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福-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潜藏在各大营里,说不定哪一日就合谋起来包围了朕的宫殿!当初的三千人,到如今多半也有了后代,加起来就是一批庞大的兵马,而偏巧五军营里又有四个大营尽掌在勋贵手中,你说,朕有了这心病,能安稳得起来么?能对勋贵们放心得起来么?”

    楚王脱口道:“难道这枚火凤令就握在华家手上?”

    “朕不能肯定是不是在华家手上。但,这么多年暗查下来,只有他华钧成才最有这个可能。”皇帝望着他,“你说的不错,华家虽然擅于伪装,但他们私下与陈王府的情份却是没那么容易断的。朕已经查到,陈王府被灭之后不久,华震阳曾经秘密去过金陵。”

    楚王听完这一大段下来,再听到这些已不如先前那么吃惊了。

    他凝眉道:“既如此,那父皇为何不直接抓了华钧成来拷问?”

    “朕的目的是拿到火凤令,而不光是他华家老小。那三千死士未曾擅动必然是因为火凤令不知下落,倘若朕捉了华钧成拷问,岂非会引来那批死士的注意?

    “再者,朕总觉得华家这些年的忍让十分可疑。在朕这么些年的冷落之下,他们未曾有任何正面反应,只是一味逆来顺受,再加上他们陈王府被灭之后不久就找借口搬去了金陵,如果不是当中有什么隐情,他们何以会如此?”

    皇帝蹙起眉头,露出些微不耐,“你一味只知道追问,却不懂得思考这个中疑点么?”

    楚王连忙垂头:“儿臣只是太过惊讶。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缓下神情,说道:“朕不动华家,一是疑心火凤令就在他们手上,二也是忌惮着那三千死士。倘若火凤令真在华家手上,那么擅动之下我们要面临的风险就大得让人难以招架。”

    楚王咽了咽唾沫,完全已没有了先前的暗自得意。

    他从来不知道皇帝还有这样一块心病,更没想到这块心病竟然这么棘手,怪不得皇帝要等到夜深人静时悄悄召他进宫细说,他忽然有种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的感觉,这件事连手拥那么多大内高手的皇帝自己都未曾办到,他不过初出茅庐,哪里有本事顶得住这么大的风险!

    (求月票)(未完待续)
468 不解
    “父皇,我……”

    “你既是想将功折罪,那么便先想办法从华钧成手上拿到这火凤令。”皇帝不等他说完,已然转身打断他的话继续往下说:“往日朕没曾直接捉他来打听,乃是怕他有了提防,再者,朕也不放心交给他人去办。

    “这次你可以设点圈套引他上钩,令朕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捉进天牢审问。如此就算是那些死士知道他被捉,也不会疑心到别的事上。但你切记决不要打草惊蛇!同时最好能上华家查探查探,等朕拿到此物之后,你再去参华钧成。”

    楚王站了半晌,才艰涩地垂头:“儿臣遵命。”说完他又抬起头来:“只是儿臣从未曾见过那火凤令的模样,不知父皇可否画个图样与儿臣?”

    皇帝却道:“朕也没有见过。那令牌只有一个,是陈王亲手所制,因为死士出的任务皆是机密要务,无干的人员是见不到的。朕只知道那是枚不大的牌子,能够塞入袖口,上头有陈王妃的指模刻印以及名讳。此事必多凶险,你行事需相当注意。”

    楚王微微凝神,拱手道:“儿臣省得。儿臣这就回去与宋长史等商议商议,再行下手。”

    皇帝扬手:“去吧。切记勿要走露风声。”

    楚王答应称是,躬身退了出去。

    皇帝望着他消失在门外,才回到书案后坐下,从袖口里取出支通体碧莹的凤头玉钗,出起神来。

    楚王出宫这一路说不上什么心情。

    原先他只觉得宋正源出的是个好点子,只要他办成,皇帝必然会重新考虑他为太子。而他又何曾想到皇帝竟然会交给他这么样一个任务。

    这件事若是办成,自然于他好处多多。但若是失败,那将不仅仅是失去太子之位这么简单。

    皇帝对火凤令志在必得,对那三千死士如芒在背,这件事打从他向他吐露出真相那刻起,已经容不得他不答应了。他的父皇,显然并不比他想象的对他要仁慈。

    “王爷,到府了。”

    冯芸在轿下禀道。

    他垂头看看已然攥出汗来的手心。半日才起身来。

    等待辛乙来回话的当口。韩稷在窗前静坐默语,杯子里的酒仿佛凝结成了冰。没人相扰的时候,他才能仔细回想着前后这经过。

    两杯冷酒下肚。脑子也似清醒起来。

    魏国公在说到陈王妃的时候,的确是面色不自然的,那座金莲他也确定跟书册上描述的陈王妃的徽记相符,可是沈雁是让他求证真伪。而不是让他语焉不详地问几句话就算数,反过来说。即便是魏国公与陈王妃真有私情,又怎能确定他就一定是魏国公的儿子?

    建国之后陈王就南下去了金陵,而陈王府出事乃是在去了金陵年余之后的事,如果他真是魏国公的儿子。那么岂非是说魏国公在陈王妃离京之后还常去金陵与陈王妃秘会?而这又怎么可能呢?那会儿他虽然还不是国公,但却也是世子,偶尔不在岗还成。怎可能时常下去?

    再者,陈王妃身为王妃。无论身在何处身边皆有大班人马跟随,又怎么可能会有机会与他私通?

    就算是曾经有些说不清,那也是从前行军的时候,若后来还有暖昧,难道陈王会不知道?就算陈王很忙顾不过来,陈王的几个儿女难道也一点都没有察觉?根据他所收集来的讯息,以及辛乙的转述,陈王妃与郡主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

    而辛乙连魏国公与陈王府的关系如何他都不知道,后来还是辗转才查到他被魏国公所救,再加上皇帝到如今也没有怀疑韩家跟陈王府有什么干连,至少证明,魏国公在陈王南下之后,已并没有常在陈王府出没。

    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说明他就是魏国公的儿子呢?

    他浑身的血液在凝滞了半宿之后,忽然又流动起来。

    也许真的只是他误会了,他其实还是陈王的儿子,魏国公不过是他的养父。只是若这样的话,他为什么会在冒死留下他呢?还有陈王府出事当夜,也正好是陈王在宫中罹难的时候,他为什么会刚好那么巧就到了金陵?

    是真的巧合,还是他专程而去?

    沈雁的疑惑,也让他真真正正困惑起来。原先在不知道魏国公与陈王妃这段隐秘的时候,他只当他是凑巧路过,但既然肯定了他们曾经是旧识,那自不能再相信这是巧合。难道说,魏国公是提前知道了陈王府要出事的消息,特地去的?

    那他这消息又是从何而来?

    陈王遇难与陈王府出事发生在同时,而从京师到金陵至少得一日夜的时间,他在去到金陵之前,到底知不知道陈王会出事?

    “少主!”

    辛乙忽然推门进来,说道:“楚王是子时初出的宫。宫里的消息称他与皇帝是在西暖阁里会的面,只有皇上与楚王二人在内,侍候的宫人也只有各自身边的近侍。”说罢他上前将他手里的酒杯拿走放到桌上,重沏了杯热茶在他手里,说道:“如此机密,必然是极要紧的大事。”

    韩稷看了眼手里的茶,站起来,“眼下能有什么大事,值得连夜宣见?”

    辛乙道:“眼下朝中的大事,无非是立储之事。昨日礼部传来消息,说是今年持香读祭的人选定了郑王,楚王先后两次进宫,恐怕跟此事有关。毕竟这事若定下来,郑王离册封太子之日便不远了。”

    韩稷端着杯子踱步:“早上那次进宫尚可说是楚王为求皇帝而去,可夜里见宫驾,若无要事大事,又若无宣召,亲王是不得进宫的。陶行既来报说他是掐准时间进宫,自然是奉旨进殿。那么皇帝又有什么事情会需要深夜见他?”

    “这也是我纳闷的地方。”辛乙摊手,“皇帝这么做,总像是有什么预谋的样子。”

    韩稷沉吟道:“不管是什么阴谋,只要他敢动什么歪心思,我总会让他尝尝后果。”

    辛乙颌首:“立储之事拖得太久,委实该有个结果了。”

    “快了。”韩稷望着窗外,“你去安排一下,年后我要进宫见见赵隽。”

    辛乙道:“内务府那边已经攻得差不多了,咱们的人也已经调去了碧泠宫。少主若去,他们会出来接应。”说完他又道:“楚王这厮不知道会不会冲沈家下手,沈家那边要不要也派人盯着?”

    韩稷拧眉:“沈家如今正受皇帝重用,皇帝还要留他来拢络南北士子,不会对他们下杀手。我主要是担心他们会冲华家出手。”

    沈雁昨日跟他提及的忧虑,他在细思之后也感同身受。华家与陈王府曾有过那么密切的往来始终是个大隐患,而皇帝究竟为什么没有果断向华家下手,而只是不断刁难,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这里头当真有什么因由,那么这因由又会是什么呢?

    “你去知会贺群他们仔细些。另外,”他回转身来,“再去打听下国公爷如今在做什么,骆威又有什么举动。”

    魏国公的警觉性并不弱于他,方才他把话问到了那个份上,恐怕心里也早有了疑惑。他若有什么事都会交给骆威去办,说不定从骆威身上能够找到些突破性线索。

    沈雁在华府里,这几日脑子里也没怎么闲。

    这日早上天放了晴,华钧成难得在家里陪女儿。

    上晌华夫人让人收拾了暖香阁出来让他们吃茶赏雪,沈雁有点小伤风,便趁着华家姐妹仨儿去门外折梅的时候坐到了华钧成身边,吃着盘子里的蜜饯说道:“舅舅这些日子倒是清闲,最近送去内务府的丝绸皇上可曾有说过什么?”

    华钧成喝了口酒,嘿嘿说道:“自从你们家跟房家联了姻之后,舅舅也跟着沾了光,这大半年里房阁老替我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好话,并没有再一味刁难我。虽说还是有些不顺眼的意思,但我这心却比从前踏实了。”

    沈雁看了眼窗外梅林里正挑选着梅枝下手的那姐弟仨儿,说道:“从前与陈王府有往来的那些文武臣子,皇帝处决起来可谓是手起刀落痛快得很,但是在对待华家这事上,皇上却显得优柔寡断,舅舅真以为这是外祖父激流勇退导致的么?”

    华钧成目光微闪,望着她道:“要不然你认为呢?”

    沈雁缓缓呼着气,说道:“我也不知道。”

    但是她转而又问:“那么舅舅觉得,皇上对华家会不会有什么企图?”毕竟华家金银成山,前世被抄之后充入国库,令皇帝也发了笔横财。当然华家的钱财不大可能会左右得了皇帝对华家的生杀,可是,又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呢?

    华钧成微微色变,转而扭头沉思起来。

    沈雁抿了抿唇,接着说道:“我记得当初劝说舅舅搬回京师时,舅舅原本执意不肯,还说我不会明白您,当初舅舅那样坚决,如果不是父亲把皇上要对付华家的意思说给您听,你还是不会肯搬回来的吧?现在我也不小了,舅舅能不能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您想要留在金陵呢?”(未完待续)
469 穷途
    华钧成目光忽然变得晦涩。但很快,他脸上立刻又露出那样弥勒佛一般笑容,说道:“哪里有什么原因?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不用再提了。你若是真喜欢韩家小子,觉得他值得托付,舅舅是不会硬拉着你不嫁的,反正舅舅在世一日,总归护着你好便是。”

    “哪儿跟哪儿啊!”沈雁郁闷地,明明说着华家的事,他偏又扯上了韩稷。但下一秒她又蓦地顿住,华钧成说话并不是这么三不搭四的人,又怎么会没头没脑说上这么一句呢?她觑眼打量着他,说道:“舅舅不肯搬到京师,莫非跟韩家有什么关系?”

    华钧成打了个哈哈,“怎么可能?我跟韩家压根不熟。”

    不熟,不熟又怎么会知道魏国公那么多事?

    他越是这样,就越值得怀疑了。

    华钧成对魏国公的成见向来极深,据他说是因为魏国公与陈王妃私下有染,身为陈王的挚交,华钧成会因此而不待见魏国公倒是也说得过去。可是再想想,如今陈王和陈王妃都死去那么久了,在陈王都未曾发现的情况下,他一个外人对这段私情表示如此大的愤慨,显然就不合常理了。

    他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容忍不下,那么这些年为什么又未曾见他对皇帝以及当年参与屠杀陈王府的那些朝臣有什么过激的言论?为什么偏偏只针对韩家?

    难不成,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内情不成?

    不但是有内情,而且这内情还很可能重要到华钧成宁愿深埋心头也不愿意开口提及。他明明是反对她嫁给韩稷的,然而最终又还是未曾说什么让她堵心的话。方才又表示事情过去很久了,没有必要追究,那就是有可能已经无从追究。

    无从追究的事情,他当然不会再主动告诉她,毕竟她过了门便是魏国公的儿媳,站在他的立场,说多了反倒有挑拨之嫌。

    沈雁觑着他。默不作声也抿了口酒。

    “你伤风了。不能喝酒。”华钧成将她的杯子抢过来,睨他道。

    满脸上尽是亲和好说话的样子,方才一闪而过的精明却是分文也再看不到。

    沈雁想了想。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问问舅舅,您可知道陈王还曾留下什么后人在世?我听说陈王妃死时腹里是怀着近八个月的胎儿的,那个婴儿有没有生下来,若是生了下来。后来去了哪里?”

    “怎么可能还会有后人?”华钧成看看左右,虽然知道这是自己的家。并不可能会有外人在侧,但多年养成的谨慎还是让他格外小心。“陈王妃确是有孕在身,但我却不知道她生下来没有。我也没有看到过她的尸首。”

    沈雁默然喝了口华夫人让人熬给她的祛寒汤。

    华钧成能够回答上来这些问题,那更能说明当年华家与陈王府后来的疏远只是掩人耳目。既是掩人耳目。多疑的皇帝必然也会怀疑。在怀疑和查证之后他还只是时不时的刁难而已,细想之下,未免太过不正常了。

    “看我们折的梅枝!”

    门口传来华正宇那独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清亮的嗓音。在他们三人之后,下人们抬了枝将有半人高的梅枝进来。火红的梅朵缀在灰黑的枝桠上,说不出的冶艳多姿。

    华正宇飞扑过来到沈雁身侧,高兴地道:“雁姐姐,我大姐夫方才差人送了许多野味来,他们去了郊外打猎,姐姐说我们晚上可以在茜雪斋烤兔子吃!”

    沈雁被打断了谈话,索性高兴起来:“真的么?那太好了,最好再弄几只野鸡,若有羊羔什么的是最好,我好久都没吃过烤全羊了!”

    “那还不容易?”华钧成似乎很高兴能因此转移话题,眉间那抹郁色也暂时抹了去,“这就让人去庄子里逮两只来便是。”

    华家这里去了人往庄子里,盯梢的人立刻将消息传回楚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