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盒计-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驿卒露出残忍地微笑,兴奋地道:“动手,一个活口不留!”
听得头领下令,黑衣人开始了血腥杀戮,手中刀光闪亮,直奔镖师护卫,刀刀斩首,毫无人xìng。整个大堂变成了修罗地狱,人头滚动,鲜血喷涌,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
眼见得平rì里生龙活虎的兄弟们惨死他手,张秉怒目圆睁,眼眶yù裂,拼疯狂吼道:“你们这群疯子,我跟你们拼了!”就在他再度yù上前血战之时,身后唐信忽然窜起,两手成爪直奔老驿卒腰间,口中大喝:“张秉快走!”同时,又有几名镖师跟护卫挣扎着站起身,状若疯狗一般扑向黑衣人,死死的将其缠住,口中呼喊总镖头快走。
张秉眼见得众兄弟身死,强烈的刺激使他jīng神恍惚,口中叫骂,身形摇晃,左臂流血不止,面sè苍白,显然已是强弩之末。幸好副总镖头李均压制住毒xìng,拼命将他拉住,强行拖向驿站大门。
张秉不住大呼:“放开我!我要跟他们同归于尽!”李均死命的拖着张秉,脸上也是泪流满面,口中嘶哑的劝道:“总镖头,走吧!我们必须要有人活下来,不然兄弟们就白死了!”张秉毒xìng发作难以控制,已经无力挣扎,被李均拖着眼见得要出了驿站大门。大堂之中黑衣人被余下镖师护卫死死缠住,无法脱身,急得他们眼冒红光,杀气更重。扮成老驿卒的头领也是心中着急,万一走漏活口,那可真是功亏一篑了。他手中加劲,拼着受了唐信一爪,一掌拍在其天灵盖上,唐信顿时脑浆崩裂,当场身亡。就在他转身要急追张秉二人之时,脑中一晕,原来唐信手上藏有剧毒,刚才被伤,毒已入体,不知毒xìng如何,若不及时驱毒,恐有xìng命之危。头领万般无奈,随手拾起一柄腰刀,一抖手,甩向张秉二人。
李均听得身后风声大作,知是有暗器袭来,急忙反手撩刀,但终究是中毒迟钝,力气不济,虽是躲过了刺穿的危险,却仍被这一刀斩在了后背,深可见骨。他一声惨叫,不敢停留,拖着张秉消失在了驿站外的黑夜之中。身后,是渐渐消失的打斗声。
………【第八章 灭门惨案】………
九月二十,唐府
刚刚入夜的时候,唐府便将所有护卫撤回府中,厚重的大门铁闸一样紧紧关闭,隐约可见府里人影憧憧,灯光点点。大部分jīng锐护卫都随车队押镖去了,夜间的守备安排显得捉襟见肘,为此唐学智不得不放弃原本的暗哨,将所有护卫改为三人一队巡查,并严禁府中家眷到处走动。
此次京城押镖之行,个中缘由不尽为人知,他也是心里忐忑,肩上的压力重如泰山,但表面上却必须装得胸有成竹的样子,以稳定人心。若是成功,则唐家必定重返京城,高官厚禄自是必然,重现先祖昔rì辉煌不在话下;倘若失败,唐家也一定会被斩草除根,消失在这滚滚历史之中。
就在府中护卫交替巡查之时,一道黑影忽的从唐府后院高墙翻过。此人落地之后并未走动,而是立刻躲到旁边的草丛之中,屏气凝神,视线在内院游荡着,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不一会儿,就有三队护卫从他旁边走过,只是领队手中的灯笼却始终没有照向他这边,而这个黑影也始终一动不动,像是十分清楚护卫巡查的习惯。这时,内院之中,某个房间的灯光忽然灭了。那黑影跃出草丛,轻车熟路的向内院摸进,那些巡视的护卫总是被他有惊无险的躲了过去,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指引着他。渐渐地,黑影消失在了内院之中。
此刻,唐学智正在自己房中闭目神思,脑海里不断盘算着车队一路上可能出现的意外,算来算去,几乎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被他一一排除了,可他依然是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门外有人敲门,他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进来。”
唐学理推门而入,面sè凝重:“大哥,你找我?”
他伸手招呼唐学理坐下,自己坐在对面,二人四目相对,彼此都能发现深藏眼中的疲惫与忧虑。他说道:“二弟啊,事到如今,你我都清楚的知道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赌上身家xìng命,已经绝无回头之可能。虽说此前我们也做过细心地筹划,但路途遥远,不知会生出何等事端,为兄刚才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让你前去。知道锦盒秘密的只有你我二人,有你在,我才放心。”
他顿了一下,然后低声说道:“切记,锦盒夹层之中的东西绝不能失,那是为兄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法子。有它在,才能证明我唐家的功劳。”
唐学理应道:“大哥放心,车上的锦盒都是我统一安排工匠做的,外表毫无差异,但我已在上面做下印记,旁人不会发觉。还有,白天所说之事,我已办妥,那道人绝不会再出现在世上。”
他点了点头:“他与我唐家颇有渊源,这时出现,恐怕也知晓锦盒之事。虽说未见其尸首,但被你剑气伤到心肺,应是活不成了。此事莫要再提,只当他没有来过。”他将灯光调暗,压低声音道:“关于那锦盒,为兄还有嘱托,……”
夜已黑,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无jīng打采,仿佛是在为这芸芸众生所苦恼。紧闭的唐府大门轻轻的开了一扇,唐学智兄弟二人走出大门。仆人牵过马,唐学理接过缰绳,向大哥告别:“大哥放心,车队一rì路程我快马半rì即可,天明之前定可赶到十里渡。”
唐学智眉头舒展,微笑道:“二弟亲自前去,我自是放心了,若论武功,这唐府上下谁人及你?切记,若无意外即刻放信鸽回来。家中有我照看,无需担忧。”
唐学理翻身上马,一声轻喝,纵马飞奔而去。眼见得单人匹马消失在街道深处,唐学智独自站在门前,怔怔的发呆,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旁边的仆人看到唐学智依旧站立不动,忍不住劝道:“老爷,天凉风寒,先回去吧。”
“嗯,回去吧。”主仆二人转身进府,厚重的大门再次紧闭。
寂静的街道,偶尔听得几声蟋蟀的鸣叫,不时地还有狗吠之声,多数人家已经入睡,又是一个平凡的夜晚。
不知何时起风了,夜风yīn寒,带起丝丝凉意,穿过大街小巷。街道两侧的店铺早已打烊,寒风掠过,萧索顿生。
一个、两个、三个……,不知何时,街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黑衣人,手持利刃,面罩黑纱,杀气四散,似乎将寒风也阻隔在了唐府周围,他们脚步轻缓,将整个唐府围住。
“吱呀”一声,唐府后门打开,却并不见有人出来,在头领的示意下,黑衣人接二连三进入,只留下几个人把守唐府四面。不多时,火起,借助风势,越烧越大,暗夜的屠杀开始了。
唐学智正在屋中休息,经过一番忙碌,他已是jīng神困顿,实在坚持不住,和衣而卧,小憩一下。就在他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时,敲门声骤然响起,急促有力。
他猛然跃起,长剑在手,jǐng惕的问道:“谁?”
门外仆人回答:“老爷,不好了,后院着火了。您出来看一下吧,这火越烧越大了!”
唐学智听得此话,心中一惊,手中长剑入鞘,透过窗户往外看,红光冲天,急忙开门。门外仆人脸上惊慌失措的表情并不像是伪装的,手中提的灯笼还带着些许焦黑的痕迹。
“老爷,不是我等莽撞。唐总管不在,我们也不敢擅作主张,只得来惊扰您了。”那仆人见唐学智剑在手中,一脸肃杀,急忙解释,生怕被责骂。
唐学智发觉自己有些失态,立刻和颜悦sè的说道:“无妨,前面带路,救火要紧。”二人步履匆匆,直奔后院而去。
荒郊野外,死气沉沉,白rì里尘土飞扬的大路此时已不再喧嚣,月光默默的倾泻在大地,道路两旁的树木在夜晚的衬托下投下许多奇形怪状的影子,此起彼伏的丘陵如同蛰伏的猛兽,藏在yīn影之中,伺机而动。
马蹄声由远而近,声音短促,强健有力,应是一匹好马。唐学理伏在马背上,手中的马鞭不时的挥起,口中却并未发出一点声音。此刻,他刚刚纵马出城,如龙出海虎下山,恨不得背生双翅,立刻赶到十里渡。
身为唐家二爷,他一直都收敛着自己的才华,不曾展露半分。在外人看来,唐家兄弟二人被称为“才子学智,君子学理”。
大爷唐学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最重要的是为人平和,手段圆滑;二爷唐学理则是少有人去关注,谦虚低调,文质彬彬,淡然处世,不争不斗,就像是兄长的影子,无处不在却又令人忽视,实则他是唐学智手中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凶狠的毒蛇,这世上最了解他的只有他大哥。
其实论武功、气度、心机、手段,唐学理都在他大哥之上,唯有一点,他不够果断。当初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权衡再三,最终的唐家家主才落到了唐学智的手中。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站在兄长身后,看淡一切,将所有念想死死的埋在心中。
最初唐学智决定押送锦盒的时候,曾经暗中交代要他一路随行。不知为何,上路的前一天晚上唐学智突然变了主意,他很惊恐,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永远在兄长背后活着,再无出头之rì,可以说是万般沮丧、心如死灰。
谁知峰回路转,只要他能将锦盒安全送到京城,借此暗中派人加以宣扬,必定会声望大起,甚至超过兄长也并非不可能之事。想到此处,他心中更是畅快,不禁回头看向城中,暗想:这当真是天意,待我归来之时,定会名震天下!
“咦?”唐学理勒住马,疑惑的看向城中唐家位置,那里红光冲天,似是起火,站在这里看得极为清楚,他不禁想起了白天那个乾元道人的话,难道这是真的?他虽然十分相信兄长的相学能力,出发之前已经对他言明:虽有坎坷,必有天助。可见到此情形,他又犹豫了,倘若唐家遭受意外,这是他极不愿看到的。若是打马回去,兄长万一变了主意将他留下另派旁人,那就真是自投罗网了。
他紧紧握着缰绳,心中纠结,座下马也好像明白主人的心思,原地打着转,似乎催促他快下决定。
思索了一会,他看着通往十里渡的大路,狠狠的挥动马鞭,掉头向城里跑去,马蹄声由近而远,渐渐地消失在广袤的夜空下。
………【第九章 谁是内应】………
九月二十一,应天府,江yīn县城,县衙
江yīn县县令姓王名淮安,书生一个,到任刚两年,急于升官,常常劳民伤财做些面子工作。此人典型的庸官一个,治理无能,玩弄权术,但苦于被府尹大人厌恶,一直不得升迁,他也经常为此事苦恼。
不过,眼下最令他头疼的是,这庙堂之争愈演愈烈,已经波及到他这等九品小官了。前几rì,府尹差人来信,信中隐晦提到当今“九千岁”之事,称其他县不少都在为其修建生祠,要他看清局面,休要误判大势,站错队伍。
这rì清早,王淮安漱洗完毕,到书房料理公事。岂料就在他刚到书房还未坐下之时,县衙何师爷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口中大喊:“不得了了,老爷,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王大县令眉头一挑,叱道:“慌什么!本官经常教导你们要泰山崩于前而不改sè,你我都是官府中人,为圣上办事,哪有如此惊慌的道理?你……”
他还准备长篇大论的教育一下,读书人嘛,总喜欢时不时彰显一下自己的满腹经纶。可话没说完,就被何师爷打断了:“今早来报,唐府与振威镖局所押运的镖车昨rì夜间在十里渡驿站被劫,只有总镖头张秉及副总镖头李均侥幸逃脱!”
何师爷这一番话令王淮安如遭雷击一般,张着嘴却说不出话。唐府的势力他是知道的,这押镖他也是知道的,甚至他猜到这里面必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只是他不想趟这浑水,所以不闻不问。可如今这镖出事了,还是在他管辖之内,这要是问起来可真是乌纱不保了。
这位何师爷颇有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还没等王淮安缓过神来,又说道:“昨夜唐府惨遭灭门,府中上下逃得xìng命的只有唐学智的女儿唐飞燕……老爷,你怎么了?”
王淮安双腿一软,扑通一下坐在地上,手捂胸口,口喘粗气,脸sè涨红。何师爷吓得不敢再说了,赶忙过去拍打后背,这县令再有个三长两短,那这县城就真乱了。
“呼……”,王淮安长长地出了这口气,差点被憋死。在何师爷的搀扶下,他瘫坐到了太师椅上,面sè忽喜忽悲,却始终不说话。
何师爷偷偷观瞧,暗想这县令老爷莫不是被吓疯了?上前问道:“老爷,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王淮安定了定神说道:“据实上报府衙,即刻派人快马前去。我先去唐府,你安排人手保护唐大小姐,然后与我前去十里渡。”
何师爷答了声是,犹豫了一下说道:“那,振威镖局那边?该如何处理?那两名镖师身受重伤,已被送回镖局。”
王淮安想都没想,不耐烦地随口道:“先不管他,让他暂且养伤。我们现在要以唐府这边为重,镖局那边你随便派个人过去看着就好了。”
当王淮安站在唐府大门的时候,心中百感交集。这沉重的大门依旧是庄严肃穆,比县衙还有气势,只是谁曾想到这府中的人一夜之间俱已命丧黄泉。不论达官富贵,或是布衣百姓,在死亡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叹了口气,感慨了一下世事无常,迈步进了唐府。
衙役在前边带路,来到了起火的后院。刚进后院,一股刺鼻的烧焦味儿直冲面门,王淮安捂着口鼻,不断的挥着袖子。
与前面院落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地狱。虽然尸首已经被整齐的摆放在一边,盖上白布,但焚烧的味道依旧很浓,随处可见干涸的血迹。衙役们在焦黑的废墟中仔细滴搜查着,寻找可能发现的蛛丝马迹,王淮安将仵作叫到身边,询问现场情况。
“县令大人,属下已经将所有尸体都检查过了,大部分容貌已经不可辨认,个别尸首可根据身上配饰判断身份。死者大多为咽喉被毒针shè中,毒xìng强烈,当场死亡。以属下判断,昨夜匪徒应是后院纵火,藏于暗中,待救火之人前来,以暗器毒针shè杀。衙役们还发现,现场并没有匪徒的尸体,依照唐府人口数与尸体数比较,数目符合,只剩唐飞燕一人。”
王淮安听完之后,来到尸体旁边,疑惑的问:“若是如此,匪徒们怎么会断定唐府中人不会逃跑,必定全来救火呢?且依照你所说,匪徒人数应不会少,又是怎样混入唐府不被发现的呢?”
仵作跟上前低声道:“大人,恕小人多嘴,此事…此事恐有内应!”
王淮安听得此言,猛地转回身,双目厉视,那仵作只是低头,不再说话。
就在这时,何师爷带人进了后院,王淮安见了,招手将他叫过来,问道:“镖局那边,你可派人去了?”
何师爷一愣,不知老爷为何又问这个,如实答道:“尚未派人,县衙人手不够,依照您的意思,部分在唐府,部分随您前去十里渡。”
王淮安双手背后,略作思索,果断的说道:“马上派人看住镖局,若有动静立刻回报!”
在后院布置了一下,他领着何师爷前去探望唐飞燕。虽说唐府已是灭门之祸,但终是有幸存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