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俄罗斯名人的那些事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童年时代德国人的不良印象使赫尔岑终生厌恶德国作风。在《往事与随想》的中册中,赫尔岑竭尽所能地刻画了一大批行迹颇为可笑的德国职业革命家,至于伦敦的硫磺党人的领袖“马克思”,也丝毫不曾给赫尔岑以好感。对于德国的看法,是当时革命派与顽固派在对待西方问题上的焦点之一,顽固的沙皇与德国的皇帝陛下之间虽然都知道皇位底下的大地颇不平静,但在对待革命者的态度上,却似兄弟般默契。

    在离开了酒囊饭袋的德国人之后,赫尔岑获得了两名非常好的教师,他的俄语老师伊;普罗托*夫和法国教师布肖。

    头脑中装满了形形色色自由主义思想的普罗托*夫,他偷偷地给年幼的赫尔岑传输十二月党人的思想,经常给他带来“用小字抄写,磨得很烂的诗抄本”。这其中,有普希金的《自由颂》,雷列耶夫的《短剑》,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时代号角性的作品。直接参与过法国大革命的教师布肖起初以为赫尔岑天资拙劣,仅仅是个顽劣的贵族子弟罢了,及至发觉赫尔岑有一颗对自由极度向往的心灵之后,他开始暗中给他灌输来自法国的最犀利、最危险的思想年,虽然布肖仍然认为赫尔岑在学业上将毫无建树,但他现在却不无宽慰地对赫尔岑说:

    “我的确以为您不会有出息,不过您那些高尚的思想会挽救您。”

    这两名家庭教师的身份确实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人物。一位是未曾为沙皇网罗的十二月党人,而另一位则是来自法国革命者。俄罗斯本国的革命者激发了赫尔岑对于自由的热爱,而来自法国的革命者又灌输了十九世纪初最具颠覆性的法兰西革命思想。法国大革命的号角离其消歇仅仅十几年,而其回音已经远播俄罗斯。除了两名教师的鼓励和同情,他的表姐库钦娜也以女性的温爱在人格的树立上给了赫尔岑以巨大的影响,表姐的关爱使“一股暖流跟她流进了我这个幽居的少年时期,它温暖了、也许还保全了我那些刚刚发展起来的感情,这种感情本来很可能被我父亲的嘲讽毁掉。我学会了殷勤,学会了因为一句话伤心,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爱,学会了谈自己的感情。”并且,库钦娜预言了赫尔岑将是未来的反*的巨人,无疑,这给了赫尔岑以巨大的信心。

    童年时代的这一切,都为其将来成为一个坚贞不屈的斗士和一个致力于人类自由与解放事业的思想家种下了种子。这童年时代的种子,日后将要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个在学业上并不聪慧、甚至有些愚钝的幼童那高尚的心灵将在普罗托*夫、布肖、库钦娜这些自由高尚的心灵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后,将他的心灵中流溢出温和、坚毅、高贵的自由之光。及至与奥加略夫相遇,二人矢志以其毕生之力而谋求俄罗斯之自由,更促使赫尔岑从一个贵胄之家挺身而出,转而面向黑暗的沙皇*,以其脆弱的头颅撞击坚不可破的石墙,谋事不成,出走异邦,鼓动*,申斥沉睡于黑暗牢笼而深不自知的愚黯民众。其人生之魁丽多姿,其斗志之顽强卓绝,其情感之细腻丰富,其言论之深刻睿智,皆使其有别于后于其时代之汲汲于留学革命的*党人或马克思主义者、头脑简单却异想天开的普鲁东或巴枯宁的弟子们,自由史学柏林谓赫尔岑乃“十九世纪自由主义之最伟魄之一”,赫尔岑堪此美誉!

    一八四零年间,赫尔岑曾迷醉于黑格尔哲学,称黑格尔的哲学是“革命的代数学”。一八七零年,赫尔岑在去国二十余年之后终于病死在西欧。他死之前,那位发明了俄罗斯革命的代数学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被到西波利亚十年了,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门徒却已遍布俄罗斯,他死后十年,将黑格尔哲学“翻个了个个”的马克思的门徒们也终于抵达俄罗斯,而他,则作为“革命的先声”而死在异国了。



………【第二十二章 勃洛克】………

    *洛克(1880…19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904年的《美妇人诗集》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充满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洛克因此一跃成为当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一主要经历

    *洛克(1880…19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904年的《美妇人诗集》是他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充满神秘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洛克因此一跃成为当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1905年的*革命促使*洛克的创作发生了转折,他逐渐开始面向现实社会,发展成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热忱歌手。

    1904年的诗集《美妇人诗集》显示了诗人的艺术独创性。1905年革命促使他接近社会生活,他的诗集《意外的喜悦》和《夜晚时分》、组诗《法伊娜》、长诗《报应》和《夜莺花园》、剧本《命运之歌》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祖国的热爱。

    十月革命后,*洛克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在1918年写的文章《知识分子与革命》中呼吁知识分子“以整个身体、整个心灵、整个意识谛听革命”,预言俄罗斯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新型国家。同年创作的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描写十月革命的第一首长诗,在苏联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十二个》显示了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彼得堡的独特的生活氛围,象征性地表现了革命所向披靡的气势。诗作写作技艺精湛,格调高昂,带有象征主义诗歌的特色。此外,*洛克还写有政治抒情长待《野蛮人》等许多优秀作品。

    *洛克童年时代就酷爱写诗,1903年开始发表作品。初期的诗作,受神秘主义的影响,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1904年的诗集《美女诗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1905年革命促使他接近社会生活,此时写下的《饱汉》(1905)、《俄罗斯》(1908)、《夜晚的时辰》(1911)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十月革命后,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在1918年写的文章《知识分子与革命》中,他呼吁知识分子“以整个身体、整个心灵、整个意识谛听革命”,预言俄罗斯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新型国家。同年创作的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描写十月革命的第一首长诗,在苏联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作虽然带有象征主义的痕迹,但写作技艺是精湛的,格调是高昂的。此外还写有政治抒情长诗《野蛮人》(1918),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丑恶本质,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热忱。晚年尽全力参加高尔基创办的“世界文学丛书”的工作和其他文学活动,为苏维埃文化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苏联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诗人。

    *洛克出生在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教授,母亲是作家。1906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历史语文系。

    他童年时代就酷爱写诗,1903年开始发表作品。初期的诗作,受神秘主义的影响,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1904年的诗集《美女诗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作。

    1905年革命促使他接近社会生活,此时写下的《饱汉》(1905)、《俄罗斯》(1908)、《夜晚的时辰》(1911)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十月革命后,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在1918年写的文章《知识分子与革命》中,他呼吁知识分子“以整个身体、整个心灵、整个意识谛听革命”,预言俄罗斯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新型国家。同年创作的长诗《十二个》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描写十月革命的第一首长诗,在苏联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作虽然带有象征主义的痕迹,但写作技艺是精湛的,格调是高昂的。此外还写有政治抒情长诗《野蛮人》(1918),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丑恶本质,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热忱。晚年尽全力参加高尔基创办的“世界文学丛书”的工作和其他文学活动,为苏维埃文化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苏联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诗人。

    婚姻家庭

    *洛克的妻子是“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耶夫的女儿,彼得堡贵族中最美丽、最出色的青年女子。*洛克的母亲通晓多门外语,翻译了许多国外名作,母亲的姐妹兄弟及其它亲属中有多人精熟于文学、诗歌创作,*洛克是个“神童”,五、六岁就开始写诗,上圣彼得堡大学就读时,已经是一位闻名遐迩的诗人了。应该说,*洛克出身和成长于*最高贵、最儒雅的环境之中,他的大学教育也是在*最好的大学中完成的。

    二艺术转折

    关注革命

    1905年的革命及其失败,是*洛克人生的转折点,他对革命的关注是异乎寻常的。他没有参与,但他的同情在被压迫的工人和市民一边。在《饱食者》一诗中他谴责了那些对罢工者漠不关心的醉生梦死者。在1906年写的《玫瑰珊栏姑娘和蚂蚁王》中,他描述了自己在德国南部的里森…拿骚度假时的体验。他看到全身铺满玫瑰的“永恒的女人”和看门人的美丽女儿——“玫瑰珊栏的姑娘”,但他感到这些都是“脱离现实的理想,对缥缈东西的追求”,他不能不回到“令人难以忍受的俄罗斯”,“它的历史是多么的没有光彩,那关于莫斯科公国王公的一页页的历史僵硬得像盖在大臣肚皮的厚重难看的花缎;让人恶心的血凝重、腐臭、有毒,在历史的书页上汩汩流淌”。但是,据古书记载:要找大蚁穴,它有十二条路径。挖开洞穴,向里边灌水,就在地下会碰到一个洞,再挖三俄丈,就会见到蚁王伏在深红色的或青色的石头上,用开水淋它,它就从石头上掉下来。你再挖,用布把石头包起来。它会问:‘找到了吗?’而你继续埋头挖,嘴里衔着石头,用布擦手:‘你是上苍父亲,你是大地母亲,你是神圣的根。祝福自己拿去做好事吧。’不好吗?狡猾的麻脸农夫在蚁穴里刨啊,找那个可爱的根,也许用它可以治好母牛的*或者自己生病的波娘。那,蚁王又为何如此不安,农夫又为什么如此动听地向上天和大地祈求这根呢?

    这是因为农夫有一种非人间的力量,而蚁王是他的秘密同谋。更主要的是因为农夫一定会找到根(自己的伙伴),无论对他有什么用。只要找,总会找到。这一神秘的根像真正的金矿一样,在纯朴的传说中吟唱着。眼前只见林间小路、坍塌的蚁穴和拿铁锹的农夫,而金子仍然在歌唱。

    “一切都清清楚,近在眼前,仿佛已经都找到了。农夫会拉出这条根,向它吐口吐沫,就走了。一切直接映入眼帘,粗俗、丑陋、肿胀。两眼迷朦,一种已发现的未知的力量令人恶心。一切都很现实,幻想无立锥之地,也看不到天空。那天空值得看吗?它灰蒙蒙的像农夫的皮袄,不再蔚蓝,没有从德国的朝霞飞落人间的天堂的玫瑰,在地平线上没有古堡纤细的轮廓。这里到处都是蔫了的灌木丛。你迷失在其中,可你却爱它爱得要死;走进草丛,就到了沼泽地。其他什么也不需要。金子,金子在地下什么地方吟唱着。”

    矛盾态度

    诗人在1905年革命中的*,发现了“一种未知的力量”,它“令人恶心”,“你迷失其中,可却爱它爱得要死。”

    既“令人恶心”,又“爱它爱得要死”,这就是贵族青年诗人*洛克对支配俄罗斯命运的那股神秘力量的矛盾态度,这种神秘力量的意象就是“蚂蚁王”。

    第二章*洛克的心灵世界

    一只有直觉和感悟

    《路标》的作者之一布尔加科夫认为,我们心目中的“人民革命”,其实是知识阶层实现自身理想的外部符号:“革命是知识阶层的革命。它的精神领袖属于知识阶层;这类领袖具有知识阶层的世界观习性、趣味和社会风尚。当然,知识分子不会对此予以承认,因为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每个人都遵循着自己的基本信念,他们将这个或那个社会阶层称之为革命唯一的发动者。无可争辩的是,除去所有的环境因素,(其中占据首位的是灾难性的战争),除去各社会阶层、群体现存的极为严峻的生活需求,任何事物也不可能将他们卷入暴动的风潮。我们始终认为:所有的思想体系,先进战士、倡导者、鼓动家和宣传家的精神武器都是知识阶层革命所提供的。他们在精神上设定民众的本能目标,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民众。总之,他们是革命这一巨大躯体的神经和头脑。在这种意义上,革命是知识阶层的精神产儿,因而革命的历史则是对知识阶层的历史判决。”

    梅列日科夫斯基则认为,所谓“英雄的人民”不过是知识分子头脑中的空洞概念,现实革命中的人民越来越响亮的抱怨声“终于变成伟大俄罗斯革命中农民及全民暴动的绝望哀号和怒吼”,是“流氓阶层、流浪者和刁民的面孔。”

    在众说纷纭的思考中,*洛克似乎只有直觉和感悟。他觉得梅列日科夫斯基对现代解放者的仇恨奇怪得令人难以解释。

    他说:“在物质和精神都富足的人的心理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他们对非常不幸的、不成功的、不可救药的、落魄潦倒的人有一种厌恶感。或者说是对在他们看来不可救药的人有一种厌恶感。这一情感可以达到在*上使人感到恶心的程度。”

    而被高贵者视为“恶心”的穷人中也存在着对高贵者的仇视。他在《‘宗教探索’与人民》一文中引用一位农民诗人的信说:我们的兄弟根本不害怕见‘你们’,而是自然而然地羡慕你们、仇视你们,如果能容忍你们在他近旁,只是因为从‘你们’那儿看到了某种利益。

    啊,因为‘你们的’在场而引起的痛苦是多么剧烈呀!意识到没有‘你们’暂时就不行时,我们简直痛苦万分!这种意识正是一种‘极端的痛苦’——致命的苦闷、深沉的忧伤和绝望。尼基金、苏里科夫、涅克拉索夫都描写过这种不幸,普希金和其他作家也或多或少写过。没有‘你们’就寸步难行的意识,是我们的精神与‘你们’不能相互亲近的惟一原因。被主人的前厅腐化了的保姆或勤务兵那奴隶般的忠心耿耿,现在很少能够见到了。

    “农民逃进旧派教徒的隐修区和森林中的小修道院里,所有这些古代和现代的例子,都是对精神自由这强烈渴望的证明,也是躲避贵族的无所不在之明证。意识到‘你们’无所不在、‘你们’可以为所欲为、而我们必须服从,这就是从我们这一方来说,我们与‘你们’不能亲近起来的一堵不可跨越的城墙。那么,从‘你们’一方来说,原因何在呢?除了极端鄙视和纯粹**的嫌恶,就再无任何其他的理由了。”

    *洛克称上述这些话为“金玉之言”。对于“我们”(知识分子)和“你们”(劳苦民众)之间的矛盾的深刻认识是*洛克高出于《路标》作者处。这种意识其实早在19世纪50年代列·托尔斯泰就在“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中意识到了,在那个恶梦中,托尔斯泰梦见自己被农民绞死。只是*洛克比托尔斯泰的感受更现实、也更强烈。

    在矛盾中感到困惑的*洛克在1908年给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面临着我的主题,俄罗斯的主题(其中包括知识分子与人民的问题)。我在自觉地、坚定地献身于这一主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