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针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成看看左右无事,就说到刘杨那武馆看看,认个路,下次好去玩。刘杨还不舍得没喝完的半瓶啤酒要带走,老板在屁股后面叫道,“喂喂,瓶子要算1块钱。”被刘杨一瞪却没敢接着说了。
刘杨的武馆在近郊的地方,是80年代的厂房,有些年头了,好在空间大,那时候的房子质量好,梁子结实,吊吊沙包什么的不成问题。
刘杨这小子虽没啥文化,人却精明。别人开武馆,也就收收学费,一个月落个三四万块就不错了,他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8万块。饮料香烟什么的都是小数,这家伙偷偷从东城回回那里搞了一批藏刀,机床削出来的劣质货,看着光亮照人杀气盎然的,其实比菜刀的刚质还差。好武的人,家里喜欢放些这样的装饰品,这批刀还打了菊花纹,卖相没得说。正所谓银样蜡枪头,这批货拿来蒙那帮菜鸟学员正好,刘扬心黑,40块一把从东城提来的垃圾,加上运输成本就是来回公交车票2块钱,他进价添个0就这么卖了。
“我说杨子,你这么干可不太地道。”李成手里拿了两把掂量着,稍微用了点劲道,刀刀相交,铿地一声两把刀断成四截掉地上。
“别介阿成哥!这可都是利润。”刘杨心疼地直啜气,一边收拾一边拽起文来,“列宁他老人家说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都是肮脏的,每一个毛孔里都坏的流脓阿。现在可是市场经济,资本家的时代,办事地道不来钱啊。”刘杨的表妹是大学生,这小子觉得自己多少受了点熏陶,动不动拽几句经典,经常洋相百出。
李成一听乐了:“列宁说得?还流脓呢,我看你才是坏的流脓。”
“不流脓流啥,资本家个个都是坏水,头顶生疮脚板流脓,我要向资本家学习啊。”刘杨突然想起这话好像是马克思说的,流的也应该是血,却还嘴硬。他手里捏了把钞票,在点钞机上刷刷的过来过去,突然点钞机嘟嘟地叫起来,刘杨气急败坏,“哪个狗日的没屁眼,居然用假钞,欧必,下次收学费要在钱上写名字。”(欧必,东州骂人口头禅)
第十五章 北京来客
大课堂里,一百一十名学生全部到齐,一片肃静,没有人开小差,没有人说话。100%出勤再加上如此认真听讲的学生,没错,这就是一学期之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划重点。
医学类专业的书厚,还没有什么条理,背下来难。因此每次到考试前,各科的任教老师都会给学生划划重点,李成教的是针灸学,学分本就不多,学生们也没人愿意花大力气准备,卷子李成看过,他正在给学生划重点。
一般老师都是按教学大纲划的,出题也基本按那个来,李成划的那可是实打实的重点,5分钟就好了。学生按他的指点只要看半天书就能背下考试的内容。这时候兜里手机开始震动了,李成出去接电话。学生们知道是李成故意放水,用热烈的掌声欢送他。
电话是王小薇打来的,语气按捺不住的兴奋,原来是北京同仁堂的人找来了,说有空的话现在就去远华大酒店见个面。
北方人做事,爱拿个份,对方就来了两个人,一个老头,一个小伙,两人都穿中山装,显得很精神,同时也有些怪异。两人把东州唯一的五星酒店的会议室包了一间。到了地方,李成心想该不会是碰上肥羊了吧,不愧是老牌大厂,做事大气。
双方寒暄了几句,老头是京城四大家,叶家的这一代传人,同人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任常务董事,跟黄远庭是平辈人物,一南一北,年轻时是同学,也有交情,王小薇去北京开过学术会议,见过叶一溥,当时只知道他是教授,四大家之一,不知道他还在同人有份子。
一照面认出来竟然是熟人,那就好办事多了,老头开门见山道出了来意。
“本来我们想通过走专利局的办法,转让专利,法律上比较保险,不过技术上就不是那么保密了。既然是远庭兄的学生,我想不存在这个问题。呵呵,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要是有你们这样的徒弟就好喽。”叶一溥下巴有几缕长须,笑起来颤动不已,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
“样品我们检测过,成分配比很复杂,说实话,我有几个方子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成本太高了,里面的主药是虫草王中王,你们也知道,价比黄金贵啊。”叶一溥是个商人,跟岳凤民一样,他最关心的,也是成本问题,“关键是你们的配方使用原料的问题,这个东西确定了,再谈价格就比较好办。”
“原料成本和报告里的一致,这还是按国家法定的中药零售价算出来的数字,你们要生产的话,可以节省很多。但是产地最好不要换,我们试过别的产地,配合起来效果差很大。”王小薇道。
双方很快就谈妥了价格,600万,对于一般的保健品配方而言,这算贵的了。但是对着李成王小薇的方子,这个数字其实有点少,起码李成心里觉得少了,但是今天的谈判主要是王小薇在说,所以李成也不好当面反对,只是踩了踩她的脚,王小薇毫不示弱,用鞋跟蹂躏李成的脚面,皮鞋还是上次刘泰阳送的,李成忽然埋怨起刘泰阳来,买那么好的鞋干什么,意大利小牛皮太柔软了,王小薇的鞋跟踩上来的时候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
接下来双方敲定了一下合同细节,跟叶一溥一起来的小伙子办事效率很高,拿出一份草拟好的合同,李成不懂这个,给王小薇看,王小薇装模作样的读了十多分钟。有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其实合同的内容还是简单的,无非就是卖方承诺技术指导和技术保密,买方承诺付款及时。这种事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主要是个信任问题,最大的隐患就是保密性,如果李成和王小薇在暗地里把配方泄露出去,或者改一改辅料成分,别的厂家换个名头生产,到时候来个死不认账,北京同人也没办法。中药不比西药,打成胶囊剂,再加点辅料,分子式化验根本没有用。
叶一溥知道黄远庭的名声,既然是他的弟子,他很爽快地叫小伙子临时改了下合同,把分期付款的项目改成一次性付款。按道理,是应该分两次以上付款的,毕竟这玩意还是张纸,需要验证。不过他是董事,小伙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照他说的改了。
其他都没有问题,倒是在受益自然人这一栏上,两人有分歧,李成现在对钱已经没什么概念,意思是全部给王小薇,王小薇的意思是这玩意主要还是靠李成出力,要李成拿70%她拿30%,两人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了好久。
叶一溥人老成精,哪会看不出来两人的关系,开玩笑道:“别争了,你们两个去打证,打了证就是共同财产了。”
王小薇脸色大红,那小伙子却还不放过她,笑道:“师傅,合同已经签了,他们现在去打证也没用,这属于婚前财产,受法律保护。”两人一起大笑。
一番话说下来李成也不好意思了,就没继续,两人平分收益,就是一人300万,谁也不吃亏。
签名,摁手印,敲章,看见小伙子拿出随身携带的公章来王小薇笑道:“叶伯伯,看不出来,你们这办事效率还真是高。”
“哈哈,手快有手慢无,说实话,这个价格我已经占了一点便宜。小王,你快毕业了吧?有没有意向到我们这里来工作啊?”诸事已定,叶一溥笑的越发爽朗。
“这个药,主要是他的功劳,我做的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您该请的人是他。”王小薇指指李成谦虚道。
“哟!小李,真人不露相啊,你们两个,还是小李更像远庭兄,搞学术,不爱说话。”叶一溥拍了拍李成的肩膀。
“运气,运气,瞎猫撞到死耗子而已。”李成笑着道。
叶一溥收下一本几百页的技术数据和实验流程,以及安全评估报告,约定若有任何问题,李成两人要随时上京指导。然后连饭也不吃,就上飞机走了,李成开车送他们到安检。
“耶!”王小薇跳了起来,手里拿出支票挥舞。
“做富婆的感觉不错嘛小薇同志,喂!小心风大,别把支票吹跑了。”李成取笑道。
王小薇赶紧把支票塞坤包里,“先去买瓶茅台,晚上去我家,我让我爸炒菜庆功。”
“怎么?你爸炒菜?你不会做菜?”李成道。
“我当然会做!不过今天心情激动,怕发挥不出水平,就让我爸勉为其难嘛!”跟李成厮混了许久,到底得了些功力,王小薇说起瞎话来眼睛都不带眨的,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王小薇严重歪曲真相,她根本就不会做菜,倒是她父亲炒的一手好菜。
第十六章 走火
当天晚上是刘泰阳负责洗菜切肉,王书记负责烧菜,果然是烧的一手好菜,配合着茅台好酒,几人大快朵颐。
这次属于家庭宴会,并没有邀请别的领导参加,因此说话都很随便,开始没喝多少酒,大家还斯斯文文,王书记摆出一副领导的样子关怀了一下李成同志的学院生活。后来气氛逐渐热烈,三个男人行起酒令来,李成千杯不醉,到了后面王书记喝高了,催王小薇快找个男人,刘泰阳开玩笑说这不有现成的一个嘛,王书记大笑,说都光顾着看远路,倒忘了眼前有一个,李成是清醒的,没敢怎么搭话,说实话他对王小薇是很有好感,但是好感归好感,双方的家庭背景差距还是颇大的。
看到李成唯唯诺诺的样子,王小薇直生闷气,又在桌子地下动起了脚,可怜刘泰阳送李成的好皮鞋,又遭了**。
出来之后王小薇兴师问罪,“刚才只是我爸那是酒后失言,李成,你可别当真。”
李成嘿嘿一笑道,“没当真,我哪敢当真,你脾气差,又会喝酒,还打人,谁要啊。”说完窜上车就跑了。二手车的屁股喷出一股黑烟,王小薇被呛的直咳嗽,尤未忘记大骂:“李成!你这个王八蛋!”
□□□□
俗话说的好,钱是英雄胆,钱也是美女的腰杆啊,王小薇现在俨然已是中医学院女首富,说话声音更大了,腰杆也直了,腿脚也利索了,用李成的话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补钙过度了。
有了李成这样一个现成的人形高科技实验仪器,还是王氏专用的,王小薇兴致勃勃的抓紧传统配方的发掘工作,用她的话来讲,做人不可以小富即安,东州房贵,这点钱,买个别墅都不够。李成想起上个月王小薇还在讲房子这么贵,要是能弄一套跃层就知足了,人心不足啊,李成哀叹。不过在研究兴趣方面李成和王小薇一样高涨,李成对钱没什么太大概念,他是为打开“黑箱”而兴奋,虽然目前只看到一角,管中窥豹,但是那风景已然引人入胜。
自从那次王小薇撞见胡媚之后,李成明显感觉到王小薇来他那里的次数频繁起来,而且经常不打招呼,搞突然袭击。两人的关系是越来越随便,虽然都没往那方面提,不过基本是确定了这么一个模糊暧昧的关系,这种事情传的飞快,一时间众多老师都知道李成这么一号人物,李成在中医学院是风头无两。
有时候王小薇善心大发,还会买点菜到李成宿舍里炒,不过她的善心对于李成来说简直就是是受难日,因为王小薇炒的菜实在太难吃了。
□□
大考已经结束,过两天就放寒假,胡媚的病也治的差不多了,女孩要给李成诊金,李成说什么也不要。胡媚就经常过来玩,提点水果之类,有时候还帮李成整理房间,李成拗不过她,也就由她去了。
这两天学生都走的差不多了,校园里人烟稀少,清净得很。法国梧桐的叶子到处飘舞,黄色的叶雨间杂这红色的屋顶,学院里倒有些许异域风情,快过年了,病人也少些,李成干脆停了诊所,他打算利用寒假这段时间,好好修习一下黄庭养气功。
自从和王小薇一起试药之后,李成明显感觉到功夫精深了不少,但是没有质的变化,而且药物带给他的刺激也越来越轻微。
这天晚上,李成一如既往地打坐练功,百会周围的一片络脉还是没通,这样子已经两年了,李成总觉得老这么坐下去不是办法,决定行险尝试金针渡穴,自己给自己通脉。
真正的内家功夫,并不是武侠小说写的那样,守意存想,丹田就会出现一个火团云云,那都是小说,当不得真。所谓意守丹田,那是玩弄精神,搞不好功夫没练成,精神病到练出来了。
现代人有图谱,都知道奇经八脉,走向如何,各个穴位在哪等等,又是谁第一个发现奇经八脉呢?李成的师傅给李成上的第一堂课,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没有图录以前,谁发现了奇经八脉。
道家佛家的功夫里面,都有冥想的步骤,比如冥想丹田火团之类,但是那是诗外功夫,助道品,当不得真,只作为一种锻炼手段,《楞严经》讲:“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这四句的内容根道家的存想,服药,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道家是修命多一些,佛家是修性多一些。心性体质经过种种的锻炼,修行到某个地步,“其脉自现”。是自己发现的,在这地步之前,都是门外功夫门外汉。
换句话讲,经有经气,脉有脉气,每个人都有,没有的人都是死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感应不到,更别说锻炼了。要感应这玩意,不是靠自己在那冥想就可以的,首先得有名师教,然后全靠自己呼吸静心,站桩锻炼,还要练拳法,锤炼身体渐渐向完美状态过度,精气神满,然后突然一天,就像禅宗顿悟一样,某条经,或者某个穴位的气它自己就活泛起来,并且修行人能感觉得到,控制得住。到了这一步,才算是入了内家功夫的门,才开始锻炼内劲。
李成的师傅称李成为万中无一的资质,是先天的大周天体质,李成当初进号子,跟人打了一架,正中后脑勺昏迷过去,是他的师傅救的他,当时就发现他与一般人不同,金针一入,李成全身经脉俱活。他又是童子身,阳气清健,因此被收为徒。李成花了百日筑基。又修一年,已经是十二正脉俱通。到得第三年时,周身只余一片络脉不通了。
不通并不是堵塞的意思,除了病人,常人的身体经脉都是通的,这里的通,是佛家讲神通的通,神即是意,通既是气,脉现而应神,是为真通。
但就是这片络脉,李成花了两年功夫也没有动静,别看李成平日里是个惫懒人物,真做起事情来,他是力求完美。通了那片络脉,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周天了,人身就是小宇宙,奥秘无穷,李成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样的境界,再加上对药气行脉的体验,让李成不由得有点着急起来。
李成控制着针尖小心翼翼地刺激百会穴,李成的百会与常人不一样,常人百会,只在头顶心皮下1寸不到,李成的百会,根松果体合二为一,这一处地方,道家称天眼,佛家称识海。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这么一个地方。端的是要紧无比,针家大忌。
针是金针,金性燥、软、暖,金针一下,气行血开,所以针灸以金针为上,骨针次之,银针为下。
所谓金针渡厄,其实是一门独有的针灸功夫,始创于少林,专门用于被点穴的情况,血脉被点而塞,利用金针的特性,疏通血脉。李成正打算用这么功夫,自己给自己施针。
道家的内家功夫,最讲究水到渠成,无为而治。李成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两年没动静,任谁也想尝试一下变通的办法。
(部分同学反应我更新字数少,下面根大家做一个示范,怎样增加作品字数的示范:)
月凉如水,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东州的空气还是清新的,尤其在这样的午夜,车流稀少的时候,今天是十五,圆月的光满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