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叶惊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坚决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加入党组织并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按期交纳党费。我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一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绝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坚决遵守党的章程,并时时刻刻以它来约束自己。从现在起,在自己的行动中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出现,时时警告自己,在实实际行动中要起到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

  因此,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服从党的一切指挥,听从党的领导。

  我希望能够早日加入到党的行列中来。并遵守党的纪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旅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校党总支,无论您是否接纳我,我一定在此后的各项工作中以一个党员的身份出现,多为人民谋福利,争取早日能加入这渴望已久的组织……中国共产党。

  此致

  敬礼

  二年级学生:韩聃

  附:为了表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对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趋势,我花了很大功夫手抄了《世纪行》即《四项基本原则纵横谈〈电视政论片解说词〉》。

  共同语言多了,课余间隙谈的内容也相应增加了不少,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当然,我们的心中依然还是以学习为重。毕竟我出来,为的就是这个。倘若因非智力因素而未能考上学,肯定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可是,人啊,在感受到孤独时,有一点温暖送过来,便自觉不自觉地想掘取更多的火热。那是一种被压抑的感情,一旦爆发,似火山一样,势不可挡,也无力可阻。主要的还是从内心感激她对我的劝告和安慰,使自己不至于陷入那种寂寞的荒凉中。本来在这地方,没多少人可认识,平时虽也和其它的同学玩耍,也有几个能合得来,毕竟,能如她这般的体贴,只此一人,感受不一样。

  出于对她的完全信任和自己当初说的话,便把自己的日记本送给她看。那上面好多都是刚来时的苦闷而又孤单的日子。学习任务不似今日这般繁重。有句话说得好,苦闷的时候,写日记,也是笔下生风,文章不仅长而且也详尽地描写了和叔叔之间的冲突、矛盾,感情上也很细腻。同时也反映出我是为了学习,如何去化解而最终失败的努力,以及由此而使我几乎变了模样,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

  试想,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看到同样青春少男的日记,会是什么滋味?肯定会去寻找对方的内心秘密。从内心现实上来说,这是节外生枝的开始。如果当时都理智地回避,哪怕是一个也好,单木不成林,一个巴掌拍不响,就不会有以后的故事。感情上的沟通,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还我日记时,她说你写的东西简直就是一部小说,故事情节衔接的很紧,也很生动。不愧是文学社的人,出口就是不一样。本来么,人世间的好多事情,记录下来,全是小说,有差别而已。

  回去后,我打开日记,发现她在上面写了一句英文:“After this lesson ;I said ‘put your heart into learning!”

  看样子她也明白因为和叔叔之间的关系紧张而影响学习。真是细心的体慰。

  当天的日记里,我只写了一句话,就是把她写的那句照搬下来,以示信心。也确实有股超凡的勇气。在以后的学习中,使我得以专心。应该说也有好处。

  我也并没有很明确给她看什么目的,只是有种感恩图报的思想,至于考虑以后发生的事,根本不可能。

  本来这一年多,成绩稳步上升。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老师们夸我实干,有希望。自己也信心百倍地要拿着喜报回家去,并且有时还做着美梦。对她,只求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年紧张的冲刺生活。都是冲着一个目标而去,谁也不希望“坏菜”。我也担心,不能和她太亲近。也害怕万一。许多大有希望的学生在此摔过跟头。我也亲眼见过的。

  再说无风不起浪。现代人善变,倘果如其它人所言,岂不坏了大事。毕竟,咱远道而来,也不大关心此种什物。一切都是凭感觉!再者听说,她们那地方来的女孩,差不多一样的。咱也没去专门调查,心里总是不想太靠近。学习这个重担使人不能太分心。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相处一块儿总是令人赏心悦目,感觉上是一种似有若无的缥缈。

  我心里想,既然想提高人生观,就必须知道她的现状如何。这也是越滑越远的标志之一。为的是学习,如何又节外生枝来这一套。是不是超越了当初的愿望。其实年轻人在一块儿谈理想人生也是一件好事,但相对于两个青年男女来说,就有可能出格了。这一切凭嘴说也是无可知晓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依据才对。而内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通过日记来体现的。再说有的东西是不能说出口。

  但她并没有专门的日记本,是一本什么都写的杂记。她说她基本上不写,兴趣来了,就来一下。那内容也没多大意义,完全是表面的东西,抄来的,或者什么别的,没有对人对事的感受。自然不得而知。好多也是观察性的,数量也不多。你想,什么东西多了,都可理个头绪。这么一点点杂乱的,如何知晓。况且对她的基本情况很不了解,我一向不喜欢去打听别人的底细,只要现在真正的行,好,就好了。对于把自己当做朋友的人,向来是直言不讳的。

  当时我就看出了她的一些弱点,也明白地摊开。她很是吃惊。回教室后给了我两张纸条“你的目光像剑、似箭,直刺我的胸膛,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我只有迎上去,那是虚伪的话,那么从现在起,不再虚伪。这其中含有自卑的成份。这向来是我不敢正视自己的原因。我软弱得不敢承认自己,只是把它抛开,晕头干另一见事。我会很珍惜的,珍惜你的每一点教诲,每一次指点。待我真正认识自己,才坦然地面对你。”也许她是出于实情吧,不乏有恭维的口气,很实在,发自内心。

  另一张则是伟人的画像,照着历史书话画的,挺像像。还说“我很是敬畏他们,只能画成如此。以后慢慢的了解,我相信会画得更好!”意思不言而喻了,伟大的友谊我们在小学就学过。后来我把自己辛辛苦苦抄下来的《世纪行》解说词送给她,还有一本《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这是我特意邮购的。小时候读过,很有启发意义。看看伟人的足迹,我们也会高尚起来。为的就是让她从中领悟到需要的东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这其间的一些事,也极为平常,我们认为的。其它一些人则指指点点的,全然不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被人误解是很可怕的。

  一天中呆在一块儿的时间总是很长。课间活动,打打羽毛球什么的,总是我俩,别人搀和不了,也不好意思,除非是特别要好的朋友。

  吃饭的时候一到,同学们都去打饭,我俩则在教室里多呆一会儿,空荡荡的教室,满是书香,配上我们的笑声、歌声,别是一番滋味。甚至有时轻轻哼着五音不全的歌,如《恋曲1990》“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双眼,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黑漆漆的故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或*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碧云天。……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孤单单的身影后是你的笑脸,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以及《水中花》“凄风冷雨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飘落。蓦然回首中,欢笑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溜走,不留影踪。我看见水中的花朵,强要留住一抹红,奈何辗转在风中,不再有往日的颜色。……感怀飘零的花朵,尘世中无从寄托,你那风吹雨打也沉默,仿佛是我!”而她则在一旁用口琴伴奏,配合也相当默契,天衣无缝。

  学习上更不用说。她的极好外语成了我最直接的老师。她还劝我搞一本错题薄,这种方法很是实用。查错补正,有的放矢,效果相当不错。最后高考我外语成绩有所提高,也有她一定的功劳。而数学则是我的拿手好戏,恰又是她的弱科,又是拿高分的必备课。

  从生活到学习,都是这样默契。以后的事情就有些不可避免。事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

  一到星期天,我总是在洗完衣服后呆在自己的小屋里,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她也经常光顾。一般都是同时洗衣服,好似约定一般。我也不愿意用叔叔他们的洗衣机。目的,不用多说。即使用,也是顺便把她的也给洗洗。在我那小屋里,我们随便聊天,看些杂志之类的。有张有弛才是生活之道。但如我俩这样,就有些不大一样。

  甚至有时我午休还没起来,她就破门而入,兀自挂上耳机去听音乐,我则浑然不知,直到她们突然把耳机放我耳边。像这样的举动,似乎有些过分。可我们却全然不顾,认为这是正常现像。也的确正常,当局者自然就迷了。高考的重压下,心理上对此多少都有些戒备,可一旦不自觉地陷入,那麻烦事儿可就大了。

  像俩人只要回去,基本上都在一块儿,我哪儿或她哪儿。就有些过分。早上一块儿出去跑步,晚上一块儿回去。你想,这样天天几乎形影不离,能不让人怀疑吗?也太出格了,不合乎人们的理念。

  当时白发苍苍的班主任就旁敲侧击地警告,可我们认为不会那样吧。重蹈前边覆辙。至少我自己还没有那个心思,也就不去理会她的苦口婆心。老太太也拿我们没有办法,不看僧面看佛面嘛!这不是我的主因。她也不希望我如以往历届毕业班学生一样,成绩优异的,大多野马一般,不想受校方约束,狂了起来。

  当时,我有一个已经考上大学的的朋友,在艰难地考上学之后,来信警告我,上学期间,尤其是高三,千万不要和女孩子交往过密,弄不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后果很惨!他是以亲身经历来告诫我的。我向来是很重视情谊。但考虑此事时,是极不想带有过去他们的色彩,友谊归友谊。

  说来也是,我有一些很纯洁的异性朋友,相处得很好,都不抱任何别的感*彩,完全是友谊。一向很自信的我认为自己不会处理不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可是许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尤其是感情这方面,处于不稳定期的少年男女,很容易把握不住。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双方的。紧锁的心灵一旦打开,接纳了对方,感觉味道不错,就会结下很深感情,不论出自何种原因。

  事情发展的速度,令人吃惊的快。不知怎的,就感觉又进了一个层次。这是第六感官的作用。相处久了,不用语言,手式、动作,最能表达意思,尤其是感情。自然而然,一切都熟知。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明白的。彼此的脾性也混熟。这时,就放开了许多。双方的一些行动,在其它人看来是不合时宜,我们却给它批上合法的外衣。

  同桌同椅,一进一出,必须配合好才行。一般其它的同学则是固定位置,哪怕也是男女同桌。我们嫌麻烦,就不自觉的约定,谁先来谁坐里边。因此就有人怀疑发问,没什么,真的没什么。眼光总是不理解。还有书本,别人都是各自为政,我们则合二为一,并且随便放,一般都不分你我,咱二人心里明白,就连喝水都共享一个杯子。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不是给人看的么,我们的关系,多密切,不分彼此!

《落叶惊梦》之一校园纯情《校园蓝蔷薇》﹒第一部﹒少年不知愁滋味﹒5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弄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一天,早上。起来跑步。

  为避开别人的眼光,便到郊外去,沿着大道跑。我在前边领跑,她跟在后边。

  跑着跑着,突然听见“哎吆”一声,急忙停下回头一看,原来她摔倒了。我慌忙把手伸过去,她一把抓住伸来的手,顺势爬了起来。除了寒冷中冰凉的感觉外,什么也没有。她一时走不动,看来摔的不轻,我扶她坐下,给她揉揉膝盖。不再跑,慢慢的走回去。这是第一次的肌肤接触。无意识也是本能,根本就不值一提。

  那天下午,我们谈起了我和叔叔之间的关系时,我告诉她“很僵,但我依然尊重他,并努力学习”时,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双手紧紧地握住,一下子把我给搞懵了,抽回也不是,任其也不是。只好把脸迈到一旁,趴在桌子上,以免别人看见。她也低下头,把我的手贴到她的脸上。我急忙闭上双眼,大脑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不知她为何要这样做,只感觉有些出格。但没有勇气拒绝!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本来对异性都有些神秘感,谁能有多好的自制力。尤其是关系这么好。事后我对她说,这样实在不好,希望以后我们都约束一下自己的行动。她连连点头称是。

  一时的理智怎么也抵不过长久的厮守。那时,还没有供应暖气,教室里比较冷。我时常坐在里边,靠墙总是凉些,不想让她受冻。右手常写字还好些,这左手可就惨,有时冻得难受。就放在椅子上,她朝上面一坐,不大工夫舒展多了。她似乎也没看见一般,只顾学习。我也不是有意要这样去做。反正那时的事是说不清楚的。

  倘当时二人都理智一点,自制一点,就会好多了。可惜,太年轻!太单纯!太幼稚!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双方都有了肌肤相亲的念头。任其发展,必成大祸。任何神秘的东西一旦昭示,没多深内容。只在不解时的感觉而已。

  我生于书香世家。还没上学就与书本打交道。自己也受熏陶,自小喜欢读书。什么书都读。开卷有益,看你怎么去理解。

  读初中时,正值社会上“黄祸”横流的时候,难免也受到冲击。再加上社会上几千年的神秘感和课本上简单的东西并且还不讲解,故心里对此也有疑问:到底差别在哪里,该会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人么?想得到科学的答案,可又找不着这类书本。虽说也模模糊糊地知道一些,毕竟都是凭想象的。应该有机会去看写影视之类的,港岛的三级片在大陆肆虐,随处都可以看见这些泛黄的渣滓,但我从不涉足与此。一来认为那格调太低,艺术性又差,内容又不大好,尽是些无聊的东西。加上年轻冲动,极易走上绝路。

  几千年的神秘面纱,对于我这样的天生具有反叛基因的人来说,有了一个机会,是否该让它溜走。内心胆战心惊,实在害怕。万一“砸锅”,对谁都不好交代。

  当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