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福-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说着,三公主与几位郡主已然快步进门来,到了丹樨之下便与太后皇后道:“如今这人也太大胆了,前番楚王的事才下了定论,这会儿郑王府又有人在药里投毒。好在郑王谨慎,否则的话,今儿可又是一条人命了!”

    皇后听闻心下一紧,强笑道:“不会罢,谁有这么大胆子?”

    三公主快人快语,见状道:“皇嫂还笑得出来?我可不是说笑的,现如今皇兄在前堂暴跳如雷,正在下令抽打那药童呢,还下旨不准打死,我琢磨着这是回头让大理寺来用刑,这人要是去了大理寺,就再没有审不出来的了!”

    她说的极快极气愤,宫里这两年是真不太平,她这个公主虽然不参于政事,但是若是形势危及赵家利益,那于她也是没有半点好处的。而接连几次竟屡屡有人冲皇嗣下手,这不是挑衅是什么?身为赵家人,她自然同仇敌忾。

    皇后听着却一阵阵发冷。

    她确实是让王德全去跟太医做手脚没错,可她并非买通了什么药童,她既然要害他,又怎么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她动过手脚的是罗清辉的银针,她知道他每隔两日便会替郑王扎针一次,所以不管他什么时候用针,郑王都迟早会中招。

    她怎么可能会让她身边以外的人知道有人要害郑王呢?

    而且还那么巧,药童下毒,竟然就真的被郑王查出来了!

    她再也没办法淡定,郑王这么一闹,她就完全被动了,倘若罗清辉的银针也被查出来……

    “我去瞧瞧!”

    她蓦地站起来,使了眼色给同样惊骇中的王德全,走出了门去。

    太后望着他们背影,将手上一张牌弃于案上,叹气道:“明明一把好牌,就这么没了!”

    乾清宫这里,药童被打得屁股都开花了还是不肯招,皇帝便下旨召三司来人。

    沈家这里昨儿才办过周岁宴,今儿又是中秋节,府里上下喜气洋洋,别说多么欢乐。陡然之间宫里来人传沈观裕父子进宫,沈雁也纳闷了,不是休沐半日不必当差么,怎地又特特地来人传话?

    遂让福娘拿了两个元宝出来,趁着沈宓更衣的当口塞到来传旨的太监手里。

    太监因为这事迟早传开,并不是什么秘密,也就背着人痛痛快快跟她说了。

    沈雁难免大为吃惊,这阵子大伙都在忙于陈王这事,而郑王与皇后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出来所以没有分精力关注,怎么突然之间又整出有人往郑王府投毒的事情来?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月票~~~~~~~~~~爱你们
497 反制
    沈雁还没来得及细想,沈宓已经偕同沈观裕出了来。

    沈宓面上阴晴不定,沈观裕却是气定神闲,越发像只得道的老狐狸。

    只是这种事上还能够这么悠哉游哉,着实是不简单。

    等他们出了门,沈雁朝沈观裕背影扬了扬下巴,跟福娘道:“去查查老爷最近都上哪儿去了?”

    沈家父子到达乾清宫的时候,来的人已经不少了。除了三司几个上官之外,六部各有人到,此外通政司除了沈宓也还有人。楚王的死才刚刚尘埃落定,这里立即又闹出郑王被人谋命的事情,这已经不仅仅是赵家自己的事了,倘若皇子接二连三地被算计谋害,这对朝廷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于是乎济济一堂,大理寺卿带人到来后立即便着人拿药童用刑。

    夹板才上而已,药童便扯嗓疾呼:“我招,我招!”

    人被拖进来,到了丹樨下,急喘着粗气道:“是,钟粹宫的王公公,让奴才投的毒……”

    皇后前脚刚刚好跨进门槛,听到这话心口一抽,险些被门槛绊倒在地。

    “满口胡言!王德全几时交代过你?!”

    她不顾一切冲进了门,厉声冲药童疾呼。

    满朝文武皆扭头望过来,郑王也觑了她一眼,而后伏在地下,“禀父皇,儿臣也不相信是王公公所为,皇后娘娘对儿臣视若己出,怎么可能会指使王公公谋害儿臣呢?儿臣请求宣罗太医觐见,并且,查验罗太医的药箱!”

    好一句视若己出,这岂非是在提醒大家他郑王并非皇后的亲生儿子么?!而那句不可能指使王德全谋害他。实则也等于是提醒所有人若不是皇后指使,王德全也没这个胆子!

    满殿朝臣顿时噤声,已明白这戏唱的是哪出了!

    皇帝听到打到半死的药童居然招出来是皇后,早已经两眼瞪得如铜锣大,眼下当着这满朝文武,他哪里有什么不准的?一挥手,立刻便有人押罗清辉上殿。又有太医院及太理寺等众人一同查验罗清辉的药箱。

    皇后立在丹樨上。整个额尖汗如雨滴,她知道许多人在偷偷看她,但她却没有办法控制。罗清辉的药箱里尚有涂了剧毒的银针,而这药童一口咬定是王德全所为,看这模样皇帝已然半信半疑,如果罗清辉再招出点什么。她可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她从来没有如此害怕过,哪怕是温暖的仲秋。也开始脚底生寒。她没想到郑王竟然会抢先反制于她,更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算计来算计去反被郑王算计在手心里!

    王德全也开始如芒在背,频频地移步看向她。但看她又有什么用处?

    很快殿门口又有了脚步声,大理寺的人回来了。

    “禀皇上。在罗清辉的医箱里寻出一套沾了剧毒的银针,同时还发现个手指印。”

    “那手指印是谁的?!”皇帝喝道。

    大理寺卿禀道:“回皇上,此手印并非罗清辉的。亦非药童的。”

    不是罗清辉又不是药童,那还会有谁?

    许多道目光遂就往皇后与王德全看来。

    皇后冷汗涔涔。双唇已没了血色。王德全脸色煞白,一脸松驰的肉已经颤抖个不停了。

    皇帝咬牙道:“带王德全过去对指印!”

    近乎瘫软的王德全被拖到药箱跟前,被大理寺卿逐一比对着箱壁上的墨色指纹。才比到右手大拇指,大理寺卿便已抬起了头,拱手道:“回禀皇上,箱壁上的指模与王德全右手大拇指完全吻合!”

    王德全扑倒哀叫:“不是我!不是我!”

    “皇上!”皇后也急走几步走过来跪下,“皇上明察!王德全怎么会去伤害郑王呢?他完全没理由!”说完又在人群里急急寻找着援手,然而刘括未有前来,她目光落到靠前站着的沈观裕身上,脱口道:“沈大人,你最是明辨是非,你来给皇上分析,本宫到底有没有可能会去杀自己的孩子?!”

    沈观裕被点名,只好站出来,躬身道:“娘娘勿急,现如今只查到王德全,并没有人怀疑娘娘您。”

    这不废话吗?刚才郑王都已经说了,王德全是皇后的人,他一个奴才,哪来那么大胆子敢去谋害亲王?这背后若不是皇后撑腰还会有谁?

    人群里平日脑子动的快的很快就分析出了个中利害。而那些对政治不大敏感的想到郑王并非皇后亲生,很快也已经释然。既然不是亲生,那么在皇宫这样的地方,当母亲的暗杀儿子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何况她自己还有个儿子在冷宫没死。

    皇后呆呆望着沈观裕,已不知是该怒还是该惊,当初不是他出主意让她去杀郑王而复立废太子的吗?怎么这个时候他居然可以置身事外?难道他就不担心她把他过去背后所做的那些勾结宫闱的事全部兜出来么!

    “沈观裕,你再给本宫说一遍!”

    她站起来,伸手指着他。

    沈观裕面色纹丝不动,直了直腰,反而更和蔼地道:“回皇后,老臣方才说,如今证据指向的全是王公公,皇后对郑王恩重如山,自然不会下手加害。至于王公公为什么要害郑王,这个中缘由,就得看大理寺怎么查了、”

    “是皇后!”话音刚落,奄奄一息的药童就又开口了,说道:“王公公,来交鸠毒给我时,曾说过,只要郑王死了,皇后另扶了年幼的皇子为太子,她就会是汉时的吕后,唐时的武后,还说,会许我一世富贵……”

    说完这番话,药童口里立时喷出两口血泡,止了呼吸。

    整个大殿里随着他咽气的动作凝结出一股冷气,每个人都显得有些无地自容,皇后面如金纸,身形微晃,两眼瞪着沈观裕,似乎随时都想扑过去撕碎了他!

    但她又哪里还有什么心力去对付他,她连自己的处境都已经改善不过来!

    郑王轻轻地哽咽起来,尽管只是哽咽而未有言语,但这也足够了,这无声之中传达出来的委屈令得皇帝已然气炸了肺,火烧了心,再也没有力气使自己平静下来。

    “行人司何在?速速拟旨,着皇后迁居长乐宫幽禁!”

    “皇上!”

    殿里立刻传来皇后撕心裂肺的呼喊,但皇上显然再没有耐性听她多说,拂袖已回了后殿。

    纵然这种相互暗算的事情在后宫之中多如牛毛,但若皇后真没有下手,那么王德全的手指印不可能会在罗清辉的药箱壁上。而倘若她真没有赶尽杀绝,毫无依靠的郑王也并不可能会用这样的方式除去她,毕竟有这个嫡母在,他还是占了嫡出的名份的。

    皇后即刻被送去了长乐宫,程谓见皇帝没有再出来的意思,也就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宫里这番震荡波及的范围虽不至到整个朝堂,但是家宴用到一半就被传到宫里去的朝臣的家属还是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等待消息传出来。直到午时末刻出去的人陆续回转,告之皇后因涉嫌谋杀郑王而即刻起送往长乐宫幽居,这才使人神经咚地一跳,惊觉出大事了!

    皇后虽未被废,但却被罚幽居禁宫,而郑王则反被解去了束缚,得到了自由走动的权利。虽然对他本身来说并没有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对于才从楚王案中脱身出来的他来说,已经算是占据很大的主动了,郑王手段之烈之狠,也莫不让人为之心凛。

    皇后幽居禁宫,虽然仍享皇后之尊,但一个连子嗣也指望不上的孤家皇后,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还真难说。

    沈雁不知是因为事先从太监处知道这事所以对皇后的下场有了准备,还是因为皇后的下场仍难以让人满意,对此反应反而平平。

    其实如果皇后真打的是放弃郑王而另扶皇子,以此迂回达到复立赵隽的主意,也算是与他们的计划不谋而合,可是皇后的目的并非真想替大周挑个合适的君主,而是为了满足她自己膨胀的私欲,就算他们能够联手把赵隽救出来,也绝少不了后患。

    而到那个时候想要除去皇后就难了,一则她是赵隽的生母,赵隽不可能会亲手除去自己的母亲,二则碍着赵隽,就是韩稷他们再动手也是各种不便。赵隽即使不亲近皇后,也难违人伦二字,总之没有皇后他们也要成事,能赶在赵隽出来之前把皇后斗败,其实反倒是最好的。

    如此看上去虽然大快人心,因为根本不必他们出手皇后就栽了,而且是栽在她自己的嗣子手上。可是皇后一日未废,或者说一日未死,她就仍还有翻盘机会。斩草不除根,终归有后患。而这次皇后倒霉,真的没有沈家什么事么?

    福娘让庞阿虎打听来的消息,沈观裕前不久曾经上郑王府去核对过一次口供。

    而后不久郑王就称病了。

    联想起他一贯的老谋深算,沈雁又怎么会认为这件事里没有他的影子呢?

    不过他不说,她也不会戳破,本想跟沈宓说说这事,但看他事实也一派淡然的样子,相必是也从中嗅到了点狐狸味儿,因而也就未曾多事。(未完待续)

    ps:月底了,求月票啦啦啦
498 条件
    京中接连出了几宗大事后,风声反倒静了静,立储之事没有人再紧催,除了皇帝自己开始着急。

    不过这当口是不会有人赞同他立刻立郑王的,他只得也消停起来。

    有了这股短暂的平静,沈宓韩稷他们私下筹备平反之事倒是取得了更富足的时间,沈观裕始终没有多么过问他们在办的事,仿佛他们是他们,而他是他,但细想之下,又总是能在他们正办的事情里发现他若有若无的影子。

    日子飞向了九月。

    沈韩两家的婚期终于临近了。

    沈雁初时还是有点腼腆,毕竟她才是个十四岁不到的少女,或按正常来讲,她是该害害羞,以及抗拒抗拒的,但当她发现压根没有什么人在乎她是害羞还是期盼,也就费事去伪造那副形象了,她如今对于成亲这桩事已经能够安之若素。

    婚期定在九月十九。

    十六日韩家就开始来催妆了。这意味着接下来好些日子沈家都会处于一派热闹之中。

    沈家请来帮着主持的人挺多,而且还都挺有脸面,大家都乐见这桩婚事,因而每个环节都安排得十分周到,不要说出现纰漏,就是哪里有丁点不合适都早早被发现并且调整改过。

    碧水院里四个丫鬟,胭脂青黛,福娘碧琴,沈雁都会带过去,其实这原本有点不合规矩,陪嫁丫鬟带上两个就差不多了,其余还会有别的下人的。

    但是考虑到沈雁得腊月才满十四,年纪还是小了的,身边多两个人总是方便些,而韩家那边听说后也表示没有问题。反正颐风堂本来就没有丫鬟,因而也就决定下来。

    嫁妆零零总总共有一百二十八抬,这一百二十八抬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置下来的。此外还有田产田契这些,统共交给胭脂青黛她们拿着,就不从催妆日走,而是随出嫁日一起过去,数目不知几何。但看胭脂二人从华氏房里出来时那番半日才缓过气来的表情面色。想来不会太少。

    沈雁只拿了单子,便就准备起一房一房地行拜别礼来。

    想她重生回来到如今,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身处的环境却已因她搅得天翻地覆,谈不上什么成就感,不过是多了几分感慨。有时候女人总觉得自己力量不如男人,可是但凡咬着牙去做。却总能够取得些改变。

    季氏打从沈弋出嫁,越发深居简出,手上中馈也移交给了华氏她们三个,只悉心带着沈芮。华氏一直对沈家中馈不怎么上心。不过就是尽尽责任,如今身边又添了一双儿女,更是无暇多管。于是更多的还是交给了曾氏陈氏。

    曾氏陈氏乃是表姐妹,曾氏在沈家这几年又的确展现出了她的大度大方。而陈氏如今性子也恬淡了不少,与沈宣之间虽然仍未复合,但沈宣这几年却再未曾传出与别的女子有什么瓜葛,倒有了几分沈宓的身端言正的味道。

    不知是打心眼里产生的变化,还是受到曾氏的影响,陈氏对沈葵比对沈茗并没有什么分别,而原先伍氏在时对沈葵的悉心教养也还是取得了好的结果,沈葵对嫡母及哥哥也都十分亲近,他显然是个相对单纯的孩子,对照顾过他的每一个人都很友善。

    沈家如今年龄稍大的四位少爷在家宅和睦的气氛里也展露出兄友弟恭的一面,沈莘沈茗在国子监里交游广阔,下届会试他们俩将会同时下场。沈芮沈葵则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