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创业时代-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84章 新闻宣传
暑假还没到,补习中心的计算机暑期班还开不了班,不过劳务培训中心的计算机课倒是已经开始了,很多好奇的想看热闹的人纷纷向自己认识的学员们打听,都想知道他们到底学的是什么,学了计算机真的对找工作有用吗?
有没有用,学员们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他们也才刚开始学,只知道什么是cpu,长得什么样,什么是内存,长得什么样,然后这两天刚开始跟着老师学打字,打字这个是最基本的技能,必须得会的,最起码中文得学会拼音打字,英文得学会写最基本的求职邮件,再深一点的暂时还没学到,他们也不知道会学什么内容。
学员们和旁观者们都有一肚子的好奇,杜君琦也不藏着掖着,她直接联系了市电视台,请新闻记者上门采访拍摄,她要大大方方的告诉大家,劳务培训中心的计算机课程,到底教的是什么。
杜君琦是f市的名人,她打电话给市电视台的新闻热线说有新闻要报道,市电视台立刻就派了专人联系她,当得知这个新闻与杜君琦有关,l区的劳务培训中心就是杜君琦自己的产业后,市电视台更是看重了,当天就派了新闻栏目组的记者过来拍摄了。
杜君琦领着记者去了劳务培训中心,先是拍了崭新的机房,再拍了学员们上课的情景,接着就让记者现场采访丹尼尔了。
这时候丹尼尔的活招牌的效用就展现出来了,丹尼尔面对镜头一点儿也不紧张,反而眉飞色舞,嘴里一长串一长串的专有名词往外蹦,记者都听愣了,提着话筒都忘了提问,不过就是她记得提问也不知道该问什么了,这些专有名词她都有听没有懂,不知道丹尼尔在说什么鬼啊。
丹尼尔显摆了一大通,把他对各个班级的软件设计方向都说了个遍,终于舍得闭嘴了,把话筒让给了记者,可是记者此时已经不想提问了,她压根没听懂,还是不要露拙了,她转而看向杜君琦,挑眉毛眨眼睛的,还提示杜君琦说两句,说说自己的想法,杜君琦自然看懂了,接过了话筒继续说。
杜君琦面对镜头扬起微笑:“我先说说美国目前的就业形式,美国各个行业越来越普及电脑的应用,不只在办公环境中越来越强调电子化快速化,部门之间、上下属之间的消息传递都是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就连对外应聘都要应聘者投递电子求职信,如果不懂得电脑,不懂得收发电子邮件的话,那出国务工者在第一关就会被刷下来,进不了好公司,只能去小的差的公司赚取低工资了。”
记者这会儿懂得配合了,故意惊讶地问道:“哎,现在美国公司招聘都要用到电子邮件吗?如果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杜君琦肯定的点点头:“稍微有点规模的,比如几十人以上规模的,都会要求应聘者投递电子求职信,这是现在的主潮流,身为务工者,我们得顺应这个潮流。至于没有电脑的话,可以借用别人的电脑,或者去网吧投递电子求职信。”
“所以,培训中心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才特意开设计算机课程吗?”记者继续提问。
“是的,我认为作为劳务培训中心,一定要为学员们着想,而且必须具有行业预见性,既然在美国找工作需要懂得电脑,那劳务培训中心就要给学员们提供学习电脑的机会,安排相关的课程,让学员们懂得一些电脑基础,这样可以使得他们在寻找工作时多一点优势。”
记者又问:“我看到培训中心开设了许多班级,这些班级的学习内容都不一样,有的是酒店服务,有的是家政保姆,有的是水电管道,这些专业不同的班级的计算机课程都一样吗?”
“不一样,虽然最前期学习的内容是一样,比如怎么写邮件哪,怎么上网哪,怎么使用搜索引擎哪,但是到了后面,不同班级使用的学习软件就完全不一样了,培训中心专门请来的计算机技术总监,”杜君琦转头看向丹尼尔,镜头也跟着移了过去,丹尼尔面向镜头微笑点头,“丹尼尔就是设计软件的高手,他根据不同行业的服务内容,设计了好几款学习软件,用来帮助学员们预先进入工作状态,比如酒店服务,丹尼尔就设计了三款学习软件,前台登记系统、点餐系统和客房服务系统,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三款系统,以后学员们到了美国,进入了酒店的工作环境,不管是进入哪个部门,都能很快掌握酒店内部的系统,提高学员们的试用录取率。”
记者这下是真惊讶了:“哎,还有这样的学习软件?”
杜君琦笑了:“有的,这是我们培训中心独有的,由丹尼尔专门设计的,不过现在还只是基础版,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我们会根据学员们的使用体会来不断升级改进软件,以便达到更完善的功能和更好的使用体验,虽然现在只是基础版,不过我相信学员们只要掌握了基础版,以后到了美国的工作环境,他们可以很快地上手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操作,毕竟软件是有共通性的,一通百通。”
记者一脸好奇:“可以给观众们展示一下吗?”
这个要求有点不合适,要是在电视里展示学习软件就会暴露软件的界面和设计方向,很容易被人抄袭,杜君琦自然是不肯的,不过她早有准备,之前就制作好了视频短片,短片内容相当于广告介绍,不存在设计暴露的问题,杜君琦把一张光盘递给了记者。
“这是学习软件的介绍,你可以放在新闻里播出。”杜君琦这么说就是拒绝了在新闻里进行软件展示。
记者自然明白,接过了光盘:“好的,回去后我会和导演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放进节目里。”新闻里播出的东西都是需要进行审核的,记者不敢打包票。
杜君琦明白,微笑道:“我明白,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记者笑道。
采访结束后,记者回到市电视台大楼,把采访视频和光盘交给了新闻栏目组的负责人,负责人看了采访视频后觉得没有问题,就把这个新闻排上了节目单。
两天后,劳务培训中心的新闻上了市新闻栏目频道的热点新闻,热点新闻是黄金档,晚上6点半播出,这时候正好是晚饭时间,看的人很多。
上了新闻后,讨论培训中心的人多了很多,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觉得培训中心与时俱进,设身处地的为学员们的未来着想了,开设的课程内容也很实际有用,这份用心值得夸奖。
不过看得人多了,讨论的人多了,有想法有行动的人也就多了。
在普通民众看来,这个新闻后只是有点意思,看了之后对劳务培训中心有点印象,顶多再随口夸奖夸奖两句就没了,但是这个新闻在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人看来,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播出后,劳务培训中心接到的询问电话就多了许多,大部分是报名预定下一期名额的,他们都看好这边的课程和服务,另外的一小部分,则是看中了丹尼尔的学习软件的。
丹尼尔的学习软件吸引了两部分人,一部分是软件公司,软件公司想要与丹尼尔共同开发这些软件,另一部分则是想购买软件的顾客,比如在新闻中,着重提到过的酒店行业。
这些电话全让杜君琦给推了,她事先交代了前台,对软件公司的统一推拒理由是丹尼尔想要独立开发软件,不想受外在影响和制约,而对潜在顾客的统一应对理由则是软件还不够完善,还需时间修正升级,出于负责的态度,丹尼尔暂时不对外出售软件,不过杜君琦还有一个特别交代,她让前台记下了这些来电的号码和联系人名字,并且让前台向他们表示,等过段时间,软件的功能完善了,培训中心会主动与他们联系,告知软件出售的价格和售后服务情况,毕竟出售软件本就是她的原定计划之一,现在软件还没完善就有潜在顾客了,多好的事啊。
培训中心这边热热闹闹的,宣传打出去了,在f市也有知名度了,丹尼尔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干劲更足了,软件版本开始一点点的升级完善。
转眼暑假到了,中国的暑假放得比美国晚,当中国的小中大学逐步放假时,美国的电影市场早已进入了暑期档大战,《机器人小华》上映了,经过一周的放映,票房还可以,预期这部动画片赚回成本是没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后力如何,最终能赚回多少的利润。
梦工厂对《机器人小华》的期待度很高,前期制作和宣传广告投入了一亿美元的成本,自然想赚回多多的利润,为了尽可能的赚到利润,梦工厂采取了广散网的方式,希望尽可能的拓宽市场,增加票房,本土的北美市场已经趋于饱合,梦工厂就把目光放到了中国市场上,毕竟原作者是中国人,有宣传上的优势,而且中国市场一向很喜爱美国电影,只要能进入中国市场,每一部美国电影都能赚回高高的票房,只是中国的电影官方审核很严,而且名额极少,一年只能引进十部海外影片,这么低的名额造成了极高的市场竞争,梦工厂只是个新公司,刚开始真的没有多大的信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递交了申请,没想到竟然通过审核了,公司的几个合伙人抱成一团欢呼庆祝,高票房有望了。
说实话,《机器人小华》能够通过审核获得名额,有七成原因是因为原作者是中国人,中国市场每年的海外影片竞争非常激烈,能胜出的都是绝对的大片,都是能问鼎奥卡斯小金人的实力大片,《机器人小华》在这堆大片中能突围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沾了原作者的光,中国一直希望能实现文化崛起,为此努力了几十年,政府一直鼓励中国导演中国演员中国影片走向国际,为此出台了各种的鼓励政策,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中国影片送往各个电影节进行宣传放映,只要有一点成绩立刻就能在国内获得很大的荣誉和奖励,几十年如一日的政策倾斜,以至造成了后来的蹭红毯风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审核的官员在茫茫的申请单中看到了一个中文名字,国籍上还写着中国时,那种兴奋感激动感是难以言喻的,难得有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原作者是中国人,这是多好的事啊,一定要鼓励,要倾斜,要扶持。
第185章 上映前的宣传
广电和中影集团给予《机器人小华》的扶持倾斜政策是十分明显和强大的,事先闷不吭声的,结果审核意见一出台,竟然直接就给了全线放映权,这个结果惊呆了所有人,包括所有努力竞争中的海外影片,以及国内所有的资深业内人士。
全线放映权,碉堡了啊,这个特权也太大了吧,要不要偏心的这么明显啊!
其它海外影片的发行公司齐齐怒吼,岐视啊!
提及全线放映权,就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电影的现状,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处于低谷时期,而且还是越来越走向低谷,自从张导的《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奖项后,中国电影就开始跟风投拍文艺片,再加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奖后没两年,陈导的《霸王别姬》再次斩获国际大奖,这股文艺风潮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电影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文艺片,对于这种风潮,中国观众表示,好无聊,看不懂,太沉闷,差评!
虽然冯导后来力挽狂澜,拍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这些商业片,不,当时称作是贺岁片,一年一片,总算是挽回了一部分观众的心,可惜,除了一些热爱中国电影,期待中国电影崛起的热血观众仍然愿意走进影院支持冯导的电影,对于大多数的观众来说,仍旧表示不买账,这些观众的吐槽点是,什么破贺岁片,一点也不喜庆,还是香港的贺岁片有意思,热闹又开心,《家有喜事》好看吧,《东成西就》好笑吧,《大话西游》就更是经典了,这些才叫作贺岁片,冯导的那些贺岁片,还是洗洗睡吧,就算想看,租片就得了,一片才一块,进什么电影院啊。
因为当时的中国电影不靠票房吃饭,所以制作者们始终坚持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不向市场低头,更不在乎票房,一心只拍文艺片,一心只想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这样高姿态的、严重脱离市场经济的电影风气,导致了观众们的需求一再被忽视,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下,中国电影就自然而然地被观众们所抛弃了,观众们转而投向好莱坞大片和香港电影的怀投,反正花的是一样的钱,为什么不挑自己喜欢的呢?
于是,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化票房,好莱坞大片和香港电影的票房一年比一年高,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电影市场,包括影院票房、正版dvd和盗版dvd,而中国国产电影则日薄西山,越来越没人看,去看的人还会被别人说一声傻叉,连盗版都表示没兴趣,懒得去盗。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和中影陆续地出台了许多项政策保护国产电影,其中一项大杀器就是,限制放映的院线数量和播放的时间,于是,制作再精良、场面再宏大、主题再高大上的非国产电影,都不能占有5成以上的院线数量,而且播放时间最长只有7天,一天不能超过2场,这项大杀器,一下子就打压了电影市场,于是,抢不到票的观众们只能转而去租盗版碟了,一片一块,便宜还省事,再于是,进电影院的观众们就更少了。
影院的生存是依靠观众、依靠上座率的,没有了观众,影院就没法生存下去了,一线城市还好,从二线城市开始,包括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在内,从城市到农村,影院的数量在急剧的下降,到了2001年最低谷的时期,大概锐减了六七成的数量。
因为影院的数量减少了许多,于是院线放映权的争夺就更激烈了,每个海外影片都为了争夺院线数量而拼死拼活各出奇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机器人小华》竟然不声不响地就拿到了全线放映权,这表示中国所有的电影院都可以放映这部片子,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下,所有的好莱坞大片和香港电影都被虐得不要不要的,太虐心了。
拿到了最高特许权的《机器人小华》,梦工厂开始高调地展开了宣传攻势,电视、报纸、网络,通通都要上,不只要上,还要密集的上、高调的上。
梦工厂知道《机器人小华》之所以能拿到全线放映权,全依赖原作者是中国人这个大光环,所以梦工厂在每个宣传平台上都极力的强调这一点,极高调地打出了原作者是中国人这个招牌,于是短短的两天内,所有看电视看报纸的人都知道了杜君琦这个名字,都对这个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梦工厂的宣传计划自然会预先通知杜君琦,杜君琦不仅是原作者,更是合作投资人,她有权了解电影的一切动向,杜君琦在了解了梦工厂的计划后,决定推波助澜,再热闹一把。
暑假到了,动漫cosplay展再次举行了,这次杜君琦把《机器人小华》推上了动漫展,小华和它的女友地球x7号手拉着手,到动漫展秀恩爱啦。
小华和地球x7号一露面,所有的人都欢呼激动了起来,如今动漫cosplay已经成了一年一次的盛会,来展的人都是热爱动漫的年轻人,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