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逝水东流不复还-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伯虎最佩服李白写月亮的,同时也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叹中,把月亮当做知音与寄托。全诗十六句,有九句提到李白,可见狂放不羁、自命不凡的唐伯虎是多么崇拜李白!”萍感叹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萍生怕梅听不懂,背诵后,要过纸和笔,又默写出来给梅看。

    “李白的咏酒诗也很多,有人说李白的一生是由月亮、酒和诗歌勾兑而成的一生。我最喜欢的是《将进酒》,背给你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生于盛唐,二十岁时只身出川,一生绝大部分时光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大半个中国,晚年客死他乡。萍不敢自比李白,只是自己现在的的经历与李白当年有些相似,李白的悲剧人生常常使他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李白是傲世的,自诩“谪仙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诗中称赞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酒家眠。天子呼来不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将进酒》既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有乐观通达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几何、及时行乐的情绪。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

    《将进酒》是李白悲剧人生的写照。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此时,让萍感慨的,不仅仅是诗人们的诗篇,还有他们的悲剧人生。为什么像李白、唐寅这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聪明绝顶”的文人最后都贫困潦倒,客死他乡?!

    ……

    萍趁着酒兴,背了起码有一百首诗词。

    在这样一个寂寞的夜晚,内心孤独的萍坐在服务台前,坐在梅对面,低声吟诵着诗词,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先是热泪盈眶,继而泪流满面,最后把梅也感动了,陪着他垂泪!

    这个多愁善感的异乡青年啊,让我们记住他的孤独、寂寞和忧郁!

    这个世界有谁能真正理解他?!

    梅的个子不高,算不十分漂亮,但很可爱。

    梅已经结婚,老公去国外打工,搞建筑,两年后才回来。梅不但活泼、热情,人也聪明、特别,什么都会玩,跳舞、打牌,甚至还会下棋。也许梅也寂寞,下班后经常带着她两岁可爱的小女儿来找萍聊天、下棋。会下棋的女子不多,萍觉得一般女子都不爱动脑筋,不喜欢思考。梅让萍有些另眼相看。他们这种暧昧关系,让好多人好奇。常常有当班服务员用各种各样的借口闯进来观察一番萍的房间一般总是虚掩着。有一次下棋下到很晚,连饭店经理都打电话到萍的房间查点她。

    俩人在一起,梅常常默默无语地直视着萍,目光大胆、火热,萍假装看不见。只有一次萍有些控制不住,轻轻抚摸梅圆圆的脸,梅就顺势倒在萍的怀里。萍一惊,冷静下来,忙把梅扶在椅子。萍不想惹麻烦,只想借此打发寂寞时光。而且她那两岁的小女儿总是不离她身旁,也极大地影响了萍的**与本能。虽然事后不免有些遗憾,但萍不后悔。这可能不算“艳遇”,但这是最好的结局——彼此平静相处,共度人生寂寞时光,没有给别人带来伤害,也就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不曾欺骗,无须谎言,更没有占有,所以坦然。红颜知己未必要海誓山盟。

    萍喜欢这种男女间淡淡的暧昧。就象喜欢武汉小吃——热干面里面的芝麻酱,不仅香,好吃,而且回味无穷!

    梅给萍在武汉的寂寞时光带来了快乐的。

    武汉女子真是敢恨敢爱。梅为人豪爽,天不怕地不怕,有须眉气。相比之下,萍则显得畏首畏尾,不像男子汉。萍是被动的,梅反而是主动的。在未去闽东,在未遇玉之前,萍在男女关系一直如此。这可能跟萍的天性内向性格有关。

    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唐诗:将进酒

    作者: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纬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土!

    歌曲:将进酒

    歌手:罗大佑

    歌词:

    潮来

    潮来潮去,日落日出

    黄河也变成了一条陌生的流水

    江山如画,时光流转

    秦时的明月汉时关

    双手拥抱是一片国土的沉默

    少年的我迷惑

    摊开地图,飞出了一条龙

    故国回首明月中

    风花雪月,自古依然

    祖先的青春刻在竹板

    爱情如新,爱情不在

    圣贤也挡不诅流的情怀

    多愁善感的你已离我远去

    酒入愁肠成相思泪

    漠然回首,想起我俩的从前

    一个断了翅的诺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童年的文章如此做

    青春不再,往日情怀

    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拥有

    亲爱的朋,你的心事重重

    何处是往日的笑容

    莫再提起那人世间的是非

    今宵有酒今宵醉

    莫再提起那人世间的是非

    今宵有酒今宵醉



………【第七十二章 小孤山】………

    :40:343::ter2010111时间过得真快!等到青、明返回武汉,已经是农历腊月初十一7年元月10日,武汉的大街小巷,早就处处充满“过年”气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进入腊月,萍更加想家。晚睡不好,失眠。白天没事会不由自主扳起指头数:“还有多长时间过年?”算:“还有几天好回去?”

    家是什么?家是温馨的安乐窝,无论它多么贫穷。

    家是什么?家是宁静的避风港,无论它多么遥远。

    家是什么?是浪迹天涯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是飘泊异乡过客灵魂最后的归宿!

    萍第一次出差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想家的孤独与寂寞。

    “我要回家!”

    萍在朝思暮想中,又过了二个星期,腊月初二十五,他们才收拾行李,回去过年。

    回去是顺水,他们决定坐客轮。从汉口坐客轮到南京,由西向东,比逆水而要快好几个小时,顺水走水路甚至比走铁路还快当时扬州没有火车,即使走南京坐火车,也要绕道郑州。

    他们提前一天起早去售票处排队,好不容易才把三等舱票弄到手。三等舱和四等舱其实差不多,只是人少些。三等舱相当于是把四等舱从中间一分为二,从中间隔开留一个过道,有的客轮过道甲板铺着绿色地毯。因此,三等舱比四等舱要安静和卫生一些。

    开船时间是晚九点多钟。下午他们就坐汽渡过江赶到汉口。汉口是武汉的商业中心,时间还早,他们把行李寄存起来,又在汉口逛到天黑才回到码头候船室。

    他们又汉口买了许多过年的东西带回去。猴子身藏不住虱子。武汉这趟差收获颇丰,不都在武汉发了点“小财”么?每个人都满载而归。他们在登船前又买了许多吃的、喝的和刊杂志,还有象棋和扑克牌,用来打发时间。

    “嘟——”随着高昂的汽笛声一声长鸣,客轮沿长江顺流而。他们除了躲在船舱睡觉,就是喝酒打牌消磨时光。出差人多就是好,不会寂寞,更不会感到时间难挨。真是快乐旅途。

    实在无聊还可以伏到船舷看风景。第一次在武汉乘江轮回来,长江给萍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九江过去的小孤山。

    长江沿途风光无限,每到风景优美处,播音员总会通过广播提前预告,情提醒旅客们注意观赏,不要错过时机,同时还会介绍名胜古迹的由来。

    小孤山流传着两个不同版本的凄美传说,或叫民间故事。其中一个是令人伤感的爱情悲剧——说小孤山原本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在久久苦等流浪异乡的情郎不归,而后化身的。

    第二天傍晚,晚饭后,无所事事的旅客们渐渐昏昏欲睡。青、明喝了酒,早已“呼”声一片。萍没有他们喝得多,听完播音员的介绍,萍起身走了出去,想看看小孤山的奇美。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江水起伏,波光如鳞,江面犹如铺洒了一层金色的落霞;晚霞把手抚栏杆,伏到船舷看风景的旅客们的脸庞映照得通红。水天交接处有阵阵鸥群飞起,江风拂动,不时从远方传来三、二声高昂的汽笛声。远远望去,高耸在北岸的小孤山已经隐约可见。再近些,可以看见山有几座色彩鲜艳的庙宇,山体陡峭险峻,登山的阶梯仿佛是由天倒悬下来的!至于那山顶的寺庙,萍更惊为天作,非人工所能为!

    ……

    除了安庆,芜湖码头也是安徽境内在长江流域的一个大码头。客轮在芜湖码头下客,青、明岸去买芜湖特产。不知是船在芜湖停靠的时间短了,还是他们太贪玩,忘记时间延误,等他们返回码头,客轮已经开动离岸。萍在船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岸挥臂高呼,身影渐渐地变小。

    经过一天二夜的旅行,到南京天才蒙蒙亮,南京气温正常要比武汉低二三度,数九寒冬,滴水成冰,人一时无法适应,下船后,萍冻得只打冷战。

    青、明未能船,可害苦了萍。他们俩人的行李非常重,在武汉买的东西实在太多,萍一个人无论如何拿不到。只能在码头等他们。

    为看行李,萍一步不能离开。没法吃早餐,只能饿着肚皮,真是“饥寒交迫”——饿得前心贴后心,冻得瑟瑟发抖……

    萍在南京下关码头等他们乘下一班船来,足足等了有三四个小时。

    这一个隆冬的午,一饿一冻,让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饥寒交迫”!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小孤山简介

    小孤山又名小姑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南与西江彭泽县仅一江之隔,西南与庐山隔江相望,是万里长江的绝胜,江第一奇景,被益为长江绝岛与彭泽县的龙宫洞、湖口的石钟山、鄱阳湖的大孤山鞋山相距只几十里。小孤山,原是长江中一座石屿,开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小孤山以其独立无依而得名。山形似古代妇女的发髻,山体奇特秀美,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如撞钟,北观啸天龙。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竹木郁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小孤山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后在此设过烽火台和炮台,元代红巾军与余阙,明代朱元璋与陈谅,王守仁与朱宸濠,清彭玉麟与太平军,均在此地对垒交锋;遂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

    自而下,历365级石阶,迂回曲折;沿途可览一天门、龙而洞、弥陀阁、先月楼、圣母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诸景。东山险峰,可俯看郎君山与一滴泉。绕山麓行,看海眼,拦江石,龙角石,古生物化石诸景,美不胜收。历代帝王将相、文臣墨客登山有诗词楹联数百篇,大部分仍存供赏。山启秀寺,是佛教名山之一,唐高僧马道一创立。北宋改名惠济庙,祀海神祖。妈祖系福建莆田湄洲屿人。父名林愿,宋初官都巡检。妈祖名林默,生于宋隆元年906年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十五岁成道,二十八岁升天。传说妈祖云游长江,觅小孤山这块宝地,化身溺水江中,被当地渔民詹公三在挣中捞起,安于山,威灵显应,香火旺盛。历代皇封天妃、圣母等登峰造极之位。小孤山系妈祖的行宫,小孤山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孤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启秀寺为安徽省重点寺庙。

    小孤山得名

    小孤山之称区别于鄱阳湖中大孤山。它屹立在宿松城东南六十公里的长江中,秀峰独立,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障百川于千里,纳群山于足下”。“海门石柱”、“长江绝独”、“江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山之赞誉。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因形如古代妇女头发髻,旧称髻山。舟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小孤山南岸与彭浪矶相对峙,江流湍激如沸,海潮至此不得,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为横锁长江的“楚塞吴关”。小孤山主要建筑是始建于唐代的启秀寺,坐落在半山腰,青瓦红墙,寺内祀奉着小姑娘娘像,民称“小姑庙”。小姑,乃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彭浪矶”,亦名“彭郎矶”。山顶“梳妆亭”,传为小姑梳妆处。亭台甚雅,六角两层,且可凭窗眺云山沃野。亭后“长生树”,又称“梭罗树”,从石罅中生出,高壮葱茂。老者云:“此树酷似月亮里的神树。天织女星用的那把梭子就是用这棵树剜的”。小姑庙历来香客众多,香火鼎盛。

    小孤山,无处不景,无景不奇;庙宇亭台,层次分明。山旁有龙角石,临江陡峭;山中有龙耳洞,冬暖夏凉,深不可测;山顶有龙口,势若仰天长啸。还有一天门、龙眼石、琼崖滴翠、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海神龛、天妃殿、界潮祠、碧云梯、卧羊石、观涛石、御诗碑和庙藏文物以及众名士题咏的海门石刻等。这些诸多古迹胜景为神话般的小孤山笼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光环。游小孤,如步仙境。明代谢缙有诗赞曰:“半空岩石架高台,过客登临此处来。佩玉尚闻仙子去,乘鸾疑见女郎回。澄江秋水明妆镜,绝顶云鬓绾髻堆。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问蓬莱!”今日来“长江绝岛”小孤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诗歌鉴赏: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扩展阅读:小孤山

    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