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下嫁(GL)-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瑾移开目光,流点血也死不了人,何况他是自找的,再想到他对自己的轻薄,刚刚涌起的一丝愧疚退得一干二净,问吟雪:“太后可让本宫也过去?”
吟雪也注意到夏炽陌身上一样带着血迹,而且比宣瑾还多,弄不清楚当前的状况,不敢多问,只答:“太后让您跟王爷一道去。”
宣瑾淡淡道:“王爷请吧。”
夏炽陌没动,他在等宣瑾先走。
宣瑾只好又说:“本宫要更衣。”
夏炽陌这才想起衣服上的血迹,看了看宣瑾,又看了看自己,这样过去,太后问起来,恐怕十张嘴都解释不清楚,只是景王府在宫外,他哪有衣服可换,便问宣瑾:“我皇兄可有衣衫在你这?”
先皇多少年没进过宣宁宫了,怎么可能有衣物在这,宣瑾想也没想的说:“没有。”
吟雪在旁边插话:“娘娘您忘了,刚进宫的那会儿,您亲手帮皇上缝制了一件长衫,皇上只看了一眼,说颜色太素,就没穿,一直在柜子里搁着呢。”
宣瑾这才记起确实有这么回事,还是娘亲劝她缝制的,说女人出嫁后,一定要贤惠,这样才能收住夫君的心,她本就不善女红,花了一个月才缝制好的袍子,结果被皇上一句话就给否决了,着实让她恼了好些日子。
夏炽陌听说宣瑾亲自缝的,立即道:“吟雪,你帮本王取来。”
吟雪听夏炽陌喊自己的名字,顿时受宠若惊,没想到堂堂景王竟然连她一个小宫女的名字都知道。
当然如果吟雪知道夏炽陌连养在宣宁宫走廊里鹦哥的名字都知道,她大概就不会这么受宠若惊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般情况下,周末不更文~~
☆、第六章
宣瑾的女红连一般人家的姑娘都比不上,更何况跟那些经过精挑细选才被选入尚宫局的绣娘们相比,但是夏炽陌拿在手中,却好像捧着稀世珍宝,满脸欢喜,爱不释手。
宣瑾不理他,让吟雪拿了衣衫,径直走出去,夏炽陌不走,只能她走。
原以为会不合适,没想到穿在夏炽陌身上,甚是合称,其实也难怪,像夏炽陌这样的人,就算穿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衫,也能称出尊贵的气质来。
夏炽陌凑到宣瑾跟前,用讨好的口吻说:“皇嫂真是心灵手巧,这衣服就好像特地为我缝制的一般。”
宣瑾没搭理他,脸上淡然,心中已恼极,夏炽陌刚刚还轻薄于她,这会儿却像没事人一样,实在可恶。
夏炽陌讨了个没趣,也不在意,知道宣瑾在生他的气,想到刚才,又觉心神荡漾,朝宣瑾瞄去,只见她双唇红肿,显然是被他吻成这样,哪还忍得住,直接乐出了声。
宣瑾依然目不斜视,她已打定主意,不再理夏炽陌,对付这种无赖,软硬都不行,只能当他不存在,只有不放在心里,才没那么厌恶。
果然夏炽陌自言自语了一会儿后,终于收了声,背着手,亦步亦趋的走在宣瑾身侧,那样子委实憋屈,哪还有半点平日的威风。
夏炽陌的那些手下见到主子也有吃瘪的一天,个个心中偷着乐,该啊,你也有今天。
安寿宫门口挂着灯盏,里面也是灯火通明,太后上了年纪,这么晚还没安寝,当然是拜夏炽陌所赐,可惜夏炽陌半点愧疚感都没有,刚踏入正殿,就朝太后嚷道:“不知母后这么晚召见儿臣有何要紧事。”听那不满的口气,倒好像是太后扰了他。
宣瑾则福了福身子,“臣媳见过母后,扰了母后安歇,臣媳惶恐。”
太后暗恨,到底谁才是她十月怀胎所生,朝宣瑾招了招手,“皇后,坐到哀家身侧来。”
宣瑾依言过去,在太后下首的黄花梨木椅上坐下。
夏炽陌不用人招呼,直接坐到了宣瑾的对面。
太后斜了他一眼,倒也没多说,只拉着宣瑾的手道:“才几日,皇后又见消瘦了。”
宣瑾还没应话,夏炽陌先抢道:“可不是,儿臣也看着心疼。”
太后微阖了一下眼,继续无视夏炽陌,道:“哀家知道皇后伤心过度,只是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哀家白发人送黑发人都熬过来了,皇后也该放下才是。”
太后深夜召他们前来,显然是为夏炽陌夜闯宣宁宫之事,却绕着弯子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宣瑾不明其意,只能虚应着:“多谢母后关心,臣媳知晓了。”
宣瑾是皇后,为先皇守灵,天经地义,但是夏炽陌听了还是有些吃味,不过想到宣瑾以后是他的女人,这才释怀些。
一番婆慈媳孝之后,太后才话锋一转,没有质问夏迟陌,而是和颜悦色的问宣瑾:“哀家听说陌儿深夜去了你的寝宫,他可对你有不轨举动?”
宣瑾微楞,没想到太后问得如此直接,就算有也只能说没有,轻声答道:“没有。”暗想,夏迟陌肯定也是料定了这种事有口难言,所以才有恃无恐吧。
太后颔首,笑道:“那就好,哀家还真怕他做出不合规矩的事来。”
宣瑾更觉委屈,却又无可奈何,娘亲在她入宫第三年就过世了,而爹爹虽然是首辅,也不能随意出入后宫,家中除了两个哥哥,又无一个姐妹,莫说帮她,就连说个知心话的人都没有,有什么委屈只能都放在心里。
躲在偏殿听墙的容妃,恨得直跺脚,太后这哪是问话,简直就是话家常,而且只听片面之词就信了,这也太大事化了了吧,不是慧心拉着她,容妃差点没沉住气,直接冲出去。
夏迟陌巴不得宣瑾向太后告他的状,反正太后早晚都得知道,想要太后答应是不可能了,至少让她心里有个底,别等到果熟蒂落的那一天,太后被他活活气死,不过夏炽陌也知道宣瑾把事情掩下,并不是怕他被太后责罚,而是事关声誉,他脸皮厚自然不怕,宣瑾可是皇后,往小了说,是不守妇道,往大了说,是有辱国体,先前只顾自己的意愿,倒忘了这茬,只是他早已决心娶宣瑾为妻,早晚都要过这关,只能回去让太史令查一查,前朝有没有先例可循,需找个站得住脚的理由才行。
太后道:“既然没事,哀家就放心了,皇后也累了,回去歇息吧,陌儿,你留下,哀家有几句话要说与你听。”
宣瑾起身告辞,夏炽陌眼巴巴的看着她,一直把宣瑾送到大殿门口,等到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夜幕里,才依依不舍返回头,只剩他们娘儿,夏炽陌不再顾忌,除却他跟宣瑾的事,还真有正事要跟太后商量。
不料太后先道:“陌儿,你随哀家进内殿。”说着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偏殿。
夏炽陌立即会意,应了,上前托着太后的手臂往内殿走,行过偏殿时,果见衣角一闪。
“是谁躲在那里?”夏炽陌扶了太后坐下问。
刚刚还一脸慈善的太后,瞬间换上怒颜,怒道:“还不是你干的好事!”
夏炽陌知道方才有宣瑾在,母后才一直忍着,这会儿没外人,自然有气撒气,装傻道:“儿臣做什么好事了?”
太后手往桌上一抄,结果捞了个空。
夏炽陌眼明手快,先一步将桌上的茶盏拿开,嬉笑着说:“母后,君子动口不动手。”
太后只能拿眼瞪他:“哀家问你,你深更半夜去皇后寝宫做甚?”
夏炽陌转着眼珠子,想找个好的理由。
太后如何不知他的花花肠子,眉头一挑:“怎么,你还想编谎话骗哀家?”
夏炽陌把手上的茶盏放到太后够不到的地方,才凑到太后跟前:“儿臣怕说实话,会气坏母后的身子。”
太后奇道:“难道不是为了明日新皇登基之事?”宣宁宫的宫女跑来报信,容妃过来告状,无不是暗指夏炽陌企图侮辱皇后,只有太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夏炽陌改变了主意,他想立宣瑾的儿子为帝。
最近谣言四起,说容妃以非常手段逼先皇改遗诏,加上容妃身后势力单薄,越临近新皇登基的日子,朝中反对的声音越多,若是夏炽陌坚定立场,怀有异心者倒也安分,偏偏夏炽陌表现得如墙头草,才让人觉得有机可趁,引得各地藩王也跟着蠢蠢欲动,若真动乱起来,夏炽陌手握兵权,自然可以镇压,只是必定伤及无辜百姓,若是改立宣瑾的儿子,至少在身份上,再无疑虑,夏瑜凛既是皇后之子,又是皇上钦定的太子,血统何等尊贵,再加上皇后出身名门,身后站的是大楚第一首辅,夏炽陌虽大权在握,但是说到治国安邦,还是要靠宣大学士这样的朝廷栋梁,所以无论挑出哪一条,夏瑜凛都是皇位继承人的上上人选,当然同时再得到夏炽陌支持的话,恐怕除了容妃,举国上下再无人反对。
夏炽陌也知道这时候不是坦白儿女情长的好时机,而他今日找宣瑾实则也为此事,只是看到美人,就把正事抛到了脑后,后又被太后召见,压根没向宣瑾提及,便顺着太后的话说:“母后既然知道了,何故还发这么大的脾气。”
太后立即指着他的鼻尖,怒道:“你糊涂啊!你是不是忘了你是景王,皇上的亲兄弟?你如此做,岂不是落人话柄?”
夏炽陌冷笑:“谁敢笑话儿臣,儿臣要他脑袋。”
太后道:“悠悠之口,你能要几个?”
夏炽陌蛮横道:“要几个是几个,杀鸡儆猴,儿臣倒要看看,还有谁敢不服。”今日不过是私会宣瑾,他日娶宣瑾为妻,谁敢成为他的绊脚石,他就除掉谁,若是没点强硬手段,他夏炽陌哪有今日的地位。
太后看着夏炽陌,突然叹了一口气,“陌儿,母后一直在想,当年的一念之差,对你到底是福是祸。”
夏炽陌愣了愣,没作声,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对他的母后,该是感激,还是仇恨。
太后抚上夏炽陌的脸,爱怜道:“陌儿你正值好年纪,却娶不能娶,嫁不能嫁,哀家委实心痛。”
夏炽陌淡淡的说:“这些年都过来了,母后说这些作甚。”
太后道:“哀家总不能看着你孤老终身。”
夏炽陌立即道:“母后大可放心,儿臣已有意中人。”
太后大喜:“哦?陌儿看中了哪家公子?可在朝中做官?”
夏炽陌只说:“等到时机成熟,儿臣自然会告诉母后。”
太后目中含泪:“母后早就期盼着陌儿你换回红妆的那一日。”
☆、第七章
后宫从来就是勾心斗角之地,上自正宫皇后,下自末品更衣,得宠的希望圣宠不衰,不得宠的渴望飞上枝头,皇上到底是凡人,哪能做到雨露均沾,自然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后宫从来都是女人的天下。
成帝六年,太子夏炽礼落水,险夭折,从此体弱,陈皇后请游方道士为太子把脉,道士云太子恐活不过弱冠,陈皇后惊,落下心病,成帝十五年,成帝宠魏贵妃,欲废后,同年秋,陈皇后生次子夏炽陌,群臣上书,力谏之下,陈皇后得保后位,成帝二十年,帝暴毙,太子继位,尊陈皇后为皇太后,上尊号安贤,其子夏炽陌封景王。
太后荣华富贵大半生,却有一段不愿触及的往事,每每思起,都是百感交集。
太后出生名门,二八年华嫁与还是太子的成帝,少年夫妻百般恩爱,又生下皇长孙,助太子即位,一朝封后风光无限,岂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年幼的长子炽礼失足溺水,落成伤病之躯,成帝又移情别恋,宠上魏贵妃,只等魏贵妃诞下麟儿,废后重立,内忧外患,一时后位岌岌可危。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陈皇后肚皮争气,竟与魏贵妃同时有孕,肚中孩儿就成了各自筹码,魏贵妃先生,得一龙子,先帝大喜,半月余,陈皇后亦生下孩子,不料却是个公主,生之前,陈皇后为防不测,已作了安排,接生的稳婆和伺候的宫女,都是可靠之人,陈皇后看着怀中的孩子,泪如雨下,两个孩子,一个病秧子,一个女娃子,拿什么去跟正得宠的魏贵妃去争,成大事者,应当心狠意决,陈皇后擦干眼泪,让人去向成帝报喜,就说成帝再得一皇子,两个皇子,顿时有了依靠,而这些还不够,陈皇后收起高傲骄纵之气,对上孝敬有加,对下隐忍退让,真正做到贤良淑德,母仪天下,皇后之位才得以稳如泰山。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成帝暴毙,未留下只言片语就去了,长子虽体弱,仍按祖制继位,陈皇后五岁次子封景王,魏贵妃之子封乾王,其他庶子各有爵号。
太后还是皇后时,自然要埋下这个秘密,尊为太后,依然要守着这个秘密,如今即将尊为太皇太后,似乎还要将这个秘密继续隐瞒下去,只等有朝一日,时机成熟,才能将秘密公诸于世。
位高权重的景王夏炽陌,实则女儿身!
“陌儿,你有何打算?”太后问夏炽陌,总不能女扮男装一辈子。
夏炽陌年少时无忧无虑,根本不知自己跟其他皇子有所不同,甚至比其他皇子更加顽劣,直到十二岁那年,突来葵水,吓得大哭不止,跑到母后跟前求安慰,才知自己竟是女孩家,也从那会儿才明白,难怪母后对她总是呵护备至,而且总是小心翼翼,却原来她身上竟藏了这样一个惊天大秘密,母后跟她说,如此做实在是形势所逼。
夏炽陌已忘了如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事实,只记得母后跟她说过,生在皇家已注定了你的命,就算成为人上人,也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过亦说,若能做到人上人,至少不会任人鱼肉。
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再加上先帝的昏庸和太后的扶持,夏炽陌竟是一步一步爬上权势之巅,而这风光背后的苦楚只有夏炽陌自己知道,本是红颜,却要以男子示人,只有夜深人静时,垂下青丝,才能从铜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非常的经历,注定夏炽陌比同龄人早熟,十四岁那年,在册封皇后的大典仪式上,夏炽陌第一次见到了宣瑾,顿时惊为天人,宣瑾穿着雍容华贵的凤袍,端庄高贵,而那张绝世容颜,又让人觉得纤尘不染,夏炽陌觉得她从书中学到的词汇,全部用在宣瑾身上都不够,心中只有一个感慨,女子当如此!
也从那时起,她开始羡慕皇兄,能拥有这样的女子,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也暗恨自己为什么不是真正的男子,否则就算让她先遇到宣瑾,也不能娶她为妻,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兄竟然冷落宣瑾,一方面,她是高兴的,宣瑾在她心中如仙女儿一般,她不能容忍任何人玷污宣瑾,另一方面,又为宣瑾抱不平,宣瑾理应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而不是被人遗弃。
夏炽陌愤怒的同时,才知道自己有多弱小,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而起初的爱慕之心,渐渐衍变成一种占有欲,她不再管自己是男子还是女子,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今生一定娶宣瑾为妻,她要宣瑾成为自己的女人,然后一辈子爱惜她。
十年磨一剑,夏炽陌早已布置好一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当然是宣瑾的心,她要的不止宣瑾这个人,更想要宣瑾那颗心,她要宣瑾心甘情愿的接受她,当然她也知道让宣瑾接受她何其难,首先要背弃常伦,毕竟宣瑾曾是她的皇嫂,跟着还要宣瑾接受她们同为女儿身的事实,虽然有难度,夏炽陌却不担心,她始终相信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夏炽陌还是操之过急了,实在是她忍得太久了,才一时失了方寸,不过能让宣瑾恨她也不失一个好的开始,总比心里一点没她的好,所谓的冤家,不正是如此么?
想到宣瑾,夏炽陌不由得嘴角上扬,连太后的问话都没答。
太后见她眉目含情,突然有了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