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崎岖人生路-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80章 女儿的事情我做主
晚上,廖淑兰来到袁媛的家,得知袁媛和李景河约会,便谈起了袁媛和李景河的婚事,袁媛有了工作,并且是到法院上班,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都难找,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也就是他家老爷子有那么大的马力,才能把孩子弄进法院上班。虽然暂时上班远些,但保证能调回来,这一点大可放心。两个孩子之间既然没有意见,工作又有了着落,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可以说说他们的亲事。李景河的爸爸妈妈对袁媛很是满意,只要同意这门亲事,有什么条件都能够满足,房间早已经收拾好,就等他们结婚。
袁维华没有意见,只要孩子们愿意,怎么办都成,不过婚事不能太铺张,婚事办得越简单越好,毕竟是他们生活一辈子,省下钱来可以更好的生活,没有必要在这上面做文章。廖淑兰听了连连点头,还是老师出身明白事理,不像某些人目光短浅,没有一点远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一点现实,婚礼大操大办,结果白花了很多钱,甚至为了结婚要面子,欠下了不少饥荒,当时是觉得风光,可是这需要不少钱,只有不明智的家长才会这样做,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这样做。
“做父母的都不容易,只要孩子过得幸福,我们没有什么过分要求,一切尊重他们的意见。”袁维华说。
“您讲得对极了,遇到您这样的老丈人。这是景河的福气。”廖淑兰说。
邢艳芳看了丈夫一眼,心的话真是个直脾气,有什么就说什么。说话不会拐一点弯,不能把全部心思表露出来,要为自己留点余地。她的想法和丈夫不一样,虽然同意这门亲事,但也不能全听他们家的,要和孩子商量一番。既然还有房子,结婚以后最好搬出去住。并把一切都要准备好,这也是为了孩子今后着想。靠自己奋斗那要到什么时候。还有毕竟是结了婚到了人家,成了人家的儿媳妇,不熟悉婆婆公公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不了解。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怕过不到一块去,给自己的闺女气受。尤其是像这样的干部家庭,平时在外面管人管惯了,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听其他人意见,大小都有些脾气,自己的女儿又娇惯。在家里都没受一点委屈,结了婚不能受婆婆公公的气,要是闹起意见大家都不好。说谁都不是,既然这样索性不在一起住,单独出去过他们也省心。
“他家里的意思是?”邢艳芳问。
“既然双方家长和本人都没有意见,我看十一定亲,你们在一起见见面,就算是定了亲。元旦结婚,孩子都不小了。早已到了结婚年龄,孩子结了婚成了家,做父母的也算了结了心事,我的意见他们家里同意,现在就看你们俩口子意见,只要你们同意,这件事就算定下来,具体怎么办听我的话,为了孩子多跑些腿不算什么。”廖淑兰说。
“时间上我们没有意见,等袁媛回来后和她商量一下,具体细节咱们再商量,毕竟是孩子的终身大事,丝毫马虎不得。”邢艳芳说。
“行,做父母的应该想得周到些,现在男方是没有一点意见,一切听从你们的安排,像这样同情答理的家长不好找,为了孩子什么都会答应,我这个媒人也好当。”廖淑兰说。
“放心,我们不会有什么无理的要求,为了孩子也不能那样办,话又说回来,我们就这么一个闺女,必须让她满意和高兴。”邢艳芳说。
“有什么要求你们不便说,可以让艳芬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办好。”廖淑兰说。
“还是你想得周到,一切拜托你了。”邢艳芳说。
廖淑兰走后,邢艳芳和丈夫说了自己的意见,如果袁媛同意,结婚可以,但必须单独出去住,他爸爸是副院长,妈妈也是干部出身,在外面使唤人惯了,肯定都有一定的脾气,一起过还得看他们的脸色,搬出去谁也牵扯不到谁,不会因为家庭琐事闹意见,真要是红了脸,以后都不好相处。
“没你说得那么严重,他爸爸虽说是个副院长,为了工作在外面肯定严厉些,在家里不可能那样,父母谁不为孩子着想,不会摆他的官架子,再有家里就一个孩子,搬出去住不好,没有住在一起显得和睦,虽然开始是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会好的,即使有不愉快的时候,也可以相互忍让些,大家都会相安无事。”袁维华说。
“你想得太简单,咱们只是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说是门不当户不对,他们家整天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长期有人来往,不像咱们家,一年到头来不了啥客人,礼数规矩肯定不少,袁媛老实不会说什么,哪点做不到也不行,当面不说背后肯定议论,时间长了会有隔阂,孩子不想咱们得想。”邢艳芳说。
“你把人看得太复杂,官再大也得过日子,虽说地位高些,自身条件好些,生活上他们和咱们没两样,长期在一起哪有那么多事情,只要和睦相处就行。”袁维华说。
“你以为人们都像你,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他爸爸的管位不低,可以说是久经沙场,什么事情没有遇见过,心眼比你要多得多,俗话说得好,官大脾气长,当官就有做派,不然也当不了大官,整天没个笑脸,肯定不好接触,还是单独自己住好,眼不见心不烦。”邢艳芳说。
“我看没有必要单独出去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一旦有了孩子,照顾孩子也方便些,省得接送孩子受罪。”袁维华说。
“我考虑过这个,正是因为以后有了孩子才单独出去住,咱们去看孩子也方便,去他家还得看人家脸色,心里不高兴还得陪着笑脸,顺着他们的话说,咱们犯不上这样,虽说是成了亲家,还是少见面的好,年八见回面也显得亲热,”邢艳芳说。
“没事你就瞎考虑,人家都见过世面,根本不是那样的人。”袁维华说。
“你说的都是屁话,我不考虑谁考虑,这可是咱们的女儿,必须要想得多些,嫁过去受气绝对不行。邢艳芳说。
“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封建,人与人之间关系平等,谁给谁气受。”袁维华说。
“他家有权有势,明着不来暗着来,你能有什么办法。”邢艳芳说。
“等袁媛回来再和她商量,怎么办听从他们意见。”袁维华说。
“袁媛没有主心骨,咱们还得为她安排好。”邢艳芳说。
这时袁媛回来,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知道两人玩得开心,邢艳芳把廖淑兰的来意和她说了,袁媛没有说什么,知道她心里同意,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婚以后必须单独出去自己住,这样大家都方便些,袁媛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点头表示同意,一切听从妈妈的安排。邢艳芳随后和妹妹通了电话,说出了她的要求,邢艳芬表示赞同,那样的家庭规矩不少,最让人烦的就是逢年过节应付客人,有句话说得好,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为了巴结他家,亲戚朋友肯定少不了,结了婚成了媳妇,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婆婆公公会不高兴,光是招待就让人头痛,这样做最好不过,自根打下基础,日后省得产生矛盾。
“这件事我不便说出口,只有靠你去说。”邢艳芳说。
“没有问题,我去和廖淑兰说,不同意也得同意,否则免谈。”邢艳芬说。
邢艳芳把事情又跟丈夫叨咕了一遍,袁维华有些不同意,不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要争取他们的同意,不能过于勉强,会伤了父母的心,那个父母不愿意子女一起过,子孙满堂皆大欢喜,这样生活才有乐趣。
“我也想和他们在一起,可是他们家能干吗?不如这样办合适,两家谁都方便。”邢艳芳说。
“可是中国传统就是这样,谁也改变不了,其实到谁家都一样,只要儿女孝顺,做老家的心里都高兴,吃点苦也心甘情愿。”袁维华说。
“别人我管不着,咱们女儿结婚必须出去住,这是我最终底线,谁也不能更改。”邢艳芳固执地说。
由于生气,声音大了许多,丈夫太书生气,总会讲他的大道理,光说大道理管什么用,别人可不跟你说这些,只要自己合适,自己高兴,他才不管有没有理,没理也是理,这就要看谁的嘴会说,谁能把谁驳倒,最终谁会占上风。女人结婚以前可以作为筹码,一旦结了婚,成了人家的媳妇,一些事情由不得自己说了算。这个时候不坚持,等于是妥协,定会认为好欺负,不会把自己当回事。
“我看还是相互商量一下,不能因为这个产生分歧,把关系弄僵了不好,以后不好和他们相处。”袁维华说。
“女儿的事情我做主,他家不同意也得同意。”邢艳芳说。(未完待续)
第281章 没有商量的余地
廖淑兰来到李景河家,袁媛的老姨传过来话,定亲和结婚的时间他们没有意见,袁媛妈妈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结婚以后单独出去住。李友德看了老伴一眼,杨晓英知道丈夫的意思,对这个要求有些不满意,她的心里也不同意,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结婚怎么能单独出去住。现在的年轻人连饭都不会做,单独出去住怎么能让人放心,哪如在一起过好,真不知她妈妈是怎么想的,自己家里条件不错,吃喝不愁,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一般家庭根本比不了,竟然会有这种想法,非要单独出去住,难道还怕给儿媳妇气受不成。这不是没有的事情,真是太小心眼,隔着门缝看人,把他们家瞧扁了,看在儿子的面子上也不可能给媳妇气受。
“他爸爸的意思呢?”李友德问。
“他爸爸是个老实人,表示听从咱们的安排,不过他说话不算数,一切还得听老伴的。”廖淑兰说。
“典型的妻管严,作为孩子的父亲,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什么都听老伴的,那还算什么一家之主。”李友德说。本想通过袁媛的爸爸谈谈自己的意见,男人之间说话也方便,可以好好商量一下,结婚还是在家住好,那样显得一家人亲热,没有必要搬出去住,听到这样没了话说,心想和他说了也没用,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
“在家里一切都是袁媛妈妈说了算。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廖淑兰说。
“袁媛的意见呢?”杨晓英问。
“还不是听她妈妈的,哪个闺女不听妈妈的话。”廖淑兰说。
“能不能协商一下,必定我有着一定的身份。大小是个干部,不同于一般人,孩子结了婚就去外面住有些不好看,还以为是我容不下他们,说我架子大、不懂得情理。再说,哪个儿子结婚不和父母一起过,何况就这么一个儿子。让人知道会笑话我们当父母的。”李友德说。
“就是,别人还认为是给他们气受。把他们赶了出去,会说我们的不是,我们面子上也不好看,这个条件不能答应。”杨晓英说。
“她妈妈肯定是为了自己着想。为了今后看女儿方便,在家里会感到不自在,有什么话也不方便。”廖淑兰说。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又没有拦着她来看闺女,来了我们会以礼相待。”杨晓英说。
“小户人家想的就是多,像你们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属于上层社会,打着灯笼都难找,巴不得赶紧结婚。哪会提出什么条件。”廖淑兰说。
“可是她必定提出来了,我们感到很是为难,没有这样干事的。为了自己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别人还认为我们容不下他们呢,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让我们脸上无光。”杨晓英说。
“我回去找她老姨,把你们的意思讲明白,住在家里是多么好的事。什么都不用他们管,到家吃现成的饭。这么好的事上哪里去找。”廖淑兰说。
“一定要把话说得圆满,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李友德说。
“她妈妈怎么能这样。”李友德在廖淑兰走了后说:“竟然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哪个儿子结婚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也是中国的风俗习惯,让人知道也会对我有看法,认为我容不得他们小两口,不能答应这个条件。”
“我也是这样想的,让着他们会得寸进尺。”杨晓英说。
什么都可以让步,唯独这点不行,必须在家里住,开始说只要找到工作就同意这门亲事,找到工作又提出这样的条件,这是要干什么,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还以为非得娶她闺女不成,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儿子这么好的条件,找什么样的媳妇不成,多少人惦着给她当儿媳妇,只是儿子没有看上眼,为了儿子不得不同意,这可倒好,找工作达到了目的,为了自己又提出结婚搬出去住,真是自私到家了,只图自己方便,一点不顾别人的感受,没有这样当妈妈的。
这时李景河回来,听到爸爸妈妈正在议论他的婚事,袁媛妈妈提出一个条件,结婚以后出去住,见爸爸妈妈有些不乐意,不由一笑,反正把媳妇娶进门,住在哪里还不一样。
“你这孩子,还没有结婚就向着丈母娘说话,眼里还有没有我们。”杨晓英责怪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外面住我们又不是不回来,反正家里又有房,不然也是闲着。”李景河说。
“不行,这件事不能听你的,结婚以后必须在一起住,又不用她干什么,干吗非要到外面去住,让人知道会笑话我们,连儿媳妇都拢不住。”李友德说。
“你们太多心了,有我在还怕什么,难道还怕她跑了不成,到时候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比啥都强。”李景河说。只要袁媛同意结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他都会答应,不就是搬出去住嘛,这有什么可难的,这样谁都方便。
“反正我和你爸爸不同意,不能什么事都依着他们家。”杨晓英说。
“为了我和袁媛,您就让一步,她妈妈不同意我们就结不了婚。”李景河说。
“你可以和袁媛好好说说,劝劝她妈妈,不要太固执了。”杨晓英说。
“她妈妈脾气很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见,为了我们俩不要和她一般见识,暂且答应这个条件,以后有什么事情再说。”李景河说。
“既然同意就得照办,不能言而无信。”杨晓英说。
“出去住也没有什么,我们会常回家看你们。”李景河说。
“你给我说实话。这次是不是真心的,不要心里还有什么想法。”李友德说。他怕儿子又在玩心眼,现在是哄袁媛家高兴。什么条件都会答应,结婚不久会另有新欢,年纪不小了,不能总是荒唐下去,一旦结了婚,就要对家庭负责任。
“当然是真心的,我十分的喜欢她。不然不会和她结婚。”李景河说。
“咱们把丑话说头,结婚不是儿戏。不能像以前那样,心里还有其她女人。”李友德说。
“这次保证是真心,不会再有其他想法。”李景河说着进了自己的房间。
“不管怎样,我不会同意他们搬出去住。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杨晓英说。
“看看廖淑兰的意思再说,实在不行再想办法。”李友德说。
“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