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肥妞种田记-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李芳家已经很少吃粟米了。家里前几日刚买的大米和白面。李卓又抽空买了鞭炮。一家人这才往家里去了。

    刚到家没一会,赵全就端着豆腐盘子来了。

    “人家就开一早。得十五之后能开门呢。趁着人少。我赶紧买了两盘。”

    李红秀这才想起,咋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忙谢了赵全。又把多买的鱼给赵全。“你不来,我就去了。”

    赵全也没推辞,家里还有活计。就拎着鱼走了。

    “娘,这老些豆腐咋吃啊。”

    “一会拿几块咱炸丸子吃。剩下的冻起来。到时候炖菜吃。这些够咱家吃一段时间的了。”

    李芳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小芳,你不是要减肥吗?可不能吃这么些。”

    咳咳,你是我亲娘不?“娘,过完年再减呐。”

    李红秀乐了好半天,她这个闺女就会耍宝。

    准备工作都就绪了,一家人这才聚在一起。商量春联的事。

    往日李家老宅都是花几文钱买现成的。而她们今年分了出来,就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买了红纸,小心的裁好。对联是宋远和李卓写的。无非就是一些福气进门,事顺平安的。李红秀最是为难,她本就识得字不多。更别提写了。

    宋远一遍一遍教了李红秀。一家人这才写了好多个福字。裁成或大或小的正方形。让后把福字倒贴在家里,比如说窗户啦,水缸了。屋里小门了,炕柜了。这么一弄,还真有过年的意思。

    李芳又磨了李卓一会。李卓就大笔一挥,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沈毅家门口。

    沈毅年前特意来辞别过。只说是回老家过年。李芳着实难过了好久。这几个月她一直忙着发家致富了。眼看有时间了,小猎户又回家了。你说她能不难过嘛。不过这也是常理。

    吃过晚饭,一家人点了油灯,正要休息。李芳才说起正事。

    “爹,娘,哥,这段时间铺子赚的银子,还有饭馆的分红。咱家手里可有一百两银子了呐。当然,这里面有一小半是几个府里千金定衣服的银子。但是咱们年后做完就也差不多了。”

    “天,这么多。”从铺子营业好了起来以后,银子就一直是李芳保管的。如今听见这么多银子,李红秀哪里能不吃惊。

    “咱拿这银子做点什么?”

    “我哥念书的银子已经留了出来。剩下的这些,咱是买地,还是给铺子进些布料?”

    “进布料吧。咱也不能总指着人家客人拿布料。”李红秀说道,这段时间可有不少没有布料的人来。

    宋远也点了点头。“家里的地够我自己忙的了。你和你娘看着铺子,你哥念书。地的话等明年再说吧。”

    李卓也点了点头,大有自己家忙不过来的感觉。不过却也感觉很充实。(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过年
    年三十的晚饭,最是丰盛。一家四口做了足足八道菜。

    见两个孩子吃的香喷喷的,李红秀脸上就满是笑意。还不住的给两个孩子夹菜。

    吃过饭,就点了油灯。屋子里昏黄着,虽然平时都是精细过日子的。但是到了年三十晚上都会点起蜡烛或者油灯,通宵守夜。

    煮好‘隔年饭’,李红秀才端着柿饼和年糕进屋里来。‘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还吃昔年粮。今年是李红秀自己煮‘隔年饭’,用大米和小米一起煮的。李红秀说是为了有黄有白,这样叫做“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一家人唠着嗑,吃着柿饼,喝着茶水。感觉惬意的很。以往在李家老宅,总是要忙到最后的。吃柿饼,喝茶水的人很多,却永远也没有她们一家子。哪怕是李卓和李芳两个孩子。

    如今分家出来,她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还有了自己的田地,有了自己的铺子。有了自己的牛。连做梦都是笑着的。

    看两个孩子有些困意了。李红秀就拉着李芳和李卓,去厨房包饺子去了。

    庆荣村,年三十晚上,是一定要吃饺子的。一半白菜猪肉的,一半酸菜猪肉的。

    吃过饺子,还是要守岁的。好不容熬到子时,一家四口这才铺了被子睡觉。李芳前世的时候,也是有守岁这一说的。只是大多看看春晚,十一点多就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一家人早早的吃过早饭,就穿戴整齐的去了李家老宅拜年。

    因为是过年的关系,李老太太脸上也带着笑意。都为了一年有个好彩头。众人嘴里说的也都是吉祥话。

    当然,是没有红包的。拜完年,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也没有留李红秀一家子吃饭。

    一家人溜溜达达的回了家。李芳便找大肥玩去了。可能是因为天冷的关系,大肥总是缩成一团,睡觉。李芳抱着大肥,有一下,没一下的抚摸着。

    赵乐一家子都去了赵大伯家。走的时候特意给送了钥匙。赵全说怕在赵大伯家呆上一整天。便让宋远喂喂小牛。

    宋远唤了李卓和李芳。便去了赵氏家。众人正和小牛逗乐着,赵乐就哭着跑了进来。

    “乐儿?”李芳惊呼了一声,“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哭上了?”

    李芳拉着赵乐。正细声细语的问着。那头赵氏也抹了眼泪进来了。

    李芳给了李卓一个眼神,李卓便小跑回家,叫来了李红秀。

    “二嫂,这是咋了?”

    赵氏眼眶通红。半晌才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都容不下我们娘俩。我们娘俩走就是了。”

    说着。赵氏就开始收拾包裹。李红秀见状,忙拉着赵氏。

    “嫂子,大过年的。到底咋了啊?”

    赵氏脸上满是绝望,“秀儿啊。我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赵氏正说着,赵全和赵宇就从外面跑了回来。见到赵氏娘俩都在屋子里。这才松了口气。赵全见李红秀一家人都在,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可也心知是李红秀拦住了赵氏。就感谢的拱了拱手。

    饶是再不好意思。可见赵氏这个样子,赵全只得硬着头皮说道,“乐儿她娘,你咋不听我把话说完就跑了。我不是那个意思。”

    赵氏哼了一声,就转过头去。赵乐也哭倒在李芳怀里,不愿意搭理赵全。

    赵全是真急了。“乐儿她娘啊,咱俩这么多年。你还不知道我吗?你和乐儿可是我媳妇和闺女。我哪能不站在你这头?”

    赵乐一听赵全这么说,就抽抽搭搭的,“那他们指着我说我和我娘坏话的时候,爹咋不站出来。”

    原来,赵全回来,赵氏就把赵宇那件事说给了赵全听。赵全听完也很气愤。可饶是气愤,也没到了不相往来的地步。一家人还是买了好的年礼去了镇子上。

    大年初一,自然都是要按照往年一样去赵大伯家。刚进屋,赵家的人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赵全想着大过年的,就劝着赵氏。这才没吵起来。

    可这头放了饭桌,却唯独没有赵全一家的碗筷。赵氏急了,我大过年的好礼送着,你们就这么孤立我们一家子?泼辣的性子一上来,就质问起赵大伯了。

    赵大伯也不看赵氏,只瞪着赵全。“你媳妇撒泼,你不管着点?”见赵全没说话,赵大伯又道,“你说你那个窝囊样,还能让一个娘们骑到你脖子上去。这要是你嫂子,早让我俩巴掌打一边上去了。”

    屋子里的人都哈哈的大笑起来,赵大伯的媳妇王氏,也不恼。还很是配合的给赵大伯夹菜倒酒。

    在场的人无一不夸王氏贤淑达理。这么一对比,赵氏就成了泼妇骂街。众人看着赵氏的眼神就有些厌恶。

    还不等赵氏发难,赵大伯倒是恶人先告状了。

    “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赵宇,啊,你们,说去别的铺子就去别的铺子。就我这富达两个字,在锦荣镇那绝对是响当当的。怎的赵宇一跳槽,我们店里的生意就直线下降了。把我的客人都给拉走了。”

    赵宇哪里能背这黑锅,就跟赵大伯理论起来。可赵家人多势众,赵全还想着大家好好相处,就两面来回的劝。他这一劝彻底伤了赵氏的心。赵乐也受不得众人指着自己和她娘。一路上哭着就跑回来了。

    赵氏见赵乐跑了,自然就追着回来了。

    “乐儿她娘,你可别渗了心。我这不是想着大过年的都乐乐呵呵的。。。。。。”

    “你乐乐呵呵的,我们娘俩就活该受气呗?”

    赵全苦着一张脸,他当时真是这么想的。想着两头劝劝,和和乐乐的过个年。这事定然是要有个说法的。但是咋滴也得把年过去啊。哪只他这一劝,反倒让赵氏渗了心。

    “我哪里是那个意思,是我不对。我给你赔不是了。”见赵全放低身态,赵氏心里又有些舍不得。这样一来,面上就软了一些。

    李红秀又拉着赵氏劝说了几句,赵氏总算是不离家出走了。

    眼见也是吃饭的时辰了。李芳就拉着赵乐,又唤着李红秀回家做饭。连拉带拽的,总算是把赵家四口拉到自家去了。

    李红秀一边劝着赵氏,一边做饭。李芳就拉着赵乐去了仓房。

    两个小姑娘逗着大肥玩。李芳又安慰了赵乐几句,赵乐的脸上这才见晴。

    “赵二哥也不是那个拎不清的。啥事肯定得把你们娘三个放在头前。要我说啊,这事就是赵大伯闹的。那事本就是他的不是,他还非得恶人先告状了。我看啊,这是看你家我赵二哥回来了。这才这么说的。人家挑着你们两口子,你咋能上当呢。”这话也就是李红秀说,换了一个人,那肯定就有挑拨的嫌疑。李红秀也实在,事情本就是赵大伯不对,劝着赵氏,就这么说了出来。

    赵氏也心知李红秀的为人,因此听的特别的仔细。

    “赵二哥这么多年,咋对的你。你还不了解他那个人吗?虽然憨厚老实,但绝对是护家的人。赵二哥不也说了,年后就找赵大伯理论。。。。。。哪能让你们娘三个受这气。”

    赵氏这会子被李红秀这么劝,也有些反过味来。暗骂自己平日那么精明,怎么到了关键处还泛起了糊涂呢。这么一闹,反而让赵大伯更有理了。

    “可不是,我这当时气急了。这会子这么一想,可不就是这事。我咋还糊涂上了。”

    李红秀见赵氏想明白了,就松了口气。

    “其实赵二哥的想法没啥错。都是一家人,可不就奔着和和美美的嘛,总想着两头劝劝,不伤了兄弟间的和气。有啥误会解释清楚了。再说了,这大过年的。”

    赵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是,我这大过年的就哭。。。。。。”

    劝好了赵氏和赵乐,赵全又赔了不是。众人这才乐呵呵的吃起饭来。赵全和宋远还喝起了小酒。

    直到点起油灯,赵氏一家才回家去了。

    “唉,你赵婶子也是个不易的。这赵家怕是还得闹。”

    李芳吃了个柿饼,“这肯定的啊。那天我可是在那铺子里的。那赵大伯可不是个善茬。那日没啥主意,今天大过年的就这么报了下仇呗。”

    李红秀见李芳吃的满嘴都是,就噗哧乐了出来。拿了干净的帕子,细细的给李芳擦嘴。擦完嘴借着手势就点了李芳额头一下,“就你看的明白。”

    李芳捂嘴傻笑,宋远和李卓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头赵氏一家回了家,赵宇就自动自发的去烧炕。赵乐跑出去跟大花、二肥说话。

    屋子里就剩下赵氏和赵全。

    赵全见赵氏不搭理他,只得借着酒劲靠了过去。

    语带撒娇的叫到,“媳妇~”

    赵氏浑身一麻,笑骂道,“去了趟外面,还学会这招了。”

    赵全见赵氏乐了,忙大手一伸,就把赵氏给揽到了怀里。

    “你干啥,让孩子们看到了。也不怕丢人。”

    赵全嘿嘿傻笑了下,见赵氏消了气,就也放开了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热情的李红蔓
    (求粉红票票~)

    北锦大年初二都是女婿陪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往年李红芝和李红蔓都会回来。但是两个女婿却很少回来。而李老太太也不介意,只说两个女婿忙的很。

    李红秀一家到了李家老宅的时候,李红芝正和李红蔓站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见李红秀一家子进来了。李红芝扭身就进了厨房。

    李红蔓笑了笑,“三妹和三妹夫回来了。”

    宋远和李红秀都点了点头,叫了声“二姐。”

    李芳和李卓也叫了声,“二姨。”

    李红蔓笑呵呵的就拉着李红秀往屋里进。“早上起,娘还叨咕你那。”

    “二姐昨天来的?”

    李红蔓笑道,“没有,今天坐着大姐家马车来的。就来的早。来的时候娘正好起身。”进屋和李老太太、李老爷子行了礼,李红秀四下看看。就没吱声。

    李红蔓尴尬的笑了笑,先解释了下,“玉儿和她奶去上香了。你大侄子跟他爹去林远县看货去了。唉,我就说,大过年的还忙忙活活的,不得闲。还不是家里没银子。”

    李红秀不禁有些好笑,“二姐,你家没银子,谁家还能有银子了。大过年的,竟瞎说。我去厨房帮忙活去了。”

    李红蔓一愣,她以为她这么说,李红秀就得跟着上火。然后她再一提那事,就顺其自然了。可偏偏。。。。。。咬了咬牙根,李红蔓就跟着李老太太抱怨道,“娘,你看秀儿啊。”

    “你急啥。”李老太太拍了拍李红蔓的手。安抚了下。

    李老爷子吧嗒的抽了口烟袋,他算是发现了。这三个闺女,一个比一个过的好。但是能想着孝敬他们老俩口的也就李红秀。李红蔓和李红芝回来,吃最好的,喝最好的。临走了,还得把家里搅和一下。

    “瞎算计啥。竟哭穷有两下子。你过的不好,是赖你老父老母没给你找好人家呗?哼。穿金戴银的。就知道算计家里的。我咋就没看见你往回给我拿点大米白面的?”

    “你也消停的。病好了是不?大过年的,她胡闹,你也跟着胡闹。”

    李老太太哼了一声。拍了拍李红蔓的手。李红蔓跺着脚就出了上房。

    “闺女也不易,你跟她厉害啥。”

    “她不易?那衣料你当我看不出来是啥丝绸的?那头上的真金白银都是假的吗?大过年的,不要求你拿啥不拿啥。女婿不回来,外孙、外孙女也不回来。上香?上香就得玉儿跟着?”

    提到女婿、外孙、外孙女。李老太太也有些不高兴。她这在家天天呆着。就盼着平日里宠着的几个外孙、外孙女来看看她。好不容易过年了。一个两个都不来。就俩闺女自己回来了。李老太太本来心里就惦记李红莲,这么一整。心情更不顺了。

    “我也不管了。我操那心干啥。”

    李红蔓进了厨房,因为带着气,谁也没搭理。李红芝倒是往李红蔓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