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玖-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了,小阿玖,有我这一个爹,还嫌不够?
  阿玖豪迈的挥挥小手,气势万千,“为了三叔能发奋用功,我豁出去了!”
  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裴二爷和林幼辉看着女儿粉嘟嘟的小脸,毅然决然的神情,又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笑意袭上来,被压下去,再袭上来,再被压下去,十分辛苦。
  “豁出去了,这词我喜欢。”裴二爷悄悄告诉林幼辉。我女儿没有迫不及待想叫三弟做三爹嘛,我很满意。
  他话虽只说了一半,林幼辉和他夫妻多年,哪有不明白他想法的?莞尔而笑。
  有阿玖叫三爹这巨大的诱惑在,裴三爷真的开始用功苦读了。他虽是小儿子,和两个哥哥相比散漫了些,可他是裴尚书的小儿子,裴尚书和方夫人并没把他惯的不像样,功课底子还是很扎实的。这一用起功,大不一样。
  “三郎聪明。”裴大爷跟父母感慨,“我要背好几遍的书,他一遍足矣。而且三郎不拘泥,比我灵活,爹,娘,三弟一准儿比我有前途。”
  “好赖中个进士就行。”阿玖跑到大伯父面前,脆生生说道。
  好赖中个进士就行,阿玖,你当进士是街头的大白菜啊。祖父祖母和大伯父,都是忍俊不禁。
  祖父祖母眼看着大儿子二儿子仕途看好,小儿子也发奋读书了,都是乐呵呵的。虽说三郎是最小的儿子,不求他多有出息,可是,他不光是裴家的小儿子,还是徐家的六姑爷呢。若他一直没有功名,怪对不住魏国公的。
  魏国公府一直是朝中最有权势、最受皇帝器重的国公府,就连英国公府这后起之秀也是比不上的。魏国公年老隐退之后,魏国公府有几年很低调,不过,靖海侯调任南京,魏国公府世子、徐氏的大哥徐弘接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家想低调也不行了。
  裴尚书和方夫人冷眼看看,徐家的儿郎,虽不说个个身处高位呼风唤雨吧,反正都是军中实权人物,不可小觑。徐家女儿呢,就连庶女也嫁的很好,夫婿或是豪门子弟,或是自己争气有出息,徐家的姑爷走出门,一个个都是鲜亮的很。
  其实裴三爷也算不错了,户部尚书的小儿子,人又俊朗英挺,风度翩翩。家族经,虽根基不深,却蒸蒸日上前途不可限量。但是裴尚书和方夫人看到的不是这个,而是裴家家底薄,跟人家比富贵比不了;裴三爷没功名,跟人家比前途比不了。把救命恩人的女儿娶回家了,不能让她事事不如人,被姐妹们给比下去吧?老两口是无比盼望三郎有出息的,却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徐氏,为了魏国公。
  “三郎啊,从前你年轻,又有你大哥二哥在前头,你散漫些也未为不可。这会儿你大哥二哥都进翰林院了,你做弟弟的也不能落后,知道么?你媳妇可是魏国公府嫡出女儿,不能让她回了娘家,庶出姐妹的夫婿都比你强吧?”一向并不啰嗦的方夫人,话也开始多了。
  裴三爷唯唯,“是,娘,我知道。”
  有这种种压力、动力,裴三爷真是废寝忘食的读书。一大早就起床背书,有不懂不明白的,记下来,等他两个哥哥回了家,便拉着两个哥哥给他讲解。反正翰林院的工作也清闲,裴大爷裴二爷乐的多花些精力在家里,指导弟弟。
  自打回了京城,方夫人过一阵子就要提醒徐氏,“该回魏国公府看看两位老人家了。”裴三爷没用功苦读之前,一定会陪着徐氏同回,这一用功,却是洒脱的对徐氏挥挥手,“娘子多带侍女婆子,路上小心。”他继续背书去。
  徐氏抿嘴笑笑,带着三个儿子,盛将仆从,回了魏国公府。魏国公夫人见了她和外孙子自是高兴,却见裴三爷没有一起回,未免担心。哄着三个外孙和表哥们出去玩,她拉着徐氏问道:“姑爷呢?”你俩不是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么,怎地他没来。
  徐氏笑倒在她怀里,把裴家的事说了,“为了让阿玖叫三爹,他真是”徐氏笑不可抑。
  裴三爷若是无意于功名呢,徐氏并不会催他、劝他。可是裴三爷若想用功上进,徐氏这做妻子的会不赞成不支持么?不会。裴三爷日夜苦读,徐氏虽是心疼,却也欣慰。
  魏国公夫人也笑,“原来是这样啊。”还以为你们小两口吵架了呢,原来是这样。好好好,姑爷要用功,这是天大的好事。
  母女二人正说着话,魏国公来了。魏国公一直带兵,人很威严,儿女、孙子们大多怕他,不过,这会儿他静静坐着,看着徐氏的目光,很温和。
  徐氏心里一酸。父亲一直是对自己歉疚的吧?打小便为自己看好了临江侯府,不想却是看走了眼。先是生了一场大气,然后匆匆忙忙远嫁,他是觉着自己受委屈了吧。不是啊,我过的很好,比嫁到什么临江侯府强多了。
  徐氏言笑晏晏说着孩子们的趣事,魏国公夫人听的笑容满面,满意至极,不苟言笑的魏国公,神色也很和蔼。徐氏又好笑的说起“三爹”这段公案,魏国公夫妇都笑,“阿玖小小人儿,力气却大的很呢。”
  魏国公微笑说道:“怎不带阿玖一起来?和润哥儿、深哥儿、浩哥儿几个表哥一起玩耍,岂不是好。”润哥儿、深哥儿、浩哥儿都是他的小孙子,年纪比阿玖略大。
  徐氏抿嘴笑,“爹,我可不乐意。咱家这家风,男子在外头冲锋陷阵,妻子跟不过去,身边自有姬妾服侍。裴家么,可不兴这个。孩子们不合适,还是莫往一起凑为好。”
  魏国公夫人忍笑不说话,魏国公便有些尴尬,“这样啊。”想想还真是,裴家的男人家中既无姬妾,外出又不光顾风月场所,这样人家的女儿,打小过惯清净日子,要让她嫁到魏国公府这样的人家,还真是有些强人所难。
  魏国公府有哪个子弟没妾的?不过妻妾之间泾渭分明,姬妾翻不出风浪,这已算得上是好家风了。
  魏国公有些不大好意思,徐氏从小到大都没见过父亲这种表情,忍不住掩口偷乐。魏国公夫人嗔怪的横了女儿一眼,自己也撑不住笑了。
  魏国公站起身,“六丫儿,中午晌叫三个外孙陪我一起吃饭。”又交代魏国公夫人,“女婿用功呢,要好生补补。家里不是还有几筐新鲜鱼虾么?让六丫儿带回去。”魏国公夫人和徐氏都笑着答应了。
  魏国公走后,徐氏笑的肚子疼,“从没见过爹这样!”魏国公夫人一边替她揉肚子,一边也是笑,“别说你了,我跟了他几十年呢,都没见过他这样。”
  在娘家乐呵了半天,徐氏辞别父母、兄嫂,带着几筐新鲜果子,几筐新鲜鱼虾,满载而归。
  回到裴家,阿玖颠儿颠儿的来迎接,“三婶婶,五哥七哥八哥。”裴璟和裴琳牵着她看鱼虾,“妹妹,咱们到园子里自己烧烤好不好?”阿玖大力点头,“好呀,让厨房收拾好了,咱们烤鱼烤虾!”兴致勃勃的盘算着哪条鱼清蒸,哪些虾白灼,哪些烧烤,还要再配些菜蔬和羊肉,一起烤着吃。
  阿玖的小日子,过的就是这么舒心。
  裴尚书当年曾在礼部任过主事,之后才外放为地方官的。他当年在礼部任职的时候,和同僚们相处甚欢,其中尤其有一位姓齐名荆的员外郎,和裴尚书尤莫逆。齐员外郎后来一直升到右侍郎,不过,前两年他母亲去世,丁忧,回乡了。
  二十七个月守孝期满,齐侍郎携带家眷回了京。裴尚书知道之后,自是欢欣,为齐侍郎一家设宴接风,老友重逢,真有说不完的话。
  阿玖也跟着方夫人、大伯母等人一起,见过齐家的女眷。齐夫人比方夫人年纪差不多,也是慈眉善目的,看上去很好亲近。两家女眷见了面,虽是不怎么熟悉,却因着方夫人和齐夫人早年间便相识,倒也不甚拘束。
  齐夫人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福建任职,小儿子跟在身边服侍。她的小儿媳妇姓钱,细眉细眼的,皮肤白皙,温婉可亲,钱氏身边站着位年约二八的姑娘,一身浅绿色衫裙,水灵灵,俏生生,清新可人。
  齐夫人一见阿玖就喜欢,“嫂子,您这小孙女可是太喜欢人了。”命人拿过一个彩绣辉煌的荷包送给阿玖做见面礼,沉甸甸的,也不知装的是什么。钱氏也有礼物相送,就连钱氏身边的美丽少女,也笑盈盈取出几方帕子,“妹妹,这是姐姐自己绣的,粗陋的很,妹妹留着赏人吧。”
  帕子是上好的真丝缎,上面或绣花草,或绣鱼鸟,栩栩如生。
  阿玖接过来道了谢,嫩声嫩气问道:“姐姐,你的名字是盈盈吧?你笑盈盈的,身姿轻盈,我一看到姐姐,便想到盈盈这两个字。”
  钱小姐又惊又喜,“妹妹真是神了。”
  她的闺名,正是钱盈盈。
  阿玖得意的嘻笑,耳边一阵夸赞之声,“怎这般聪**?”阿玖心想,我能不聪慧么,这帕子角上绣着一个篆体的盈字啊。哼,我虽是小孩儿,可是博学的很,篆字我认识!
  方夫人和顾氏、林幼辉、徐氏当然也有见面礼送给钱盈盈。别人的倒也罢了,阿玖这小机灵鬼注意到,方夫人送的是只金钗,镶珠嵌宝,非常华贵。不只送的见面礼不同寻常,方夫人还拉着钱盈盈看了又看,慈爱的问东问西。
  阿玖眼珠转了转,好像明白了什么。
  齐家女眷告辞后,阿玖兴冲冲去找大哥裴玮了。裴玮已有十九岁,和父亲、叔叔们一样有幅好相貌,玉树临风,俊美不凡。他正坐在书桌前写着什么,见小阿玖进来坐在对面,不怀好意的看着他,便有些奇怪,“妹妹,怎么了?”
  阿玖笑咪咪 ,“大哥,你想不想知道大嫂长什么样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下一次更新,晚上十点左右。


☆、第92章

  阿玖笑的意味深长;裴玮红了脸。
  “妹妹,你不是正在学画么?大哥教你画画,好不好?”裴玮耳根子都透着红色;强自镇静;顾左右而言他。
  阿玖歪着头,仔细打量过大哥,断言,“大哥;你认识她!”你是害羞啊;并不是吃惊,看来是早就知道;脸上升起一片片朝霞;虽羞涩;却也甜蜜;莫非你不仅知道大嫂是谁,还见过面?还芳心暗许?
  “本想奇货可居的,看来是不行了。”阿玖失望的说道。
  裴玮莞尔,“妹妹,奇货可居是这样用的么?”阿玖满不在乎,“咱们自家人说话,能明白意思就行了呗,哪用得着斟词酌句。” 裴玮笑着摇头,调皮的小阿玖。
  阿玖灵巧的下了地,跑到裴玮身边,搬个小椅子跟他并排坐下,“大哥,你是不是很久之前就见过大嫂了呀。”齐家才回京城不久,大哥却是这幅模样,保不齐是早就定下的婚事。阿玖还一直奇怪呢,怎地大哥年纪已经不小,却一直不成亲?敢情是早就定好了呀。
  “很多年前的事,大哥都忘了。”裴玮好容易情绪平复了一些,阿玖这么刨根问底的,他又脸红了。
  “大哥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很小吧?跟我差不多大?有我可爱么?”阿玖一连声的追问。
  裴玮本是有些窘迫的,听到阿玖这句“有我可爱么”,却也觉得好笑。他忍了又忍,嘴角还是愉快的上扬,“没有,小阿玖,哪个小姑娘能有你可爱呢?不可能的。”
  “这话我爱听。”阿玖满意点头。
  大哥,你有了媳妇也没忘记妹妹,好样的!
  裴玮又是许诺教妹妹画画下棋,又是拿起书案上古朴雅致的青玉雕葫芦纹水中丞相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阿玖哄走了。水中丞算是文房第五宝,这青玉雕葫芦纹水中丞是青玉雕成,一大一小,连成葫芦形状,周边随形雕刻枝叶缠绕,清朗自然。这样的水中丞放在书案,可以清心,可以乐志,可以助文思。
  走到门口,阿玖又回头郑重的交代,“大哥,她帕子上绣着篆字呢,你认识篆字不?认识啊,太好啦。大哥你要好好用功,她可是位才女呢,认识篆字的才女!”裴玮笑着答应,她才放下心事,喜滋滋的走了。
  “小淘气。”裴玮看着妹妹小小的身影,颇觉好笑。
  想起妹妹调侃自己的那些话,又觉得脸上发热。
  阿玖抱着水中丞回到上房,得意的给方夫人看,“祖母,大哥送我的。”方夫人乐呵呵,“这可是个好东西呢,阿玖,好好收着吧。”玉质极好,雕工又精巧,放在书案上赏心悦目,真是极好的。
  “您知道大哥为什么会送我水丞么?”阿玖嘻嘻笑,“我一提齐家姐姐,他就脸红了,硬要送我啊。祖母,大哥可热诚了,我想推辞都不成。”
  把方夫人乐的。阿玮啊,素日你也是个老成的,怎的一提齐家姑娘,便慌成这样了?阿玮,祖母若见了你,可要好生打趣几句!
  阿玖欣赏着手中的青玉水丞,笑成了一朵花。
  天庆十年秋,裴玮回原籍陕西参加乡试,很光荣的中了举,合家欢喜。裴尚书虽是欢喜,却不许他参加会试,“玮儿,你火侯不够。”裴玮知道自己年轻气盛,还要再磨练几年,恭敬答应了,“是,祖父。”
  裴、齐两家换了庚贴。裴家上上下下对齐家姑娘都是很喜欢的,齐家对裴家长孙也是满意的不行。裴家的家风不用说了,清明方正,姑娘嫁过去不必担心受委屈。姑爷呢,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一表人才,温文尔雅,这样的亲事,真是打着灯笼难找。
  天庆十一年春,裴尚书府双喜临门。裴家第一件喜事,是裴尚书的长孙裴玮迎娶齐家大小姐进门,裴家有了长孙媳妇。
  第二件喜事,是裴尚书最小的儿子裴弼高中进士,成了翩翩探花郎。
  裴三爷能中探花,固然是他才气纵横,得到皇帝的赏识,除此之外,和他生的俊美明朗也有很大干系。探花么,历来的习惯,是要选位美男子的。
  裴三爷中了探花,且不忙着答谢亲朋出门会友什么的,先把小阿玖拎过来,“囡囡,三爹可是考中了啊。”裴二爷含笑看着,裴大爷也过来凑热闹,“囡囡,大爹可是等很久了。”阿玖没让他们失望,甜甜笑着,痛快的叫了“大爹”“三爹”。
  裴大爷笑容灿烂,裴三爷高兴的把阿玖抱了起来,“囡囡,三爹这些时日的辛苦,值了!”阿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信誓旦旦,“我一辈子都叫您三爹!”裴三爷乐的找不着北。
  顾氏和徐氏故意说道:“瞧瞧大爷和三爷乐的,像咱们这考不了科举中不了进士的人,可就没福气被叫大娘和三娘了。”阿玖冲大伯母和三婶婶讨好的笑笑,偷眼瞅了瞅林幼辉,低头玩手指。那个,我娘不喜欢,我不能明知故犯呀。
  裴大爷一脸正气,“娘子,你这样可就不对了。称呼不过是个称呼,叫什么不一样?”裴三爷大义凛然,“是啊,叫三婶婶还是三娘,有何区别?都是一般无二的情份。”
  这两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顾氏和徐氏各自没好气的白了自己丈夫一眼。
  小辈们都笑的不行。才进门不久的齐盈盈含笑在旁看着,心里暖融融的。祖父祖母、爹娘说的没错,裴家,真是亲亲热热的一大家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太和谐了。能嫁到这样的人家,是福份啊。
  一片热闹中,裴玮慢慢走近新婚妻子,低声问她,“娘子,看到我家小阿玖有多招人待见了吧?为夫依稀记得,你小时候在岳父家也是很得人意的,却忘了你小时候长什么样子。娘子,你小时候,有小阿玖这般可爱么?”
  大庭广众之下,齐盈盈不敢露出嗔怪之色,还是温雅的微笑着,“相公真的忘了我小时候的样子?我我却记得你呢,你爱穿淡青色的衣衫,打小便老成持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