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赐读-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拆天。
比如今天这件事,如果没让他充分理解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会让他自己受伤,也会让别人,特别是关心他的人担忧的话,只怕一回头,他会因为各种原因再去重蹈覆辙。
而自己马上就要跟着小蚬子离开,把这样的文祈放在这里,未免太无法放心。
不过现在看来,小孩儿毕竟足够聪明,还是能明白的,这让他多少能松一口气。
“如今你再说说,为何干爹要如此重罚你?”
“我……我……”
明白过来的文祈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虽然现在还小,还无法体会大人对自己的那种关心的心情,但他至少充分明白了自己的任性是有可能会违背先贤教训的,有了这个认识,小孩儿就不由觉得羞愧起来。
“你却如何?”
“孩儿不该让干爹担心!”
这下连张静都没想到,小孩儿这句话居然是哭喊出来的,还连带着一把抱住了他的腰。






第111章 第 103 章
或许是从小的经历所致,虽然身边的人都很爱自己,但文祈毕竟从来生活的环境就不是正常小孩儿会生活的家庭环境,所以他对身边人的身份其实是相当敏感的。
张家对他好,这种好和偶尔才会出现给他带很多好东西来的亲爹文瑞的好不一样,张妈妈会管他,张静会教他,这种好是在生活里点滴累积起来的,润物细无声。
文祈虽然平常看来没心没肺的厉害,而且鬼点子贼多,捣起蛋来简直让人防不胜防,但毕竟总归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个年纪还很小的孩子,对大人的依赖,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很多东西表面上或许看不太出,但实际上小孩儿都是在意的。
比如虽然平时会淘的没边儿,但如果张妈妈或者张静、甚至是王姐儿,真的生气的话,他也是会乖乖听话的;又比如如果看到大人们情绪低落甚至难过,他还会很自觉的蹭到大人边上,用小孩子特有的幼稚却纯真的办法去安慰大人。
张静这次连罚了他三天,本来没想通的时候还会哭闹,现在被张静这么一仔细解释,闹明白了问题关键,小家伙就能理解这次为什么大人们没一个帮他了。
这一理解,不用设身处地也能很明确的明白,这次自己做的事情是让大家有多生气。本来大人们要真生气了他都会变的分外乖巧呢,现在自然是把自己吓到了。
看他这样,张静也觉得心里发软,忍不住轻轻拍了拍小孩儿的后背,把人扶起来,叹了口气:“罢了,我也不再罚你,你若知错,便自己再想想。横竖总有那日长辈都再管不到你,也便只能由你去了。”
说完站起身,开了门招呼王姐儿进来给小孩儿准备午饭,就在小孩儿直愣愣的目光里头也不回的走了。
文祈终究年纪太小,看张静这个样子,竟然好像是对他失望透顶,不想再理会了。小孩儿这下是真急了,可是看张静的样子又不敢追出去,愣了半晌,王姐儿准备的午饭也没吃几口,一下午竟然真的乖乖的自己把自己关在房里反思了。
张静最后会那么做,也算是灵光一闪。
他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也是淘的没边儿,四岁那年有一回偷溜出去玩,差点栽到河里把自己淹死。当时自然是吓的魂飞魄散,等后来回到家之后又担心会被一顿暴打,浑身湿淋淋的冻的不行,一边还在害怕挨揍,整个人抖的跟筛糠一样。
结果那天爹娘竟然都没打他,但是也没给他多说什么话,他爹只是磕了一袋旱烟锅子,望着他叹了长长的一口气,就把他丢在院子里不管了。他娘没马上不理他,但也只是给他烧了两壶热水,在木桶里灌好后让他自己去洗,也就离开。
那晚一家子全都没吃晚饭,半夜他饿的不行,偷偷爬起来,想去厨房里摸点吃的,就听到隔壁爹娘床上有低低的哭泣声,是他娘一直在念叨:“要是真淹死了,我也干脆随那小冤家去了算了。”
张静小时候没有文祈那种聪明劲儿,但那晚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尤其半夜里母亲那压抑的低低哭泣声和父亲偶尔劝慰、却带着重重叹息的声音,印刻在心里,仿佛刀割一样,诉说着他们对他的无奈和失望。
从那以后,张静虽然还是会淘,但再也没做过过分危险的事情。后来更是刻意锻炼,硬是在京都那种本身河流稀少的地方练出了一身很不错的水性。
至于后来护城河里那一幕,或者该说是机缘巧合命运的齿轮在推动,那就是因为他刘大哥要过来了才会发生那样的变故,否则以他的水性,确实不应该出事才对。
眼下他不日就要离开,文祈却是那么一副完全不能离开人的样子。虽然庄里还有张妈妈王姐儿和丹青,但终究女人的话,在很多时候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他就担心万一自己走开的时候文祈又乱来一气,自己在好歹对他还是个约束,自己要不在,这小子无法无天起来,真要有个什么情况,那自己也一辈子无法原谅自己。
这种心情,无意中让他突然间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也想起了当时父母面对自己时候的那种无奈和失望,并且突然间,感同身受。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无非也就是这些事情。不求孩子如何出息,能平安一生已是不易。
这么想着,他才会突然不想再给文祈训导什么了,而是让那小子自己去想。
文祈天性聪颖,会做很多没脑的事情也无非是任性所致,如果这一次能让他充分认识到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认真先考虑过这一点的话,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文祈果然也没有辜负张静的期待。到了掌灯时分,文家庄因为忙碌于最后一天场上物品的拆除工作而推迟了晚饭,张静正在场上督工,王姐儿陪着文祈找了过来。
文祈开始还有些瑟缩,不敢上前跟张静搭话,还是王姐儿给他鼓劲:“小少爷这又不是又闯了祸,是懂了道理,去与你干爹说,他必然是欢喜的。”
鼓了好几回劲儿,小孩儿才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了张静跟前。
张静之前就看到他们了,不过感觉那气氛好像自己不应该去破坏,于是憋着只当没看见。这会儿小孩儿到了跟前,他才低头看了文祈一眼,却不说话。
文祈被张静这难得的气势又吓的一个激灵,但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总算忍住了没马上掉头就跑,反而大着胆子往前又凑了凑,一脸严肃的向张静递过去一封折好的书表一样的东西。
张静被他那小样子逗的好奇心也起来了,也不言语,结果那封东西拆开看,发现竟然是小孩儿的悔过书。小孩儿很乖的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下午这事儿他知道,感情小家伙还不只是关在屋子里思考,竟然还把自己认识到的错误给写了下来!
有一瞬间张静突然走神了,因为他想起来他刘大哥曾经不小心说出来自己小时候调皮,被老师罚写检讨书;还想起来曾经因为调皮,也被钱夫子罚写过悔过书。
但无论是他刘大哥还是他自己,对于写这玩意儿那都是头大如斗,恨不得立刻发生点什么天灾人祸,好让自己逃过去不用写了。
没想到文祈小小年纪,在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之后竟然就懂得要自我总结!
这么一比,只觉自己其实真是连个三岁小孩儿都不如。呃,好吧,文祈目前来说其实三岁都还没到,只不过因为出生在下半年,虚岁什么的满打满算勉强够得上三岁。
再看文祈那悔过书。虽然篇幅不长,并且其中还有他不会写的字,有些有点印象的,写下来就写错了;至于没有印象的,干脆是个圈儿。但每句话都很诚恳,虽然说不上有多么深刻的想法,却也足以表达他后悔难过的心情。
文祈于文学一道是很有天赋的,这悔过书虽然不可能出现骈四俪六那种华丽的文字,甚至也没有通常八股文那样的起承转合,但言简意赅,思路通常,中心思想表达的十分突出,并且一笔楷书横平竖直,隐隐已经有了自己的气势。
单以他这点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看,这孩子还真是个小神童的胚子。
到这时候张静心里的气也早就消了,抬眼还看到庄子门边似乎他老娘也站在那里,正偷偷看着自己这儿。心说大概文祈下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悔过书这事儿他娘也已经知道了,这么乖巧,估计他老娘肯定是已经把小孩儿原谅的不能再原谅了。
再看看那文章,还有小孩儿那一脸紧张看着自己的神态,脸上的神色也终于柔软下来,蹲下身和文祈平视:“这封悔过书干爹收到了,只你所做保证,你可能遵守?”
文祈看张静那样子,也发现似乎终于可以雨过天晴了,只是还不敢随便说话,咬着下嘴唇用力的点头。
看他那样儿,张静终于忍不住,一呼噜他脑袋:“嘴在何处?”
这是这三天里张静第一次终于露出了往常的亲昵态度,小孩儿大眼睛里瞬间又开始水汪汪,不过很硬气的忍着没哭出来,反而很大声的回答张静的问话:“文祈一定遵守!”
这一声广场上还在做工的人们都听到了。
文祈这次这事儿动静挺大,大家多少都知道一点,张静平素里也不是喜欢摆架子的人,工人们和他也比较亲,一看这样,不由都笑起来,帮文祈说话的都不少:“公子,小少爷既然认了错,便饶了他罢。”
张静也终于绷不住笑了起来:“也罢,既然大家都为你求情,此次便暂且饶过你。但你要记得,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你今日这保证,干爹会与你收着,到来日你成家立业,方能交还于你,到时你还自己来看,可曾做到。”
张静这几句话很有煽动性,边上就有大人跟着教训自家小孩儿:“你们也都看着些,言出必行,这才是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为。”
到这个时候,文祈的情绪也终于真正放松下来,再被张静这么一督促,加上周围还有人在看,立时挥舞起了小拳头:“文祈一定做到!”
不再紧张兮兮的小孩儿眼里恢复了那种灵动的活力,实在是可爱的不行,张静把人抱起来,做为奖赏,终于带他去看了那盏百鸟朝凤。
那灯是这次中元节的标志,第一个点,最后一个熄灭,所以现在还点着。再加上冬天天黑得早,这会儿其实场上已经都暗了,人们都是点了火堆在做事,那灯自然越发显得好看。
不要说文祈看呆了,就是张静,因为这几天一直在想着文祈的事情,也没心思多在意游玩的事情,这会儿也是第一次仔细看那灯。果然色彩缤纷光华烁烁,煞是好看,不枉大家费尽心思给灯上缀上了那么多的琉璃片!
说来琉璃片在这个时代可是金贵玩意儿,为防万一,这几天都是日夜有家丁守着这灯的。等撤回去之后还要一片片拆下来,然后妥善收藏。张静不在庄里的这段时间,万一有急需用钱又周转不来的地方,还指着这些琉璃片呢。
至于灯笼本身倒是没那么麻烦,因为这灯做的实在精巧,隔壁清河镇上有富户特意出高价把它订走了。等拆完上头的琉璃片之后,会重新上色,然后由对方派人来取就是。
至于卖灯所得钱款,虽然是张静全权做主,他也没想过要把这钱给吞了,早就安排好给参加制作这盏灯的众人分一下,对于这些庄户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是这次上元节里的又一个特别意外的彩头。
这之后,他就要整装出发前往京里了。而且在看到文祈的自觉行为之后,他还起了另一个心思,为了不耽误小孩儿的功课,他觉得应该从京里再带个好老师回来。或者干脆把钱夫子说动了跟他到文家庄,那就再好不过。






第112章 第 104 章
说服小蚬子回去的时候带上他是张静进行自己计划里的第一步。
本来这事儿还挺麻烦,小蚬子来之前被文瑞嘱咐的就担心张静只身在外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各种不放心。听张静意思还想跟自己回京里,就差跪下来求他别了。
张静这次是难得下定决心要做什么,自然也不愿意让步,天天盯着小蚬子,甚至还扣了他的路引,就怕他一个不注意自己偷偷跑掉。
好在这种僵持的情况没持续多久,因为十七那天文十一竟然就回来了。
大清早跑到前厅里就看到文十一一身风尘仆仆,正坐那儿喝茶,张静不由一愣。文十一看上去倒是十分镇定,虽然眉目间有些疲倦,精神却似乎还不错,一看到张静出来就站起来拱手行礼:“公子,我回来了。”
张静也迅速回了神,立刻上前两步:“文大哥,这一路可好?”
文十一这一趟是真没白跑,文瑞一直在发愁的问题没想到在杨管事身上有了相当的突破,文谙里通外国的证据竟然就一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简直让文瑞喜出望外。
不过这些事,一来张静离的比较远,没得再吓到他也没必要;二来也确实是少一个人知道就好一分,所以文瑞虽然并不想对张静隐藏什么,这次也还是在文十一回来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只挑其中部分让他跟张静说。具体事情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就不用再和张静详细汇报了。
所以现在张静这么问,文十一回答的十分顺溜,先是说了一下过去的时候一路上的惊险。
追着杨管事的就是往日里跟他接头的团伙,文十一他们上路的时候做得是十二分隐秘,不过那些人能力也不错,出发之后第四天,也就是文十一他们和小蚬子遇上的时候,就发现那伙人又追了上来。
他们自然没时间和小蚬子多说,匆匆打过招呼就连夜赶路,中间又安排了好几次金蝉脱壳暗度陈仓的行动,这才有惊无险的把人给押送到了京里。
这也是他们这次上路的一群人基本上都有功夫傍身,其中还有文十一这样的高手,有时候背着人跑上一天山路都不会影响速度,才有可能办得到。
这些事听的张静咋舌不已,眼睛都不由瞪大了。又过了会儿,后头张妈妈她们也都起床,带着文祈都往外头过来,也加入了听众的行列。
文家庄本身所在的地方就比较偏僻,平常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娱乐。张静来这里两个多月,知道的也就是镇上有说书人讲故事。他去听过一回,比京里茶馆里讲的故事质量差多了。
于是今天文十一回来之后讲的路上这些事儿,成为了大家这几个月来听过的最好的故事,就连原本是重点的到了京里之后怎么处置杨管事的部分都变的不那么重要起来。
这种情况虽然有点出乎文十一预料之外,但不可否认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只不过这口气才松了一半就又给提了起来,因为张静突然给他说:“既然文大哥已回来,我便能走的安心了。”
文十一瞪大了眼:“走?你要走去何处?”
看他那样紧张,张静自己反而笑了起来:
“文大哥莫要担心,我只是听小蚬子说可以寻那捷径,即便走的不快,往来京中也不过月余。便想着回去看看,顺道也好帮文祈再请个好些儿的先生来。文祈聪慧无匹,我的学识,不瞒文大哥,如今要教导他竟是已觉吃力。”
一听是请先生的事情,文十一立刻拍胸脯:“请先生这些事公子不用担忧,包在我身上便是。”
张静心说都你包了我就不用挪窝了,这可不行!而且他确实也还有想再试试说服钱夫子来这里,尤其是在听文十一讲过送杨管事上京的事情之后,虽然具体怎么处理的杨管事文十一没说,但他已经很敏感的觉得京里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不太平:
“其实吾还有个打算,倘能说服钱老夫子一同来此,便是大幸。但此事必然只能吾去,即便是吾都未有十足把握能说服他老人家动身,旁人的话,只怕……”
这是实话,文十一在之前离京之前就见识过老先生的固执了,这次来回一趟,自然也去看望过老先生,发现对方要留在京里的想法依然十分坚定。
其实文瑞这段时间里也不断在劝他,但是钱夫子打定了主意人在学府在,到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