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俄罗斯名人的那些事儿-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03年7月,托洛茨基以西伯利亚同盟委任的代表身份出席*社会*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围绕党纲和党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托洛茨基在开始阶段曾与列宁同一阵线,但因不满列宁对老同志的态度而分道扬镳。

    大会闭幕后不久,17名少数派分子立即在日内瓦召开了3天派别会议(1903年9月),会上通过了由托洛茨基和马尔托夫共同起草的《关于党内斗争的当前任务》的决议,攻击和抵制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部。会后,他们采取行动,先后获得了中央机关报《火星报》、总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的领导。《火星报》从第五十二号起成了孟什维克的派报,被称为新《火星报》。托洛茨基随即为新《火星报》撰稿,他攻击列宁是“雅各宾主义”,是企图建立个人独裁的罗伯斯比尔,称列宁为“马克西米利安·列宁”,这表明他坚决站在孟什维克一边。

    可是不久,托洛茨基又和孟什维克的领导人发生意见分歧。由于孟什维克的领袖们威胁要抵制中央委员会和《火星报》,托洛茨基等人也停止为《火星报》撰稿,列宁被迫辞去《火星报》的职务。孟什维克接管,普列汉诺夫出来收拾乱局。但普不能容忍托洛茨基留在《火星报》,下了驱逐令,并以辞职相要挟。1904年4月,他申明脱离新《火星报》部,托洛茨基的名字就从《火星报》上消失了。此后,托洛茨基逐渐疏远孟什维克。1904年9月,托洛茨基在德国慕尼黑发表《致同志们的公开信》,同孟什维克绝交。

    1905年1月9日(星期日,俄历二月),彼得堡爆发大规模的工人和平请愿,遭到沙俄政府开枪*,由此引发了连绵不断的革命浪潮。此时,托洛茨基刚从慕尼黑到了日内瓦,他立即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以《彼得堡起义之后》为题发表。托洛茨基在文章中赞扬英勇的俄罗斯人民反抗沙皇的极权统治,认为君主立宪只是一种幻想。他号召人民*沙皇统治,“革命已然来了,她结束了我们政治的童年时代”。

    12月3日,托洛茨基和彼得堡苏维埃的其他委员在开会时被逮捕。从此开始了托洛茨基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第二次监狱生活。在狱中,他研究了地租理论和*社会关系史。更重要的是,身陷囹圄的托洛茨基开始酝酿他的“不断革命”的思想,这些早期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学说的“托洛茨基主义”。

    1906年,他写成了题为《总结与展望》的长文,以“总结”1905年革命为名,第一次论述了“不断革命”论。他在《自传》中认为这本书是“当时论证不断革命的理论方面一篇最完善的表述”。认为*的*革命必然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以无产阶级专政来完成,并由此发展成社会主义革命。

    1905年革命失败后,托洛茨基于1906年11月被判处终身流放。1907年2月,他在流放途中,借口坐骨神经痛要求住院治疗,乘人不备便设法从西伯利亚别烈左沃逃脱,经彼得堡到芬兰,不久他又搭乘一艘开往瑞典的轮船,抵达斯德哥尔摩,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第二次*生活。在此后的岁月里,托洛茨基穿梭于伦敦、柏林、维也纳、苏黎世、巴黎等欧洲各个城市,成为流浪的革命家。他在柏林认识了被当时的革命者称为“欧洲社会主义的‘精神导师’、马克思主义的教皇”的卡尔·考茨基,但托洛茨基却认为考茨基这位大师的思想相当平庸,使他感到失望;后来又认识了弗兰茨·梅林、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等著名的德国革命家。卢森堡和托洛茨基一样,反对孟什维克的革命观,但又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布尔什维克的活动,希望看到*革命运动“欧洲化”。

    1907年4月下旬,托洛茨基以梯弗里斯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社会*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上托洛茨基以“非派别的社会*党人”自居,扮演中派领袖的角色。他提出不同心也能“协力”的论点,反对同机会主义划清思想界限。在这次大会上,除了对待资产阶级政党的态度问题以外,在所有的问题上托洛茨基都支持孟什维克,站在机会主义一边。

    同年8月,托洛茨基参加了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大会在争论关于反对军国主义问题时,托洛茨基鼓吹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主张。

    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当布尔什维克开展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斗争的严峻关头,托洛茨基以超派别的姿态出现,实际上是站在孟什维克取消派一边,庇护取消派,攻击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对此,列宁十分气愤,称托洛茨基是“厚颜无耻的犹大施卡·托洛茨基”。在这个时期,托洛茨基利用第二国际和德国社会*党机会主义首领的赏识和支持,在他们的报刊《新时代》和《前进报》上曾连续发表了几篇匿名文章,肆意歪曲*党内斗争的真相,谩骂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混淆国际工人的视听。列宁抨击说“托洛茨基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最卑鄙的野心家和派别活动者……嘴上滔滔不断地谈党,而行动却比所有其他的派别活动者还坏。”

    1912年1月召开了*社会*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俄代表会议,决定把孟什维克取消派开除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对此,托洛茨基等人又是集会巴黎,又是向第二国际告状,攻击会议是“欺诈行为和篡权”,是“政变”,是“分裂”。同年8月25…28日,托洛茨基又集合孟什维克、取消派、召回派和崩得分子,在维也纳召开代表会议,结成了“八月联盟”。此时的托洛茨基,在革命的十字街头似乎无所适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反对列宁提出的“变现代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策略口号。1915年9月,托洛茨基出席了齐美尔瓦尔德代表会议,在会上他追随占多数的考茨基中派,反对列宁提出的同第二国际断绝关系、建立第三国际的主张。但同时他坚持国际主义,主张革命反对战争。

    波兰托派领袖多伊彻认为,从1907年至1914年,是托洛茨基政治生命史上无所作为的一章。1914…1916年,托洛茨基在巴黎逗留了两年,1916年9月,托洛茨基的《我们的言论报》被法国当局查封,托洛茨基本人被驱逐出法国,赴西班牙,接着又被西班牙当局押送上船赴美国,1917年1月到纽约,在那里遇到了布哈林,他马上加入布哈林等人在美国主编的《新世界报》部。他还活跃在纽约和费城一带,到处演讲,做革命鼓动工作。2月底,*国内爆发革命的消息传到了纽约,托洛茨基更是活跃,急忙办理回国手续。3月27日,托洛茨基在归国途中遭到英国警方扣押,5月才抵达彼得格勒(此前一个月,列宁已回到*)。这时候的俄罗斯大地,风雷*,由资产阶级领导*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刚刚过去不久,而另一场由无产阶级举义的震撼世界的革命即将爆发。

    至此,托洛茨基充分发挥出其政治潜能,在革命运动中叱咤风云,“个人品格大放异彩”。他已经可以不把普列汉诺夫之流看在眼内了,其在革命群众中的威望,连列宁也稍逊一筹。卢那察尔斯基说:“在托洛茨基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功的影响下,在他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不少接近托洛茨基的人都有认为他是*革命的头号领袖的倾向。”1917年7月,托洛茨基被克伦斯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逮捕,很快就在9月获释。历史在等待着列宁和托洛茨基们发动改天换地的大变革。10月25日(俄历),阿芙诺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爆发,克伦斯基政府垮台。

    二十月革命时期

    托洛茨基回到*后,参加了“区联派”的国际主义小组。区联派原是1913年11月在彼得堡成立的中派组织。1917年5月,鉴于区联派基本上采取了同护国派断绝关系的立场,列宁主张同他们联合,6月,资产阶级政府以“德国间谍”罪名将托洛茨基逮捕入狱。在同年7月布尔什维克召开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作出决议,吸收托洛茨基和整个区联派加入布尔什维克,在狱中被选为中央委员。9月初,获释出狱,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这时彼得格勒已转向布尔什维克。10月10日,在列宁主持下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会议,决定在最近期间开始武装起义。当时,托洛茨基是唯一支持列宁发动十月革命的领导人,但托洛茨基虽然投票赞同起义,可是他主张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来决定夺取*的问题。

    起义爆发后,正是托洛茨基在列宁不在的情况下一手领导了十月革命,托洛茨基实际组织武装起义,促成十月革命。可以肯定,他是十月革命的功臣。

    三布列斯特和内战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布哈林主张发动护国战争,托洛茨基和列宁主张停战和签订条约,但托洛茨基和列宁之间也存在意见分歧。列宁主张无条件地立即缔结和约,托洛茨基则主张“不战不和”。当时列宁曾和率领代表团同德方谈判的托洛茨基约定:德国人不下最后通牒,就采取拖延的办法;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就作让步。2月9日,德国首席代表霍夫曼提出了最后通牒,次日,托洛茨基却擅自发表声明,*拒绝在割地的条约上签字,并单方面宣布结束战争,全面复员军队。列宁为此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拿苏维埃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开玩笑,把战争当儿戏。

    列宁以提出辞职迫使代表大会同意他的建议,托洛茨基最终与列宁保持一致,会议最终以微弱票数通过了列宁的主张。

    在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托洛茨基于1918年3月辞去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9月改组为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国内战争时期主持建军工作,指挥红军与协约国入侵军队及白党军队作战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军事人民委员(PeoplesmissarforMilitaryandNavalAffairs),具体负责组建红军和指挥军事作战,在国内战争期间,托洛茨基一直乘坐指挥专列巡回于*各战区,为红军的组建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内各条战线上胜利的“唯一的组织者”,“红军的缔造者”、“红军的领袖和组织者”,被外界誉为“红色拿破仑”,这是连斯大林在当时也不得不认同的。但由于他行事严酷,也遭到了谴责。

    四国内建设时期

    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全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新时期。但此时战时*主义政策的弊端已经部分显露出来。托洛茨基1920年初赴乌拉尔地区考察,返回后便在俄共政治局中首先提出实行渐进农业税,但遭到当时普遍抱乐观态度的其他中央委员的反对。

    随后,托洛茨基主持铁路工作,托洛茨基认为在战时*主义体制下工会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托洛茨基在1920年11月初召开的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反对在工会中扩大*,主张把行政命令的方法搬到工会中去。他提出把战时*主义的“螺丝钉扭紧一下”和“把工会整刷一下”的口号。对此列宁、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托洛茨基等人在中央政治局展开了持续数月的激烈的争论。斯大林在整个过程中不是一语不发就是无主见的完全支持列宁。1921年3月,召开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对工会问题的争论作了总结,肯定了列宁为首的中央的路线。

    此时,战时*主义政策造成的国内经济危机加重并导致政治危机,战时*主义被终止,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

    五反官僚前期

    1922年12月,列宁抱病重新审查了与格鲁吉亚布尔什维克冲突的前因后果,终于明白了斯大林作为民族人民委员在格鲁吉亚的粗暴举动。他发现斯大林加诸格鲁吉亚“分裂主义者”的指控都是虚假的。

    列宁和托洛茨基的矛盾造就了斯大林。作为苏维埃体制下最杰出的三位领导人,在革命时期尚可以容忍的分歧,在官僚体制下已发展为势同水火。列宁对这位杰出人物感到恐惧,他是随时会将自己拉下宝座的人。尽管在最重大的战略问题上,他们最后总是保持一致。但托洛茨基才华太高,威望太大,对于一个集权体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这足以使他产生猜忌。

    但他毕竟曾是一位革命者,而且他需要托洛茨基的才能,所以没有对托洛茨基做出太大的进攻。但至少必须做出限制,至少在他在位时不能有所逾越。而斯大林,列宁将他视为保障自己最高权力的工具,斯大林的作用就是限制托洛茨基,就是作为强有力的执行者。托洛茨基感觉到了这一点,在自己的自传中,他提到了斯大林不断被赋予权力,党机器的权力不断集中的的过程,也透露出列宁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政令行使的更为畅通。也就这样,斯大林开始掌握了党机器。

    列宁健康时,还能将他作为一件工具,但现在他已经住进了护理室,实际上被看管起来了。所以,列宁才总是抱怨,医生总是在加以限制,他对外界的情况总是一无所知。所以,列宁知道格鲁吉亚的真相后才如此震惊,事件本身尚且不论,更吃惊的是斯大林表现出来的势力和野心,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件原来的工具控制了。

    斯大林获得了看护列宁的权力,熟知中国历史,清楚雍正皇帝这一段历史的人不难理解,斯大林通过此举获得了继承最高权力的保障。列宁急切地想解除斯大林的看管,所以才屡次表示对斯大林的不信任,我们就不难理解列宁写给斯大林的信件,要求斯大林向自己妻子道歉,接着要求解除一切私人关系的信件的深层目的。但唯一能解除这一权力的是政治局,由于“三驾马车”和五人小组的存在,也就等于是要求斯大林自己放弃这一权力,列宁这一目的无疑会落空。

    列宁最终选择了与“托洛茨基同志一致”的意见,除了这次的“格鲁吉亚问题”外,在“对外贸易垄断权”、“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优先地位”、“*国际的统一战线”、“对工农检察院的批评”、“党的官僚主义”等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问题上,列宁和托洛茨基也都是团结一致甚至是紧密合作的。然而,在几次重大斗争中,托洛茨基选择了“靠不住的妥协”,与列宁的合作最终走向失败。

    “当列宁还能从事斗争时,托洛茨基依靠列宁的支持,还有获胜的可能,甚至在列宁逝世后,他利用列宁交给他的”炸弹,“也仍有获胜的可能。但他却出于对”空位期和党的分裂的顾虑,没有积极地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从而导致自己彻底的失败。当列宁已经决定撤消斯大林总的书记职务,开除其党羽奥尔忠尼启则和捷尔任斯基的党籍时,他还有所保留,仍希望斯大林能改过自新,希望最高领导层能竭诚合作。在他的对手们私下策划要在政治上把他搞垮时,他却令人不解地无所作为,竟然还去郊区打猎,以致染上使他丧失战斗力的疾病。托洛茨基这样做,也许是意识到力量对比悬殊,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即便获得胜利,其结果能维持多久是颇成问题的。也许他是出于自信,象他这样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转折契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人,只要有机会,必将会东山再起。因此,他想进行一场长期斗争,从做青年工作入手。

    但他没有充分认识他的对手斯大林,对手们针对他进行的斗争的性质也不够明确。这场斗争对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