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中纪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一早就在校门口遇到了老江和冬子。

看到他们的时候,两个人一如既往旁若无人的在斗嘴,本次斗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究竟昨天谁的进球更漂亮……

“我靠,你那个球……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头球!那是球砸到你的头好不好。”冬子这句话深得我心,说实话,老江昨天那个头球动作之猥琐,足以列入CCTV5时不时播放的体育运动搞笑视频之中。

“我日,难看怎么了?老子跑到那个点了,你呢?人在哪里都不知道!这叫意识,懂伐?”老江对动作难看的指责自然不屑一顾,他一贯是邓爷爷的好猫理论的坚决拥护者。

“意个毛,跟我那脚好比的啊?20米开外的远射直挂死角!打得出来么你?见过这么牛的脚法么你?知道技术两个字怎么写么你?”冬子的排比句用得是炉火纯青存乎一心,连着三个“么你”相当押韵,显得气势十足。

“我呸,还技术……你叫小马来说说看,那明显是运气好卯到的好伐?”老江眼角余光撇见我到了他们身旁,赶紧开始拉拢人民大众。

“小马,来的正好!你说他昨天那个球顶得恶心不恶心?”冬子自然不会甘心站到群众的对立面去。

我一阵无语……这两个人真不知道上辈子结了什么怨,每次一见面就拌嘴拌个没完。其实昨天的两个进球,一个尽管动作难看但充分展现了老江的意识之好,一个虽然运气成分很大但足够说明了冬子的射门力量之大。而他们两个人又并不是不知道互相之间的优劣所在及那两个球所能说明的问题,却非要避重就轻围魏救赵地争个高低输赢来。除了他们对这样斗嘴乐在其中并认为这才是表现兄弟友情的方式之外,我实在是找不出别的理由来了。

“吵什么啊?你,动作难看!你,全靠狗屎运!OK!总结完了。没事了吧,麻烦不要妨碍我上学啊,我这三年是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救命啊……打人啦……哎哟!两个打一个不是好汉……”

*****************************************

虽然清中的传统是“重文轻武”,但毕竟是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素质教育的模范带头作用还是要体现出来的。因此,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被作为体育活动课划了出来——事实上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少有将这条规定放在眼里的。因此这节课基本上都被视作自修课使用,甚至有时候老师上课上得意犹未尽或是赶教学进度,也会来“借”这节课。我倒也确实没见过敢不“借”的班级,只不过万一出现两个老师前后脚走进教室的情况,就难免要被当作学生之间的笑话传上一段时间了。

当然,对校队——无论是足球队、篮球队还是田径队等等什么队——的人来说,这节课就是天经地义的训练时间了,哪怕是老师也没理由横加阻拦。事实上也并没什么老师会这么犯众怒,反正到了大小考试前夕,学校领导都会出面暂停本校各运动队的活动。这也算是清中的一个优良传统了。

刚刚开学,球队也没什么特别的训练,大抵就是跑跑圈,互相之间熟悉熟悉罢了。而今天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主力阵容了。

高三的学生由于临近高考的关系,一般都不会经常参加训练和比赛,基本处于退队或半退队状态。除非是如章兄这样成绩又好又稳定、考前一点书不看和认真复习所考出来的分数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的尖子生;又或者是像吴平这种目标定位在体育特招生的人。至于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一门心思踢球的人……首先这类人进清中的可能性就不大,其次,就算进了清中,只怕也是要被学校劝退或是要求转学以免影响学校升学率的,即便侥幸能够继续留在清中,也是在学校和家长的联手打压下绝对进不了校队的。

因此,4…4…2的主力阵容基本上是以高一高二的人为主,高三的人仅剩了2个:章兄和吴平。控球好、身体条件也不错的吴平,和速度奇快、身体单薄、虽然被我们取了“舍甫陈科”的外号但球风怎么看都更近似于大因扎吉的小科组成了前锋线。以传球路线和传球方式灵活多变闻名于本县高中足球圈、人称“妖刀”的章兄、章礼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前腰,直接把初中一直踢前腰位置的老江挤到了他昨天才生平第一次客串过的后腰位置上。对于老江的位置变化的官方理由是:从昨天的比赛看,老江的长传球很不错,防守也挺好,很有技术型后腰的潜质。不过根据我和冬子私底下的推测,老江那略微有点发福,在场上绝对不怕身体对抗的身材才是他被派去打后腰的关键因素所在。

老江对这样的安排自然郁闷了好多天——毕竟99年那会儿像皮尔洛这样划时代地诠释了技术型后腰涵义的球员还没有横空出世,大家概念中的后腰更多的还是邓加或者基恩那种工兵或偏工兵型的球员。也难怪老江大叹怀才不遇,起了退队的念头。我和冬子威逼利诱,又通过诸如“上回我们大家打篮球,你连无人防守的上篮都能上出个篮外空心”之类具体事例,指出他除了足球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其他的运动细胞。老江只得忍辱负重的在新的岗位上继续革命事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防守能力一般般的我还是打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左前卫,右前卫则仍然是由高二的刘冠林担任。尽管冬子很喜欢往前冲,但是出于对他出色防守能力的考虑,还是让他打右后卫。冬子虽然有点不爽,却也没有像老江那样需要兄弟们提供“春天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反正是边后卫,我到时候冲上去助攻又不犯法的。

左后卫是高二的王一可。硬拖着好友柴铭来打门将的程勇则凭着出色的身体条件和预判能力无可非议的占据了一个中后卫的位置。而另一名中后卫居然是昨天的对抗赛中高二高三联队的门将、高二的贺志磊……这令我大跌眼镜。后来才知道,原先的门将今年毕业了,而现在的高二和高三整整两届人,居然没有一个会守门的。唯有这位防守意识上佳的的中后卫学长勉强能客串一下。难怪昨天这一场比赛下来愣是没见他在门里老实过,活动范围大的离谱不说,用脚挡球的次数比用手扑的还多。起先还以为是传说中的“欧洲型门将(出自某解说员之口)”,现在才知道,那敢情是习惯使然。

柴铭身手虽然较显外行,又是被强拉来的。但比赛时的敬业态度是大家都看到了的,而且只要是昨天在场的人都看得出他的运动神经以及反应速度着实BT,再加上队里也实在找不出能守门的人了,因此他打这个位置倒是众望所归。

或许是因为平时三天两头被技术比我好的老江和身体比我好的冬子数落球技的不足,弄得我总对自己信心不足。章兄报名单的时候我大概是全队最紧张的一个。而章兄也不知为什么,报到左前卫的时候用很奇怪的眼神朝我看了看,似笑非笑地顿了几秒才宣布出我的名字。就在那几秒间,我想起了自己昨天在最后关头表演的那出被球砸翻在地的搞笑剧目,一时间还以为打主力算是没指望了,一颗心慌得险些从原位置出来放放风。

而据老江和冬子事后的说法,听到自己名字后的我虽然没有大喊大叫,但明显兴奋得跟范进中举有一拼,就差拉着他们说“我进了!我进了!”……害得他俩提心吊胆,又打算把我送到省城的第七人民医院去,又“不忍心对兄弟下这种毒手”。“那个左右为难啊……”

听到这种形容,除了苦笑我还能干什么?

五、 男儿

 悠闲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如同每一所高中的学生生活一样,我们进入高中第一周的日子就这样从身边悄无声息地划了过去。

我、老江、冬子,我们三个从小学起便在一起踢球的家伙在这短短一周间便令整个队的配合在流畅度和默契度上都大有提高,在我和冬子一左一右搭档下的老江,甚至隐隐有了成为章兄之外清中第二台中场发动机的趋势。这使得章兄大为满意。或许,这种看起来明显是他一心想要追求的中场双核的效果正是他将老江位置后撤的理由所在?还是说,这一切其实根本只不过是个巧合?想归想,看看章兄那张似乎一天24小时里总有一半时候是冷冰冰的脸,我们仨谁也没有去问这种无聊问题的想法。

柴铭也备受好评。这个运动神经似乎特别发达的家伙几乎是每学一个动作便能掌握要领并在几天之内将之转变为自身的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身子的协调性和场上局势的判断上还有不少欠缺,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比赛带给他的比赛经验来弥补的。而以他的这种对守门技巧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只怕不用多久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门将了。

事实上,一个月以后,那位专门从学校体育办被请来球队指导柴铭、号称大学时期就是某著名体院院队门将的体育老师已经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了他。之后更是不得不去新华书店买了本在足球训练方面的书回来恶补不已,以免被我们这帮学生轻视。不过在发现他现学现教的秘密时,我们还是小小的怀疑了一下这位老师究竟是不是那个体院院队的头号门将——我和冬子比较厚道,分别猜他是二号或者三号门将,老江这个完全不知道尊师重教的家伙居然猜他是倒数的头号门将,遭到我们俩的严肃批评。这些都是后话,就不多说了。

让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关于阿柴(柴铭)的话题。就像无恶意地猜测体育老师的过往一样,我们也曾私下研究过阿柴是不是动物变的(忍不住再说句题外话:如果当年能像现在这样每天上起点看小说,估计我会严重怀疑阿柴是德鲁伊……)。一般来说,到了高中才开始练习守门或者客串足球门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从其他运动中带来的习惯动作——我就曾经亲眼见过某个守门员在门前混战的情况下为了不给对方角球,奋力将身体跃出,用一个标准的篮球中救球的动作把快出底线的球甩回来……结果自然是被对手轻松地踢了个空门。而阿柴就完全没有这方面问题,动作标准得和从小练起似的,绝对不会在自己的技术动作中掺入诸如篮球排球橄榄球等等球类的任何招式。不知道这与他上高中之前在他老妈对学业的严格要求下基本没多少机会参与体育活动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如此人才的出现让本队的那位“兼职门将”贺志磊学长暗爽不已,从此抛开杂念专心于伟大的中后卫事业,原本还算马马虎虎的守门技术就此一落千丈。等到章兄一个多月后想起这茬事,叫他偶尔也练练守门以免没有替补门将时,原本防守技术就不差的贺学长在后防线上已俨然一道铁闸。而一旦站到门前却好似学校正门口的大铁门,看似坚固结实能给人安全感的无话可说,栏杆间的宽度却足以让一只足球轻易进出。章兄只能轻叹一声“清中就有一个门将的命”,就此打消找他做二号门将的念头。

星期五这天训练完,章兄忽然对我们三人感叹冬子的身体、老江的技术、我的意识,再加上我们共有的斗志,合到一块儿简直就是李晓旭的翻版。他说本来只有一个天才的清中一下子多了“三架马车”,晓旭在上面一定很欣慰……说到后来,章兄眼有些红,让我们头一次发现他在平时训练中“冷酷到底”的背后居然也有着这么男人的伤感情绪。同时,我们都想起了李晓旭,心下一阵黯然。

然后我们和章兄一块儿去喝酒,又醉醺醺地回到球场上聊天。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谈。用某人的话来说,真正是“从戴安娜脖子上的项链一直侃到克林顿裤子尚的拉链”。提到最多的当然还是我们清中的足球王子——也不知道他在上面有没有因此多打几个喷嚏以致不小心被上帝断了他的球。

据说一个男人会谈政治,两个男人自然谈女人,三个男人则是谈足球。没想到四个男人东倒西歪地聚在一起,谈的居然会是男人。这让我觉得有些好笑,但更想哭。于是,在酒精的刺激下,我抛开了“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古训,拣起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便是一通哽咽。幸好几个人都已经迷迷糊糊,没人想到笑话莫名其妙哭起来的我,只是大着舌头、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安慰了几句便自顾自地倒了下去……

最终四个人醉卧球场一宿,第二天集体感冒。神奇的是大家的家里人当晚居然都没有担心我们失踪而出来寻找,以冬子他老妈平时管儿子之紧,这几乎可称得上是次奇迹。而被来校晨练的某副校长发现并带回办公楼的我们虽没有因此吃处分,不过做检讨下保证受教育之类的事却是逃也逃不了的。不曾想我们却因此声名大振,被众多清中学子视作“充分表现出了大家压抑已久的逆反心理、说出了广大学子心声”的偶像级人物,自然也免不了收到几封“含情脉脉的书”。而我们之所以装得像好学生般以“大学未上,何以家为”这类土得掉渣的理由来回绝这些有意的落花,倒不是想到了“英雄难过美人关”、“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一类的名言警句,更不是因为校规严格而不敢顶风作案,实在是“清中无美女”这一定律的存在彻底断绝了我们心猿意马的可能。

据说某个非常著名的痞子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推论过一个比他本人更著名的“网络无美女”定律:以他所见过的恐龙为X坐标轴,以受惊吓程度为Y轴,可以经由回归分析得出一条线性方程式,然后再对X取偏微分,对Y取不定积分,就可以得出“网络无美女”的定律。

这种推算方法在我这种数学从初二开始一直红灯到如今的人看来,简直复杂得能要了我的小命。相比之下,求证本校流传已久的这一“清中无美女”定律要容易的多。只须站在正对校门的学校办公楼二楼平台上耐心统计下单位时间内的经过的女生数量和其中的美女个数,就能简单快捷地计算出结果了。

虽说万事无绝对,正如那个痞子最终还是在网上找到了美女以及真爱,本校的美女虽只占女生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几但好歹也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的,但这个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比例并不影响伟大的“清中无美女定律”继续存在并流传下去。就好像牛顿的经典力学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仍然在物理学上具有令人永远不能小觑的崇高地位一样。

因此,我们对着那些貌似可供炫耀的情书哭都来不及,又何况越雷池一步乎?那是万万不干的。

唯一没有收到情书的是章兄,这让他很是郁闷并自我检讨了好些天。

六、 初遇

 因为是周六,在学校接受完批评教育并再三保证不会再犯第二次之后,大家各自回家。我到家刚洗完澡便接到了姑姑的电话,叫我去他们家吃晚饭。

姑姑家是个普通的单元房,只是因为在顶楼,所以附送了个小阁楼。姑姑他们将之改建成了半边平台半边房间的格局。平台用来摆放花草晾晒衣服,而房间则是厨房兼饭厅,我们一般都是在这吃饭。

所谓“宴无好宴”,吃饭时,我与最初说出这句至理名言的老兄只怕是格外的心有戚戚焉。本次家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是:如何在高中阶段奋起直追,争取能在三年后考上好大学。而昨晚至今晨的行为更是理所当然的被姑姑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就想不通了,你怎么就数学会这么差呢?”姑姑一边给我挟菜一边唠唠叨叨,“脑子又不笨,要说学习条件么,你比别人不知道好多少了,家里就有个高中数学老师。平时好多来姑姑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