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赐读-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现在来看,那地瓜已经完全涨满了布袋内部的空间,地瓜上的须子也催发的老粗,因为没办法戳破布袋长出来,只能沿着边缝往外遛,结果就在地瓜表面压出了一道道的杠印。
张静哭笑不得,这些须子会出问题是事先完全没想到的。只能先手忙脚乱的把它们捞出来擦干,把外头的布袋解了,另外再想办法。
不过这么一来他倒是真正定心了,毫无疑问催生水的功效是很明显的,也就是说,只要能让果实带着一点藤蔓枝干之类的东西,浸泡在水里应该就能让它们疯长,要长什么样儿都可以。
本来他就觉得地瓜有点上不了台面,虽然文十一说了不少安慰他的话,但他每次看到这东西的样子,总还是有点觉得好像对不起文歆。现在发现事情既然是这样,或许也确实可以考虑换其它东西试试。
至于文歆留的脚印要怎么和那东西挂起钩来,相信以文十一能把地瓜都说成天赐祥瑞的口才,是不可能难倒他的!






第143章 第 135 章
上午文十一陪着文歆审犯人,下午文歆去拜访钱夫子,自然就是张静陪着。这中间两人只来得及大概交流了一下,张静把自己要换果子类型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就急急忙忙的跟着文歆走了。文十一回房间一看,才明白张静坚持要换的原因。
那些须子如果能控制它们的生长位置倒也罢了,可那是不受人为控制的,被挤压在袋子里,涨足了之后无处可去,自然只能挤压地瓜表面留下印子,这还真是挺让人头疼的。
可惜张静这会儿已经跑了,也没办法问他到底有什么详细的想法没有。文十一以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发现如果不用地瓜,事情似乎会变的有些麻烦。
因为地瓜这东西本身是在地下的,它的生长过程别人也看不到,有什么异常也只有当把它刨出来才会被发现。这样的话,要做手脚就比较简单,弄完了再给它埋回去就行。
文歆留脚印的位置离水池比较远,能被水面掩盖住的水生植物也是不可能考虑了。可如果换了其它的,只要是暴露在地表上的,一定就都会有一个能被人看到的生长的过程。如果突然凭空出现,只怕有点问题。
而且张静那田情况特殊,要是被外人注意到那里的植物生长速度那么奇特,一定会引起议论。所谓事出反常必为妖,万一形成众口铄金的局面,那就彻底把事儿搞砸了。
倒不是说文家庄没办法证明这一片地里出现的情况是因为有仙法加持——反正有张静那里的书册,要证明这点还是不难的。问题是总有人会提出不同看法,如果让不利于文家庄的言论优先散布了出去,那就不妙了。
看样子为今之计,就是要抢在别人之前先自己散布消息出去。也就是说,等不及等京里睿王府的人来再动手了,差不多这几天自己这头就该运作起来。
打定主意,文十一先开始自己做规划,等张静回来就能直接跟他讨论了。

张静这头一下午过的挺轻松。要说人情往来,文歆绝对是个中好手,拜访钱夫子的过程不要说别人,就是最挑剔的钱夫子本身都没办法说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来。
文歆甚至还考虑到了那参的价值说不定钱夫子也不肯收,于是干脆送礼都没过老先生手面,是直接给的吴方师徒俩。这师徒俩自然没道理不收,毕竟先不说送礼的人身份尊贵,就是礼物本身,那也是极品,对于调理钱夫子的身体绝对是有帮助的。
所以最后老先生只知道这位二皇子给自己送了很好的药品,但具体好到什么程度,他都不清楚。
老先生一辈子清流,这种做法在他这里十分讨巧。
毕竟人本身都是社会性动物,能收到别人送来的礼物说明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这事儿本身总归是开心的。但社会对读书人又有着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到了钱夫子这个地步,自我要求更是高,所以这里头其实是有个需求和要求之间的冲突在的。
文歆这种绕开本尊送礼的方法,实质上和走夫人路线异曲同工,并且还因为他送的东西很贴心,让这一行为更少了些许功利的感觉而多了不少人情味儿。
钱夫子搬到这里之后,少了学堂事务的压力责任,精神气都好了不少。虽然依然虚弱,但已经不会动不动就咳嗽甚至呕血。人生七十古来稀,到如今这个年龄,所求也不过就是能安度晚年,然后寿终正寝,所以对于目前的生活,老先生是很满意的。
下午文歆突然上门拜访,文祈那时候还在屋子里背书练字,钱夫子刚睡了小半个时辰午觉。突然就见刘泽沁跑进来说二皇子来了,还把老先生唬了一跳。
不过文歆也没带人,就自己以晚辈的身份跑来探望,这个做法很合老先生胃口,也就少了膈应。
两人落座之后攀谈了小一个时辰,张静和刘泽沁在一旁作陪,气氛算得上是其乐融融,也是老先生到这里之后难得的心情精神都很好的一个下午了。
这种轻松美好的氛围让张静一直到回到文家庄,都还保持着十分欢快的心情。以及对于文歆要离开这点,甚至有了些依依不舍的感觉。
因为张静虽然从十二岁起就成了学堂少东,但同龄的朋友却不多。有时候他自己都觉得郁闷,明明学堂是少年人的聚集地,可他因为有个少东的名头,反而和他真心交好的朋友却少了。
以前也不是没遇上过能说得来的人,不过大多念完几年之后就分道扬镳。大刘的话在那几年里倒是他亦师亦友的兄长一样的存在,可惜也是最终变的并不能经常联系到了。后头遇到文瑞,更是算不上是纯粹的朋友。
现在突然出现个文谙,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如鱼得水,和各种人都能侃侃而谈,并且办事处处体贴,简直就是知心朋友的不二人选。可惜囿于身份,不能深交,这实在是让人十分遗憾。
张静在这些问题上一向不会想的太复杂,还是最后文十一劝了他一句:“二皇子之所以为二皇子,恰因他乃二皇子。”
这话听着拗口,仔细想想,张静也就明白了。确实是这样,所谓七窍玲珑心,固然先天要够聪明,但后天也要有那种环境来培养才行。文歆那样的人,注定还是和自己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这么想着,依依不舍的感觉才淡了许多。

文歆隔天按计划提着女犯胡桂花离开。
虽说是按犯人的身份提走的,不过胡桂花很领的清,态度尤其好,对于文歆之前的审问,不仅全部招认的一五一十,甚至连文谙的暗示也听明白了,硬是“披露”出许多“秘辛”。
这点很出文谙的意外,觉得这个乡野村妇倒是有点见识,日后加以调教,说不定真的能为自己所用。毕竟文谙那里也不可能一直监控着他,到时候总要给他准备好一些好用的“人手”。
有了这个打算,胡桂花上京虽然依然不能去掉枷锁脚链,但行动坐卧却有了一辆还算舒适的马车配给,一日三餐也是正常供给。
这女人脑袋也清楚,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是不知道文歆的真实身份,但却很明确知道文歆是个比杨管事大不知道多少的金主。
这样的男人,色诱是不太可能,但对方显然对于精明的人也会赏识,她自然是十二万分的配合。既然对方要杨管事的把柄,那就算没有她也能给对方制造出来。
胡桂花自从丈夫早逝,就十分明白了千靠万靠不如自己牢靠这个道理,眼下发现了机会,自然牢牢把握。
这之后她被文歆安排到文谙身边,硬是靠着自己各种察言观色心思灵活体贴入微,最后成功劝说文谙彻底放弃皇位之争。甚至让文谙能从最初对她厌恶提防,直到最后终于想通,不管她出身低微年纪又大,硬是纳了她为如夫人,并将家里一半店铺产业交到她手里,也算是成就了她的一番传奇人生,这个略过不提。
眼下张静和文十一送走了文歆,就要专心来面对文歆留下的任务了。文十一把自己此前的想法都写了下来给张静仔细看,张静看完就不由开始担心。
说实在的,这事儿他们之前确实没准备,所以一开始的计划带着临时起意的仓促和杂乱。
但经过一晚上地瓜们疯狂生长的打击之后,两人都冷静了下来,又认真思考了一晚上,今天再来看文十一写下来的内容,就有条理而且有安排了许多。
只是看着这份计划,张静还是有些犹豫,文十一这次的规划做的好像有点大了,他没把握他们能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安排好一切。
按文十一这次的计划,张静那些“神仙庄稼”终究还是不能完全掩人耳目的,所以与其遮遮藏藏,不如干脆主动大方的公开出来。
与之配套的,则是文歆这次微服的事情,也可以公布了。
当然,他留在地里的脚印是重点,这个必须被单独圈出来供人膜拜。而在这个范围附近,要把之前种植的庄稼移开,把外观更加美丽的植物移过去。
这么一来,整个地里的情况就要重新规划和建设。不过好在乡野风光,要的就是原汁原味,不用怎么修建亭台楼阁,只要把种植的区域规划好就行,可以省下不少手脚。
而在这个翻修的过程中,要动什么手脚也会更加容易。按文十一的原话就是:“到时必然忙乱,就便塞些儿什物进去,也人不知鬼不觉。”
张静犹豫了好一会儿,一直到文十一说出这句话,才恍然大悟。所谓混水摸鱼,他们现在要的又不是一个完整的建好院子的结果!他们现在需要的只是建造过程中间的消息透露和混乱,在这过程里,就可以随便他们折腾了!
想着他不由崇拜的看了一眼文十一,姜是老的辣,这种搅浑一缸水的办法,果然他这种年轻没阅历的人就想不出来!






第144章 第 136 章
有了比较靠谱的既定方针,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了。
建院子这种事儿,对于文家庄来说,不算是什么稀罕事儿。不过要建个留有皇家人印记的院子,这在四里八乡都还算是独一份的。事情真格动起来的时候,不要说望镇,就连隔壁清河镇,甚至百里之外更远的乡镇都惊动了。
张静觉得,自己长这么大,这大概是第一次见识到这样的热闹。
以前建新学府人也多,但多虽多,却不乱。每个人都各安其职,工地上热火朝天却井然有序。文家庄这里的建造就不对了,不说别的,就开始连着三天,他见到的建筑工人就都不一样!
另外送来各种建材的,其中有文十一确认过买下对方东西的,但更多的却是各种小老板。好些甚至还是其它镇上以前见都没见过,现在因为听说这里有大买卖就直接赶了车拖了东西来地头贩卖的。
张静看的哭笑不得,但人家大老远的来了,要真直接让人再运回去,总也不太好。文家庄名头太大,回头让他们回去再瞎扯什么文家庄没信誉,定了东西又不买之类的,最后吃亏的还是庄里。
倒是文十一对此挺得意,本来他就在打算要怎么把这里的事情散布出去,好让周边的城镇也一起参与进来。他们现在弄的这事儿本来就是个需要口口相传的,没人关注才问题大。
他之前甚至还计划好了要请几个说书先生特别编一些段子来说,这样宣传的效果能好些。没想到他这里才刚开始动作,人手都还没完全寻觅妥当,附近的城镇上消息倒是灵通,已经自发行动起来了。
其实他是忘了,今年文瑞那里为了把文韶从京里引开,已经刻意的放过类似的消息,时至今日,三皇子殿下亲访茂林探察祈愿石真假、破除谣传并从中揪出一干煽风点火从中牟利的不法官员的事儿已经不胫而走,成为了最新的皇家美谈。
人之间总是有攀比的,你茂林有这么一个东西出现,其它地方自然也希望自己这里能出点什么吸引人眼球的事情。而且茂林的事儿说到底是个公案,虽然很有传奇色彩,却不能让人觉得满足。
甚至祈愿石的事儿是假的,这本身就很让人失望,民众都会在潜意识里希望能有更好的结果出现,毕竟古往今来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还是大团圆结局。
但这种事所谓可遇不可求,并不是你期待它就肯定会出现的。现下文家庄虽然说有先天优势,但到底也是很多年没见过真正皇族的人来访,猛然间突然二皇子来过了,这本身就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
不要说普通老百姓来劲儿,就连隔壁清河县知县知道了之后都亲自来登门拜访过了,就为了亲自瞻仰一下二皇子宝足留下的宝印。
这位知县回去之后立刻修书一封给了再隔壁县的知县,那是他的同窗,两人算得上有难同当有福互相炫耀的情分。
就连当官的都在这么不遗余力的替文家庄免费宣传,普通百姓自然更加起劲。
张静之前连着三天看到不同的建筑工人,就是因为来报名参加文家庄建筑大队的人数实在太多,文十一最后没办法,只能给他们分了批,然后每天考核不同的队伍,从中再挑出合适的人选来用。
不过文十一这个举动与其说是甄选,还不如依然说是变相宣传。
工人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自然还不是张静的田里,但也是一片田地,里头种的,是从张静那五十亩里移植出来的一部分长势不怎么好的。
因为长势本身不是很好,再加上移植出来之后就绝对不再会用催生剂了,这些瓜果的生长状态倒是和常规地里的情况差不多。但枝头结的果子相较常规还是很不一般,那水灵灵个大果圆的劲儿,文十一都敢打赌,这四里八乡里绝对没有第二家!
而且这些瓜果不仅个头大,味道也绝佳。不像一般地里,如果长的太大,往往就干了柴了。这里的瓜果,哪怕是那种一臂大小的黄瓜,体积已经大的让人吃惊,但咬在嘴里却依然还是清脆可口,齿颊留香。
这些奇异之处,在第一天工人进场干活儿之后就流传开了。因为他们的伙食里不仅有三餐饭食,还每人配了一份地头新鲜采摘的果蔬当作下午的福利。
那一小份生拌果蔬是张静从大刘对“沙拉”的形容里得来的概念,里头不仅有黄瓜,还有葡萄和香瓜,以及小西瓜,淋上糖水,又洒了少许一点点盐。
旧历四月底五月初的午后,到两三点钟的时候,温度是一天里最高的。工地上又没有什么遮挡物,更是晒的厉害。
这时候来那么一份精致的混合水果,入口那种鲜爽水润的口感,简直就是毒辣日头下的一种救赎,直接就把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彻底征服。以至于后来还有人就为了这一口,宁可不要工钱来工地上白干。
有了这样的效果,没过几日,接连在“二皇子到此一游”的消息之后,就又很顺利的传出了“二皇子福泽深厚,文家庄物产奇异”的流言。
对于能获得这样的宣传效果,文十一表示很满意。不过满意之余,他也有些担心,所以不止一次跟张静确认过“仙人他确实不会因吾们如此作为而动怒?”这件事。
张静没办法直接说那不关仙人什么事儿,只能一遍遍的保证肯定没事。
大刘那里需要的果实和种子样本在几天前就让张静准备好了,顺便还采集了不少土壤和水质样本,全部让张静装好之后运到了之前山里那个位置,这之后就被运送了回去。
也就是说,对于大刘来说,整个实验里涉及到张静这个世界的部分已经完毕了,而且结果令人欣喜。这样的结果也让大刘那边实验室里的老头老太们十分欣喜,开怀之下,也就很干脆的同意让张静那边自由处理多余出来的种子果实。
反正他们对自己种子的特点也掌握的很透彻,现在几代繁殖肯定还是保持着优良的势态,但经过二十代之后,无论外界有没有杂交的情况发生,种子的活性都会下降,百代以后就和普通作物没差了。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担心外泄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些种子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彻底改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