看得出来,这个七八岁的小丫头,基本功十分扎实。
打从那之后,怜妃就常常喜欢叫了陈贞贞来她宫里坐着,久而久之,陈贞贞在怜妃这里,也就更加放得开。
怜妃在宫里,其实算不得多得宠,她宫女出身,曾一度得皇上宠幸,诞下皇子后,被封为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