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矢的-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车师傅奇怪地抬头看了李槐村一眼,问道:“咋个了?你老哥是不是有生意在日本啊?”李槐村连忙说道:“我一个农民,能有啥子生意在日本噢,就算是做外销的粮食,我也不卖给日本鬼子,那是咱们的世仇哎。”修车师傅问道:“那你叹啥子气唦?”李槐村应道:“打仗么,能不打仗那是最好了,咱小老百姓,就图个平安日子,打打杀杀的,毕竟不是过日子的事。”修车师傅沉吟道:“那倒是,现在而今眼目下是日本鬼子欺侮到咱们的头上来了,也不能做个缩头乌龟是不是?”李槐村说道:“要是日本鬼子能收手就好了。大家都退让一步,坐下来好好谈嘛。”修车师傅笑起来,说道:“你老哥哎,当真是大白天里说梦话噢,这日本鬼子能收手吗?能收手就不是鬼子喽。与人讲人话,和一个畜生你讲啥子人话噢?”从发动机上直起腰来,把手里的扳手一挥,说道:“打!只有打!打痛了他龟儿子,才能坐下来好好的谈。好了,你试一下。”

李槐村付了修车费,驾着车又驶上了高速路,慢慢地飞了起来。半个多钟头后,李槐村看着路牌,前面这个出口就该拐下去了。他减了速,拐向了出口去路。出了收费站,天,又堵上了。

这是一个县城,居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成渝高速路的一个出口就从这县城边绕过。前面的车慢慢地向前蠕动着,李槐村也跟着车流一点一点向前蹭着。出路口不远,就见到了游行的队伍,占住了一条车道,慢慢地向前走着。游行队伍与车流之间,居然有交警架起了临时隔离带,十米八米的就站着一个交警,一边平静地看着游行队伍的行进,一边指挥着车辆小心地驶过队伍 。李槐村摇下了车窗,一边慢慢地随着车流往前蹭,慢慢地追上了队伍的尾巴,听得清游行队伍的口号声了。果然,游行队伍不断的喊着“收回钓鱼岛,打倒小日本!”,“严惩日本,扬我国威!”,“解放军,站出来!”,“抵制日货!”之类的口号,或者是唱着国歌。李槐村心里流过一股热流,民心哪,这就是民心,一个小小的县城,为钓鱼岛冲突示威的游行队伍,居然就能集合起四千余人,有五六十岁的老头,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格外的耀眼;也有年轻的姑娘,当然更多的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们。李槐村慢慢地驶到了队伍的龙头,打头的是一辆双排坐车,车箱里架着鼓,鼓手们倒都是在歇着,有的在喝着水,有的在擦汗。有个年轻的姑娘走在队伍的头里,一边走一边领着队伍喊着,不知是激动还是因为春日的太阳,脸上红扑扑的,透着青春的活力。李槐村又感叹地摇摇头。



美国东部时间3月22日6时30分  美国费城  柯克小区

朱琳呆呆地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听着旁边丈夫均匀的呼吸声,脑子里还在想着中国和日本钓鱼岛发生冲突的事,她实在为丈夫担心,担心有一天丈夫真的被派往了中美冲突的第一线,真到那时候,自己该怎么办呢?是站在丈夫一边,帮着他攻打自己的祖国,还是回到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身边,帮着父母打自己心爱的丈夫?朱琳心里实在是乱极了。昨天一整天,朱琳都泡在了网上,疯狂地搜索着网上有关中日冲突的消息,越看,心里越凉,从目前的形势看来,早已不再仅限于渔事纠纷了,而是上升到了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尊严了,这可不是道歉赔偿能解决得了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看来是非得打一仗了。如果这样,美国会袖手旁观吗?丈夫还能安静地休假吗?自己还能象以前那样以平静的心情来过自己的生活吗?只要中国和美国开战,无论谁胜谁败,无论自己的丈夫是生是死,自己平静的生活就算是结束了,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朱琳实在是不敢去想象。

朱琳悄悄地坐了起来,披上睡袍,半靠在床头上,拧开了台灯,顺手拿过笔记本来,放在腿上掀起了屏幕,却迟迟没有开机。半晌,朱琳叹息一声,还是按下了按钮。“嘀”的一声,笔记本屏幕亮了起来。一个晚上过去,在东半球那边,可是过了一个白天。这个白天过去,又发生了些什么让人紧张的事呢?

这个时候通常没有多少人在上网,网络速度很快,朱琳先连上了中国的万事新闻网,查看着中国的消息。噢,一夜之间,应该是中国一个白天的时间,全国的高校都罢课了,强烈要求中央政府在钓鱼岛驻军,宣示主权,并要求日本释放被扣押的渔民并赔偿。一些地区如东北,南京、西安、重庆等地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殴打日本人事件,一些日本商店已遭到严重的破坏,日本大领事馆和驻各地的领事馆差点被垃圾掩埋,台湾的情况更为严重,连港口的日本商船都被破坏了三艘。朱琳叹了口气,中国仇日情绪由来已久,这里面又何尝没有美国纵容包庇日本并用来对付中国的原因在里面呢?这里面,又怎么能说没有丈夫这些美国军人驻扎海外,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遏制中国的因素在里面呢?中国的情况这样,想来日本的中国人的处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说不定更危险呢,朱琳又连上了日本的每日新闻站,想从那里再看看日本那边的情况。

网页打开,朱琳刚浏览了几条新闻标题,就倒吸了口凉气,在日本的情况更糟,居然有中国人在日本被当街打死的,东京的所有中国商店几乎全都被砸了,不少的中国人家被抢劫,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公开网站上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出来的情绪。朱琳重重地关上了笔记本的屏幕,笔记本硬盘“咯喇喇”地一阵乱响,似乎在向朱琳提出抗议。朱琳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民间情绪都被强烈地煽动起来了。如果说中国是一头有理智的雄狮,还可以冷静地看待中国的愤怒,但日本呢?日本是一个有理智的民族吗?日本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吗?日本的政客们会怎么利用这样的一场冲突呢?这会不会是日本重新走向军国主义的一个契机呢?失去了理智的民心,让愤怒充满了大脑的民心,只能是危险的民心。

战争就一定不可避免了吗?朱琳又打开了笔记本,重新连上了美国在线。如果美国、俄罗斯等大国都向着和平的方向努力,战争还是可以避免的,朱琳想。毕竟中国和日本开战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需要的是中国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美国也需要一条能吓唬人的日本,但并不希望日本真的张口咬了中国从而自信起来。然而,看了充斥在美国在线上的新闻和留言,朱琳感到极度失望和郁闷,进而感到无比的愤怒。美国的人民,根本不是在想着和平,而是想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教训教训”中国。在美国在线上发表了兰德公司的最新民意调查,85%的美国人认为应该帮助日本保护钓鱼岛的“主权”,70%的人认为如果中国与日本开战,美国应该帮助日本攻打中国。又是这个该死的兰德公司!不,该死的不是兰德公司的这个调查,该死的是美国的“民意”,这些美国人都在想些什么?他们以为中国会象刚果那么不堪一击么?难道他们不知道美国和中国一旦开战的话,会死掉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吗?朱琳感到了自己的悲哀,她跟随丈夫来到美国三年多了,公司里也交了很多的美国朋友,朱琳却认识到她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些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去看问题想事情的。那么,现在躺在自己身边的这个美国人呢?他又是怎么去想事情的呢?我真的那么了解他吗?朱琳怀疑起自己来了。

抱着一丝希望,朱琳连上了俄罗斯的英文网站,她不认识俄文,日语倒还能对付。在俄罗斯的网站上,只不过是简单的报道了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上发生的冲突,立场倒还算中立,但是看不出俄罗斯对这件事情的热情,不知道这些俄罗斯人是准备劝架呢还是准备抽冷子打两下冷拳。等等,打冷拳?对,打冷拳!俄罗斯肯定是想趁中国和日本纠缠不清之际打冷拳,俄罗斯是不会阻止战争发生的,说不定还会在背地里推波助澜。把中国和日本的力量都打下去,最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朱琳感到了绝望,中国,自己的母亲,在这样一个最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时刻,居然面对着一个比一个冷酷的目光。多灾多难的祖国啊,难道中华民族的腾飞永远只能是一场梦吗?对了,腾飞?!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绝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的,一个富裕而懦弱的中国才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朱琳感到她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了,美国是绝对会推动日本与中国的冲突的,而不是帮助两个国家平息这场冲突。朱琳丢开笔记本,双手捂着脸,低声地抽泣起来。

第三章  临战 第一节 谈心

北京时间3月23日9时45分  中国青海  导弹一连车场

李一平从大地测量车里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兵。李一平对兵们说道:“你们在这里,继续保养车辆,我去找排长报告一下。”一个兵说:“班长,你不如回去休息一会儿吧,今天早上五点过回来,早上还出早操,不行吧?”李一平说道:“没事,我自己知道,你们注意保养车辆啊,说不定最近两天就要拉动了。”说完,向指挥车走去。车场上一派忙碌景象,油料输送车、战场维修车、生活车等辅助车辆被挤到了车场的一角,车场的主要场地都被各种点头车辆所占据了,兵们如勤劳的蚂蚁一般围在战车周围,忙忙碌碌。指挥车的天线静静地指向天空,一个上尉倚靠在指挥车门边,手里拿着送话器,“喂喂”地试着音,一个黑脸少尉正在一边对上尉说着什么。李一平在离指挥车四五米远的地方站住了,看着黑脸少尉向上尉敬了礼,上尉则有点漫不经心的样子,草草地回了礼,黑脸少尉转身,抱拳于腰,跑步离开,李一平也跑步跟了上去。

黑脸少尉听得身后的脚步声,步伐就慢了下来,回头见到李一平,说道:“一班长,有什么事么?”李一平跟了过去,说道:“排长,我那车检查完了,状态不错。”排长看着他,“嗯”了一声,李一平接着说道:“排长,我这次紧急归队,还没跟你汇报探家的情况呢。”排长说:“现在可能顾不上这些琐事了,你没看正在战备吗?大家都忙着哪。嗯,你这次探家,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听指导员说你这次回家,家里好象有点事?”

李一平低了头,看着车场地上的小石子,一下一下地用脚尖去踩磨着,没说话。排长试探地问道:“是不是不太好说?或者是你找对象的事?”李一平难为情地笑了起来,说道:“排长看你说的,我妈是说要给我找个对象,我还没来得及给妈说呢,这不就紧急归队了嘛。”排长“哦”了一声,说道:“那你这次没来得及去媳妇家看看?”李一平更为窘迫,急忙说道:“排长,不是这样的,我妈也是随口说说,我还不想找呢。”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排长,这次咱们紧急战备,是不是跟钓鱼岛有关啊?”排长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也不知道,可能跟日本鬼子有关吧。你家里有其他的事吧?”李一平说道:“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就是家里和美国签了小麦的销售合同,因为美国制裁,我爸种的小麦可能卖不出去了。”排长关心地问道:“有多少?”李一平说:“大概有3万多斤吧。”排长吃了一惊:“啊,这么多?那这一下卖不出去了,得承担多大的损失啊?”李一平不说话。

半晌,排长说道:“今天上午你们一班的活怎么样了?车辆状态检查完了?加满了油没有?”李一平一挺胸,啪地一下立正,说道:“报告排长,一班准备完毕,车辆状态良好,油量满箱,随时可以出动!”排长说道:“随便一点吧,我到你车上看看。”跟着李一平来到大地测量车跟前来。

一班的兵们看到排长走了过来,都站了起来,挺起了胸。排长挥了挥手,跟着李一平钻进了测控室,三个兵跟了进来。排长坐在了控制台跟前,那是李一平的指挥位置,命令道:“系统加电,进行自检!”三个兵齐声答道:“是!”快步走到各自的操作台前,有知不紊地操作起来。排长细心地看着主控台前滚过的一排排信息,半晌,命令道:“一号标准测试方案!”兵们随着排长的命令,手指头在键盘上飞了起来,一组组数据从主控台前的屏幕上滚了出来,排长看了半晌,说道:“嗯,不错,关闭系统!”测控室里的各种指示灯慢慢地暗了下去,兵们从自己的操作台前站了起来,等着排长的下一道命令。排长挥了挥手,说道:“没事了,你们可以出去了,我跟你们班长说点事。”兵们看了看李一平,李一平摆了摆手,兵们躬着腰,依次的下去了,随手就关上了测控室的门。

测控室里就剩下了李一平和他的排长,两人静静地都没有说话。排长掏出了一支眼放到嘴上,看了一眼这涨满了眼的测控仪表,又把烟放了回去,斟酌着道:“一班长,那你这次探家,就碰上家里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你有什么想法?”李一平低声道:“美国鬼子说话不算数,尽欺侮咱们老百姓,莱希为她能连任,就拉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来陪绑,好给她拉选票。这两天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好象制裁的还不只是咱们的小麦等农产品,还有钢材、玩具等好多东西,咱们中国不能就这样算了。”

排长说道:“不错,农产品实行配额,纺织品实行限额,钢材和家电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型卡车则推出新的准入标准来限制我国中型卡车的出口,咱们国家这次损失惨重。我家也不例外,我妈在一个玩具厂,布娃娃的那种,待岗了。”声音里充满了苦涩,又摸出烟来叨在嘴上,从控制台椅子上跳了起来,说道:“出去吧,这里不能抽烟,闷死了。”拉开车门,率先走了出去。

测量车外面的兵们见排长走了出来,都停止了说话。排长吩咐道:“测控系统是没问题了,车辆的动力系统还要好好的保养好,把车给好好地擦一擦吧。”带了李一平慢慢地走出了车场,踱到器械场上来,点着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呼”地一下把烟吐了出来。青色的烟雾如同一支利箭一样射向空中,慢慢的在空气中消耗掉了烟的能量,消散了,转身突兀地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啊?”李一平没有接上排长的思路,有些茫然地问道:“什么怎么办?”排长诧异地说:“美国的制裁啊!你打算怎么对付美国的这些贸易制裁?”李一平纳闷地问道:“我?我能怎么办?这都是国家的大事,我一个小兵,还能怎么办?我爸他们那个出口代理公司准备告美国违反WTO规则,要我爸联名,我爸问过我了。我想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们,最多也就是告告状, 和美国打打官司罢了,还能怎么的?”

排长怪怪地笑了笑,说道:“现在咱们国家很困难啊,美国在和我们打贸易战,日本却在和我们打热战,钓鱼岛那边,美国和日本联起了手,日本在前台,美国在背后,都在准备着算计我们国家啊,俄罗斯在观望,想浑水摸鱼,欧盟在做好好先生,还想合稀泥。前两天我上咱们连队的因特网室去看了看,战士们浏览得最多的,就是钓鱼岛冲突的报道和讨论,这次突然命令休假人员全部归队,我想咱们国家是不是准备要有所动作了?至少和日本的冲突是要做些准备的。”李一平看着排长,静静地等待着,他其实跟排长并不是那么熟,所以不知道排长心里在想些什么。排长一边慢慢地围着双杠转着圈,一边沉吟道:“不错,咱们都是些小老百姓,管不了大局,也管不了国家的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