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赐读-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人学士那样的讲求感情上的共鸣。更多的是一种豪爽,直来直去的习惯。
对于人情世故,他虽然知道,却不会那么通透。张静这种崇拜的心思他这辈子都还没机会怎么从别人身上体会到,也就看不太明白对方的行为含义。
每天被张静炙热的眼神盯着,就觉得后背上都在冒汗,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里有做错,让张静不好意思说,又很难忍受。
不过这种日子持续的时间不长,张静很快就没心思去注意文十一,因为文祈怎么说也还是个小孩子,又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上路一旬都不到,还是病倒了。
本来为了文祈路上走的就慢,那三百里的距离也是直线距离,真要走起来弯弯绕绕得多走一倍的路都不止。所以原本的计划,路上的时间就要耽搁掉将近一个月。
现在走了三分之一都不到,文祈就病倒了,一行人真的是心火蹭蹭的往上窜。最后还是文十一拍板决定了,在兴元不到的长洲先落脚休息,等文宪的大部队路过。
文宪这次要跑的路很远,人又带得多,又是专门采办年货,必然会涉及到药材买卖,所以队伍里是会带上医生的。文祈的问题,虽然说可以在医馆里看,但大家都不会太放心,还是自家带出来的医生更好些。
当然,说是等,实际上也不会真等。毕竟文宪的大部队要比张静他们晚出发不少日子,死等的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
事实上文宪接到文十一的消息的时候,他带着的大队人马才刚浩浩荡荡的出了城。也是恰好,队里正好有个吴方。
吴方老家在南边,家里那头现在还有两房亲戚,而且都开枝散叶,活的不错。小辈们有时候也会来京里看看这位大叔伯,只是两厢里路途遥远,虽然彼此亲厚,这样的见面机会并不多,更多只能靠鸿雁传书保持联系罢了。
老人年纪大了,一个人出门总归不便,但每到逢年过节的又会想家。现在听说有这个机会,就想跟回去看看。
本来随队有两名医师,也是医术不错的,不过和吴方一比就显得次些。最重要的是,吴方在草药方面的研究是一绝,就算是太医院也经常会请他去探讨的那种。
文宪这次南下,置办各种药材也是一件重要事。对外虽然没说,但实际上老皇帝情况有点糟糕这事儿也总归是无法瞒住天下所有人的眼,该知道的也都知道。所以睿王府这次出动,也都清楚,药材搜集这块的份量实在很重。
本来随队的两名医师也算是经验老道,都是有过在太医院的工作履历的。但一想到这药说不定就要献到宫里去,就觉得肩头上的担子那个沉重啊……吴方主动提出要跟队,那简直是再好不过!
一来二去吴方就加入了文宪的队伍,然后文宪就收到了文十一的消息。
文祈生病,可大可小,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闹大了让文瑞知道。旅途不适病体微恙什么的,如果到此为止,文瑞听说之后估计顶多也就是担心一下;但如果不小心发展成了病体沉重无法前行那就完蛋了。
在这点上大家的意见十分一致,于是吴方立刻整理了下就和文十一派来送口讯顺便接人回去的手下一起出发,往长洲赶去。
吴方这头已经算是相当的抓紧,但对于在长洲本地干等的众人来说,依然觉得时日漫漫。
好在其实文祈的问题就是不喜欢马车,一旦停留下来,虽然还是借住的客栈,但无论是房间还是吃用都是最好的,又不用日夜坐马车,也就慢慢的缓过劲儿来。
等吴方赶到,问题已经从文祈的病上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这事儿是吴方自己都没想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文祈被下药的时候是自己给他看过病,小孩儿对他现在有一种莫名的依赖感。
和对文瑞对张静对张妈妈对丹青等等众人的依赖不同,那是种相比较更加奇特的依赖。比如吴方如果在,小孩儿就全身舒坦,饭也吃得下觉也睡得着;但如果吴方不在,他立刻就会各种不舒服,头痛肚子痛全身都痛。
吴方从医多年,有没有病这个是一看便知。
文祈现在身体实际上问题不大,出了京有段距离,风土人情总归有些不同,略有些水土不服是真的。另外长途车马劳顿,小孩子娇贵,身体可能也会有些酸痛。
但无论如何绝对没到文祈现在一看不到他就会表现出的那种程度的不适,那种喊不舒服的样子,比起真的有什么病痛,不如说更像是撒娇。
这个年头还没有心理医生,吴方也是从医多年这才对患者的心态有所了解,很多时候靠这个还能解决不少的疑难杂症。但文祈这个表现还真是这辈子头一次见,毕竟小孩子怕大夫的多,会黏着大夫的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奇怪的小孩了。
不过文祈是小世子,在别的小孩儿身上算“奇怪”的表现在他这里就是“有胆识”,最后的结果就是文宪不得不修改原本的计划。
他一开始只打算让吴方给文祈看过之后就直接带人南下,一方面送吴方回老家探望,顺便也就在那附近采办药材。吴方老家可以算是医药之乡,历来宫里用的药材也会在那里征收很多,正好一举双得。
现在文祈不放人,当然文宪这头的行程也不能耽误,两厢里都要顾到,就只能委屈老先生了。而所谓的委屈,就是文宪想尽办法让文祈同意暂时放人,只要文祈现在肯放,回头他就让吴方办完事也直接去文家庄。
于是前往文家庄的名单里又多了一名大夫。
再算上另外安排过去照顾他们日常生活的下人,最后等一个多月后好容易在文家庄安顿下来,张静才发现算上还没到的人,整个庄子里的居留人数居然直接翻了一倍。
文家庄所在的望镇算不上是很繁华的地方,面积也不算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两条大路十字型把整个镇分成了四块。
南面出去是一望无际的田,田边接着镇子这头就势开了很多店铺,基本上生活常用物品这里都有卖,算是镇子的商业区。靠东的那头比较集中买卖店铺,靠西的这头则有澡堂剃头之类日常服务。
靠北则是居民区,也有医馆和学馆,这些都集中在靠东那头。靠西的基本上就全是住户了,当然住户里有富裕有贫穷,从有钱到没钱,一溜儿往西排过去,还有散在野地里的小房子。
而文家庄则在镇子的最北面,一个庄子就占地十顷,庄里还不含田地。文家庄的田是另外算的,围着整个这一片镇子周围的田,除了南边出去的那些是镇上人的之外,其它所余都是庄里名下的土地。
单从面积来看的话,这庄子简直是奢侈的不得了,因为就一个文家庄就已经有半个望镇那么大了,更不要说算上田的话到底能有多大。
望镇上的百姓也有六成多都是文家庄的佃户,庄里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那绝对是群众都喜闻乐见的八卦。
张静心里其实知道,文瑞为了避人耳目,这次安排的这地方已经是极其小的一处安逸住处,但知道归知道,他家新家老屋加起来面积都不过半亩地大小,乍见这占地论顷的庄子,还是深深的体会到了某种仇富心理。






第93章 生蛋节+新年特别番外(下篇1)
圣诞树在夜里是好看,到了白天就比较搞笑,整棵树冠上都挂满了红蜡,还有蜡头,这是大刘之前完全没想到的。
不过这点被第二天一早来拿到了好多东西的村民们完全无视了,文家庄前这棵生蛋树在今后好几年里都被传扬成了一棵漂亮华丽的不得了的神树。
文瑞前一夜在树下补了很多零碎小包装物件儿过去,像什么小包的瓜子啦核桃啦花生杏仁之类的,还有另外一些则是玩物,最后甚至还有一些稍微大些的包,里头是腊肉腊肠之类的切片。
虽然每包都不大,但胜在包装数量多,堆在树下真的跟小山似的,十分惹眼。文宪想得周到,临时又从庄里调了两个账房先生和两名仆人,在树下搭了桌子记录。
礼物可以随便拿,但每个人拿的机会只有一次,并且只可以拿两包,拿过的都要去登记一下。
这点安排在礼物的吸引之下就不算什么了,不少人家都是天还没亮就全家蜂拥而出来排队领礼物,只怕来晚了就拿不到了。
这动静自然也惊动了镇上的大户们,一打听,知道是文家庄里在搞活动,这些老板们立刻也坐不住了。
文家庄具体是住的什么人其实这些乡绅土豪们还真的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和京里和皇家有关系的大家族。
又因为这里地方小,就算是官衙里的老爷也是个未入流,正经府衙都要到临近的大镇沁河镇上才有,文家庄毫无疑问就成了当地权威一样的存在。
这些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一般都是以文家庄马首是瞻,今天这个动静他们倒不至于也想来领东西,他们所想到的是文家庄带了这个头,自己一点没表示可不好!
于是这天天亮的时候文家庄偏门被来送礼的人给塞爆了,口径全部一致:过年图个喜兴,文老爷府上广结善缘,也请带契下乡亲们。
那时候文瑞还没起,而且他是半夜偷偷跑去张静屋子里的,张静被外头的动静折腾醒了,他也不让人出去:
“放心,这些些事情,文宪定能了结。今日里下雪,天气寒冷,且待出了日头再起。”
张静对于文宪能摆平这些事情这点无异议,但是对于文瑞还大喇喇的赖在自己屋子里这点就有些担心:
“话虽如此,你却回去吧,稍时我娘便起了,万一……”
这话听的文瑞郁闷。
从他回来到现在,因为大刘他们这凭空多出来的计划外情况,导致他和张静白天在一块儿就没办法单独相处多久。而晚上因为有张妈妈在,张静也不敢让文瑞做什么,这几天可算是把文瑞憋的够呛。
本以为回来就能和张静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了,结果却完全是兄友弟恭的戏码,以前两人感情还没到现在这个程度的时候还稍微好忍耐些,现在的话,实在是煎熬。
越想越赌气,干脆一翻身把人压住:“不要!”
张静收回看向屋门口的目光,有些好笑的发现文瑞闭着眼嘟着嘴,表情就和文祈撒娇的时候一模一样,真不愧是亲父子。
“莫闹,你又不是文祈。”
这话说的,文瑞一下子就急了,睁眼去瞪张静,想开口说什么,却在看到那双浅笑盈盈的眸子的时候又自动消了音。
张静也是刚醒没多久,因为两个人挤在一起,睡的有些热,脸颊上还带着一抹潮红,眼眸里更是像泛起了水光,星星点点的流光溢彩。
看的心痒,文瑞忍不住在那红润的嘴唇上轻轻咬了一口,引来一阵欲拒还迎一样的抗拒,逗得他不由发笑。笑声从胸腔传递出来,羞的张静一拳就砸了上去。
不过这种程度的行为基本上和调情也没差,文瑞一下子心情大好,也终于放过了张静,翻身起床:“总要想个办法,不然你我始终就如偷情一般,虽则有趣,到底不是长久之计。”
想办法,要怎么想?
张静仰面朝天躺着,被文瑞这句话说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去。
文瑞是无所谓的,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过就是他那样了。他要这辈子不娶,大概新帝暗地里是高兴都来不及的吧?毕竟孑然一身游戏人生的安乐王爷一般来说总是让人放心的。
但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顾虑老娘,眼下是没问题,但等自己年纪再大些,文祈也长大些,娶妻生子这种事,老娘没可能就这么放他过门。
总不能为了自己就诅咒希望老娘早死就管不到他了吧?
文瑞一直到穿好衣服都没听到张静的回答,于是又探头过来看。发现刚刚还眉目含春的那张脸上现在眉头皱的死紧,一脸的郁闷。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自己无心一句,却又让对方为难了。
“莫要发愁,”忍不住就伸手去抚平那皱在一起的眉头,“这些事情我自有安排,管保不会令你为难便是。”
话音落,发现张静脸上不是郁闷了,而是换上了一脸的好奇,人也一骨碌坐了起来:“说来你从年中便如此说,到底是有何计划?”
要说计划自己自然是有的,甚至从一开始,自己所做的一切就都是为了这个计划而在行动。不过看着张静一脸好奇的样子文瑞的某种恶趣味就无限涨大,完全不想解答:
“莫要着急,时机到了自然便会知晓,到时只怕天下还另有一番震荡。”
张静被他这个不仅没解密反而更加重了谜团的回答噎的一口气堵在嗓子眼,不由也嘟了嘴:“你却快些儿回去,我也便起了,今日洒扫,事情正忙!”

除夕前的日子,虽然事情很多,却总是过的飞快。整个文家庄里本来就不缺人手,今年还增加了大刘和郝新闻俩身大力不亏的,年节前的各种准备就更是做的迅速。
而且大刘还老觉着自己原先想整的圣诞节没整出味道来,所以对于后头的过一次地道农家年这事儿特别上心。
至于郝新闻,他还牢牢记着他们之所以能来这一趟,对外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玩儿,而是要来实地采风的。不过这种事情指望大刘不成,也只能他自己多留心。
所以但凡涉及到节日习俗做法之类的地方,他不仅积极参与,还随时认真的记录,这段时间下来,不仅资料累积了不少,连带着对庄里的情况也了解的相当清楚了。
了解清楚的后果就是,不知为何文宪十分的将他引为知己,把很多事情都十分放心的交给他来去处理。另外还三不五时的就来套他的话,想让他点头同意进王府里工作。
对此郝新闻有些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佩服文宪的敏锐。
他在这里这一个月,虽然事情做了不少,但明面上来看并不怎么显,有什么收获也就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而现在他发现文宪对此似乎也有所感觉,这就比较令人吃惊,看来这个睿王府的实权管家果然也还是有特别之处才能在那个位置上稳稳的坐着。
可惜文宪的这种能干形象只在郝新闻心里保持了不到一个礼拜,因为挨近三十的时候,文十一带着十二和十三了结了文瑞临时增派的任务,赶回了文家庄。
平时冷静果断的文大管家那温煦的笑颜在遇上文十一那张严肃认真的脸之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会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表情。有些还算在正常范围内,有些则让偷偷观察着的郝新闻大呼奇特。
开始他还以为文宪和文十一是不是也跟他自己和大刘那样,但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就觉得好像也不是。如果那俩人之间确实有些什么,那现在这种相处的方式未免太过纯洁。
他私下里很不厚道的把这个发现和大刘进行了交流,而大刘自然又迅速的和张静进行了深度探讨。于是很快,观察文宪和文十一就成了这院子里闲人组们的一大消遣,到最后连小四和小蚬子都加入了这个行列。
文十一对此有所感觉,却只是哭笑不得,也搞不懂他们到底再期待些什么,自然完全想不出办法来杜绝这种行径。
文宪可就没那么好对付了,小蚬子他们他能自己摆平,大刘的话碍着他的身份也得想个不那么直接的办法,至于张静……
所以除夕沐浴祭祖之前,文瑞十分意外的收到了“贴心”属下为他准备的整套小玩意儿:包括精巧小瓶子里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油脂;还有羊脂玉的整套由小到大的玉势,做工还相当精巧;甚至还有一个团龙描凤的大红绣金线小枕,用途不言而喻。
另外还有来自属下的“今夜要守岁,张妈妈年纪大了,必然要早些儿休息,爷同张公子可要在外间另外准备守岁的屋子?”这样相当知情趣的询问。






第94章 生蛋节+新年特别番外(下篇2)
虽然文瑞跟张静确定关系也已经有一年半多,但是张静从来不去烟花地,更不曾有过婚姻,多少还保留着一点孩子气。两人又聚少离多,对于某些方面的需求,从张静的角度来说,那是相当的迟钝。
这种迟钝在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