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时代之穿越1983-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粮票、国库券等东西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没有人会留意收藏这些东西,有句话怎么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道理正是如此。
似乎乘着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现在那些具有时代特sè的东西的价值的时候,收藏一下,还是很有搞头的么。戈文摩挲着下巴,脑海中蹦出这样一个念头来。邮票、粮票、像章、国库卷……
不过这也只能当做闲暇时的一种娱乐活动而已,真要将此视作发财的手段却是有些得不偿失了。因为不管你收集有多少稀少的邮票,都必须得等到90年代或者更往后点的时间来卖,这样才能几千几万倍的赚回钱来。十多年的时间啊,谁等得起呢?
被一张邮票惹得想法联翩,戈文回过神来的时候,不由的苦笑一声。他将信封里的信纸掏了出来,然后将信封小心的放到自己的抽屉里,然后又粗粗的翻看起其他信件来了,想看看这些信件的信封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邮票。他对邮票并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前世的他也并不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不过具有收藏和升值潜力的邮票其衡量标准也无非就那么几条:发行年代久远、发行量小、发行的历史背景特殊、发行后发现出现重大错误而收回等等。而前世的戈文曾经通过一些媒质看过一些价值连城的邮票藏品,对一些特别出名的邮票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些知识无疑就是他的依凭了。
别说细看之下还真让他有些高兴,竟然有四五封信上贴的邮票是特殊时期时期的邮票,更有一枚邮票是**的图案。在后世,有特殊时期邮票是非常值钱的,尤其是其中有些包含**图案的,很有历史价值。
想到要不是自己的发现,这些信封最后的结局都会进了门房大爷的火炉里,戈文心中产生了一丝感叹:就是这样,有多少东西被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消灭掉了。
过了这阵小chā曲,戈文接着开始了工作,从这几个被他收藏了信封的读者来信中随意选出一个,然后的将折叠起的信纸打开,阅读起信纸上的内容来了:
“《收获》编辑部的同志:
我是《收获》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贵刊上期刊登了一个叫莫言的作者的作品《进城》,很不错,我想问下这个作者……”
……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快要到十点的时候,戈文终于将手头上的事情做完了。将那个已经放满读者来信的纸箱搬到林一铭的办公桌下,然后戈文开始重头将那些自己挑选出来的投寄给《收获》杂志的稿子一件一件的看了起来。
他负责的仅仅是初审稿件,因此比较简单,虽然每个编辑的审稿标准都有差异,可戈文却自己琢磨了一套独属于他自己的审稿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者,在通读整篇稿子的同时注意文章的结构、文法,以及品质。若是一篇文章能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先睹为快的心理,这样的稿件更会得到他的关注,因为他始终都认为一篇文章首先要做到引人入胜,然后才能育教于人。
说起来戈文的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缺漏,因为编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阅读个体,不管什么文章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评判,一个编辑要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往往会因文章的吸引力而阻碍了他的理性判断,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对于戈文来说却不是问题,他来自信息大爆炸的后世,接触过千奇百怪的事情,看过的文学作品、电影、漫画等文学作品不知凡几,写的再好的稿件也不会影响他的判断,从而将一篇吸引人却格调不高或者导向有问题的作品通过审核。而这也是他很快就胜任了初审编辑工作的最大秘密。
一个编辑在审稿时,他的心理状态始终贯穿于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无疑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审稿对于一般的编辑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不是为了享受读书的乐趣而阅读,而是为了工作,有时候编辑们更是要压抑住自己想要一口气将文章读完的冲动,必须让自己很不自在地阅读手稿,不停地质疑、查询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故意不放过作者。
此时的戈文却轻轻的咦了一声,原本懒散的靠在椅子上的他眼睛一亮,身子不由的坐了起来。他右手上一直都转着的铅笔因为tǐng腰的动作掉到了地上,此时他也不顾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手中的这份稿件上——
“车站是luàn得不能再luàn,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
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chā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我野狼似的转悠一年多,终于还是决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几元工资,我便很向往,争了要去,居然就批准了。因为所去之地与别国相邻,斗争之中除了阶级,尚有国际,出身孬一些,组织上不太放心。我争得这个信任和权利,欢喜是不用说的,更重要的是,每月二十几元,一个人如何用得完?只是没人来送,就有些不耐烦,于是先钻进车厢,想找个地方坐下,任凭站台上千万人话别。
车厢里靠站台一面的窗子已经挤满各校的知青,都探出身去说笑哭泣。另一面的窗子朝南,冬日的阳光斜shè进来,冷清清地照在北边儿众多的屁股上。两边儿行李架上塞满了东西。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
我的座位恰与他在一个格儿里,是斜对面儿,于是就坐下了,也把手拢在袖里。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来,问:“下棋吗?”倒吓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不会!”他不相信地看着我说:“这么细长的手指头,就是个捏棋子儿的,你肯定会。来一盘吧,我带来家伙呢。”说着就抬身从窗钩上取下书包,往里掏着。我说:“我只会马走日,象走田。你没人送吗?”他已把棋盒拿出来,放在茶几上。塑料棋盘却搁不下,他想了想,就横摆了,说:“不碍事,一样下。来来来,你先走。”我笑起来,说:“你没人送吗?这么luàn,下什么棋?”他一边码好最后一个棋子,一边说:“我他妈要谁送?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来,你先走。”我奇怪了,可还是拈起炮,往当头上一移。我的棋还没移到,他的马却“啪”的一声跳好,比我还快。我就故意将炮移过当头的地方停下。他很快地看了一眼我的下巴,说:“你还说不会?这炮二平六的开局,我在郑州遇见一个葛人,就是这么走,险些输给他。炮二平五当头炮,是老开局,可有气势,而且是最稳的。嗯?你走。”我倒不知怎么走了,手在棋盘上游移着。他不动声sè地看着整个棋盘,又把手袖起来。
……”
****************
呼,兄弟们很给力,一直都稳稳的挂在新人榜的末尾,虽然上不去,但咱不是也没掉下去吗?哈哈。
多谢投票的筒子们了!多谢,有票的话还得继续投哇!
目前正在酝酿一个新的高cháo,希望到时候大家能满意。
………【第36章 《棋王》】………
“……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
将手中的稿件放到桌子上后,戈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果然没有看错,眼前的这个稿件所写的正是前世看过的那篇小说——《棋王》。
《棋王》这篇中篇小说在后世可谓是大名鼎鼎,它不仅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中排名第20位,而且还在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评选中获最佳中篇小说奖,而作家阿城也从此一战成名。后来这篇小说还被内地和台湾的导演拍成了电影,一部小说在四年时间内被两种制度下的导演同时看中改编为电影,不得不说《棋王》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小说作品。
再次看到这篇小说,而且还是作者亲自投来的稿件,戈文的心中的感觉真是怪异之至,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审核工作。虽然眼前这篇原稿的故事情节和他后世看到的基本相符,不过在行文结构方面有着些许不足的地方,诸如段落划分、错别字等小小的问题。
想到这里,戈文俯身从地上捡起铅笔,然后又重头仔细的阅读起这篇小说来了,过程中时不时的用铅笔在稿纸上标示出各种记号。就算是再严厉的编辑面对这样一篇小说都会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小说思想的成熟、故事的张力简直无以伦比,只能辅助的帮忙将错别字及大片大片的段落划分的更加紧凑。戈文做的各种记号正是如此。
说起戈文的这些标记符号,还有一段很有趣的chā曲:中国在1995年的12月才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此前各种标点符号,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是约定俗称来做记号的。自从戈文当了《收获》杂志社的初审编辑,自然而然的将后世的那套标点符号引入进审稿的过程中。像是点号(如句号、逗号、问号等)和标号(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等)这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大家都使用相同,自然不会理解差异,可是一些特殊的符号如分段号、文章的星级评价等都让交叉审稿的编辑有些mō不清头脑,有时候不得不找来戈文询问,他此处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于是醒悟过来的戈文,做了一张各类符号的说明表张贴在编辑部的大门上,省的大家因为几个符号的原因造成阅读的困难和误会。后来有一次,这张符号说明表被巴老看到,等巴老细心的研究了这张表后,大为惊讶,这张表简直就是为编辑量身定做似得,它能让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避免文字标注及重复抄写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在编辑部的例会上,巴老点名表扬了戈文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精神,并号召全体《收获》编辑部的编辑们都尽量使用戈文的特殊符号说明表来规范符号的用法。
等将整篇小说的不规范的地方修改完毕后,戈文有些意犹未尽的咂了咂嘴,要是每一个作者的作品都像这篇《棋王》优秀的话,那作为一个编辑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里一般。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一剂兴奋剂一般很能让一个编辑的肾上腺素分泌旺盛,产生幸福的感觉呢。
戈文只是一个初审稿件的见习编辑而已,他的工作只是对每一篇稿件提出自己的基本评价和处理意见,而真正决定稿子能否发表的权利并不在他这里。虽然相信其他编辑们的眼光比自己要锐利很多,可是戈文还是在《棋王》稿件的最开头空白处认认真真的写下了自己的评语:《棋王》这篇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虽然文字俗白、技巧稚拙,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叙述方法和个性化的语言让这篇小说充满了无以伦比的魅力!此外该小说的主题相当的不俗……
写到这里,戈文停顿了一下,又重新回忆了一番《棋王》的故事情节,然后接着写到: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有时候一些普通人在被迫的情况下,会焕发出来耀眼的光彩。之后,当他们又复归为普通人,往往会被自己的行为所惊吓。从个人来说,这样的过程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只不过历史却由此而更进一步!
强烈推荐发表!
戈文写下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在后面标上了五个五角星。
轻轻的将这篇选定了的稿件放到桌子的左手方向,戈文又开始审核起其他的稿子来了。与此同时心中也有着一丝小小的遗憾,他现在只是个初审编辑,无法拍板决定一部作品的发表与否,自然也没有资格和作者联系往来。除非是编辑部安排下来,不然冒冒然跨过终审编辑与作者联系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往小了说是对终审编辑的不敬,往大了说就是破坏团结。
什么时候才能当家作主呢?这时候戈文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隐隐的念头来——创办一家自己的杂志社!
可惜这种想法对于现在的戈文来说简直就是痴心妄想,不说自己现在还没有赚到什么大钱,单单就是自己的身份便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门槛。
刚刚经历了一场痛快淋漓的视觉盛宴,跟随着阿城的笔伐领略了一场震撼人心却又平静淡泊的生活,此刻再去看那些文学层次不齐、内容五huā八门的投稿稿件,一时间戈文竟有些提不起劲来。不过他很快就警醒了过来,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惫赖心情,振奋精神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
说几句心里话吧。
其实我是从03年开始看网络小说的,基本上是起点最早的一批读者了。然后从05年就产生了自己创作网络小说的念头,期间更是写了五六本小说的开头,可是没有一本小说能完完整整的写完。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往往脑袋里的情节无法转化成文字,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往往会被其他的事情吸引,某个大神的小说、新出的电影甚至qq聊天……
一直等到09年,我才终于决定要写一本完本的小说,不管自己写的是多么的烂!这便是召唤师的由来。
当初召唤师是在起点连载的,然后为了签约跑到另外一家网站签约,上架后也曾做到每天4000字、不时小爆的程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我每天都还有工作,只能晚上码字,往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4000字。或许这样的速度在很多写手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表示我也能坚持、我也能让读者看的很痛快!
我知道在大时代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召唤师的老书友,我想你们应该清楚召唤师在写作的过程中产生了多少máo病:故事情节进展缓慢、主角性格变化、突然chā进来的丐帮情节、甚至最后的烂尾……
我知道大家都希望能看到一本让自己很爽的书,可是对我而言,召唤师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体验。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小说、第一次签约、第一次上架……那种忐忑、患得患失的心情你们能理解吗?
还记得写召唤师时,有些筒子觉得情节进展太慢了,然后我为了迎合他们,加快了情节的过度,然后在很长时间内我都无法掌握小说进展的节奏。有些筒子觉得主角的性格太憋屈,于是我修改了主角的性格让他变得杀伐果断,然后主角的性格就变得诡异起来……
我不得不承认我只是个新人,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只是这一切的一切的愿望都是美好的——我只是希望能让大家看的更爽。这样的心理应该没错吧?至于最后的烂尾,我只能说我那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