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创业时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企,而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是肯定进不了的,他们没有关系,那就不用去想了。
国企的路堵了,那政府机关呢?这个念头刚进网友们的脑中就立刻被否定了,因为那完全不用去想啊,政府机关比大国企更难进,他们连大国企都进不了,还进什么政府机关啊,啊,对了,如果不挑的话,那倒是能进,去偏远的、落后的基层单位,比如某某镇的农林局,比如某某乡的渔业局,但是那样还不如去民营企业呢,起码凭着他们的学历,可选的民营企业非常多,他们完全可以留在城市,而不是去农村。
既然政府机关和大国企都被排除了,那就只能选**营企业了,唔,要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呢?
正文 第178章 大礼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这个问题迅速成了玉瓷论坛上的最新热门话题。
网友们的意见主要分成两派,一派是想进入外企,毕竟视频上的外企工作环境实在是太好了,明亮宽敞的办公室,相对独立的分隔式办公桌,每张桌上还配备了电脑和座机,办公室里还有专门的茶水间和休息室,单是凭着这么可心的办公环境,他们就想去,而且外企的工资高,这可是大大的得分项呀,同样是上班,谁不想多赚点呀,另一派则是想进入私企,因为视频里的装修公司、建筑公司、水产公司、培训中心的办公环境也很好啊,除了电脑和座机没有外企里的那么多,但是办公环境也没差呀,最重要的是他们想着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身为中国人,不支持自己国家的企业,难道还去支持别国的企业吗?
于是玉瓷论坛上形成了两派对峙的局面,外企派的说自己不是崇洋媚洋,而是到外企取经,等学习了先进经验再来帮助本国企业进步,或者干脆自己创业,而私企派的则说外企派是利己主义者,眼中只看到外企的工资高,没看到外企会侵占本国的市场,等外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财力优势打垮了本国企业后,外企就会垄断本国市场,一家独大,外企的壮大对中国的发展完全没有好处,要真正想振兴中国,就得每个人都为中国出份力,去外企的都是叛徒。
两派的争论很有代表性,其实私企派的观点在很大程序上代表了普通民众的观点,1999年中国还没有加入组织对中国的苛刻要求以及美国对中国的重重压制,让中国的入世之路十分难走,国际上的刁难让普通民众很是愤怒,加上当前的整体局势不好,国企大改革,下岗工人那么多,政府的安抚又不到位,而外企又在此时大举入华,抢占市场份额,让民营企业深感危机,在这样的局势下,人人自危,难免会抱团,一同抵御外企入华。
这样的抱团意识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大家的团结性会更强,共同努力,拼命发展,坏处则是容易固步自封,还会在市场上形成各种潜规则,最终在市场经济中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举个例子,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汽车行业的抵触是最大的,因为汽车是暴利,一辆车子的利润远超过电视、冰箱和空调,所以电视、冰箱和空调在几次谈判后都顺利达成了和谈,但是汽车却一直谈不下来,因为汽车行业的大头们都知道,国产汽车在许多方面都比不过外国汽车,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比不上、原料进价比不上、安全系统比不上,一旦外国汽车放开限制进入中国,关税大幅度减少了、报关数量限制也没有了,那么多的外国汽车同时进入中国,性能比国产汽车好,价格还比国产汽车低,那就会对国产汽车造成极大的冲击,原有的国产汽车大头们,绝对会面临被市场抛弃的下场。
因为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严峻,所以汽车行业坚决不肯退让,找了许多笔杆子专家出来,在报纸和电视上大打民族企业牌和苦情牌,说中国汽车的起步和发展有多艰难,让大家支持国产,同时还在销售环节进行各种抱团形为,限制外国汽车的销售,甚至是潜规则抵御,在种种的市场潜规则下,在wto谈判期间,国产汽车的价格不降反升,完完全全违背了市场规律,让买车的人多掏了钱,实际上就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因着这些媒体战争,民众的思想自然也受到了影响,都多多少少的对外企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玉瓷论坛上的两派争论,在网友们的有意扩散下,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吸引了过来,并且加入了争论,私企派获得了大量的生力军支援,外企派只能退出争论了。
这样的事件发展大大出乎杜君琦的意料,她原本只是想让大学生们认清现实,不要再一门心思地想要进入政府机关和国企,而是把眼光放长一点放广一点,认识到去私企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她没想到竟然会意外发展成了外企和私企之争。
不过,这样的发展也不错,起码大学生们在心理上接受了到私企发展的选择,也算是达到了杜君琦的初衷。
在外企派退出后,玉瓷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又变成了去什么样的私企工作才有发展未来。
网友们各抒己见,聊得十分热闹,有的说要看工资待遇,有的说要看有没有发展空间,有的说要看行业前景好不好,谈论的人非常多,刚开始发言的多是应届毕业生,后来却成了已步入职场的网友的主场,他们已经踏上工作岗位,见的人和事多了,想法自然就与还在校园里的学生不一样了,他们说了自己的见闻,还说了自己的新观念新想法,他们想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也想从别人那里获得有益的建议,论坛里热热闹闹的,气氛比之前的外企私企之争好多了。
见论坛的风向变好了,杜君琦也就放手了,她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不可能一直泡在玉瓷论坛上,她刚发表视频帖子时也只是每天登陆三次,看看帖子里的言论风向,有什么不妥的她要及时进行引导,现在讨论的内容已经成功转成了她的预定目标,网友们开始认真讨论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企业了,她的任务已经达成,她就不再多管了,每天登陆一次看看有什么新进展也就是了。
这边杜君琦不再管了,但是那边网友们的讨论却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论坛一向是歪楼所在,帖子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保证不了,现在网友们的讨论就莫名发展成了“怎么样进入杜家企业”。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论坛一系列的讨论的源头是杜君琦发表的视频,视频里的内容难免会被人提出来说道一番,而视频里采用的私企工作场景有许多是来自杜家和方家的企业,而杜君琦又是视频制作者,网友们自然会对杜君琦家里的企业评头论足一番,结果评论来评论去,夸奖的和挑刺的说了一大通,最后网友们却发现杜家的企业竟然还挺不错的,企业年轻、员工年轻、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环境好,加上又有杜君琦这个独特的所在,网友们都认定她成年后必定会进入自家企业,说不定还会成为掌舵人,所以网友们都十分看好杜家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未来发展前景下,网友们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想要进入杜家企业的念头。
这简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外之喜,杜家企业在玉瓷论坛上刷了一大把好感度,玉瓷论坛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是现今中国互联网上最大的论坛了,注册网友高达数十万,每天的访问量也有数万之多,玉瓷论坛的热点一直都能成为网上的热点,讨论者众,网络影响力十足,杜家企业在玉瓷论坛上红了,就意味着在中国互联网上红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杜家企业了。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可谓是高端小圈子,因为电脑成本高昂,技术又比较新,电脑普及率一直很低,就算是网吧,也只是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才会有网吧,能上网的人太少了,所以能登上网络的人不是体制中人,就是大学生,这两者都是社会层次比较高的群体,而社会层次高的群体的影响力比普通民众大,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影响旁人的想法,所以当杜家企业在网络上红了,网友们关注了,也看好了,杜家企业在现实中也就获得了大量的好感度,几乎人人都看好杜家企业的发展,在无形中给予了杜家企业很多的方便。
杜广明还在疑惑为什么最近饭局那么好约了,一约对方,对方就应约,蒋副局已经第一时间出击,主动向杜广明邀约了。
现在的蒋副局还是蒋副局,在原局长被双规后上级单位空降了一个局长过来,但是在局长之位空置之时,他抓紧时间到处运作,很快趁势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在四个副局中,他是稳稳的第一把交椅。
蒋副局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才四十岁出头,在官场上还很年轻,他心里一直想着要往上进一进,而且局里人都知道,新局长是空降过来镀金的,坐上两三年便会调回去,不会久坐,蒋副局便动了心思,他想要成为接班人。
既然想要接班,那他就得做出更大更好的政绩,杜家企业现在的势头那么好,蒋副局就想要送他一场东风,送他一场前程,让杜家成为他的硬关系。
之前徐安拜托蒋副局给正光建筑一个两岸三地设计比赛的名额,蒋副局答应了,现在蒋副局觉得这个名额太轻了,不够轻量,蒋副局干脆动用了关系,从另一个副局手里换来了一个地块,打算送给正光建筑。
蒋副局主动向杜广明邀约饭局,杜广明本就有些意外惊喜,没想到这还不算,蒋副局竟然还送了他一个地块,直接就把他给惊傻了。
第179章 两岸三地设计比赛
“蒋局长,这,这份人情太大了,我不敢收。”杜广明觉得自己都不会说话了,舌头硬得发直,这可是块好地块啊,值好多钱啊,竟然这么便宜就给他了。
蒋副局豪气地摆摆手:“这算什么大人情,我又不是白送的,我也占了股份啊。”
杜广明还是觉得不真实,内定地块就说明拿地价便宜,就算是蒋副局占了股份,可是这块地本来就是他拿来的,占股是他应得的,以便宜价拿了好地块,怎么算,都是自己蹭了蒋副局的便宜啊。
“我这是沾了蒋局您的光,不然我肯定拿不到这么好的价格,您只占这点股份不合适,应该多占点。”杜广明比了个手势,把股份给翻了一倍。
蒋副局乐呵呵地摇头说道:“你呀,就是太实诚了,这个数太多了,我拿得不安心,你又出钱又出工的,赚得是辛苦钱,我一下拿了这么多,你不就成了白给我干活了吗,不成不成。”他要的是人情,是感激,又不是钱,钱拿多了,人情就淡了。
杜广明懂了,又比了个手势,股份只比原来多了一成:“这样合适吗?可不能再降了,再降我就不安心了。”
蒋副局点点头,默许了。
杜广明终于安心了,举起了酒杯:“谢谢蒋局,来,老杜我向您敬一杯,什么话都不说了,都在这酒里了。”
蒋副局举起酒杯,两人把酒一喝,这事就算谈成了。
饭局圆满达成,杜广明心满意足地回了家,带着微醺的酒意,杜广明红光满面地向媳妇宋惠兰说了这件大好事,正光建筑马上又要有大项目做了,还是一块好地块,真是大好事啊。
眼见正光建筑发展势头强劲,夫妻俩高兴极了。
夫妻俩才为拿到好地块的事兴奋了没几天,徐安又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他托他姐夫给正光建筑要来了设计比赛的参赛名额了,还是两岸三地的高规格呢,消息已经确定了,省厅马上会下达通知了。
双喜临门,夫妻俩都乐傻了,傻乐了半天才想起来给小女儿打电话,杜君琦是公司里的重要设计师,这场比赛她必须得参加。
杜君琦当然记得这件事,她还为此一直准备着,她上次去美国的时候就特地去书店买了许多建筑设计类的书籍,这段时间已经在看着了。
美国的建筑设计方面的书籍更新换代的很快,美国看重案例和创意,所以书籍都有汇集大量的图片和稿件,每本书都厚的跟砖头似的,加上每年都有各类设计比赛,优秀的设计作品也会被收集成册刊登销售,每年一集,所以这种设计比赛的作品图集也非常多,更新也很快,多买几本,就能大概的了解这两年的最新设计风向了。
杜君琦买回了三十多本设计书,看完了,杜君琦心里也有些底了,既然是两岸三地设计比赛,那肯定是以国际标准来评判的,评委们肯定更喜欢国外的设计风格,现在国际上的流行风格是大胆突破,获得国际大奖的高楼设计都是在挑战力学极限,而环境设计则着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最好达到合二为一的地步,如果评委们喜欢现在的国际设计风向,那她就要好好想想了。
11月份,两岸三地建筑设计比赛在f市召开了,杜君琦作为正光建筑的设计团队一员,也随队一同前往参赛。
因为是第一次召开两岸三地规格的建筑设计比赛,f市市政府很是重视,所有的准备都是高规格的,从评委到嘉宾,都是请了行内极有份量的专业人士来坐镇,选手们入驻的酒店也定了五星级酒店,就连比赛用的设计纸也用了品牌最好价格最贵的。
比赛为期三天,在这三天中所有选手只能在酒店里活动,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免得港台来的选手外出迷路,毕竟现在国内的路牌引导牌还很缺少,万一走远了迷失了方向,凭他们一口含混不清的普通话,估计回来还得要一段时间,这就很容易错过比赛时间,万一再不幸地遇上骗子或扒手,那就给f市的治安环境丢脸了。
在这三天的比赛时间里,所有的选手都接受了半封闭式的管理,不同队的选手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这样的状态一直熬到第三天晚上,所有的比赛项目都结束后,主办方组织了一个酒会让选手们赛后放松一下,这时选手们才开始与别队的选手们有了交流。
杜君琦是最先被选手们搭讪的人,因为她年纪最小,还没未年,这样的一个小选手自然会被所有人注意到,之前他们碍于规定不好与她说话,现在没有这个顾忌了,心有好奇的选手们自然会过来与她闲聊两句,互相认识认识。
省内与台湾的选手们讲的都是普通话,虽然台湾普通话与大陆普通话有些不同,但是大家还是都听得懂的,大家交流起来没有障碍,所以省内选手和台湾选手第一时间就围了过来搭讪,而香港的选手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人敢做出头鸟。
为什么没人做当头鸟?因为他们不会说普通话啊,过去搭讪是讲粤语还是讲英语啊?万一人家都听不懂怎么办啊?多尴尬。
虽然明知语言交流有障碍,但是香港的选手们还是互相打着眼神,想着推一个过去打招呼,总不能台湾人都过去打招呼了,香港这边一个都不过去吧,这也太失礼了。
香港选手这边还没推出个出头鸟来,杜君琦已经主动走了过来,用英语与他们打起了招呼。
香港选手们没有想到杜君琦的英语这么流利,口语交流完全无障碍,惊喜之下他们也放松了紧张的精神,面带笑容的与杜君琦闲聊了起来,而当杜君琦有条有理地谈起这两年国际著名的几个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时,他们更是惊讶极了,没想到她的信息这么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