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古传奇之大宋奇侠-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蜀佯作惊讶道:“公孙先生这是何意?怎地我上台来比武抢帮主不行,偏就你的什么徒儿行,这徒儿也不知是真是假的。我看他功夫比你高出许多,做你师傅都可以了。”顿了一顿,忽然提高嗓音,凛然道:“天云帮威震寰宇,在下久仰得很,宋帮主与在下也非泛泛之交,我不是贪图帮主这个位置,是怕宋帮主和天云帮的十二位祖师爷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
台下姚大均大声嚷道:“你放屁,什么叫毁于一旦,我看叫你当了帮主才是天去帮的灾难。”
柳羽却道:“巴老前辈德高望重,自有道理,你吵吵什么?”
公孙泰也面sè凝重,道:“巴先生是自忖有本事将天云帮‘毁于一旦’的了?”
巴蜀道:“公孙先生不要误会,不是我,我岂会同天云帮作对?我是怕天云帮帮主之位落入这rǔ臭未干、jiān诈狡猾、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人手中,天云帮岂不危哉?”
姜玲娇声叱道:“巴先生,我们敬你是前辈,让你几分,但不要欺人太甚。你口中的jiān诈狡猾,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十二个大字,不敢领受,原璧奉还。”
季晚晴拉了住姜玲的衣袖道:“师妹,别说了,我本来就不想当这个帮主的。巴叔叔是长辈,侠名甚著,他当帮主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一时误会了我,说两句就让他说两句好了。”
姜玲跺脚道:“你没听他骂你什么?jiān诈狡猾,不忠不孝,忘恩负义。这口气你咽得下,我可咽不下。”
巴蜀道:“怎么,我说错了么?有一身功夫,却假装成武功低微,被邵侯星击落湖中,到群雄无计可施之时,才趁机出手,博得一个好名声,不是jiān诈狡猾是什么?父母的大仇未报,却去学仇家的武功。句容镇中,还放过父母的杀身仇人,不是不忠不孝是什么?杀师的仇人在刀楼,你阻止我们复仇,师傅的孙女被掳,你不闻不问,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季晚晴被他说得心如刀绞,这三件事均是事出有因,他自问问心无愧。但在巴蜀口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他三言两语之间也解释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默不作声。群雄见季晚晴不说话,立刻议论纷纷,公孙泰大声道:“请谁做帮主,是天云帮自己的事,于外人毫不相干。”
巴蜀冷笑道:“真的与天云帮以外的人毫不相干么?”他将这外人二字,念得极重,目的就在于提醒公孙泰,季晚晴也是外人。
巴蜀马上接道:“这小子在我棋庄中长大,十五岁时不幸落入悬崖,内子每年都要为他哭上一场,不料三年之后这小子突然出现在刀楼,据说他已拜江南药王姜太公为师,用的却是杀他父母的四大神功,这且不去说它。他艺有所成,便目中无人起来,不敬师长,也不去说它,只说公孙先生不知何时做了他的师傅,不知你是教他医呢?还是教他易筋洗髓功,逍遥太极剑,无影rì月箭,还是如意消魂掌?”
他将季晚晴来历一说,公孙泰老脸登时通红。
褚堂主率先道:“公孙护法,这是怎么说?你是帮内硕果仅存的一位长老,岂可干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王堂主也道:“这人是一个骗子,岂能领袖群雄?”
北堂梁堂主却道:“他武功高绝,为人呢,我也绝对相信公孙护法。天云帮这些年rì趋衰微,与天云帮历代帮主择徒过严也不是没有关系,宋帮主在世之时,千挑万选,也没挑中一个弟子,弄得天云帮的两大神功,尽皆失传,我看天云帮中也的确需要新鲜的力量了。”
南堂和东堂向来不睦,即然东堂反对,南堂是一定要支持的。结果八个堂主,三个反对季晚晴,两个不表态,只有梁、谢二堂主支持公孙泰,登时形成了一个僵局。
公孙泰道:“他虽非我的弟子,但他的为人却并不如巴先生所说那样不堪,事实上我多方了解,季晚晴季少侠口碑甚佳,他至今还不是其它任何帮派或组织的人,加入天云帮是迟早的事,莫非巴先生也有加盟本帮的意思?”公孙泰虽也对季晚晴是否愿意加入天云帮没有把握,但形势危急,也不容他多作考虑。而巴蜀今年五十有余,隐居了二三十年之久,总不会有加入天云帮的兴趣了。
不料巴蜀道:”天云帮第九代帮主诸葛先生惨死在华山六魔之手后,是谁集合帮众剑劈华山六魔,挽救天云帮于危难当中?”
公孙泰道:“是本帮第十代帮主吴残月。”此言一出口,立知巴蜀问这话的意思,但自己已落入巴蜀的话套之中。果然巴蜀立刻接上去道:“可是吴残月当时只是一个山村中的普通少年。与天云帮毫不相干,后来便成了天云帮的帮主,我年纪虽大,但也还有些雄心,要将天云帮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公孙泰苦笑道:“你是说你要加入天云帮?”
巴蜀道:“不可以么?”
王堂主早已一迭声道:“可以,当然可以。”
公孙泰看今rì的形势,已难收场,只得道:“自然可以,有王堂主保荐,我有什么话可说。”转头向季晚晴道:“少侠,只好再打一场了。”
季晚晴茫然道:“此事万万不可。我怎敢与巴叔叔动武?巴叔叔要做帮主,我让给他便是,还要争半什么?”说着便yù下台。
………【第二十二章 三战 5】………
5
巴蜀道:“好小子,你做得真漂亮,当着众人的面,装得真像,你自是明知这么下台,群雄是不会答应的,我也没有这么厚颜无耻,倒占了口头上的便宜。”言语中充满了被蔑视之后的怒气。
江湖中人是可杀不可辱的。莫说巴蜀和季晚晴是叔侄关系,就是一般的平辈之间,也不能轻易说“让”这外字,只因这个字中含着轻蔑之意,接受的人反倒是吃了大亏一样。为这一个字怒目而视,拔刀相向者大有人在。
公孙泰在一旁大为着急,心道:“这孩子也太不会说话了。”
姜玲见季晚晴进退两难,又见巴蜀一脸怒气,更是心急如焚。
天云帮的几个堂主则各怀心事,有的希望季晚晴赢;有的却希望两人两败俱伤,没有帮主,自己好称霸一方。
这几个堂主无不各怀野心,今天这个大会本是公孙泰东奔四走,一手促成,他们自己并不太积极。
那rì句容镇外一别之后,公孙泰就往西而去,找西南、东南二堂堂主商议此事去了。
八个堂主自然也希望自己或是自己保荐的人登上帮主高位,也能锦上添花。所以褚、王二人最为热心,不料半路杀出个季晚晴,自己的如意算盘都给打破了,便起劲地希望大会一哄而散。
季晚晴见眼前这个巴叔叔步步紧逼,一点没有少年时在棋庄中的那种所熟悉的严肃而不失和蔼的样子,不禁大惑不解。
他自然不知道,巴蜀五十来岁的人了,火气犹胜年轻时候,他号称“鱼肠剑、招魂笛、黑白子”,于内功、剑术、暗器三样最有独到之处,不料刀楼一战,竟会在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手里丢了一个大脸,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本来自己的子侄辈超过了自己,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巴蜀认定教季晚晴四大神功的是季晚晴的杀父杀母的仇人,教季晚晴学了武功是没安好心,而季晚晴则一定恨他少年时候不教武功,这会可以一雪其耻了。
季晚晴却在想:巴叔叔一定是因为我说把帮主之位让给他而生气了,我便同他斗上几百招,到时假装不敌输了,岂不是好?这样巴叔叔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天云帮帮主。天云帮有巴叔叔率领,一定于抗金有利。
心中主意已定,便道:“好吧,巴叔叔,恭敬不如从命。恕我无礼了。”
巴蜀冷笑道:“终于将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你也不用客气,放心大胆地上吧,我若死了,怨我技不如人,死而无憾。”
公孙泰道:“季少侠,巴先生,你们二位千万点到为止,否则公孙泰万死莫赎。”
巴蜀自怀中摸出一支晶莹剔透的玉笛,通体没有一丝疵瑕,竟是用整块玉石琢成,十分可爱。公孙泰忽如见到魔鬼一样,大声道:“这是招魂笛?”
巴蜀傲然道:“不错。”
公孙泰道:“大伙听好了,有自知之明的,赶快将耳朵堵上。”
有明白的人,早撕下衣襟,沾了口水,牢牢地堵住了耳朵;有的尚不明白,但见公孙泰如此郑重其事,也纷纷效妨起来。
姜玲自怀中掏出一块手绢撕成两半,一边将自己的耳孔堵上一边道:“晚晴师兄,小心在意。”
褚、王二堂主也道:“巴先生,这小子鬼计多端,你要当心。”
季晚晴尚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见大家神情都十分严峻,巴蜀又将玉笛凑近唇边,心中雪亮,巴蜀的招魂笛以只力将音吹出,玉笛乃是一件难觅的宝物,经玉笛吹出的音,更能摄魂招魄,巴蜀走江湖时,许多武林高手便败在这一支招魂笛中,其后就成了傻子。像被招走了魂一样,所以便有人将这笛被称作招魂笛。
笛自然并非真能招走人的魂魄,巴蜀只是以笛中音力震碎了他们脑中的经脉而已。
季晚晴环顾左右,见人人神情紧张,大是奇怪,他自内办力深厚,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还有闲暇朝姜玲笑了笑,做了个叫她放心的手势。
巴蜀更怒,自他出名以来,还没有人敢如此轻视他的招魂笛。他运功到十分,吹出一首“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本是琵琶曲,曲调激昂,杀声震天,金戈铁马,极为壮观,巴蜀将它化作笛曲,灌注内力,便成了一曲杀气甚浓的杀人曲,最是符合进攻之用。
呜呜呜三声,仿佛代表楚霸王陷入韩信在垓下布好的埋伏圈中,汉将号角一起,便即开始合围,在此时,季晚晴却似乎受到极强外力攻击,他虽不明所以,内力自然反应,随着巴蜀曲调,曲高则强,曲低则弱,初时巴蜀的“十面埋伏”将季晚晴团团围住,不久之后季晚晴内力越来越强,将巴蜀音乐中的内力渐渐逼了回去,竟反将他自己包围了起来。
巴蜀忽高忽低,指挥着笛音左冲右突,想破季晚晴的防护,但季晚晴内力本来就比他长,又是只守不攻,周身便似有金铁罩住了一般,没有一丝破绽。
巴蜀吹了半rì,声调渐低渐柔,忽然笛声一变,由强化作婉转,悠扬,如泣如诉。时而若情人细语,含情脉脉,时而摹两情相悦,卿卿我我。季晚晴初时还道巴蜀吹累了,内力跟不上,不料心随曲转,竟尔有些把持不定,不由得大为奇怪。
巴蜀的笛名叫招魂笛,并不一味强攻,而是寻找对方心理弱点,扰乱对方阵脚,他刚才的一曲十面埋伏已是曲中最强音,尚不能战胜季晚晴,便知季晚晴内力之强,大大出乎自己意料,正自担心,猛然见到一旁的姜玲关怀的眼神,暗骂自己笨,连这点都未想到,立时曲调一转,换作《长恨歌》。
《长恨歌》本是白居易为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所作的一首长诗,后人便替它作了曲,曲尽委婉、缠绵,却又有一分凄楚、绝望,正合季晚晴此时的心境,季晚晴立刻被打动了。
季晚晴在西湖苏堤之上,曾与邵侯星比过内力,其时他神功未成,邵侯星的功力已与巴蜀相若,但季晚晴尤能以“音锤”反击,现在季晚晴功力大大高于巴蜀,反受其制,因为当时季晚晴初出深山,宛若一块璞玉,毫无心机,便无从扰乱得了他的心灵,现在他识得情为何物,不免为情所困,同辛玉仪虽是两情相悦,却分离已久,与姜玲暗生情意,但辈份不合,而且现在自己还身中剧毒,不知是否有救,前途茫茫,苦海无边。一样是又幸福又伤心的感觉。所以不知不觉中便为巴蜀笛声所趁。
这一曲《长恨歌》,也不知招过多少人的魂魄,只因人生有两件事是无法逃避的,一是死,一是情。
这情之一字,有时甚至比死还可怕,纠缠入骨,不死不休。像唐玄宗和杨玉环,生时为情所困,死后还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以说是天下为情所困之人的典范。其中的伤心,凄清,愁苦,悲哀,无奈之情,绝对感人至深。
季晚晴便为此曲所困。
曲调初时欢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时,欢乐无涯;无可描摹。季晚晴心神俱摇,明知不对劲,仍是收摄不住。
到后来,却全是无奈,血泪,萧索,断肠之意,季晚晴忆起自己在辛玉仪受骗,要嫁于孟子达之时自己的心境。自己受伤极重时姜玲救了自己,却又害了自己。他幻想自己不幸不治身死后辛玉仪和姜玲的心情,满脸凄惶之sè,扭头去看姜玲。
姜玲大惊,这咱时候季晚晴怎么还可以分心旁顾?可是她却帮不了他,心里着急,溢于言表。季晚晴看她着急的样子,更是心神不定。
姜玲见季晚晴呆台上看着她,目光已有些散乱,突然一口咬在自己手背上。
………【第二十二章 三战 6】………
6
季晚晴心中满是辛玉仪和姜玲,见她咬自己,不明所以,也一口咬然自己手背上。这一下吃痛,叫季晚晴神志恢复了不少。腹中一股内息立时冲上,他张嘴“啊”地叫了出来。
这一声“啊”中,无意识地带上了音锤之内劲,巴蜀正全神贯注地吹笛,不防他会叫这么一声,曲调立时为之一窒。
季晚晴的神志,又清明了一些。全身出了一身冷汗,背后衣衫尽湿。他这一锤虽只抵挡住巴蜀的笛声一瞬间,但已经足够了。在这一停顿的片刻,季晚晴已有足够时间恢复心神,后续音锤立刻源源不断发出。
巴蜀的曲调一再被打断,呜呜咽咽,已经不成曲,盛怒之下,吹出一记最强音,想与季晚晴一拼。季晚晴眼见他突然猛吸一口气,也凝神自腹中吼出。
只听啪一声脆响,音锤与笛音相撞,竟将那杆玉笛的孔与孔之间震出一条细细的裂缝来,虽只是一条裂缝,巴蜀这只玉笛却是废了。
巴蜀又是吃惊,又是心疼。这玉笛跟他数十年,是他最称手的兵器,一旦被毁,再也找不出第二根了。他一脸惋惜,呆立台上,竟半天没说出话来。
众人见巴蜀持笛之手已垂下,纷纷取出耳中布块,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一场是谁赢了。
巴蜀玉笛被毁,本是输了,但那丝缝隙,却是连季晚晴也不知道,其它人更不明所以,他自己不说,是没有人会知道他已败了。
季晚晴见巴蜀忽然不吹笛子,也凝神不发音锤,巴蜀同他对视良久,知道季晚晴也不知笛已残损,将玉笛往袖中一放,双手抽出时,已握了一把黑白棋子。两臂一振,一道黑光,一道白光便飞shè而出。
姜玲叫道:“小心。好不要脸,身为长辈,却施偷袭。”这前半句话是提醒季晚晴,后半句却是骂巴蜀。
其实此时台上巴、季二人并未言明休战,又未规定不可以夹带暗器,所以偷袭之说,倒没有道理。
台上,巴蜀双手齐扬,打出的围棋子越来越多,暗器风声也越来越紧。季晚晴上窜下伏,或引巴蜀棋子互相撞击的,或接棋子反回去打落别的棋子的。在黑光白光中左闪右避,身法煞是好看。
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