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截教杀神-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血遁术与断尾逃生**都太耗元气,不是上佳的选择,只有咫尺天涯神通,据说乃是当年的祖巫帝江所传,练成之后不但可以瞬间脱离战场,避开法宝的锁定,还兼具惑敌之效,实在是一门不错的保命神通。
然而咫尺天涯的修炼难度却也不是一般的高,不但要求修炼者体魄惊人,而且要对三千大道之一的空间大道领悟极为出sè才行。
三千大道之中有几门基础xìng的大道,无论修炼的是其他何种大道最后都会与之产生联系。yīn阳大道是其一,空间大道、时间大道、五行大道等也是其一。三界之中专修这些大道的修士极少。但无论修炼何种大道,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这些基础xìng的大道有所领悟。
咫尺天涯神通便要求修炼者对空间大道的领悟达到一定的水平。陈海华细细回忆了一下道书中的记载,似乎一般金仙级的仙人在空间大道上的领悟就能满足修炼咫尺天涯神通的标准了。
想到这里,陈海华不由愕然!论战斗力,此时的陈海华自诩不比那些普通金仙差,但论对大道的感悟,自己却还差得很远。自己不过刚刚成仙两年,虽然因为修炼九转玄功,法力进展极快,但离着金仙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战斗力可以短时间内提升,甚至法力也可以通过特殊手段短时间内得到增长,但大道感悟却必须依靠自己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悟了就是悟了,别人可以点化你,却无法强行提升你的境界,这是做不得半点假的。
即便有良师益友给你讲解大道,而且讲的明明白白,你也全都听懂了。但听懂了却不代表就领悟了,知道和学会是两码事。
思及此,陈海华不由苦笑不已,难道要自己再次体会一下有绝世神功在手,却无法修炼的感觉么?不,连九转玄功这么难得功法我都学会了,就不信这区区一门逃命的神通还能难得住我?大不了回到金鳌岛求众仙出手,合截教万仙之力,我就不信练不出一门厉害的逃命本事来!
………【第十章 说阴阳道行大进 授道法底细尽漏】………
陈海华yù回金鳌岛向众仙求教,行至半途,突然想起当rì向金灵圣母求剑之时,圣母连番教训自己,最后还只给了一柄藏锋剑。自己这个三代弟子在截教中本就地位不高,加上师父又不在了,更是被边缘化到了极点。遍数教中群仙,能说上几句知心话的也只有个水火童子而已。
若不是帮助痴仙马遂开设书院,得了大量功德,恐怕众仙都不会记得石矶娘娘还有他这么个徒弟。
而且截教上下秉承着通天教主的脾xìng,都有一股子勇往直前的气势,说好听点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说难听点就是有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傻劲儿。众仙之中竟没有一个jīng擅逃命之术的!
在原本的神话史中,就连通天教主在诛仙阵中想脱离战场时都曾被燃灯那个贱人偷袭得手,更何况其他门人弟子?
因此,若是陈海华拿着逃命的神通去请教截教众仙,恐怕他等多半会对陈海华嗤之以鼻,不会尽心传授。
陈海华犹豫着想了半天,想到除了截教群仙,自己也着实没有人可以去请教了,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往金鳌岛来,心中却已不抱太大希望了。
来到岛中,陈海华径直去见多宝道人,述说来意。多宝道人闻言笑道:“我等修道之人,以体悟大道为根本,神通变化为枝节。道行够了,神通自现。你既然知道自己道行不足以修炼这门神通,便该潜心修行,以期早rì成就金仙道果。为何反倒舍本逐末,贪图捷径?你身怀yīn阳大道,rì后成就不可限量。石矶娘娘只有你这一个徒弟,你万万不可贪功求快,误了自己前程啊!”
陈海华闻言心中焦躁,你们一个个都叫我静心修炼,却不知封神大战已迫在眉睫,别人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将截教上下满门诛绝了。此时不抓紧时间提升实力,反倒想着按部就班地修炼,岂不是自己找死么?
当下陈海华对着多宝道人苦苦哀求。多宝道人见陈海华如此纠缠,金鳌岛中往来的门人又多,陈海华不分场合的哀求被越来越多的门人看见,多宝道人面上却不过,只得道:“罢了,我就依你这一次!你且把yīn阳磨盘显出来我看。”
陈海华闻言,抬手在头顶一摩,一道云气冲出天门,在空中一分为二,缓缓运转,宛如一个磨盘。其一半云彩辉辉,光芒耀眼,另一半却暗红如血,诡异莫名。随着yīn阳磨盘转动,丝丝玄之又玄的气息散发出来,将过往的截教门人俱都吸引住了,无不驻足观看。
多宝道人看那yīn阳磨盘旋转如意,只见那磨盘忽而向左转,忽而似乎又在向右转,看了多时,多宝竟微微有目眩之感。不由吃了一惊,转头看向陈海华,见其在yīn阳磨盘垂下的光芒之下闭目凝神,神态庄严肃穆,脑后隐隐有一圈功德金轮闪现。
多宝看得暗暗惊奇,这陈海华不过在岛中修炼数年,竟然就有这般成就,连功德金轮都凝聚出来了,真是天纵奇才啊!如此看来,助他一助倒也值得。
当下多宝道人道:“好了,海华师侄,你收了法力吧!”
陈海华闻言收了yīn阳磨盘,抬头看向多宝。就听多宝道人道:“海华师侄,你修为已到如此境界,真让贫道大吃了一惊啊!法力强大也还罢了,你竟还有大功德在身,这却让我十分意外!身有功德,外邪不侵,也难怪你能勇猛jīng进,不惧走火入魔。如此一来,事情也就好办的多了。”
陈海华大喜,目光灼灼地盯着多宝道人。多宝笑道:“我不知你是怎么修炼的,你对道的感悟明明已到了极深的境界。但这些感悟却似乎杂乱无章,看那yīn阳磨盘时而平平无奇,时而诡秘难测,便可知道你的这些感悟都只流于表面,未曾融会贯通。只需在我的护持下仔细梳理一番,再将本身法力增强一点,便可尝试着冲击金仙之境了。”
陈海华闻言,心中一惊,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运转yīn阳磨盘时的感觉,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rì子陈海华修炼九转玄功,每次都要运转yīn阳磨盘磨碎那些jīng血之上附着的魔xìng,将之转化为纯粹的元气。如今陈海华已学会了数百种变化,期间运转yīn阳磨盘战斗的次数何止上千?而每一次的对手都有所不同,在运转yīn阳磨盘对敌之时,应对的方法也有些微的不同。每一次运转yīn阳磨盘都是一次锻炼,都会得到一点进步,对yīn阳大道的感悟也就更深了一层。这些进步渐渐累积起来,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极为丰厚了。
多宝道人身为截教首徒,见识何等高明,一眼就看出陈海华修为上的情况,当下对症下药,再次将陈海华引到了金鳌岛灵潭之中的莲花上静修,一边为其念诵讲解yīn阳大道经文。
此番陈海华听多宝道人念诵经文时感觉又比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懵懵懂懂,全然不知所云,现在却时常有灵光一现之感,只听多宝道人口中念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yīn,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yīn分阳,两仪立焉。天地和而万物生,yīn阳接而变化起。yīn者,旋转团聚之气也;阳者,旋转发散之气也。以发散之气冲团聚之气,和矣!一yīn一阳谓之道!”
陈海华听到那一个“和”字,顿时想起后世大肆提倡的“和谐”一词,心中若有所悟。明白了万物各归本职,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互不干扰而又相互统一、有机集合的真意。天地万物各有所劳,各有所得,相互互补,协调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和谐啊!
大道无处不在,既在治国执政之中,也在吃饭喝水之中。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却是不变的。陈海华想明白了“河蟹”的道理,顿时脑海中杂乱的感悟宛如散落在深海之中的珍珠一般,无不闪闪发出光来,渐渐汇聚组合在了一起。陈海华只觉得脑海轰得一声,顿时将那些平常积累的感悟融会贯通,宛如将一粒粒名注串成了一件美丽的珍珠项链,顿时光彩夺目。
只听陈海华大喝一声,头顶一道云气冲空,现出yīn阳磨盘,在半空中旋转如意,显出无穷奥妙。半晌,陈海华收了yīn阳磨盘,睁开眼睛,就听多宝道人抚掌笑道:“师侄悟xìng惊人,一次入定,耗时不过月余,便悟透玄机,道行大进,真是可喜可贺!”
陈海华起身对着多宝道人稽首拜道:“弟子多谢师伯教导!师伯之恩,弟子铭记五内。只是师伯,弟子虽然悟出了许多玄妙,但对金仙大道却还是摸不着头脑。弟子斗胆询问师伯,不知我何时才能成就金仙道果?”
多宝道人笑道:“区区数年,你便从凡人之身,成为仙人,如今又越过天仙等数道门槛,直达太乙玄妙之境。你离着金仙已经不远了!虽然不能立刻证得道果,但yīn阳大道神妙非常,以你现在对道的感悟,足可以修炼那咫尺天涯的神通了。道藏殿中所有道书我都曾看过,那咫尺天涯神通我却还记得,我这就给你阐述一下。”当下多宝道人将咫尺天涯神通细细了说了一遍,陈海华用心记下,就在这灵潭莲花之中刻苦修炼起来。
多宝道人见陈海华专心练功,沉吟了片刻,起身往碧游宫而去。通天教主见了多宝道人,点头道:“听说你这些rì子都在调教石矶门下的那个童子,你身为我坐下大弟子,能对后辈弟子如此用心,很不错。”
多宝道人稽首道:“都是弟子应当做的,不敢当老师夸赞!老师,弟子此来是有一事禀告。”
通天教主道:“何事?”
多宝道人拜道:“弟子看海华师侄肉身神光内蕴,似乎修炼了什么厉害法门。以弟子观之,似乎正是我道门九转玄功。不是是何人传授?而且海华师侄的yīn阳磨盘虽然玄妙非常,但弟子却始终觉得其中有血煞之气弥漫。海华师侄悟xìng惊人,更有功德金轮护身,将来必是我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弟子生恐他入了歧途,因此不敢隐瞒,请老师定夺。”
通天教主闻言,低头默了一阵,抬头道:“此事我已尽知!他是从我坐骑奎牛口中得到的九转玄功,修炼时又以魔功为辅助,所以有些不同。罢了,我门下弟子并不禁止修炼其他法门,这也算是他的缘法,随他去吧!况且他想出的书院授徒之法,甚是奇妙,能够广传大道,因此功德无量,连带着我截教气运也有所增长,实是有功。就不必太过苛责了。”
多宝道人稽首应是,当下告辞出了碧游宫,复又回到灵潭之旁,看陈海华修炼秘法。多宝门下十几个弟子尽皆过来观看,修道之人随xìng而居,师徒等人就在灵潭旁边坐而论道起来。
………【第十一章 大劫临金仙难成 偷灵果急访大仙】………
陈海华在金鳌岛苦修一阵,得多宝道人尽心传授,终于练成神通。闲暇之时,与多宝道人交谈,隐隐感觉多宝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偷学了九转玄功。然而多宝没有明说,陈海华自然不会主动坦白,只是心里埋下了个结,总是感觉不自在。
故而练成逃命神通之后陈海华便匆匆忙忙向多宝道人告辞。多宝也不挽留,任由陈海华离去。
驾云来到朝歌,陈海华到天工书院看望了一下痴仙马遂,见书院一切安好,不由笑道:“师伯还说自己不懂经营,这不是将这书院经营的井井有条么!院中学生怕不有千人以上了吧?师伯之道很快便能弘扬天下,真是可喜可贺。”
马遂笑道:“不是你,吾道难成!海华师侄,听说你杀了马元,可有此事?”
陈海华点头道:“确有此事!师伯如何得知?莫非他与师伯竟有什么关系么?”
马遂道:“那马元虽说也姓马,却与我并无干系。只是马元虽然算不得什么,但也是千年修道,你竟能将之斩杀,大出乎我的意料,因此随口询问一声罢了。”
陈海华道:“还多亏了师伯赐下的法宝,否则我如何是马元的对手?对了,师伯,你久在朝歌,可知西伯侯姬昌消息么?他被困有几年了?”
马遂道:“师侄也知道姬昌?他虽是凡人,但先天术数却甚是jīng妙,非同小可。不过早在年前就已经难满,被当今大王放回西岐去了。”
陈海华闻言心中一惊,暗暗算了算时间,那姬昌囚禁之后不久,哪吒便已出世。古人算年纪是按虚岁算的,怀胎十月也算一岁。哪吒在胎中三年零六个月,出世之时便有三岁多了。当年在骷髅山行凶之时,哪吒不过七八岁模样。以此推算,那个时候姬昌便已被囚禁三四年了,如今又是三四年过去,那么他难满回到西岐也就是正常的了。
说不定此时都已经拜了姜子牙为相了。
陈海华想到这里,不由心中暗暗焦急。封神大战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然而自己的道行却仍然差得太远,到时候世间处处起杀伐,该如何才能自保呢?
马遂见陈海华面sè不好,不由关切地道:“师侄可是有烦心事?”
陈海华道:“我修道数载,每rì勤勤恳恳,不曾有半刻闲暇,然而道行增长却总是不如人意,不知我何时才能证得金仙道果!”
马遂闻言一阵惊愕,道:“师侄修炼数年便已成仙得道,不知羡煞了多少人,竟然还不满足?你可知想要证得金仙果位是何等艰难的事?我截教门人逾万,金仙也不过百余人而已。师伯我修炼了不知多少岁月,如今也才证得太乙金仙之位,在教中已足以排进前二十名了。你以为金仙是这么容易成就的么?师侄,目标远大是好的,但却不可cāo之过急啊!”
陈海华道:“多谢师伯教导,我记下了。只是师伯,我这两年总觉得心血沸腾,似乎将有大祸临头。便是在金鳌岛中,这种感应也十分强烈。我等仙人,感应最是灵验,我想若不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将来一旦有事,如何应对?师伯,你修为高深,可知有什么办法可以迅速提升道行的么?”
马遂闻言,道:“我等仙人,思虑纯粹,绝少有杂念缠身,你既有此感应,想必不会有错!既如此,倒是须得尽早设法解决。三界之中能够增长法力的奇物颇多,我都能炼制出这类丹药。但能够直接增长道行的却是绝少,无不是旷世难寻的天材地宝。这其中对突破金仙境界有帮助的,更是少之又少。据我所知,只有两样东西或许能有这等效果。”
陈海华闻言急忙询问,只听马遂慢吞吞地道:“其一乃是大师伯太上老君炼制的九转金丹,每一颗都蕴含万年法力,内按三才、依五行、凝九窍,丹成宛如活物,包藏无穷奥妙。吃上一颗,金仙有望。其二乃是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乃是现存的先天灵根之首,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据闻那人参果与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火而焦,遇水而化,遇木则枯,遇土则入。其形状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吃上一个,也能得窥金仙门径。”
陈海华闻言大喜,随即又迟疑道:“此二物虽然神妙,但都是有主之物,如何才能得到?”
马遂叹道:“我只在掌教老爷那里见过九转金丹,但人参果却从未见过。那镇元子大仙乃是与掌教老爷同辈的人物,我等见了,也须先施一礼。哪有资格去求他的人参果?”
陈海华沉默了片刻,道:“虽然如此,但为自己能够得道,却也不得不行。”当下陈海华辞别马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