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炮灰养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担忧的问,这雪盐如此珍贵,万一买主问她们做盐的方法自己去做该咋办?
同时,她心底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山神娘娘赐予他们制盐的方法,以后家里没钱时就可以如法炮制了。
早就猜透王氏脾气的辛夷微微一笑,一本正经的说:“娘,这些盐都是山神娘娘赐的,以后也弄不出来了。她说山神庙近些年来没香火,交代我一定要记得为她宣扬一下。若是山神庙香火鼎盛,她一定会长久庇佑我们辛家。”
一听是山神娘娘的嘱咐,一直竖着耳朵的辛有财急忙问:“三丫,那我们该怎么去帮山神娘娘宣传?”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在辛夷身上,不知不觉,小小的她隐隐成了辛家的主心骨。
宾果,终于上道了,辛夷泪奔,撒了这么多谎她容易么她。
为了让众人信服,她特地放慢语速,用非常稳重的语调说:“爹娘,你们不用担心,山神娘娘教给我了许多能生财的方法。这些雪盐,是她为了解决我们家眼下的困境,特地赐下来的。”
见一干人听得分外认真,没有一个露出质疑神色来,辛夷继续讲了下去。
“到时,大家只要跟村民们提一提,我们兄妹上山为爹爹求药,感动了山神娘娘,所以赐予了我们雪盐,还托梦给我。只要大家知道山神娘娘灵验,庙里香火也就会多了。”
一口气说完之后,辛夷才发现编一个天衣无缝的谎言,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好,你们都记住,无论跟谁提起来都得按三丫的话说。以后我们家要供奉山神娘娘,一定要感激娘娘的保佑。”
王氏虔诚的朝着凤鸣山的方向拜了拜,转身对孩子们交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王氏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在邻里之间宣扬起山神娘娘显灵的事迹来。
流言的最大特点是,也许刚开始只是张三家的鸡下了个双黄蛋,等到一传十十传百之后。经过无数人添油加醋,到了最后可能变成了,张三家鸡下了个凤凰蛋,当然也许会有另一个神展开,比如张三下了个鸡蛋。
这就是流言的力量,在通讯极度不发达的古代,千万别小瞧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那张大嘴巴。
一点儿风声草动,都能被传成轩然大波。
于是乎,当辛夷出门后被人指指点点,被各种或欣羡或者嫉妒的眼神包围时,她深深的明白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炒作就不会有收获。
没出两天,各种版本的辛家三丫遇山神娘娘记,已经满天飞了。靠谱一点儿的,就是辛家兄妹孝感动天,山神娘娘显灵,托梦给辛家三丫,赐给她神仙吃的雪盐。
不靠谱的更是五花八门,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下暴雨那天看到了龙形闪电,兴许辛家三丫原本是山神娘娘身边的童女。
还有人传言,那雪盐是仙家的东西,吃起来包治百病。
谣言传得越多辛夷越高兴,她要的就是舆论,这也能为她以后要做的事儿造势。
被人称作童女,总比当做妖孽放在火架上烤强。
她要做的事儿,注定会让淳朴的村民匪夷所思,那就干脆提前找好借口。
上河村沸沸扬扬的传着山神娘娘显灵一事,可除了极少数人外,并没人真的因此上凤鸣山求娘娘保佑。
毕竟那在传言中被夸得神乎其神的雪盐,可是从来没人见过的。有人特地跑到辛有财家看稀罕,除了满屋子药味儿,还有几个盖着红布的瓦罐,别的什么都没见到。
这让想看热闹的人有些失望,再瞧瞧被山神娘娘看中的辛三丫,黑黑瘦瘦的跟自家黄毛丫头没什么两样。
有人暗地里嘀咕,辛有财家是不是穷疯了,这才编出山神娘娘的故事来。要是有包治百病的雪盐,肯定会先把辛有财的断腿治好。
对此,辛夷早有应对之法,无论外人如何质疑,她都守口如瓶微笑着保持沉默。
外人看来年仅七岁的辛夷,在被人套话时回答的滴水不漏,让人像捏着光溜溜的鸡蛋,使不出劲儿来。脑袋瓜聪明些的,也能此处看出辛夷的一些不同来。
对于炒作的效果,辛夷很满意,最近常有人上门问价。
但是卖到村子里又能赚到几个钱,辛夷早就计划好了,在哪儿卖,卖给哪一种人都是学问。
农夫买东西,注重的是实用,他们只会嫌辛夷开价太贵。
若是让富人来买东西,价钱定的太便宜,他们反而会怀疑便宜没好货。穿越前淘宝三钻买家,作为资深买家,对于顾客的心理了若指掌。
雪盐,一定要卖,还必须卖出一个好价钱。
第三十三章 守株待兔
在传言极盛之时,辛家办了一件让上河村人出乎意料的事儿。
他们把山神娘娘赐的雪盐,带到清流镇上去卖了。
一时间,说什么闲话的人都有,还有人红口白牙的断定,辛家一定的雪盐一定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来。
“街上好热闹。”
辛夷难得换了一身补丁少点儿的蓝布衫,稀疏的头发用红绳扎起来,站在大街上笑嘻嘻的打量着四周的人。
大勇和大壮有些怯懦的站在一旁,他们往日里很少来镇上,挡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总觉得臊得慌。
镇上的姑娘都穿着裙子,头发乌黑油亮,牙齿整齐洁白,眼睛水汪汪的,可真漂亮。
大勇想看又不敢看,飞速的瞥了一眼后,眼睛就只敢盯着地面了。
四四方方的青石板路,宽阔干净的长街,招摇在风中的幌子,黄红相间分外醒目。
十里飘香的酒家,挑着货担吆喝的货郎,脸颊长着浅浅梨涡的卖花小姑娘。
久违的清流镇,久违的美好画面,辛夷静静的站在街中间。车水马龙声,仿佛在顷刻之间消失殆尽,她还活着,真好。
这些平凡简单的生活,她还可以再次见到,那些勤劳淳朴的人,脸上永远挂着满足的笑。
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明了,原来最初的简单才是一种没有负担的幸福。她曾经劳心戮力,辜负了大好时光,曾与人斗智斗勇,最后却被最亲近的人狠狠从背后捅了一刀。
“三丫,我们真要在镇上卖盐么?去哪里卖好?听说村里人卖山货时,都在东边街上摆摊儿的。”
明明自个儿比三丫要大七岁,可大勇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拿不定主意,不由自主的询问起辛夷来。
精神恍惚的辛夷哦了声后,才回过神来,朝着浑身上下透着拘束感的大勇大壮笑了笑。
她早就想好了要在哪里摆摊,不过,这辈子她可是第一次来镇上,若是太轻车熟路,难免让人生疑。
略微动了下脑筋后,辛夷将目光移到了路人身上,假装不确定的说:“我还是第一次来镇上,不过酒楼一定需要盐,不如我们打听一下镇上最大的酒楼在哪里,然后去那儿卖吧。”
大壮两眼一直瞧着路旁吹糖人儿的手艺人,听了一耳朵镇上最大的酒楼,立马邀功似的抢着说:“最大的酒楼,这还用问。以前我跟爹爹来镇上时,听人讲过聚缘楼是咱镇上最大的酒楼了。那人还给我们指了下,让我想想,离这里好像还挺近。”
上辈子在清流镇住了两三年的辛夷,自然是清楚镇上格局的,聚缘楼可以说是清流镇上的标志性建筑,镇上人都以它为骄傲。
“二哥真厉害,那你带路,我们就去聚缘楼吧。”
辛夷语气欢快的说。
一声二哥叫的大壮心里熨帖极了,他得意的朝大勇看了眼,挺着胸膛在前方带起了路。
大勇扯扯嘴角,小声嘀咕了句:“嘴快有什么了不起,我也知道在哪儿。”
话是这样说,大勇两手紧紧搂着装满雪盐的瓦罐,小心将辛夷护在中间,生怕她走丢了。
大壮身后背着空竹篓,随着他的脚步一晃一晃的,聚缘楼的位置很好记,他没有出现带错路的情况。
三人出门前刻意打扮整齐,可在豪华的聚缘楼旁边,立显寒酸。
聚缘楼共有三层,门前的酒招华丽精美,酒楼里来往之人都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其中不乏身穿绫罗绸缎之人。
辛夷指挥着大壮将竹篓倒扣,然后把密封好的瓦罐摆在上面。接着把请村里秀才写的雪盐二字草纸,歪歪扭扭的压在了竹篓上。
不吆喝,不拉客,辛夷退后一步坐在了酒楼旁边的石墩上。
大勇和大壮一人守一边,将竹篓护在中间。
鲜少有人会在酒楼前摆摊卖东西,雪盐二字又着实吸引人目光,过往的路人难免多打量他们几眼。
频繁的被人打量着,大壮沉不住气了,他用手肘撞了撞大勇胳膊轻声问:“哥,我们在这儿会不会被酒楼赶走,人家会不会嫌我们影响生意了。”
其实三人并没有挡在聚缘楼正门,只是在离其不远的必经之路上。
“没事儿吧,我们还差些距离,万一聚缘楼来赶人,我们就换个地方呗。”
大勇也不清楚,回答的很犹豫。
两人嘀嘀咕咕的样子落入辛夷眼中,她手托着下巴,忽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儿。
虽然她的计划很好,可是不向两人讲清楚的话,破坏了她的打算就糟糕了。
于是,她从石墩上站起来,前走了两步伸出手将大勇大壮身子拉低,冲着他们咬起了耳朵。
“等会儿要是有人来问价钱,你们记得说,我们的雪盐今日不卖。”
“不卖?!”
两声惊呼重叠在一起。
辛夷赶紧伸出指头放在唇边嘘了一声:“小声点儿,别让人听到了。”
大勇挠挠头,费了好大劲儿将变声期特有的公鸭嗓压了下来,哑着嗓子问:“我们特地来卖雪盐的,不卖的话,为什么要在这里摆摊儿?”
大壮在一旁嗯嗯的附和。
“想知道?”辛夷狡黠的扯起嘴角,诱惑的反问。
两人小鸡啄米似的一起点头。
“天机不可泄露,你们照办就可以了。”
意外的答案,让大勇傻了眼,大壮则呆呆追问:“天机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漏?”
辛夷则抱着胳膊退后了一步,扮了个鬼脸。
两个少年外加一个小丫头的摊子,在聚缘楼附近十分醒目。
他们的乡下打扮,让人对竹篓搁的雪盐,并不是很重视。路人好奇的也不过是这名叫雪盐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观望了一会儿后,终于有人上前。
“小哥儿,这雪盐是什么,怎么卖?”
问话的人是一个身材矮胖的大叔,他生着浓眉大眼,一身棉布衣裳,未语三分笑。
站了半天终于有人搭话,大勇兴奋的有些手足无措,可想起辛夷的嘱托,只能讪讪的回答:“大叔,雪盐可是好东西,是山神娘娘赐给我们的。只是……”
他犹豫了会儿,恳求的眼神望向了辛夷,见她无动于衷,才继续说道:“只是,大叔,我们今儿个不开张。”
那中年汉子,原本等着大勇开价,结果半响得了这么一个答案,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他将衣衫破旧的三人重新打了一遍,摇摇头,背着手离开了。
看着三个挺淳朴的乡下孩子,怎么玩起了虚头巴脑的东西,中年汉子见多了骗局,自是不会再与他们纠缠下去。
一不小心,辛夷他们被当成了玩儿仙人跳的。
第三十四章 公子不二价!
好不容易有人光顾生意,结果因为不卖两字离开,大勇有些着急。
等中年汉子走远后,他带着些许埋怨说:“三丫,刚才大叔分明想买雪盐,你为什么要让我们说不卖。”
“这是山神娘娘的指示,我们照做就行了,兴许娘娘有她的安排。”
懒得解释的辛夷,轻飘飘的推给了根本不存在的山神娘娘。
偏偏大勇和大壮就吃这一套,闭口无言,认真执行起辛夷的话来。
陆陆续续的有人上前问价,大勇都是先介绍之后,接着说暂时不开张。有好奇心重的缠着要看一眼雪盐,也被辛夷给挡了下来。
不到一天,就有许多人听说,聚缘楼门口有乡下来的小子们卖雪盐。卖法十分古怪,既不让人看货,也不出价,甚至不让人买。
不得不说,特立独行的做法,吸引了很多人。
频繁的有人来过问,却被大勇憨直的模样打败,无论他们怎么说,这少年都是一句今日不卖。
黄昏来临,喧闹的小镇变得静谧,人流渐渐稀疏。
聚缘楼长长的影子,将辛夷三人覆盖,她用手遮住眼望着天上的夕阳,站起身来。
“东西收拾好,我们走吧,不然赶不上牛车了。”
“啊,这就走了?东西不卖了么?”
“大哥说的对,三丫,我们不是来卖雪盐的么,就这样呆坐一天?”
辛夷调皮的冲着两人摆摆手,拉长语调说:“当然不是呆坐一天了。”没等大勇他们反应过来,她又慢悠悠的加了句,“最少要呆坐三天,明天和后天我们都要过来,还要和今天一样。”
这下大勇不敢再开口乱问了,他生怕再追问下去,三丫会说三天不够再加上几天。
从上河村坐牛车到镇上,三人可是需要十文钱的,一来一回二十文钱,三天下来可不是小数目。
他有些担忧,回去后,娘亲会不会怪罪他们。
一家人可都等着他们卖盐回去救急,可他们愣生生在街上坐了一天,一罐盐都没卖出去。
想到这儿,大勇幽怨起来,明明今天好几个人都有意向买雪盐的。
三人坐上了牛车,车上已经坐了数个同村人。
有婆娘有汉子还有小娃,辛家雪盐的事儿,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见三人上车,嘴快的立马开口问:“大勇,你们今儿个雪盐卖了多少钱。镇上人真有犯傻,花大价钱买的?”
那婆娘,辛夷看着眼熟,她问完后还故意捂着嘴巴笑了笑,好像自己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一样。
大勇搓搓衣角,正想开口,话头被辛夷截了过去:“婶婶说的对,还真没人买,我们明天再来镇上卖。”
婆娘有心再酸两句,可辛夷满不在乎的样子,又让她觉得没意思,于是也没再提这话头。
大壮不太服气,明明今天想买雪盐的人很多,是他们不愿意卖而已。
路人尚且疑惑,王氏等人更不能理解辛夷的想法,在得知有人买他们没有卖时。王氏忍不住苦口婆心的劝着,等到明天再去镇上,价钱合适就把雪盐给卖了吧。
小富即安,典型的农户思想,辛夷费了好大劲儿才压下了辛家人这种想法。
虽然最后王氏同意的很勉强,不过到底也没反驳。
又连着两日只摆摊不开张,辛夷三人彻底在镇上火了起来。尤其是大勇那句名言,山神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