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穿越1983-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并不是戈文自己的一厢情愿,也不是无稽之谈,后世戈文曾订阅过的那本《科幻世界》作为中国最大的科幻类杂志,就是这样一本地方刊物,独自支撑起了整个中国的科幻创作事业。这本杂志作为一份实际上质量并不算太高的读物,以平均三十万份、最高四十万份的月销售量稳稳占据世界科幻历史上科幻类杂志销量第一的位置,这几乎是六七十年代科幻作品在美国炙手可热的时候,所有的科幻类刊物的月销售量的总和。

    而现在呢?

    戈文从来没有意识到,80年代中国科幻的发展竟然如此的繁荣。

    他从兰茂那里看到的各种有关资料,现在中国竟然有三四十种专业的科幻刊物和报纸,1983年之前,每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科普科幻原创作品竟然有数百篇之多,还有长篇的科幻小说出版……

    这样的规模,如果能保持下去的话,那中国的科幻界一定会兴兴向荣,就算是无法与后世美国那种过百份专发科幻小说的期刊市场、每年出版科幻图书几千册的规模相提并论,那也相差不了多少,要知道后世美国的那些科幻期刊的发行量可是没有一家能比得上《科幻世界》啊。

    在1983年之前,科幻作品几乎已经获得了与其同时进入中国主流文坛的现代主义作品同等的地位了。在这个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中西方在文化以及各种文化思cháo的交流之下,科幻若是可以走入主流文学市场的话,一个中国式的“科幻黄金时代”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然后,随着科学普及工作的越来越好,随着国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慢慢提高,科幻期刊、科幻小说一旦流行起来,就有了广泛的读者群,那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会加入到科幻创作的队伍中来。

    科幻作品之所以难写,是因为作者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学功底,还要懂得科学,最好能够站在前沿,了解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人们知识和文化的逐渐提高,科幻创作的门槛会自然而然的会被人们认为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作者会觉得科幻创作也并不是想象中的困难和难以触mō。

    这样就会形成滚雪球的效应,最终会形成有利于中国科幻健康成长的环境。

    然后科幻就可以为公众提供娱乐的文化,然后科幻就可以为国家培养热爱科学的潜在人才。

    良性循环至此而成

    归根到底,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的发展才可以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起来啊

    戈文的嘴角闪过了一丝微笑。

    现在中国的科普、科技类报刊和出版社已经视科幻小说为异端,出版管理机关更是多次发文,要将科幻小说扫地出门。而中国的纯文学刊物也因为科幻的理性和文学素养的落后而不重视科幻小说,这一下子让中国科幻像是封箱里的老鼠里外受气、里外不是人。

    想要改变中国科幻的现状,想要改变中国科幻的困境,那就必须要让他们承认中国科幻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

    对于科学界的不理解要宣传科幻的正面作用,科幻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知识普及、jī发创新与开拓意识,更可以推动社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而对于文学界的柄垢,那就要有优秀的作品出现了,要证明优秀的科幻小说作品同样是有着强烈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的

    想要得到科学界的认同和理解,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来证明他们是错的、是偏颇的;而文学界的批评则很简单——

    用最优秀的作品来让他们无话可说用最优秀的作品来让他们知道科幻小说同样可以做到纯文学所能做到的一切成就

    那么,就像是兰茂所说的那样,写一篇有着卓越艺术性、文学性和可读性的科幻小说吧。

    回到了家中的戈文,依然继续着自己绵延的思绪,他开始认真的琢磨起自己应该创作一篇什么样的科幻小说了。

    戈文在兰茂的家中看过一些这时候的科幻作品,老实说,在阅读过后世中外著名的科幻作品之后,在让他翻回头来看这个年代的科幻作品,确实是有一些惨不忍睹的感觉。

    就如文学界的主流观点所评价的那样,这个时候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在艺术上是十分粗糙的,可读性上也吸引不了低层次的读者,在文学性上对高层次的读者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大多数的科幻作品面向的读者仅仅是儿童。

    还有一点让戈文感到不爽的是,这时候的科幻作品的题材大多还太过狭小,没有震撼力。就算是这个时代最被读者所称道的《创举》和《XT方案》这样的大题材科幻,也没写出应有的气势来,戈文看了之后只有一种科幻小品的感觉。

    也难怪文学界对于科幻文学的漠视了。

    不过,就让我来改变这一状况吧就让我来让你们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吧

    戈文的脑海里,后世他曾经看过的各种科幻名作像是电影画面一般一一的出现,然后又一一的沉默下去。

    《安德的游戏》、《沙丘》、《冰与火之歌》、《时间机器》、《火星编年史》、《百年守望》、《三体》、《大宇宙时代》……

    不行,不行,不行

    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固然很重要,不过也要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

    这篇科幻小说一定要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不能步子跨的太大了,要知道现在中国还有些地方在使用什么粮票、油票、布票,在这些读者的面前说什么宇宙末日、中微子、星际航行、转基因、生物工程和星球大战……这样也太超前了

    要顾及到现在中国的现状和国情呢……

    戈文有些急躁起来,再然后一篇科幻小说就像是幽灵一般突然占据了他的整个脑海之中——《乡村教师》。

    不错,就是《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五、六十年代。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普遍缺少有文化的农村教师,而农村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学龄儿童大量增加。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fǔ采取补救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

    在这些乡村教师中,只有部分是师范类毕业的青年,其余大量的是社会青年,他们文化程度不齐,有高中毕业、有初中毕业、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可就是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师,在经过简单的招考手续后,在全国各地开huā结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多少无知的儿童、多少懵懂的少年在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以乡村教师为题材的科幻小说是多么的应景啊

    而且就如同这篇小说的作者刘欣慈,在前言所写道的那样,《乡村教师》是一部不怎么“硬”的科幻作品。

    这个故事非常的符合八十时代,故事背景几乎可以完美的契合到了这个年代。作为这个时代的烙印,相信《乡村教师》一定很容易就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教师》与主流文学一样,有着非常深刻的主题,小说反对愚昧,追求奉献,并指出了知识才能拯救人类,这一点至关重要

    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全部都具备

    戈文的嘴角lù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想起那个楚楚动人的兰茂,想起那个眼角晶莹一心狂热的热爱着科幻的女孩子,戈文的心中终于决定下自己究竟要写什么样的科幻小说了

    不错,就是它了

    《乡村教师》

    戈文铺开了稿纸,然后庄重的在稿纸的第一行空出四格后写下“乡村教师”四个字。

    ……

    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又一阵巨痛从肝部袭来,几乎使他晕厥过去。他已经没有力气下chuáng了,便艰难地移向chuáng边的窗口。月光映在窗纸上,银亮亮的,使小小的窗户看上去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那个世界的一切一定都是银亮亮的,像用银子和不冻人的雪做成的盆景。他颤颤地抬起头,从窗纸的破洞中望出去,幻觉立刻消失了,他看到了远处自己度过了一生的村庄。

    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像是百年前就没人似的。那些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平顶小屋,形状同村子周围的黄土包没啥区别,在月sè中颜sè也一样,整个村子仿佛已融入这黄土坡之中。只有村前那棵老槐树很清楚,树上干枯枝杈间的几个老鸦窝更是黑黑的,像是滴在这暗银sè画面上的几滴醒目的墨点……

    ……

    随着戈文创作能力的提高,随着他本人一直以来的努力学习,戈文现在的写作水平已经可以说是登堂入室了,单就文笔和创作手法来说已经可以说是国内的一线水平了。

    所以虽然依就借用了后世科幻作家刘欣慈所写的《乡村教师》的创意,不过戈文在写的时候,早已脱离了刘欣慈那个版本的描绘,更加的深入和优美了。

    他不是在完全的抄袭,而是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演绎。

    还有一点就是——

    刘欣慈版本的《乡村教师》的背景是90年代的中国,而此时才是1983年,所以戈文必须要将故事写的更加切合现实。

    而且刘欣慈在他的《乡村教师》中其实是有一些漏洞的。

    比如说,刘欣慈版本的《乡村教师》里反复突出的观点——知识是决定生命命运的要素。但是刘欣慈在写的时候,对此的描述显得有些肤浅和不够深刻。

    首先教师和农民围绕孩子们的前途在贫穷地区的背景下产生的冲突。

    刘欣慈在文章中的细节很多都是正确的,象分掉拖拉机、卖掉水泵、孩子去挣钱……买老婆、娶疯子、女人跟别人跑了……

    但正确的细节在作品中的运用并不代表着全部,缺乏深刻思考的人永远只能看到表象,就像无数人看到苹果落地,但能从中发现引力定律的只是极少数人一样。刘欣慈在文中的贫穷地区的描写,并没有考虑过贫穷背后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解决办法。

    如果只是苍白的固守于‘知识是进步的源动力’这样的一个口号,那无疑是苍白的、无力的

    如果把贫穷地区的人看作是一个整体,对于他们首先是生存的权利。的确,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的改善,乡亲们可以完全不顾未来的灾难,因为这就是他们的世界里的生存法则。

    种种历史的惯性使得对于贫困地区知识的启门g尤为重要,但这种启门g不应是居高临下和蜻蜓点水的,也不应当是怜悯和拯救的姿态,只有切合实际的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这种启门g才有可能成功。

    如果知识对于生存没有帮助,挣扎于基本生存状态的人是不会有心情学习的,如同洪水就在家门口,还固执的要求学生们端坐在课堂内,这样的梦可以做,但也只是做梦而已。

    所以在戈文的《乡村教师》里专门描写了一段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了乡亲们的偏见的段落,增加了一段乡村教师得到了乡亲们的敬仰的情节。

    乡村教师为什么就无法和乡亲们融洽的相处呢?在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生活的更好这个根本利益上,双方本来就是一致的。

    虽然在穷乡僻壤的农民们对于上学、对于知识依然无法理解和接受,可是一个大有本事的人得到他们的敬仰和尊敬,这无关是否愚昧,无关是否可以正确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这只是乡亲们最最朴素的感情。

    只有这样写,小说的人文关怀sè彩才更加的浓郁,只有这样写、小说的主题才会衬托的更加的完美。

    ……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那里的太空中渐渐隐现出一个方形区域,仿佛灿烂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个方口,这个区域的边长约十万公里,区域的内部是一种比太空更黑的黑暗,让人感到一种虚空中的虚空。

    从这黑sè的正方形中,开妈浮现出一些实体,它们形状各异,都有月球大小,呈耀眼的银sè。这些物体越来越多,并组成一个整齐的立方体方阵。这银sè的方阵庄严地驶出黑sè正方形,两者构成了一幅挂在宇宙永恒墙壁上的镶嵌画,这幅画以绝对黑体的正方形天鹅绒为衬底,由纯净的银光耀眼的白银小构件整齐地镶嵌而成。

    这又仿佛是一首宇宙交响乐的固化。

    渐渐地,黑sè的正方形消融在星空中,群星填补了它的位置,银sè的方阵庄严地悬浮在群星之间。

    ……

    基本上再怎么伟大的科幻作品,都会存在一些硬伤,这是由于科幻作品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受限于作者本人的知识水平,所以没有一个科幻作家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

    不过除了知识上的硬伤之外,还有一种硬伤会经常出现在一些科幻作品中,这类硬伤就是作者的粗心和马虎。就比如《乡村教师》中的行星文明测试数量。

    这样的错误,既然有了刘欣慈的版本的珠yù在前,戈文自己就要尽量的避免产生这样的问题了。

    晚上在作者后台看到9月份的稿费情况了。托大家的福,9月的稿费正好两千元整,这已经和我一个月的工资差不了多少。

    虽然不知道稿费什么时候才发,可是看着作者后台的数字,心中还是jī动的很

    在这里,认真的向所有订阅、打赏、投月票的童鞋们道一声谢谢

    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为了你们,叛儿一定将这本大时代写得越来越好

    鞠躬



………【第137章 《阅读》、甘馨与交换】………

    第137章《阅读》、甘馨与交换

    其实刘欣慈版本的《乡村教师》里,还有一点让戈文柄垢的地方就是刘欣慈所设计的外星文明——

    刘欣慈在《乡村教师》一文中所写的先进的碳基帝国,除了科技水平,其他的一切都看不到他们先进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就是科技的进步并没有使得外星文明的行为观点、价值取向有任何方面的提高。刘欣慈所描写的外星文明其实与戈文所看过的好莱坞大片中的人物没有任何不同。

    一样是战争,一样是从上到下的测试,一样是自身利益为先的思考模式,一样是“动物保护区”……

    要知道这可是可以进行恒星蛙跳的星际舰队,这可是引爆超新星的超级大战斗啊

    所以为了能够让这篇《乡村教师》更加的完美,也为了能够让那些科学界的反对人士能够不借题发挥,戈文就必须自己设计一套自己的外星文明。

    这样才能让文章中的人文关怀sè彩更加的突出,这才能让文章的科技含量更加的浓郁,这才能让《乡村教师》中落后的乡村和先进的外星文明两者强烈对比更加的浓烈和升华。

    无论如何,戈文一定要把这篇《乡村教师》写的更加的完美。

    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学界那些保守和顽固的反对派们知道他们是错误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任何文学题材都是一样的,纯文学所能够做到的,科幻小说同样可以做到

    ……

    ……

    回到家里的戈文开始了辛苦的码字过程,而林一铭则坐在客厅中看着电视休息,顺便等着还没有回来的顾城。

    然后就有咚咚咚的敲门声传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