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剧天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不提我们的电影能不能到十亿票房,我觉得现在演员接戏的标准很有问题,不看剧本、不看故事,直接说票房!”

    那个提问的观众赶紧问道“是谁?”

    “呃,这个不能明说,我只能说她姓张!”

    “…不是,你太过分了!”

    徐争没想到小白居然当众这么说,直接就懵逼了…

    “没事,姓张的那么多,让他们猜去吧!”

    观众在底下各种讨论。

    “张鱼绮…”

    “张欣艺…”

    “张白芝…”

    “张填爱…”

    主持人赶忙控场“还有观众想提问的吗?”

    “我想问白小飞导演,《羞羞的铁拳》,你是编剧,《药神》您是导演,两部片子撞在一起了,你希望哪部电影票房更高?”

    找事啊!

    都知道麻花跟白小飞的关系不差,起步阶段,《敲开天堂之门》,麻花给了很大帮助。

    只是,后来慢慢没有之前那么亲密了,毕竟代表不同的阵营!

    最关键,小白的喜剧是想跟麻花不太一样,当然,也没有彻底失联…

    《九品芝麻官》,小白还找了宋阳演皇帝,宋阳就是《羞羞的铁拳》的导演…

    “以现如今市场的容量,是可以容纳两三部电影票房爆发的,我个人当然希望《药神》的票房能好一点,不太想看到票房排行榜前几名全都是喜剧!”

    。

第二百零一章 十二小时破亿() 
《药神》相比较《铁拳》,题材上占了劣势。

    喜剧本身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再加上营销上,《铁拳》的宣传、营销由瞄眼负责!

    互联网做宣传的比较起传统的宣传方式有更大的优势,他们有大数据做支撑!

    《羞羞的铁拳》宣发战中,瞄眼平台充分调动瞄眼电影、格瓦拉等独立app宣传影片,而且在美团入口、大众点评入口、微信入口也给影片大量曝光;

    此外,瞄眼宣发团队也与许多“藤逊系”资源展开了合作,尤其是在大流量平台上的资源入口例如天天p图、qq空间、表情等5大流量平台,包括今日头条开屏都进行了合作,使影片在映前获得数亿量级的曝光。

    瞄眼还充分利用美团点评的地面服务渠道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在全国10多个城市与近10万户商家合作,举办了本地化异业跨界营销活动!

    光是曝光度就比《药神》多了好几倍!

    当然,人家也确实砸钱了!

    对比一下,《铁拳》砸在宣传上的资金高达八千万,《药神》采取最传统的点映、综艺、路演结合的路子,宣传方面的投入当然也不少,三千万——比较起《铁拳》,完全不够看的!

    但是,比较《铁拳》,《药神》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口碑!

    25号之后,《药神》全国范围大规模点映,光是点映票房就已经达到了八千万,而且口碑爆棚!

    从一开始,宣传团队就已经定下了口碑营销的套路!

    八千万票房背后至少有好几百万的观众,这些观众的口碑会形成自来水——也是一种营销方式,还是最高级的营销——口碑营销。

    当然,光是自来水不够,还得大v帮忙站队,而且最好是大众喜欢的大v!

    这时候,就是考验主创的人脉了。

    刚好徐争、白小飞、宁昊的人脉比较宽广…

    口碑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产品实力过硬,加上大v背书,就会形成裂变反应。当周围的人都在讨论《我不是药神》时,你即使对这部电影不感兴趣,也会去电影院看一看,思考一下:这部电影为什么这么火?

    还有一点很重要,选角!

    观众现在对流量明星有一定的抵抗力,有些甚至看到流量明星的名字就抵制电影。

    《药神》选用的演员要么是知名度不高的新人,要么是实力演技派。

    观众对电影的好感度增加了,也会促使购买行为产生。

    最重要的,《药神》9月29号上映,比《铁拳》先下一城!

    一旦形成现象之后,《铁拳》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

    《药神》公映之后,迅速引爆了公众话题。

    豆瓣评分直接达到了9分!

    “年度最佳预定!”

    “结尾竟然看到《辛德勒名单》一样的救赎。通俗感人,整个放映厅哭倒一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社会意义加分,或许《我不是药神》之于中国,就像《摔跤吧爸爸》之于印度吧…能看到就不错。“其实只有一种病:穷病””

    “电影能做到的好,这部电影都做到了。剩下的是这个时代不让它更好。在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时代巨变洪流之中,有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艰难生存着,同时在竭力不丢失他们的灵魂。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能够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希望这部电影也能被这个时代善待。”

    “这样的国产电影,十分满分!”

    “这就是一部在你长期困在黑暗里,期盼能看到希望的那束微光,必须要表扬白小飞,听说他修改了三次剧本,才让这样的电影能跟我们见面,很佩服他戴着脚镣跳舞时挟带的私货,表面上其实很媚俗地迎合了审查,但同时又把所有的“不能说”都藏在了全片的各个角落,只露出来一点点让有心有共鸣的观众能够心领神会!”

    当然也有给一分的。

    都是一些自诩为独立专业的几个影评人!

    说的都是电影语言,商业媚俗之类。

    有时候真搞不懂这样的影评人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是,把这个题材拍成侯小贤、蔡鸣亮那样,影评人会有高潮,但你们其实喜欢的是影院里就坐着你们两三个人那种感觉不是吗?

    电影首先面对的是大众,不是你们这帮自诩牛逼的影评人!

    ……

    小白他们顾不上看影评,当天下午他们就飞到了魔都。

    下午安排了两场见面会。

    几个人心思都有些复杂,虽然大家对电影的口碑没有异议,但是观众会不会认可,毕竟这么沉重的题材…

    当然,见面会上,所有人都是谈笑风生。

    酒店,宁昊、徐争、白小飞聚集在一间房子里,一边闲聊,一边刷着手机,看着实时票房。

    王传军还有周易围还在拍戏,没跟着一起来。

    张山、唐小鱼、杨蓝各自都有商业活动,至少要到十一点才能回酒店…

    今天上映了三部电影,《我不是药神》、《缝纫机乐队》、《空天猎》,小白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后两部。

    院线方面也是这般想的,《药神》的排片高达百分之四十,无论是排片量还是上座率远远高于后两部…

    差不多九点半,实时票房显示《药神》首日票房破亿!

    三人小小欢呼了一下。

    “…今天好像是工作日吧?”

    “对,工作日。”

    “还得看明天的表现啊!”

    “院线排片主要看题材、预期,我估计明天咱们的排片要往下降几个档次!”

    “放心吧,刚刚接到通知,明天咱们依然有百分之三十的排片量!咱们的电影创下了最近几年的评分记录,豆瓣评打分高达九分!”

    李云迪接完电话,刚好听到几个人的讨论,顺嘴回答了一句。

    “哇!这么厉害?”

    都有点诧异…

    “观众果然有眼光,”徐光头笑得很开心:“我就说相信观众嘛!”

    “…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小白翻了翻白眼。

    徐争压根没有理他,起身准备离开房间:“明天还得去上戏宣传,我早点睡,保证明天状态满满!”

    “…衣锦还乡吗?”

    “不是,怎么说也是母校,当然要重视一下…”

    “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师妹可以带一带…”

    宁昊跟小白一唱一和,徐争气的想打人。

    “别乱说,我不是那种人!”

    “怕什么,都是自己人,桃红姐又不在!”

第二百零一章 审查制度?() 
徐老师喜欢应酬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过最近几年少了很多,大概是年龄到了…

    也有可能是大规模公关太花钱了!

    白小飞如今在整个圈子里勉强算是腕了,有自己的资源、人脉,最主要的,连续好几部作品的成功,白小飞这张ip已经初见成效,未来,他面对的诱惑要比徐老师大得多!

    毕竟,他只是有女朋友,还没结婚…

    ……

    《药神》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特别适开展研讨会。

    于是,除了影院路演,宣传团队又增加了高校宣传…

    小白原本很不理解,国庆档,学生都放假了,你丫往大学里跑干嘛?

    等到了上戏,好吧,他错了。

    礼堂内做的满满堂堂,除了学生、领导还有不少媒体。

    标题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性’

    首先各抒己见,几个人说的都很精彩,一个优秀的导演必须的会说话,也就是瞎侃…

    上戏文学教授李文从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开始讲起,历数了每一个阶段的优秀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才提到了《药神》,总结道“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更容易引发观众思考和共鸣。”

    不愧是搞文学的…

    “其实我在做这部电影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现实主义或者告诉观众什么大道理,你如果只是想传达一个意义的话,观众是听不进去的。必须要把这个故事打磨地非常好看,观众才会敞开心门去听你讲这个道理。我其实根本没有过多地考虑社会价值。因为在选取这个题材之时,社会意义就已经存在了!”

    “宁昊哥跟我说了这个人物的原型,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往类型化的方向靠拢,所以剧本写的很快,当然第一版剧本被毙了,因为太平淡,我自己看了都觉得观众可能不喜欢…”

    “能大概跟我们谈谈第一版剧本吗?”

    “有一部美国电影,叫《聚焦》,你们都知道吗?”

    “知道!”

    台下观众包括几位老师都点了点头。

    “第一版的主人公不是程勇,而是曹斌,整个故事他是第一视角,我的剧情编排方式也都借鉴了《聚焦》,但是这么一来,审查制度先放在一边,关键没有什么冲突点,不够商业化!”

    “呵呵…”

    听到,旁边有位教授,小白注意看了一下,名字叫陆君。

    暂停了一下,“…陆教授笑什么?”

    “这么优秀的题材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商业电影?”

    “…因为要回本啊,一个多亿的投资,难道要做成专供一帮清高的,自诩懂电影的人才能看得懂的作品?”

    小白毫不留情怼了他一句。

    这特么都什么年代了?

    居然还要争论商业片、文艺片?

    “我想以你们的影响力,即使拍成晦涩的文艺片,回本也不难吧?”

    “…可是这样,我们会失去观众的信赖,没有导演敢这么冒险!”

    “姜闻…”

    “姜闻只有一个,我不想,也不愿意糟蹋了投资人的钱,尤其这个投资人还是我!”

    “导演,继续聊《药神》!”

    主持人赶忙控场。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主义,所谓的‘主义’永远都是电影出来以后,别人给它贴的标签。我作为导演,不管用什么手法,都只想拍真实、好看、能打动人的故事,所以,第二版的剧本我把曾用设置成了主角,主线剧情也跟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差不多,只是最初设计,电影是没有反派的。”

    “没有反派?”

    “如果硬要说反派,那肯定是医疗制度没有健全,那…电影就没法上映了!”

    “而且没有反派,电影会失去很多冲突的点,故事的转折也不好安排,宁导建议我设置成黑帮,但是这个不成立,如果是黑帮,背后真正的利益集团到底是什么?最后,反派就成了瑞士药厂的医药代表,准确的说医药代表成了主角的对立面。”

    宁昊插嘴:“这个没有办法,中国向来有人命关天的说法,任何事情在生死面前都可等闲视之。我们很尊重知识产权。但是我相信,如果要在知识产权与人命之间抉择,我可以放弃知识产权。只有打这个点,整个故事才有一种力量,这不仅仅是为了具体层面的戏剧冲突。”

    “现在的故事里并没有反派,警察、法官、医药代表…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

    徐争也补充了一句。

    昨天《药神》大规模供应,引发医药界抗议…

    “那宁导,您一开始准备自己导演这部作品,为什么中途放弃了?如果您执导《药神》,最终呈现的会是这样的故事吗?”

    “不会,我拍的电影都比较冷,都是把观众放边上,远远地看着这俩人,这仨人,这一堆人,就说电影最后的‘长街相送’的场景,我肯定拍不出来,白小飞跟我最大的不同,他是一个有着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我跟他第一次见面,就聊了这个话题,他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了《药神》适合他!”

    宁昊学着白小飞的语气:“创作者在叙事时,必须要稍微偏向某一立场,不可能完全中立,完全中立就没有情感代入了,你过分冷静了。”

    “正是小白那种贴近人物、富有感情的写法才会让这个故事更有力量。”

    ……

    收尾的提问环节,一个男生忽然站起来道:“白导,很多人说《药神》的结尾安排那段就是为了过审,是这样的吗?”

    “哪一段?”

    “就是正版药进医保了,电影前一百一十分钟被人视若珍宝的仿制药,转瞬就成了没人买的东西。”

    “…不是,那是现实,现在确实没人买那东西了!”

    顿了顿,小白反问了一句:“不是,你们对审查制度到底有什么误解?我昨晚睡觉前上网搜了一下评论,很多人都在感叹‘这样的题材居然能过审?’,你们凭什么认为不能过审?”

    “影视行业有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排片不好怨发行,票房不好怨宣传,口碑不好怪导演,导演抱怨被资本绑架,然后所有的人都去抱怨审查制度。”

    “这是不对的,对于电影人来说,审查制度这个桎梏天然存在,电影人需要掌控的不仅是表现现实和审查之间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点,通俗的叙事模式、类型化的套路、营造“现实感”而非“真正的现实”,在保证电影本体质量和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又充分展现了电影的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这才是《药神》这类电影的出路,剧本创作完成,我就已经知道肯定能过审!”

    “还有,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国家会变好呢?怎么就不能好了呢?2002年中国慢粒白血病是0%的存活率,上字幕的时候写的是85%,现在已经是95%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吗?”

    “对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们应该问问宁浩导演,毕竟他有经验!”

第二百零二章 导演生涯单日最佳() 
强行被ue的宁昊脸一黑,当初《无人区》被禁,其实并不是因为题材,最主要是因为当初发生了乌鲁*木齐事件…

    只能说生不逢时,至于赵宝华,他说的可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正的原因不便细说,所以,只能等事件平息了十年,《无人区》才能上映。

    “嗯,审查制度确实在往宽松的方向发展…”

    宁昊含糊其辞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