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待嫁-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一章 起疑
  一更,么么哒~~~



  ****



  白驹过隙,三五日转眼而逝。



  侯府的生活依旧平和而安宁,然而这一日,一颗小小的石子却无声无息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一日对安若娴而言,绝对是永生难忘的一日。



  因为她终于离母亲更近了一步。



  再次从颐荣苑无功而返,本是心情郁闷的她,在见到李嬷嬷,听闻李嬷嬷带来的消息后,心中瞬间开满了灿烂的春花。



  就连刺骨的寒风,都带上了暖意。



  在这个寒冷的早晨,她的幸福突然降临。



  不用李嬷嬷多说,她立即就吩咐黄莺收拾行李,以期尽快搬到馨月苑。



  对于她的反应,李嬷嬷表示很满意,随意叮嘱几句后,便离开了金桂苑。



  而五夫人将娴小姐接到馨月苑住的消息,也随着李嬷嬷的离开,迅速在侯府传开了来。



  薛氏与安文均得到消息,都跑到安若娴房中询问。



  “怎么回事?孟氏为何突然让你搬到馨月苑去住?听到这个消息,我总觉得不安!”薛氏满脸焦急,无意识地来回走动,琢磨着这是不是孟氏的阴谋。



  “妹妹这些日子都做了什么?”安文均相对冷静许多,他深深望着自己的妹妹,平静无波的眸子带着探究。



  安若娴对这个原文中只知道躲在原身身后享清福的哥哥也没有多少好感,闻言撇了撇嘴,反问道:“我能做什么?”



  安文均见她态度敷衍,不由皱了皱眉,安若娴并不在意,接着道:“可能是我上次帮了母亲一个小忙,所以母亲对我生了亲近之心吧。”



  “小忙?”安文均眼中带着怀疑。



  因着住在前院,年纪也不小了,为了避嫌,除了给老夫人以及孟氏请安外,他鲜少到后院来,也很少打听后院的消息,是以对后院发生的事并不清楚。



  安若娴被他怀疑的眼神盯得心中冒火,冷哼一声,凉凉道:“我可不像某些人,进了侯府就只顾自己,对亲娘和妹妹不闻不问。”



  “你——”安文均皱起眉头,清冷的眸中泛起了几丝怒意。



  见两人气氛剑拔弩张,薛氏忙劝道:“好了好了,都少说一句,眼下最重要的是想清孟氏的目的。”



  “不管是何目的,我都必须搬到馨月苑去,这是接近母亲的好机会!”



  几乎是薛氏话音刚落,安若娴就笃定地开了口。



  她正愁日后不方便为母亲递消息呢,如此天赐良机,她怎能放过!



  安文均听着她一口一个母亲,眼底闪过猜疑。



  薛氏皱了皱眉头,无奈道:“除此之外,确实没有其他选择,只是娴儿,日后到了孟氏眼皮子底下,你更要万事小心,切莫被她寻了把柄。”



  “我知道。”安若娴心不在焉地点头,脸上显然带了几分喜气。安文均扫了她一眼,心底疑惑更甚。



  又细细嘱咐了一番,薛氏便与安文均离开了安若娴的房间。



  安文均并未立即回前院,而是到薛氏房里坐了片刻,问了些安若娴的事情,薛氏都一一告诉了他。



  不说安文均,就是薛氏,也对这段时间安若娴的种种行为很是疑惑不解。



  “我愈发猜不透娴儿的心思了,她对孟氏的亲近,总让我感到不安。”薛氏忍不住叹气。



  安文均紧抿双唇。



  从薛氏所言种种来看,他认为安若娴并非是在假装亲近孟氏,很有可能,他那妹妹是真的对孟氏生了好感,只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怕伤了薛氏的心。



  薛氏这些日子过得很苦,没有宠爱,没有依仗,别说是过上好日子,帮衬娘家了,就是差遣下人办事,都要看人脸色。丈夫的不闻不问,女儿的异样,让她心力交瘁,然而她并不曾怨天尤人,这是她自己选的路,付出再多,她都不会后悔。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的儿子总算寻到了一丝依仗。



  想着前些日子打听到来的消息,薛氏露出欢喜的笑,对着安文均谆谆告诫道:“我听说老侯爷前些日子夸了你,想是对你有了几分看重,你可要把握好机会,切记要戒骄戒躁,不得有丝毫懈怠。”



  “嗯,儿子明白。”安文均颔首应了。



  母子二人又说了会体己话,安文均就起身告辞了,薛氏送他出门,望着儿子愈发挺拔俊朗的背影,她抚着鬓角,轻柔地笑了。



  府中的消息传得很快,不过一个早上,安若娴要搬进馨月苑的事儿就传了个遍。



  二夫人与三夫人听闻后,还特意结了伴,到慕容氏房里磕起了牙。



  “母亲对那外室女一向爱搭不理的,五婶却急着将人接到自己院里,也不知是在打谁的脸。”三夫人依旧是牙尖嘴利,磕着瓜子说话毫不迂回。



  二夫人叹了一声,怜惜道:“我倒是瞧着澜姐儿可怜得紧。”也不知这话中有几分真几分假。



  三夫人吐出嘴里的瓜子壳,撇了撇嘴,阴阳怪气道:“有母亲护着还算可怜,那我的珂姐儿岂不更可怜?”



  说完,又望向只顾着喝茶,沉默不语的慕容氏,哀求道:“大嫂,您就帮帮忙,向母亲说说好话吧,就是让珂姐儿到颐荣苑住个两三日的也好啊!”



  瞧着瑾姐儿在老夫人的教导下愈发气质斐然,她急得饭都要吃不下了。



  闻言,二夫人装作被茶水呛到,掩唇清咳了两声。



  慕容氏依旧不开口。



  三夫人不由得急了,刚要开口,却听慕容氏道:“向母亲说情没用,你让珂姐儿多去瑾姐儿澜姐儿那里走动走动才是真的。”



  三夫人脑子一转,立时明白了慕容氏话中的含义,顿时喜笑颜开了。



  见她得瑟,二夫人不由糗她道:“珂姐儿的事你这般着急,怎的不见你着急自个儿?我听底下丫鬟说,昨儿你与三叔又拌了几句嘴?”



  三夫人脸上笑容一僵,摆手道:“没的事,那些个丫鬟婆子就喜欢乱嚼舌根子。”



  慕容氏与三夫人见她不愿提,也就不多问,聊起了旁的事儿。
第五十二章 摇摆
  安文彦是从族学里回到府上后,才听闻了安若娴搬到馨月苑的事儿。



  他的第一念头是去看看妹妹可还好,随即又想到妹妹就住在祖母院子里,为免使了礼数,他还是决定先去老夫人屋里请安。



  匆忙赶到颐荣苑,通报后进了松鹤堂,却不想祖父与父亲竟然都在。



  不得已,安文彦只得收敛心神,恭恭敬敬地向三位长辈请安。



  老侯爷见到他很高兴,连声让他在堂下坐了。



  因着年岁渐高,对酒色淡薄许多,老侯爷已很少到后院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待在前院,只隔些日子到颐荣苑坐坐,与老夫人说说话。今儿也是恰巧,他与安世延一同回府,听闻儿子要来给老妻请安,想着也有段时间不曾到颐荣苑坐坐了,便就顺道一起过来了。



  安文彦是正好赶了个巧,眼下想快点离开是不可能了。



  在铺着软垫的交椅上坐下,他有些坐立难安。



  老侯爷并未看出孙子的异常。



  五个儿子中,老侯爷最器重的虽是老夫人所出的嫡长子,也就是如今侯府的世子爷,最疼爱的却是安世延这个小儿子,是以对安世延所出的孩子,他也都多疼爱几分。



  在细细考校了安文彦的学问,问些了族学里的事儿后,他很是欣慰地叹道:“老五的两个儿子都随老五,性子温润谦和,天赋也好,还很是勤奋刻苦,只要好好培养,日后定能光耀我安府门楣。”



  老侯爷瞧着心情很是不错,脸上一直带着笑。



  他又抬手指了指安文彦,笑道:“文彦有空也多与你兄长切磋切磋,一来,增进些学问,二来,也联络下兄弟感情,总归是一家子兄弟,日后出息了也是个助益。”



  安文彦微微一怔,脑子转了一圈才明白过来,祖父口中说的兄长应该不是他那些堂兄弟,而是那刚回府不久的庶兄。



  他倒是不曾多想,恭敬地颔首应了。



  老侯爷满意点头,又转向安世延道:“既然已经接回府上了,你也上点心,早些安排文均去族学上课,别给耽误了。”



  安世延想到极少关心的庶子,心中有些愧疚,垂首应道:“是,父亲。”



  老夫人捧着茶,瞧老侯爷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架势,不由矜持一笑,缓缓开口道:“我瞧着侯爷对文均那孩子印象不错。”



  老侯爷也不掩饰,沉声直言道:“文均这日子早晚都会去给我请安问礼,我趁机细细观察考校了一番,品性天赋都是不错,值得悉心栽培,不过如此而已。”



  这话也是在告知老夫人,日后要多加关心这个孙子。



  老侯爷与老夫人感情说不上有多深厚,但一直都是相敬如宾,说话有商有量的,除却二十多年前的那件事,两人基本没有红过脸,像今日这般话中有话,倒是许久不曾有了。



  气氛霎时冷凝。



  安世延隐隐有些担心。



  他相信母亲方才的那番话并无旁的含义,只因薛氏母子是从田庄接回来的,与他那亲生姨娘有些干系,是以父亲难免敏感了一些,说来,也不过是个小小的误会,只是这误会与他的生母姨娘扯上了干系,是以就变得尴尬严重了起来



  眼见气氛愈发凝重紧张,不知该如何擀旋调解安世延急得出了一头冷汗。



  安文彦虽不是很清楚那些陈年旧事,却也能感知到气氛不对,祖父母的事儿,自然轮不到他这做孙子的多嘴,是以他也就眼观鼻鼻观心地老实坐着,不敢吱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老夫人忽地轻笑一声,似没有听明白老侯爷的话外之音般,语调轻缓道:“文均确实是个好的,我也听底下人说他恭谦有礼,不只是他,他那妹妹若娴也不错,这些日子每日都来给我请安,也很得五媳妇的欢心。”



  老侯爷本是板着脸的,闻言不由一怔,脸上露出几分愧色来。



  他想着老妻为自己操持家务,教养子孙,勤勤恳恳几十年,那是出了名的贤良淑德,自己实在是不该为着这么点陈年旧账就给她摆脸色,当即缓和了脸色,当做什么都不曾发生,笑问道:“当真?”



  老夫人也没事人般,掩唇笑道:“骗你作何?今儿五媳妇就把人接到自己院里住了,想来是喜欢得紧。”



  “哦?”老侯爷故作诧异地抬了抬眉毛,“看来那丫头是个聪明讨喜的。”



  他眉眼间溢着满意,轻声细语道:“五媳妇贤良大度,能视庶女为己出,这一点与当年的你像极了。”



  孟氏出身名门,娘家又显赫,才情样貌都是一等一的,老侯爷对这个小儿媳向来满意。



  老夫人闻言只是笑了笑,倒是一旁伺候的宋嬷嬷忍不住在心里嘟囔了声,五夫人哪里是能与老夫人比的?



  安世延谦逊地敛首,道:“父亲谬赞了,雨夏还有许多地方要向母亲学习的。”



  “哈哈哈,你就是谦虚!”老侯爷开怀大笑。



  听长辈们提及安若娴,坐在底下的安文彦急了,心绪在恭顺地作陪,以及告辞去看望妹妹之间摇摆不定。



  ****



  亲们都不冒泡,码字的人生真是寂寞如雪!



  话说大家有没有觉得情节慢,要是有的话请留言说一声,偶好加快节奏,么么哒~~~
第五十三章 相信
  一番挣扎过后,安文彦还是选择了去看安若澜。



  他站起身来,拱手为礼,恭敬道:“时辰不早,孙儿就不打扰祖父祖母清净了,孙儿先行告辞。”



  老侯爷与安世延都很惊讶。



  心想这孩子一向恭顺有礼,有长辈在场时从不会自动提离开,今日怎的突然反常?



  还是女人家心思细腻些,老夫人一瞧他略显焦急担忧的神色,又联合刚才谈论的话题,立即就猜中了他的心事。



  不由和蔼一笑,道:“是急着去见澜姐儿罢?早上就听澜姐儿说了,她前些日子看书遇到些难题,你许诺今日回府就去教她,都这时候了,也难怪你着急。”



  安文彦心一跳,他可不记得与澜儿有这么个约定。



  转念一想,明了了这是祖母在替他开脱。



  从未撒过谎的老实人顿时就心虚了,然顾忌着老夫人的面子,又急着脱身,他也实在说不出否认的话来,便只好硬着头皮低声承认了。



  老侯爷与安世延恍然大悟,老侯爷不由惊喜问道:“就澜姐儿那高傲的性子,她会低头向人请教?”



  老夫人嗔了他一眼,与有荣焉道:“你是许久未见了,不知澜姐儿如今有多乖巧懂事。”



  见老妻如此态度,老侯爷更是惊奇了,拍着膝盖大笑道:“那我改日可真得好好瞧瞧,哈哈哈!”



  老夫人几人也陪着笑,他们看得出老侯爷是真的高兴。



  安若澜以前性子烈,心气又高,老侯爷虽是很疼的,却总有些担心她闯祸,如今听闻人变乖巧了,老侯爷自是欢喜,毕竟有个聪慧又乖巧的孙女是好事。



  老侯爷也乐见他们兄妹亲近,笑过之后,就让安文彦先退下了。



  安文彦告了罪,匆匆忙忙出了松鹤堂,直奔东院而去。



  到得东院,见房中灯火摇曳,隐隐有笑声传出,安文彦紧绷的心才松了松。



  看门的小丫鬟眼尖发现了他,忙迎上来,一边引着他进门,一边朝里面吆喝:“小姐,三少爷来啦!”



  话音落下,不多时,便见宝蓝色的厚绒门帘被掀了起来,安若澜拉着安若瑾的手一同跑出来,见着他,欢喜唤道:“哥哥!”



  软软的声音,带着惊喜,唤得安文彦的心暖烘烘的。



  他稳重地敛了敛首,先对安若澜温温一笑,随即对安若瑾拱手道:“二姐姐有礼了。”



  他比安若瑾小了一两个月。



  安若瑾知道他是个恭谨的,但见着他这般一本正经地行礼,还是忍不住掩嘴笑,福身回了一礼,挪揄笑道:“这下好了,有了文彦陪你解闷儿,我就可以回房歇息了。”



  这话是对着安若澜说的。



  安文彦不禁有些赧然,安若澜却是笑嘻嘻挽住她的胳膊,仰着脑袋讨好道:“好姐姐,明儿我去你房里陪你呗。”



  “得了吧!”安若瑾抬手戳了戳她额头,嗔怒道:“我房里都被你扫荡空了,你还是别再来的好!”说着,却是忍不住笑了。



  安文彦见她二人如此亲密,也不由会心一笑。



  又说笑两句,安若瑾才带着人离开。



  安若澜领着安文彦到暖阁炕上坐了。



  炕桌上摆着个小簸箩,里面装着针线布头,还有未缝好荷包,很显然是方才做到一半被打断了。



  安文彦瞧了瞧,抬头问在对面坐下的安若澜:“这是你做的?”



  百灵跟着刘氏端茶果上来,闻言咯咯笑着快嘴答道:“小姐说想给三少爷做个荷包,正向二小姐学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