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锦-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如今虽然看的那些史籍有很多都是说为官之道的,可是她并没有关于皇宫内的消息。



  这些对于闺阁中的女子简直是不可能知道的,就是那些京城里的权贵侯门也不可能把这些告诉女儿家的,当然除了杨志恒对待自己的闺女那样培养。



  “是,奴才和伴鹤为了报仇,对于这十几年后的皇宫也是费了心思打探的。



  如今宫中最有和太子一较高低的就是大皇子明辉了,最近听说镇国公在东南连续大捷,大皇子还亲自去了东南,立下军功,如今被封为齐王。



  齐王的母妃就是贤妃,出身护国公府。”



  引泉停顿了一下,提起贤妃,他心中仍是愤恨,想起当年贵妃娘娘的惨死,他就心里难安。



  孟言茉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引泉的想法她如何不知,这贤妃的手段从当年的那件事就能看出来。



  一个有心机又有背景的女人,还生有大皇子,孟言茉不知道前世,明英帝是如何把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给打败的。



  至少她现在想不到。



  只知道巫蛊案是扳倒大皇子的引子,却用太子之位来做药引,是故意的,还是被大皇子算计后,才所幸有这个一开始的利器来去反击的?



  “二皇子明璋也就是太子,和七皇子睿亲王一母同胞兄弟,母后为皇后,江氏出身镇国公府,镇国公府时代掌握着西北的军权。



  如今渐渐崛起的护国公府和镇国公有了峥嵘之势”。



  “五皇子明焌,母妃为惠妃,惠妃原为仙霞宫的一名宫女,大概谁也没猜到仙霞宫她的那位主子被贬去了冷宫,她却一步步做到了妃子之位,还诞下了皇子。”



  引泉说的很感慨,这些当年都没看上的小角色,如今却活的很好,贵妃娘娘那么善良的人,却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八皇子明灿,母妃为敏妃,出身汝阳伯府。”



  说到这,引泉顿了一下,低声道:“小姐上次在龙王庙的时候,奴才担心小姐的安危,隐藏了气息,看到那位——那位杨公子的手下,毫不犹豫的一剑杀死了那位公子的侍卫。



  后来奴才小心调查,才知道那位死去的侍卫竟然是汝阳伯府的世子,是敏妃的亲侄子,原是圣上身边的羽林卫校尉,是圣上赏赐给那位杨公子的”。



  引泉说这段话时,心里还残留着当时的震惊,那位杨公子此时他已经知道是睿亲王了,却还是为他那样轻描淡写的就解决掉一个伯府世子而心悸。



  孟言茉没什么表情,那个人连镇国公府的世子,他的亲表哥都能杀了,一个汝阳伯世子又算什么。



  这些高高在上的侯门权贵,在皇族面前连蝼蚁都不算,合适的理由,合适的地点,他们要做的不过是给借着御史的口,给天下一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假象。



  这位汝阳伯世子想必是敏妃通过当今陛下的口,阳谋的放在睿亲王身边的一枚监视旗子,只是她低估了这位睿亲王的跋扈妄为的程度。



  就这样公然的和汝阳伯府站在了对立面。



  早晚都是敌人,维持着表面的敷衍只是为了大家都好看点。



  “其他的皇子都是体弱幼小的,他们的母妃也都是不成气候,暂时只有这几位皇子最具争嫡的资格”。



  这些在背后议论皇家的事,在当朝那些重臣的府邸都是不敢的,引泉却因为孟言茉想了解,而没有这些顾虑。



  他是阴禁卫培养出来的,他们对跟着的主子一心一意。



  “引泉,大同府庄子的地下有金矿”。



  孟言茉端起一盏茶,就这样清淡的说出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



  “什么?!”纵使引泉见识过很多大风大浪,此时也是一惊,他猛掐自己的大腿,才使得惊讶咽进了喉咙里。



  他没有问小姐为什么知道,当他决定跟着孟言茉的时候,就全心的忠于自己的新主子。



  “你能找到善于勘探矿藏的师傅吗?”



  引泉沉思,当年他在京城的人脉都是那些很有油水的衙门,如今他的身份尴尬,是已死之人,昔日的莫逆,只残留几人。



  勘探司在京城是冷水衙门,要找师傅,还是得从这里着手。



  “奴才需要进京一趟”。



  “嗯,带着紫苏,让她跟着你历练一番”。



  “是”。紫苏训练了这一批新进的小丫鬟,如今闲了下来。



  引泉不知道为什么小姐对于身边的丫鬟这么严格要求,想来是以后要重用紫苏的。



  孟言茉只是想多有两个能用的人,她自己不方便在外面行走,只是想让自己最信任的丫鬟不像这些内宅的丫鬟们,要吗是搬弄是非,要吗是争宠。
第63章:丰集卖瓜,又甜又沙
  王十三看着一望无际的黄沙地,嘴巴长成圆形,在江南见惯了绿油油的稻田,猛一看如此荒凉的地,真是不习惯。



  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辣刺刺的疼。太阳很大,天气很炎热,和南边阴冷的天气完全不同。



  “叔这边的天真热,这是西瓜吗?”王十三说着摘下一个西瓜,捶开,红红的瓤,点点黑子,清香飘荡在热风里,很解暑。



  王十三吃的两个嘴角流下红红的汁液。



  “这里白天很热,都是穿着一层薄料衣服,晚上都得穿棉袄呢”。



  王根看着眼前这个贪吃的少年,摇摇头,小姐怎么会让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年轻人过来?



  不过看在这少年一路上对自己的孝敬恭维,王根心里还是很受用的,起码这个小子在做人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像他们这样做西瓜小生意的,就讲究个和气生财。



  哦,不对,小姐说不再种西瓜了,而是种那没人种,野生都能长一片的矮黄杨,要不是这些年大同府的军户们都在清除这种矮黄杨,恐怕这矮黄杨都要长得漫山遍野了。



  小姐还让他们种,这下那些军户们大概又有了新的嘲笑的段子了。



  “摘下这里最甜最沙的瓜,我们去丰集去卖瓜”。



  王十三一边吃,一边吩咐身后的那些佃农们。



  “小子,你知不知道丰集是吴家的地盘,我们的瓜是不能在那里卖的”。



  王根气的胡子一翘一翘,果然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小子一来,就要得罪这大同一霸,吴家吗?



  “我知道啊,叔,您老就歇歇,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保准办的妥妥的。今天去丰集,明天去沙子湾,后天去溜风镇”。



  王十三自顾自的说,没看到王根差点都站不住了。



  这丰集,沙子湾,溜风镇是大同府最繁华的三个集市,有过往的行脚商都是在这里把关外的毛皮货还有西域的特产在这里卖。



  这三个地方如今是吴,刘,李三家的地盘,王根这些年西瓜根本就不敢往这些地方去卖,都是在一些乡下蔽塞的庄子村落,挑着扁担去兜卖。



  这小子一来就要得罪这三大家啊,他们的庄子以后还怎么在这大同府立足?



  “这个不好,不要,我跟你们说,别抠唆抠唆的,把那最大最好的瓜,都挑出来,今年给你们免租”。



  王十三的一句话,使得佃农们高兴坏了,下手的准头也更好了,专挑那最好的瓜。



  王十三也是个专业吃货,吃了几个瓜,就摸索出什么样的色,什么样的拍声,是又熟又甜的瓜。



  农户们在摘,他就在旁边挑拣,那不甜不沙的全都被他扔在了沙土里。



  王根只觉得一阵头晕,他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都要被这个不靠谱的年轻人糟蹋光了。



  “住手,你们都住手。他说的不算,我才是这里的庄头,你们都忘了吗?”



  王根撕拉着嗓子喊道,一口热风灌进口中,他的嘴唇都裂了一个大口子。



  农户们茫然的看着王根,不知道是听谁的,这王根是他们的庄头,他们当然知道,可是这新来的年轻管事比这位庄头大方多了,一来就免了他们的租。



  而且这次卖了瓜,还有他们几文辛苦钱,农户们此时当然是希望王十三做主的。



  “叔,你好像忘记小姐临行前交代的话了”。



  王十三脸上一直挂着的招牌笑,此时敛去,看着王根没什么情绪的口吻说道。



  王根一凛,临行前小姐交代说,让他好好带着王十三熟悉大同,但是王十三的话和意见,他不能反驳。



  王根想到这,气的一甩袖子,回庄子里的小土屋去了,眼不见心不烦。



  “大家伙加把力气,手脚利索点,今天到丰集卖了银钱,我请大家去酒馆喝酒啊”。



  王十三的话迅速点燃了这些农户们的热情。



  听说丰集上卖的烈酒,又辣又够味,这些常年在田里劳作的农户们,平时能吃上窝窝头和咸菜就已经很满足了,什么时候还能喝上听闻中的烈酒,那真的是神仙的生活。



  有了动力的劳动,又快,效率又高,王十三跟在后面,越后来就几乎不挑瓜了,捡那又甜又沙的西瓜,吃的见牙不见眼。



  丰集上很热闹,黄土胚的酒肆商铺人头涌动,有很多胡姬还有高鼻碧眼的目色人,很多从内腹平原的中原客商,带着北边大城镇有名的瓷器和茶砖在这里贩卖。



  也有从目色进来的异域风格的地毯和绸布。还有金人的皮货。



  此时大明和大金是处于和平的时候,大明同时在西北对鞑靼开战,又在东南和倭人开战。能暂时安抚住金人,也是大明所愿的。



  同是马背上的民族,金人就比鞑靼人聪明许多,至少会渔人得利这一招,抓住机会和时间,发展和大明的贸易,各色精美的瓷器和用具进入金人皇族的视野。



  更使得他们坚定了要侵吞大明打好江河的美好愿望。



  王十三带着十来个人在黄沙土地上摆好了摊子,就大声叫卖起来。



  “卖瓜了,又甜又沙,不甜不要钱,先尝后给钱呦。



  一文钱一个瓜,过了这个村,就没有我们这家店了喂,您就是吃个饼也得一文钱,何况我们这么大个头一个瓜呦”。



  王十三的嗓子很亮,集市上虽然拥挤,可是声音也传出很远,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那些客商的眼光都吸引了过来。



  “吴家的西瓜一文钱一斤,这人的瓜一文钱一个,这也太便宜了,该不会这瓜有什么问题吧?”



  “就是,这丰集的西瓜向来只有吴家一家卖,什么时候,又出来这么一个货,肯定不可靠”。



  “哎哎,我说大家伙,别在那嘀嘀咕咕的瞎议论,我这就砸开一个瓜,让老少爷们看看,我的瓜,个个都是甜的齁人”。



  王十三说着从身边的人手里接过一个木槌,“嘭”的一声,西瓜鲜红的汁液飞洒在尘土风扬的热浪中,带起一丝清凉。



  围着的人吸吸鼻子,这瓜闻起来,清香扑鼻。



  “来来,免费尝,免费吃,不甜不要钱”。



  有免费的瓜吃,这些刚才还在怀疑的百姓们一哄而上,吃的两嘴流水。



  “真甜,又面又沙,老板给我来十个”。



  “我也要,二十个,这可以打开尝吧,要是不甜你可要退钱啊”。



  “当然,当“,给我来十个”



  “还有我,要三十个”。



  “我,我要十五个”。



  ······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么甜这么沙的瓜,只要一文钱,这等于白送啊。



  王十三拉来的几大车的西瓜转眼就没有了,收了一袋子的铜钱。



  “快走,快走,吴家的人来了,他们家的瓜不甜,还不允许别人卖,真是太霸道了”。



  “别说了,我们快走,这些瓜够我们吃十天半个月的了,吃一个月都尽够了,想不到今天来赶集,真是赚到了”。



  “快走。吴家的人还带了打手呢”。



  王十三看去,只见在人群中有一人带着十几个手拿铁棍的打手们,摇摇摆摆朝自己的摊子走来。



  “少庄头,我们快走吧,这吴家的人我们可惹不起”。



  “对啊,少庄头,我们这明显就是抢吴家的生意,走晚了,可能就要挨揍了”。



  周围跟来想喝酒的农户们纷纷劝道。



  “走什么,你们不想喝烈酒了?”王十三不以为意的笑。



  农户们大急,这少庄头为了喝酒,先把老庄头气走了,现在又准备跟吴家当面对上,真是,真是我辈的楷模啊。



  酒仙,为了酒不要命啊。



  “少庄头,就冲你这直爽爱酒的性格,俺李大锤今天就跟着你干他吴家的蛋”。



  一个留着大胡子粗狂的汉子说道。



  “谁说我要跟吴家对着干啊?”



  “啊?”一众人都糊涂了,你不想和吴家对着干,那挣了钱不走,还留在这等着人家,难道是要请人家吃饭啊。



  “我留下是让吴家知道以后我们庄子不敢再种西瓜了”。



  王十三带着诡异的笑,轻声呢喃道。
第64章:傻子王十三
  “知道这是哪吗?这丰集是姓吴,你吃了狗胆了,竟敢来这里卖瓜,弟兄们,给我砸”。



  打手头头斜着眼,耀武扬威的一挥手,手下的喽啰们一哄而上。



  “这位大哥有话好说,我们也是混口饭吃,您大人有大量,饶了小的这回。各位大哥手下留情,这都是我们庄子上最好的瓜了,砸坏了,我们今年就要喝西北风了”。



  王十三伏低做小的拉着那些打手求情。跟着王十三来的佃户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他们还以为这新来的有什么厉害呢,原来也不咋地。



  “给我砸。谁都来丰集卖瓜,这规矩还要不要?”



  打手头子甩开王十三巴在他身上的手。



  “这位爷您手下留情啊,这不是庄子里百十号人都过不下去了吗,这才被逼无奈来丰集卖瓜的,这里客商那么多,小的这么一点瓜,影响不到吴家的”。



  “他ma的,你这还叫一点瓜,都快够卖一个月的了。你说你们庄子上,是哪个庄子?”



  佃农们低头,这新来的小庄头不会傻到把自家庄子都供出来吧?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王十三道:“就是戈壁弯的王家庄子,你们吴大人当初还对我们庄子照顾了呢,您看,这都是自己人,可不可以网开一面?”



  “谁跟你自家人,少他妈套近乎,给你们三分脸,你们还真敢接着,前几年我们吴大人心善,不跟你们计较,你们越发的蹬鼻子上脸了。



  这戈壁弯不准你们再种瓜,否则统统给你们砸烂。”



  这打手头子是吴威山的心腹,留在吴家专门负责吴家在大同的各处买卖,如果有那不长眼的,就上去教训。



  今天王十三也赶得巧,正碰上这人在丰集。



  “大爷,您不让我们种瓜,那不是逼我们全庄的人去喝西北风吗?您行行好。我们王家的亲家可是当朝孟阁老家,您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