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之穿越1983-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时候已经是十五号的下午了,所以妮可并没有去上海外国语大学去找罗伯特给他看这篇小说,而是转到了戈文的家里,转达了罗伯特的邀请。
没想到,吴定柏读给代表团听的竟然就是戈文的那篇《2012》
妮可的心中很奇怪,吴定柏怎么翻译起这篇小说来了?而且大家怎么都这么认真呢?
就在妮可疑huò的过程中,吴定柏将戈文的这篇《2012》朗读完了。
吴定柏擦了擦头上隐隐冒出的汗珠,然后将手中的报纸放在了茶几上。老实说,这一边看着中文一边口译英文的差使还真的很费心——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可是出现了好多处口误呢。
屋子里的老外们在吴定柏停止了说话之后,静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来。他们一边鼓掌还一边在口中“Good”“Nice”“Perfect”“Fantastic”的说个没完。
这倒是让吴定柏一下子变得局促起来,难道自己翻译的很好吗?
然后罗伯特就惊叹着转头对吴定柏说道:“吴,这就是你们国家整个期刊市场之所以每月只能公开刊登极少数科幻作品的原因吗?这太惊人了中国的科幻真了不起啊”
“吴,难道在中国只有最优秀的作品才有资格在公开的刊物上发表?”一个脸上长着雀斑的美国小丫头张口问道。
“这样的方式会不会太jī烈了呢?”另一个中年的美国大叔皱着眉头说道,“这会打击到普通科幻作者的热情吧”
“不过,这篇《2012》确实很bāng,哇哦,用飞机去撞世贸大楼,这样的想法太酷了”一个健壮的年轻人随口赞叹道。
“不,不,这篇小说中最精彩的应该是关于2012年世界科技的想象,实在是非常的mí人对了,去年美国不是才刚刚通过了tcp/ip协议吗?如果互联网真的发展下去,说不准真的会如同这篇小说所写的那样,成为一个信息时代这个作者基于现实科技所产生的幻想真厉害”
“不错,关于全球金融体系和次贷危机的描述,似乎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哇哦,这算是预言吗?”那个脸上长满了雀斑的小丫头惊叹着。
………【第153章 他不来,我们就过去!】………
第153章他不来,我们就过去!
“呃……”吴定柏被众人的赞叹所搞门g了。
怎么回事?难道这篇《2012》写的很好吗?
吴定柏的目光向茶几上的报纸看去。
老实说戈文的那篇《乡村教师》发表之后,不仅仅是普通的读者们非常兴奋、非常称赞,就是他们这些科幻界的作者们也都是叹为天人。吴定柏曾仔细的回顾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科幻小说,然后就惊奇的发现,或许除了老舍的那部《双城记》之外,在没有任何科幻作品可以和《乡村教师》媲美。
戈文的《乡村教师》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优秀的短篇科幻小说。
戈文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巨星一般,一出手就让科幻界俯首称臣,自甘下锋。
可是《2012》却让大家感到有些惋惜,这不就是捡叶永烈的残汁剩饭嘛,虽然《2012》比起《***漫游记》那样的儿童读物要精彩许多,可这离大家的期望也差的太远了吧。
读者们对于《2012》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就连他们这些科幻界的人士也普遍认为戈文的这篇《2012》只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
可是看这些美国来的科幻作家们的态度,似乎这篇《2012》很优秀?
其实《2012》何止是优秀,对于这些美国来的科幻作家来说,戈文的这篇《2012》才是真正的杰作
《2012》不仅故事非常的新颖,更为可贵的是小说中所想象的科技发展似乎都有现实的影子蕴藏其中。要知道对于一个科幻作家来说,因为科幻小说这个文学形式的要求,他不可能不去追踪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科技前沿的成果也往往是jī发一个科幻作家奇思妙想的创作冲动的最初动力。
而《2012》就是一篇典型的基于现实科技所产生的幻想小说,是最最典型的科幻小说,非常之硬这一点是《乡村教师》远远都无法比的过的
在这些美国来的科幻作家们的心中,《乡村教师》是一篇很不错的科幻小说,可也就一般般而已,而这篇《2012》才是真正的精品,就是拿到美国那也是最顶尖的作品
其实吴定柏之所以和这些美国科幻作家在认识上产生了这么大的差异却是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差距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美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实力最大的国家,他的科技、他的技术、他的文化无一不处于地球第一的位置。
相对于中国这样连什么计算机、互联网都不知道是何物的国家来说,戈文这篇《2012》或许对于中国的读者、中国的科幻作家没有什么触动,可是对于这些一直都在创作科幻、一直都在跟踪着科学技术进步的美国科幻作家来说,无疑触动的感觉更大,也更能感受到戈文这篇小说中的魅力所在。
“你们觉得这篇科幻小说写的很好吗?”
吴定柏刚有些疑huò的将这句话问出口,就惊讶的看到屋子里的所有人都非常肯定的齐齐点头,有几个人更是伸出了大拇指。
“呃……”吴定柏彻底的无语了。
“吴,是不是只有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品才有可能在你们的期刊杂志上发表呢?”那个长满了雀斑的年轻姑娘继续着自己先前问题。
“不是这样,”吴定柏稳定了一下自己的失态,然后向这个雀斑姑娘介绍了起来,“其实中国的科幻目前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雀斑姑娘的这个问题基本上切中了众人心中的想法,因此当吴定柏回答她的问题时,其他人也都安静的倾听了起来。
一直等吴定柏介绍完中国科幻正在遭受到的行政上的打压和舆论的攻击之后,他们才纷纷lù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天哪,这也太难以置信了吧竟然有官方打压科幻小说?”
“不可思议的国度”
“你们的科学界还真的很迂腐呐……”
……
而听到众人的惊奇,吴定柏也是苦笑不已。
他能怎么说呢?这确实就是中国科幻的现状,要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戈文,恐怕中国的科幻文学早就在这个月消失了。
可就算是这样,这一两天里,中国的科幻也再次遭受到了评论界、科普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打击。自从钱学森那篇评论文章一刊登,现在中国的科幻界就像是过街的老鼠是人人喊打,不然戈文也不会发表这篇名为《科幻小说的自辩及自我突围》的战斗缴文了。
只是这样的文章真的会起作用吗?
吴定柏摇了摇头。
他还记得1982年8月,在中国科幻面临外界压力的时候,以郑文光为首的十二名科幻作家的带领下,他们这些科幻界的人们联名在《文谭》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目的就是为了抵制国内对于科幻小说不加分析的无端指责。可是这封信不仅没有让中国的科幻得到公正的待遇,换来的只是更加猖獗的攻击。
不过好在就在这最最危急的时刻,美国的科幻作家代表团来了
吴定柏之所以这么热心,一方面确实是他对于这些美国来的客人充满了好感,他们中的很多人的作品都是他耳熟能详的,是他把这些优秀的作品翻译到了国内,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另一方面却是——
吴定柏认为现在可以拯救中国科幻小说的只有这些美国人
至于戈文……
或许他可以为挽救中国科幻添加一份力量,但注定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挽救的了大势
吴定柏想了想,就打算借着现在这些美国人气愤填膺的时刻,将自己酝酿已久的恳求和拜托说出来。
然后他就看到了罗伯特突然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吴定柏抬头看去,只见屋子门口处站着一个外国人,正是那个和他一道接机的妮可。
罗伯特发现了屋子门口处的妮可,非常的高兴,他用期冀的目光注视着妮可,然后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妮可,那个文革是否愿意和我们见面吗?哈哈,刚才吴给我们大家念了一篇他的科幻小说,非常的优秀我很期待和他面对面的进行一场交流”
“什么?罗伯特你让妮可邀请《2012》的作者了?这真是太bāng了”
雀斑女孩听到罗伯特的话,不由的欢呼了起来。而其他人也都大为兴奋,能与一个中国最顶尖的科幻作家交流,这种场面一定非常的美妙。
妮可苦笑了一声,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中摇了摇头,说道:“抱歉,罗伯特,文革没有答应你的邀请,他很忙,没有时间。”
“什么?”
“难道他不知道罗伯特是谁吗?”
……
听到那个《2012》的作者竟然拒绝了罗伯特的邀请,一众人不由的大感意外。
这两三天里他们不是没有和中国的科幻作家们进行过交流,每一个受到邀请的作家都是诚惶诚恐,更不要说那些冒昧登门拜访的科幻作者以及科幻mí们了。
没想到竟然有人拒绝了罗伯特的邀请
“酷,这家伙实在是太有个性了”那个健壮的美国小伙用手指打了一个响指,然后充满惊叹的喃喃自语道。
罗伯特的眉头稍微的皱了起来,先前妮可向他介绍戈文的时候,曾向他讲述过一个关于教师的科幻故事,当时他只是隐隐觉得这个作者对于科幻创作的思维和他很类似。
他之所以要邀请这个作者,可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妮可的极力推荐。
而妮可是谁呢?
妮可的祖父是罗伯特的一个好朋友,二战时,两人曾一起登上过德国的土地,是性命相交的战友,是生死之交。自妮可出生之后,这个小丫头就是众人眼中的开心果,得到了他们这些老人的疼爱。可是没想到长大了的妮可竟然来中国教书,这曾让他们这些老人感到很不舍和留恋。
好不容易再次见了面,这个小丫头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他怎么能不满足?
可是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
一篇《2012》不仅仅得到了众人的赞赏就是罗伯特也没有想到能在中国听到这样一篇杰出的科幻小说,要知道这篇科幻小说不仅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这三个科幻要素完美的容纳到了小说中,更在“科学”和“幻想”上做的更加的长远、更加的mí人。
在世界科幻历史上,总有一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可以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当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凡尔纳小说中的潜水艇、机器人等等等等。
但凡这样的作品,总会给世界、给读者一种惊奇,而正是这样的作品让科幻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获得了预言的美名,而所有创作出这样作品的作者都必然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而戈文的这篇《2012》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这是一篇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的科幻作品
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者怎么能够不面对面的交流一下创作观念、交流一下科幻文学的发展呢?
罗伯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这样的冲动对于他这样的老人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这是对创作、对科幻创新交流的一种强烈渴求和愿望。
如果说一开始还是碍于妮可的情面的话,那现在罗伯特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这个叫做戈文的作者了。
“安静请大家安静一下”他扬了扬双手。
而听到的他的话语,屋子里原本吵闹的纷杂为之一清。
“他没有时间,我们总有时间吧?既然他不来,那我们就过去”
………【第154章 排排坐,吃果果】………
第154章排排坐,吃果果
纵然是戈文也没有料到罗伯特一行人竟然对自己如此的看中,当十六号的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巴金家中返回到自己的小窝时,推开门看到的就是满屋子闹闹哄哄的人们,林一铭、妮可、甘馨以及一大帮红头发蓝眼睛的老外。
这是在搞聚会吗?
戈文有些难以置信的róu了róu眼睛,然后就被发现了他的林一铭兴奋的拉进了屋子里。
“戈文,这些老外可都是专程来拜访你的啊你这家伙的面子竟然这么大……喏,那个老头就是罗伯特,还有那个中年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师吴定柏,对了,还有上海公安局政治处主任曹伟业……”
林一铭指着因为戈文出现而突然安静下来的人群,低声的在戈文的耳边介绍到,“今天甘馨又过来找你约稿,见家里面没人就去学校找我去了,没想到我一回来就看到大门外站着一大帮老外,还有两辆警车停在一边呢你小子现在hún得是越来越厉害了,直接成了国际友人了……”
这时,妮可也陪着罗伯特来到了戈文的身前,她微笑着向戈文介绍道:“文,这位就是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他和其他人都是来专门拜访你的。”
“文,你好,很高兴见到你”罗伯特看着戈文微笑的说了一句蹩脚的中文,然后才用用英文说道:“我是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你可以叫我罗伯特,我很欣赏你的科幻小说,冒昧拜访,还请见谅”
戈文先是迎上了罗伯特递过来的右手握了一下,然后才终于恢复过神来,然后流利的英文就吐了出来:“没关系,您的热情让我诚惶诚恐,多谢您对于我小说的赞誉”
这让始终在关注他们这边动静的吴定柏、甘馨以及曹伟业和那些美国客人都大吃一惊。
这年头能够讲一口流利英文的中国年轻人可不多见啊
吴定柏看到罗伯特和戈文说话,本来打算要走过来翻译的,然后他就注意到妮可一直在两人的身边,所以他那迈出的脚步停了下来,然后他就听到了戈文流利的英文,吃惊之后,吴定柏终于恍然大悟起来,怪不得戈文的科幻小说写的那样好呢,文笔娴熟更兼科幻味道浓郁之极,原来戈文懂英文,他一定看过很多国外的科幻作品了
而甘馨以及那些美国客人们同样如此的考虑。
不过人群中的曹伟业听到戈文这口流利的英文后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突然间在上海出现了这么一大帮子老外,这对于上海市公安局来说绝对不是小事情。
虽然中国目前正积极的实施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宽泛,可是大多数来到中国的老外都是有着官方的身份,是两个国家的外交事件。
像罗伯特这帮子美国来的作家们以sī人旅行团的身份来中国还真是少见,自然会引起国家政治部、外交部以及安全局的重视。
所以还没等这帮老外下飞机,上海公安局政治部就接到上司的命令全权负责这帮美国客人的安全,无论如何都不能为国家惹上外交纠纷。
这些老外的动向、言行和接触过的人都必须有有关部门的人员的随同,说起来是向导和替他们的安全负责,其实也未尝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而作为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的曹伟业自然是具体的负责人了,所以在下午听到吴定柏说这些老外想要见戈文时,曹伟业在吃惊的同时,也决定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