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针记-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阴谋诡计都是见光死,王启祥是吃素的?明摆着有人陷害,他能不找公安?立案一查,你这一手处处漏洞,谁换的药?谁掉的包?谁去找媒体?谁去找闹事的?又是谁去打探情报的?公安随便一查就查出来了。”方文极道。

“放心,药是老岳自己配的,掉包我找的流窜犯,做完了就跑路了,给钱办事不问姓名这是道上规矩,他们也不知道是我出的钱。媒体那边只要提个醒他们自己会屁颠屁颠去抓新闻,至于这打探情报的……”方小山忽然想起来当初瞒着胡媚,事情发了胡媚肯定能知道,虽然这女人目前看来被他迷住了不过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撑住。得赶紧想办法把她弄开,要不然就坏菜了。方小山想到这里冷汗流了下来。

“还有,上次齐耳假药事件,总理都惊动了。这次如果不死人还好,要是死了人,这局面不是我能控制的,更不要说你了。”方文极好像突然老了好几岁,说道:“你先出去吧,这段时间听我电话办事,记住!不要轻举妄动。”

为什么不给我投月票?纳闷不解中!

 第七十四章 乱

    西山号称山,可实际上除了一条东河和一个小山头之外,这地方一马平川。国道线沿着东河绵延,以前开车从这里路过,岸边都是绿油油的,现在却是白闪闪的大棚,一座又一座的大棚相互连接起来,看不到边。

如此浩大的声势当然不是汉成一家能做到的,一间大棚的面积为半亩,这半亩地里光是滴灌设备就要十万元,加上温控系统等等,没有三十万拿不下来,以汉成的财力尚不能满足自己垦殖场里的需求。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场面还得归功于刘奇,他出了个借鸡生蛋的点子,依托附近种植户的资金来买设备材料造大棚,收获的时候按双方签订的协议价格再卖回给汉成。自从做了石通这个药,汉成声势一直很大,再加上当地很多种植户基本都认识童延东周计划等老人,看看价格合适,都蜂拥而至。通常是三五户人家凑个大棚,资金实力强一点的,就自己弄一两个大棚。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滴,银民万岁……”刘奇模仿伟人的湘潭口音,右手一挥,大发感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样快是快了,可风险也很大,一旦有个闪失,我们哪有钱给人家。”李成坐在车里翻阅财务报表,他现在多少能看懂点了,下下个月预计要支出2000万,这可不是小数。想想一年多以前他刚回东州只舍得吃四块一碗的兰州拉面,李成不禁感慨万分。

“不会,现在是良性循环,石通的销售呈加速度上升,离市场饱和期还很远。更何况我们还在和北京同人合作,他们那里可是大头。如男不搞分包。你拿什么供应给他们?眼光还要放远一点,下一步,就是上市,圈点人民币……”刘奇滔滔不绝地YY。

“没出息!要去美国上市圈美圆,到时候,兄弟们用的可就是美国股民的钱拉?……”李成看刘奇兴奋的样子,也学《大腕》里地腔调怪模怪样地说道,两人哈哈大笑。

古人讲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又讲好事多磨、又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总之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吧。唐僧取几本破书还得历经八十一难而主角李成都已经开始想花美国人民的钱了如此一来不经过点挫折折腾点小磨难代入感怎么会强捏?资深书友们怎么会爽捏?当然这也是为了配合出版编辑的意见顺便再给本书增加点字数,所以,就在两人得意洋洋的时候李成的手机响了。

是赵若安打来的……

东州二院,大内科。李成和刘奇赶到的时候,赵若安已经在ICU门口等的火急火燎。

“赵老师,你确认是石通的原因?!”

“还没确认,我还没通知药监局呢,药性还是你清楚,毕竟是你研发地。你看过才知道。”按正常程序,医院发现异常药物反应应该先报告药监局。赵若安这话的意思。就是已经确认了,但是没通知药监局。一是他拿捏不准,捅上去了可就是大事;二也是卖李成一个人情,李成毕竟还是有人脉的,先知道一步,腾挪地余地便很大。

“我先看看病人。”李成手忙脚乱地套鞋套穿隔离衣。随赵若安进了ICU。

“刚开始,我以为是过敏反应。可后来一连十四个人都是这样,查来查去,都是肾内科用了你药的,我就赶紧停了。让你过来瞧瞧。其中十个人还好,经过输液症状已经缓解过来了,这一例反应很严重。”赵若安领着李成到一个特重床前。

李成看那病人嘴唇泛紫,脸色暗青,把了把脉搏微数而弱,难怪赵若安以为是过敏,西医看起来这正是典型的过敏症状。不过李成一看就知道,这是剂量配比不对的毒副反应,毕竟他当初各种剂量都尝过,也是试验了无数次才找到正确的配比。

李成看了看输液架上是葡萄糖,问道:“加了什么没有?”

“有点炎症,加了6克氨苄西林—舒巴坦纳。”旁边一个医生道,其实病人炎症并不明显,不过临床医生都习惯了,预防也好治疗也罢,好歹一百多块一支呢,回扣也有不少。

“把抗生素停了,就用葡萄糖。”李成道,赵若安点头示意,护士手脚麻利的很,不一会就换好了,调好了滴速,李成却接过手来,把滴速控制器开到最大,赵若安小声道,“阿成,太快了会出问题的!”

在一般情况下,成人输液速度每分钟为40~60滴,滴速过快会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衰或肺水肿,尤其眼前这例病人本身就肾脏不好,更容易出问题。又是在自己地科室里,赵若安忍不住提醒。

热病伤寒寒病伤热,阴阳相胜而已,这一例是明显的阴胜阳,用抗生素是雪上加霜,不过李成也没这么多时间跟赵若安开讲座了,实际上这么做地原理为……(响应读者要求此处省略说明助字),约莫滴了十多分钟,李成又在足三里上按摩了一会,病人明显脸色红润起来。这才让护士重新调好了滴速器。ICU几个医生护士都叹服不已,心想这李成年纪轻轻就闯下这么大名声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刘奇是跟了李成一块过来地,在李成治疗病人这会功夫,他已经把批号发回厂里,见李成出来,上前道,“核对过了,批号包装都没问题,是我们厂出来的。应该不是假药。”

李成拿起病人没吃完的药吃了几粒下去。

“赵老师,麻烦您赶紧上报药监局,这个批号紧急召回。”李成当机立断。药一入嘴他就知道不对了。

赵若安点点头。

及时上报的处置方式极为正确,不管最终多少人出了问题,汉成能在出现问题之后主动上报,光在主动性和勇于担当责任这一点来是不错的。直到此时,李成还认为是工厂的质量控制出了问题导致剂量不准,这误差大地太离谱了,不可能是流水线的问题,分装仪搅拌机都是德国进口童延东带领技术小组反复调试,能精确到0。1毫克。形势尚不明朗,在回厂子地路上李成刘奇都认为是原料采购或者原料分选上出了问题,而这一块,是钱笙玉在负责。

以有心算无意,这时众人都没想到,这是一起阴谋。

……,西川也卖唱了:我就素一只小小的剐牛,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枝头乘着你的月票往前飞……

稍后,还有一到二章 ,今天加紧把这事给解决了,明天爆方小山。

第七十五章 乱2

    不光是赵若安那一家,其他几家医院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最终一个病人反应过重抢救不及时死了。

按理说医院里死人不是什么大事,可这几年医患关系实在太紧张,死的又是个有点身份的小干部,当时死者家属就纠集了一帮子人来闹,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介入调查。这是家小医院势单力薄,这人死的确实不明不白,院长正头大发愁该怎么解释呢。当时主治医生还没想到是汉成石通的问题,毕竟这个药的名声放在那,多少人一个礼拜就搞定了肾结石。后来医院办公室主任上网时无意间看到药监局的公告,好家伙,批号刚好对上了,于是赶紧上报,说我院因服用批号为02080012E的汉成石通导致病人死亡一例,公告是15日发布的,病人是16日吃的药,医生串通家属改病历日期改到15号之前,说汉成是个大药厂,有钱,找他们赔去,我这医院小,卖了也赔不了你多少。家属一听有道理,掉转枪口直奔汉成。

药监局通告一发,就已经有十多家媒体注意到了。方小山不失时宜地找了几个媒体朋友一起喝茶,看似随意地透露出某地某院已经死了个人(批号路线他很清楚),几个记者激动得连茶也来不及喝,拎了包就走。

“死人拉!”这话听来怎么怪怪的好像有点惊喜的意味在里面不过对于搞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确实如此,没当过记者不知道记者的苦处,一个月要写N篇稿子,每篇稿子还要评分,评分跟奖励直接挂钩,老百姓在报纸上看到的也就几十篇文章 ,实际上记者们写了十倍不止,为了新闻可谓绞尽了脑汁跑断了腿。而选稿制度又非常的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当你看到一只从9楼掉下来没摔死的猫成为各大媒体的封面人物(动物)时千万不要奇怪。

因为这年头出好新闻不容易,能犯奸作恶地,基本都是有权有势的主。你辛苦写好的稿子不让发不说,光是采集内幕的过程就足够惊心动魄,贪污腐败的都是势大的主儿,犯了事大家都得按通稿来发新闻。至于煤矿主们就更厉害了,白道黑道都有人马。一不小心记者就跟x工人一样成了遇难人员。纵观各行各业,唯有医疗行业是一个相对弱势群体,知识分子好欺负啊,起码不用担心人身安全。所以这几年对医疗行业的负面报道是如火如荼。

搞新闻的人面广,都知道汉成地背后有干启祥、东州的媒体接捺住了没敢报,只是派了记者来采访。省级媒体就不一样了,他们才不在意一家地级市的小企业有多大背景,记者就像闻到了血膛味的狼一样蜂拥而至,记者地同行朋友们多,在某些领导的授意下,这起事件很快就在几家省级媒体上见报。小报跟大报,大报都出了。小报也不甘落后,东州几家媒体一想反正王启祥过小半年就退休了,也难耐寂寞地跟了这股风。都说人走茶凉,没想到这人还没走,茶就开始凉了。

几天功夫,汉成就成了一个新典型。李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大巨头火速聚到一起,孙若兰作为第二大股东人却在国外来不及回来。

汉成制药西山会议室里闹哄哄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子新装修的油漆味儿。周计划烦躁的拉开窗户,天气热,连风吹进来都是热乎乎的。

钱笙玉主管的原料药采购和分选两个步骤出事的可能性很快就被排查掉了。批号召回之后李成一尝就清楚,真正有问题的只是其中的一两件货,而同一批号地药物同样的原料流水作业出来的,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假药!一定是假药!!”刘奇铁板钉钉地说道。

“假药能假成这样?能就假这么一两件?”钱笙玉反问道,她天天呆在厂里,那些包装一看就知道,跟原厂货一模一样。女人的直觉真是可怕,她本能地感到这里面有问题。

“各位。不管桌上这堆东西是不是假药,怎么假的,没有时间了!我们现在必须一致咬定:这是假药!!并且请公安侦查。如果承认这药是我们厂出来的,大伙就一块完蛋吧。”童延东毕竟是最老成地一个,几句话把最关键的事情提出来了。

因为时间关系。公安还没有立案侦查,这次事故暂时定性为假药事件。具体是药厂造假还是什么人造假就另说了,方小山还想让媒体穷追猛打却被他老子方文极拉住了,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方文极接手之后操作明显高了一个级别,在老头的授意下第二天的省报头版出现了这么一条:

“我省成立了‘汉成石通’假药事件工作小组,该小组由省卫生厅、药监局、公安厅、ZJ大学等单位派员组成,协调指挥救治病人,听取病人家属意见,并解答患方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有关问题。工作小组组长白芒鹄表示,省里高度重视假药事件,已在着手处理理赔有关事宜,请患者家属放心。另外,卫生部专家组已到东州二院支援救治工作,对我省的抢救工作给予肯定。(编辑:蓝皮延)”

这一手顺水推舟,方文极做的天衣无缝,本来嘛,出了这么大事,不成立这个小组怎么能体现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呢?

最毒的是标题:“我省成立‘汉成石通’假药事件工作小组——卫生部专家组肯定东州抢救工作”,“、汉成石通假药事件这八个大字加粗加黑,童延东拿着报纸差点没背过气去,“肏,有这么报道的嘛?这帮孙子也忒狠了。”

可不管怎样,善后工作还得继续。因为发现的早,这次假药事件总共造成1人死亡,反应15人最终在李成亲自治疗下痊愈。汉成制药发布声明,称这是一起假药事件。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并公布赔偿了500万给死者家属,同时起反应的15人每人赔偿60万。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回合暗地里的方家父子可谓大获全胜。最终是不是假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影响已经造成,在发行量几十万份的Z省日报的头版打上这么个标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汉成已经完了。在他们看来,搞垮汉成地目的已经达到了。

工作小组进驻过来其实也就是一个表态。那15个人都已经让李成给治好了,结石也没了身体比之前还要好,捎带着有几个老胃病性功能失调都给治好了,活蹦乱跳得闹着要出院。不过为了配合河蟹社会地建设、表达D和政府对受害群众的关怀,院方硬生生把他们按在ICU又治疗了一个礼拜。此事暂且不表,且说那小组中有公安、卫生厅的人,一致给出意见,要汉成制药暂时停产,因为这究竟是假药还是质量问题还有待立案侦查,相关人员的护照扣留,不过这些个相关人员都是苦哈哈出身,唯一当过领导的童延东连香港都没去过,这点说了等于没说。

口口口口

就在众人心急如焚的时候胡媚也在胆战心惊。看到新闻上面公布地批号,她冷汗唰地流了一背,她本以为这是个小事情,不过是帮朋友一点小忙而已,就算吃了没效果也没人会当回事,毕竟数量也不多。胡媚对李成的感情是复杂的,即有爱慕也有自卑不过更多的是一种感恩地心态。要不是李成,刚毕业的她现在估计还在找工作呢,以她的学历也不可能找到符合她消费标准的薪水的工作,肯定是被某个龌龊的大款在包养。(胡媚一直到现在也不认为方小山是在包养她,她觉络方小山是在泡她。)

女人毕竟是女人,这么大的事情一出胡媚登时没了主意,工厂这几天停产,从上到下一片哀声,内心一点良知让胡媚想做点什么来挽回自己造成的大错,当然。她还不至于去自首,她要是有那么伟大也不会沦落到给人包。

当天胡媚跟钱笙玉告了个假,说是例假来了不舒服,掉头就找到了方小山,方小山告诉她。那朋友本来也就想做点假药赚点小钱的,至于做出来有毒他们也没想到。这话说的轻描淡写。胡媚不禁感觉自己被卖了。女人哭哭啼啼地要方小山找人去顶罪,胡媚天真的以为,只要对公众证明这是一个假药,有人顶罪了汉成就没事了,该继续的还会继续。汉成还是会热火朝天,她还是会在里面上班。

没想到方小山毫不留情地给了胡媚一个耳光,“傻逼,找谁顶罪?要顶罪,也是你去顶,你忘了是谁去抄的批号?谁去拿的封口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