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材料为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此后几天的报刊上,不少媒体都受到了这份报道的启发,对港币升值那几天的汇市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其实类似的分析,在那段时间已经有不少,但由于当时大家都不知道那个神秘投资人是谁,对整个操作过程的资金投入量认知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因此猜对的人没有几个。
可现在大家都是按图索骥,再来倒推过程,那就太容易了。
大多数媒体都得出了和大公报同样的结论,不过他们可不像大公报还要玩什么含而不露的手法,故作神秘。这些媒体都直接点出了郭逸铭、华粤集团的名字,甚至有媒体将巴普蒂斯塔的名字都登了出来,在报纸上列出他的过往身份:前美洲银行高级投资顾问、加州政fǔ高级投资顾问!
这个分析一出来,后来的报纸更是大胆下判断,言之凿凿将神秘投资人的头衔,戴到了郭逸铭的头上。其用词之肯定、语气之坚决,即便现在郭逸铭站出来说自己不是那个神秘投资客,也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了。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别人已经帮着点穿了郭逸铭就是救市者的身份,大公报也不再遮遮掩掩,又连续写了好几篇系列文章,正大光明地为他造起势来。
其中一篇文章,郭逸铭是兴奋不已,连连击节赞叹,对撰写人赞不绝口。
文章写到“鉴于香港前几个月出现的经济危机,就是源于货币超发,由通货膨胀诱发国际炒家抛售港币,最终导致港币不断贬值。
而这一次华粤集团大举吸纳港币的操作,使得港币币值迅速由1:11,上升至1:9。5,更加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在港币币值好容易稳定下来的时刻,这次港府收到的巨额港币,就不应再投入流通,以免再次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导致港币出现雪崩。我们建议港府应将这笔资金直接销毁,如若不然,也应作为储备货币暂时封存起来,以后可以根据需要,再适时做出调整……”
郭逸铭朗声大笑,这是谁写的文章,谁出的点子?
这也太他娘的阴损了!
通过这篇文章,大公报就差没指着港府鼻子说:你要是敢把这钱再拿来流通,就是蓄意摧毁香港经济的罪魁祸首!
这下子把港府逼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三十亿不用吧,这就等于他们收到了一堆废纸,对于以敛财为目的的港府来说,这比剜他的肉还心痛。但是用出去,那就成了公然掠夺香港财富的罪恶举动,别的不敢说,一顶香港经济破坏者的帽子是跑不掉了,以后几百万市民谁还会相信他!
用,或是不用,港府无论作出那个决定,都必然会产生令他们痛不欲生的副作用!
郭逸铭一边看,一边用力拍着大腿高声叫好。
写文章这人太了不起了,这就是把港府高高架在火堆上烤啊。这篇报道一出来,再得到一呼百应的响应,港府就算再垂涎这笔钱,也只有忍痛割爱。
三十亿,就这样被轻飘飘一篇文章给化作了流水,这才是一支妙笔压千钧呀!
他迅速又翻看其他报纸,发现大公报的报道迅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响应。事关到全港所有人的财富是否会再次缩水,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雪崩、直接摧毁香港经济的恶果威胁下,无论亲中还是亲英媒体,都一致在报纸上大声呼吁港府看在民生维艰的份上,千万不要再将这三十亿投入流通了。
港府本来一直在装聋作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发出同样的呼声,最后终于不得不站出来,捏着鼻子宣布:这钱不会再进入流通;同时,本着以什么名义收取,就用于何处的原则,这钱将作为未来移动电话业务的奖励金。港府以两年为期,对四家经营移动电话业务的公司进行考核。到时候哪家公司对本港移动电话业务贡献最大,这钱就发给哪家公司作为奖励,奖励其为香港的移动电话业务做出的贡献,使之更有动力,为香港移动电话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云云……
郭逸铭笑得在地上打跌,差点没背过气去。
港府这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都可以想象得出,港府在作这番表态的之前,不知道咬碎了多少牙齿,切齿唾骂了多少人,最后才含泪做出这番表态。这是第一次,港府被人从口袋里,生生掏走了三十亿!
对于港府来说,这比割他一刀还痛!
不过郭逸铭也很清楚,港府此番表态,证明他们虽然被迫做出了声明,但他们并没有甘心放弃这笔巨大的财富。
所谓两年后对四家公司的移动电话业务作出评判,将钱奖励给业务发展最好的公司,港府肯定是偏向于那三家英国公司,而不可能是华粤集团。尤其港府自己就在香港电话公司占20的干股,到时候,明面上将这钱奖给香港电话公司,但只要暗中过过手,这钱就又回到了他们腰包。
“两年后的评判么?呵呵呵呵,我们就到时候看看,究竟是哪家公司发展最好吧!”
郭逸铭放下报纸,冷冷一笑。现在谁都知道,华粤集团尽管拿到了移动电话牌照,可是为了筹集这三十亿港币,将能挪用的资金都挪用了,现在正处于资金短缺中,绝对无力再投资建设移动电话网络,变相地等于已经自动出局。
所有人都会以为赢家会是三家英国公司之一,但唯有郭逸铭不这样认为,结果说不定会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他再看接下来的报纸,发现随后事态的发展,似乎开始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从他就是拯救港币的神秘投资人身份暴露以后,报道渐渐开始偏离了原来方向。媒体们在对他的短暂欢呼赞扬之后,开始调转了枪口,将质疑的声音对向了港内其他的富豪们。媒体们表示论资金实力,华粤集团绝对不是最富有的,而且人家才来,就如此爱港护港,为什么本港的大公司、大富豪们,坐拥数百亿资金,却眼睁睁看着港币一天天跌落、汇市股市双低、通货膨胀、人民生活艰难,而袖手旁观?
在这里,许多媒体都引用了一句极为煽情的话作为总结:能力有多大,责任有多大!
记者们一向是喜欢无风也起浪的职业,现在找到了一个话题、一个可以炒作攻击的对象,他们笔端的报道越发犀利,直指向一个个港内富豪们,从包家、李家、霍家,一个个将他们的家产、实力进行了一番详细点评。
最后,还以华粤集团作为参照物,给各家进行打分。
华粤集团被他们评为了三星,而拥有百亿资产以上的包家、李家、霍家都被评为了五星,这巨大的差异,让记者们更加愤怒,攻击也更加猛烈,笔下更不留情。有些攻击报道之尖刻,以近乎于人身攻击。
郭逸铭看到这里,敏感嗅觉到了一股异样的味道。
这些媒体已经脱离了正常的报道,开始了疯狗一样的乱咬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讨论问题,而是想把更多人拖下水、降水彻底搅浑的举动。通过质疑港内富豪,将港府的不作为也轻轻掩饰过去,同时还通过这一举动,让港府与富豪们站到了同一战壕,对于郭逸铭这个异类产生出一种厌恶的情绪。
他急忙又看了几份,发觉报道的内容更偏了。
一些媒体又重翻旧帐,指出当时港币已经跌至谷底,并且港府的利好消息一出,港币回暖的势头已经非常明显。这个时候郭逸铭突然入市,虽然推高了港币,但由于这一波盲动,提前消耗了利好消息应该具备的上冲动力,在短暂的回涨之后,就因为上冲乏力,而僵持在了9。5这个价位。
部分媒体开始用比较隐讳的笔调表示,如果郭逸铭不是这样自私,大家在港府调度下统一行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更有媒体直接说,郭逸铭配不上香港经济拯救者的称呼。
郭逸铭当然没有大公报等吹嘘的那么高尚,他在汇市大肆购买港币现钞,纯粹就是为了恶心港府一下。接下来顺便也觉得可以通过联动操作,小赚一笔,根本就没想为香港做点什么,更没有狗屁“能力有多大、责任有多大”这些内裤外穿的家伙们同样的觉悟。
可看到这些质疑的报道,他还是感到很恼火。
这些相关报道媒体的立场,让他感觉这里面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其目的,不外乎抵消前段报道为他树立的正面形象,进而那些攻击者反而站到了道德制高点,开始对他进行批判。
这,应该又是中英之间的角力吧,一方拼命想把他形象塑造得高大完美,另一方想尽办法对他抹黑打击。
靠!
我不过想安安稳稳做生意罢了,怎么就这么多狗屁倒灶的事!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个伟大民族的卓越品质】………
第一百四十八章一个伟大民族的卓越品质——
第一百四十八章一个伟大民族的卓越品质
“陈部长办公室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回来?”
郭逸铭才回到北京,还没来得及洗去火车上捂出来的一身臭汗,就听到办公室留守人员向他汇报,他去香港的这段日子,机械工业部陈部长办公室天天打电话来,询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是的,每次都是安秘书亲自打来电话。而且听说您不在,却又让我们不要通知您,说只是一点小事,不方便打扰您。”小姑娘崇拜地看着老板,双眼都是小星星。
老板在香港的所作所为,她们这些办公室留守人员都很清楚。年轻人都是热血的,当初得知港英方面一再的刁难,她们比郭逸铭他们还要气愤。当听说老板用三十亿现金恶心港府的行为后,所有留守人员都是欢呼雀跃。
好多人都惋惜没有跟着老板去香港,亲眼看到港府吃鳖的样子。
不光是办公室,研究所、工厂的职工以及家属,都是欢声一片,就像是公司打了一个大胜仗一般。虽然也有人担心这样做是不是过了,会不会被港府报复,但从内心讲,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畅快。
受到这次事件的激励,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都变得更加高涨。
郭逸铭这次虽然没有为公司挣回一分钱,甚至公司在香港的业务以后可能还会遭到港府方面更多的刁难,但所有人都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这种感觉,和拿到了奖金时的感觉完全不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
无数的老科学家、老研究员,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对于中美电子研究所有了一份真正的认同感。
“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
“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工作!”
这些曾经激励了他们大半辈子的口号,再一次涌动和激荡着他们的心灵。全所上下,掀起了又一股研发热潮。这一次,他们不光是为了拿一份高工资,而是那些曾经激励他们奋发努力、而如今有些渐渐淡漠的东西,重新让他们萌发了新的激情。
受到这次事件涤荡的不仅仅是研究所里的大陆员工,那些来实习的香港员工同样受到了很大触动。
当初港府滥发钞票,造成港币跌值、市面震荡,他们作为港人对此更加揪心,对家人可能遇到的生活困难感到焦虑不安。而后公司派人为他们的家人送去各种生活必需品,还特意从大陆购入蔬菜等平价供应给员工家属的行为,赢得了所有香港员工由衷的感激。
一边是公司的善举,一边是港府的恶行,在大陆实习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他们对于港府如此卑劣的行径同样感到了无比的气愤。但在气愤之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历经港英上百年殖民统治,他们只剩下了逆来顺受这一种应对方法。
他们都认为,面对着港府故意作梗,老板也同样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
可郭逸铭的做法,给他们带来了无比强烈的冲击:面对港英当局的故意刁难,老板竟然发动了强硬的还击。
从市面上大举搜刮港币现钞,抬升了港币币值!
曾经对港币升值欢呼不已的香港员工们,在事后才得知这竟然出自老板手笔。当初因为港币升值而产生的激动,也由此转变为对老板的深深感激。对于老板敢和港府对着干的做法,他们更是在惊撼之余,对老板的胆量和深厚背景,感到无比钦佩。
在移动电话牌照资质审核会上发生的一幕,更让他们受到了巨大的触动。
对于港英当局故意用错误时间来摸黑公司的行为,老板抓住对方计划中的漏洞,戳穿了港府的阴谋。而随后三十亿港币现金事件,再一次让他们看到了老板那强硬的态度和惊人的胆魄。
并且事实再一次出乎他们的预料,港府在老板那近乎于羞辱的做法面前,居然打落牙齿往独吞,忍了下来,还不得不兑现诺言,颁发给了公司移动业务牌照!
他们还清晰地记得,当这个消息传到公司,所有员工那种激动、自豪,无数的人放下了手头工作,就近捡起所有可以发出声响的东西:面盆、口杯、饭盒,乃至是一根钢管、石块,用力地敲打,兴奋地叫喊。
在这喊声中,他们听到的是大陆不畏国际强权、敢于抗争的怒吼!
只有这样一个大国,才敢于以强者之姿,和刚刚打赢了马岛战争、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公然对抗,并最终逼迫对方低头让步!
在绝大多数香港员工心中,他们的老板形象已经化身为一个巍峨的巨人,令他们既敬且畏!
这些精神面貌的变化无形无质,郭逸铭才刚刚从香港回来,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还未曾察觉。他只是感觉回到研究所以后,人们在看到他时眼神变得更加热切,态度变得更加激动,在单独面对他时,甚至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乃至于说话的方式都变得有些亢奋而语无伦次。
只可惜他没时间深思,只是对工业部陈部长办公室打来的电话感到奇怪。
按理说,对方如果是急事,完全可以直接打电话到香港找他。哪怕有些事情不方便在电话中说,也可以大致透点口风,要不直接派人来跟他联系也可以。
可对方又让不要打扰他正事,表示以等他回来。
那说不重要吧,他们又多次打电话来询问他和示返京,并且还是由陈部长的秘书亲自打来电话,显见对此很是迫切。
他想了想,不得要领,便对舒雨菲说道:“小舒,你打个电话到陈部长办公室,告诉他们我回来了,问问……”
他话还没说完,舒雨菲桌上的电话就响了,她迅速拿起电话:“您好,这是中美电子研究所,我是舒雨菲……,嗯?安秘书?是的,老板回来了,才刚进办公室呢……,嗯,好的,我帮您问一下……”
他前脚才到,对方后脚电话就追进来了,看来事情并不像安秘书说的那样轻描淡写。
郭逸铭再次确定。
“安秘书想问问,你什么时候有空,陈部长打算亲自过来……”舒雨菲遮住话筒,低声说道。
陈部长准备亲自过来?
郭逸铭一把从她手上拿过电话,对着话筒说道:“请问是安秘书吗?我是郭逸铭,请问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如果需要,我过来就是了,怎么能劳动陈部长亲自过来!”
“不不不不!陈部长说了,这是我们有求于人,登门拜访是必要的礼节。要是郭先生旅途劳累,先休息一两天也是可以的,我就是想确认一下,看我们什么时候过来比较合适。”安秘书在电话中姿态放得很低。
有求于我?
郭逸铭一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