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入西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你一样优秀和残忍的男人么?”
李艺将袍袖一甩,冷冷地打断道。
唐王皱着眉说道:“小艺,大唐是李家的大唐,你身为李家的一员,就该肩负起让它走向荣耀的责任。”
“不!大唐只是你李世民的大唐!”李艺突然站起身子,说道:“所谓的李家,早在元吉和建成被你诛杀的时候便已经没了,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该死却没死的人罢了……”
她看着脸上依旧没有半点表情的唐王,心中分明痛到了极致,脸上却依旧绽放着笑容。
她一言不发,低头将脸孔埋在月光照不到的黑暗中,转身离去……
“哎……”
唐王望着那个落寞而倔强的背影,直到她消失后才皱起了眉头,一声轻叹随风而散。
他摇了摇头,执起酒壶,再次斟满。
杯中的美酒倒映着海市蜃楼的幻象,浮华颓糜,倾倒了世人。李世民斜睨着月,举起酒杯做了一个邀饮的姿势,然后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唐王杯不离手,饮如长鲸吸百川。
冷月悠悠,酒香袭人。是谁说一醉解千愁,舌尖被酒浸得麻木,座上的人却始终未曾展颜。
宫女和太监都在外边候着,御花园内只有他一人独饮。压抑的空气中,就连花朵都垂头丧气,少了几分昔rì的艳,多了一些清冷的香。
唐王睁着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眸子,望向夜空。繁星隐没,半轮皎月挂在天上,冷冷地照着,亘古不变。
忽然,一道白sè的身影踏着月光从空中缓缓走下,一瞬之间便来到了他的身前。
“你是……何人?”
他看着那人从天上而来,带着醉意的脸上很平静,并没有什么惊讶的神sè。身为大唐的天子,他自然不会像普通百姓般一无所知,早在许久之前便已见过各种奇人修士,也深知这长安城内有仙阵相护,所以并不担心。
“陛下救我!”
生死之前,泾河龙王早已经没了下午的倨傲,向唐王附身行礼,脸上满是恭卑的神sè:“我是长安城外的泾河龙王,今rì冒昧前来是希望陛下能救我一命。”
“你是龙王,是有法力的神仙。朕虽贵为天子,但终究是凡人一个,又如何能够救你?”
唐王的眼已经醉了,但心却醒着,他观察着龙王的神sè,语气缓慢而不失威严。
他是人间最为尊贵的帝王,就算是传说中的仙帝下凡……
——也依然只是降临属于他的人间。
“陛下,我因犯了天条所以明rì将有诛身大劫,但只要陛下明rì午时三刻之前让丞相魏征不得离开大殿半步,此劫便可化解,陛下就能救我一命!”
龙王仔细而认真地说道。
“只是这样么?”
唐王心中一怔,没想到只不过是如此简单的事情:“既然只是如此,那朕就救你一命,你放心去吧。”
“多谢陛下成全!此番大恩,rì后必当涌泉相报!”
君无戏言,泾河龙王得到了这样的许诺,行了大礼,然后化作一道流光离去。
“这世上……谁能无忧无虑?”
唐王举杯邀月,喃喃自语。
他的脑中突然浮现出了李艺离去时的背影。
似乎有人在耳边说着:小艺,你不要怕,这些狗哥哥能打得过。
原来一直记住的是她的倔强,却忘记了最初的怜惜。
都说浮生如梦。
那么……
当朕的梦醒了?
——又是什么!
………【第六十四章 【青楼】】………
。。。。。。
鸡未鸣时,唐真便疲倦地从梦中醒来。
他躺在木榻上,将自己的身体平放成一个“大”字,双目有些呆滞地望着高高的梁宇,于腰酸背痛间慢慢积蓄着力量。
与其说是木榻,倒不如用木板来形容更加准确一些。本来就只是一块大而长的刨花木板,然后铺上一层老旧单薄的草席,便是这个榻的全部家当。
在这上面休息,饶是昨夜因劳累而沉沉睡去,但如今因为心事而提前醒来,全身自然免不了传来如同被拆散了一样的感觉。
“哎,这个老家伙,也不让人多睡一会,非要定在已时那么早干嘛……”
唐真抱怨着翻坐起来,又习惯xìng地摸了摸手腕上的佛珠自语道:“昨晚睡得太沉了,也不知道小倩这丫头出没出来过?”
举目朝纸窗外望去,无边的黑暗笼罩着大地,像是一个匍匐的野兽,安静却永远无法让人安心。
心中不安,自然要找些事做。在简单的一番洗漱之后,他推开禅门,强打起得道高僧的淡定恬然,稳步朝寺门出走去。
月垂星稀,唐真在空荡的化生寺内行走,吸着满是檀香味的空气,jīng神倒是清醒了不少。
看着夜sè,唐真想到了一个极为古老的故事,自语道:“我这算不算是‘履桥之约’的翻版呢?”
“我可比那张良要靠谱的多……”
他不禁笑了起来,微微一叹道:“不过……那便宜师傅也却比黄石公不靠谱的多!”
就这般胡思乱想着,很快就到了寺门。
时辰尚早,寺门未开。不过大唐的寺庙可不像后世那般不近人情,和值夜的和尚打了声招呼之后,对方便将偏门打开放了行。
走出偏门,外面的情景倒是让唐真大吃一惊。
现在只不过是寅时罢了,按照现代时间才凌晨四点刚出头一会,化生寺外便已有一大群人正执香等候着,一眼望去,人头攒动。
不得不说,长安城的人真是一个个都骄傲到了骨子里。
虽然寺外人数众多,但大家基本都是垂睑静息,一点也没有喧闹的感觉。哪怕偶尔有几声香贩的叫卖声传来,也很快就平静了下去,绝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纠缠不清。
当唐真走出寺门时,便发现他们的眼睛望向了自己。
那些眼神虽然很骄傲,但他总感觉好像缺少了什么。或者说,在他们骄傲的皮囊下,隐藏着的是极为动荡不安的灵魂。
想想也就释然了,若不是怀有心事,谁会在这般普通的rì子里,一大清早就赶来寺里烧香祈福呢。
面对一双双没有恶意的眼睛,传承了玄奘身体的唐真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
他极为平静且恬然地在人群中扫视了一遍,然后举起单手竖立于身前,微笑着高声发出一声禅唱:“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就好像是接头的暗语,在唐真说完之后,一阵整齐的禅唱在寺外的广场前响起,这是默契的应答,也算是信仰的触摸。
当肃穆的禅唱于空中消散的时候,唐真早已经走离了广场,一路向北,走在去悦chūn楼的路上。
走在路上,他才知道,原来这座雄城,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比他想象中的要热闹许多。
除了香客之外,小贩们也是最为早起的一群人。
这些忙碌的小贩挑着沉重的担子,趟了数里甚至更长的距离徒步而来,许多人启程的时候,甚至是丑时或是子时!
寅时也算得上是一天中最为凉快的时辰,空气中的凉意甚至还有些yīn冷的味道,但就算这样也依旧止不住他们的汗水。时不时有汗珠从额头淌下,顺着脸颊流到下巴处或是脖子里,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背上都已经湿了一片又一片。
饶是如此,在这些小贩的脸上、眉间或是眼中,依然能看到激动和快乐的影子。
他们是今天最早抵达的一批人,那便意味着可以抢到最好的摊位,更意味着他们可以满载而来,满袋而归。甚至有不少人心中默默盘算着,若是收成好的话,可以往家中带些城里人最爱吃的点心回去。
虽然是那种最便宜的点心,但依旧可以让孩子们兴奋上好几天,而他们一口一个“父亲最棒”的称赞,那可是他们最为骄傲和珍贵的幸福。
唐真看着那些黝黑的汉子,看着他们肩头的担子又看着他们脸上的微笑,便默默停下脚步,
他不想也不忍打乱他们队伍的步伐,直到眼前的队伍过去之后,才再次起身。
无论是多么富庶的王朝,都会有这样的群体存在,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贫穷,辛苦,甚至有些卑微。
他们眼神没有香客们那么骄傲,他们见到唐真时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他们贫穷困苦,没有金钱去维系自己的骄傲,他们生活忙碌,没有时间去寻找自己的信仰。
但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唐真却依然想不明白……
为什么心中的直觉隐隐告诉自己,那些摊贩的灵魂却比香客们更加完整。
。。。。。。
在纸醉金迷的大唐,一切下流放荡的举止都可以用倜傥和风流来掩饰。
历久千年的观念之下,哪怕是强悍朴实著称的唐人,也对那些寻花问柳之地格外的青睐有佳。
而当朝廷上铁面严肃官老爷都会流连忘返之后,那些实为青楼的地方,竟然更是平白被冠上了风雅品味的象征。
于是乎,青楼便成为了一个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神奇地方。
例如某个高喊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匹夫,每次前来最为宠幸的却是那些琴棋书画样样jīng通的头牌姑娘。而满口的仁义道德,之乎者也,早就丢在了公堂之上,徒剩下扭动肥硕身躯时的,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哼哧哼哧”。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悦chūn楼作为长安乃至整个大唐青楼业的第一招牌,但却不仅仅是因为它难知深浅的幕后背景和国sè天香的美丽姑娘。
在长安立足,背景固然重要。但作为寻花问柳之地,男人最后脱下裤子上的最终还是姑娘不是背景。
可是,能在长安城屹立的青楼,又有哪个会是简单角sè?大唐如此之大,最不缺的就是国sè天香的姑娘!
悦chūn楼之所以能成为第一招牌,最大的杀手锏是它的承诺——从不拒客的承诺!
只要你有足够的银两,只要你不是朝廷通缉的嫌犯,悦chūn楼就永远为你敞开!
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无论是女扮男装还是父子同来,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哪怕是你是一个寻求男同女同的兔爷人物,悦chūn楼也有办法把你招呼地尽兴而归……
只是,此时的悦chūn楼,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sāo动。
“姐们们,你们快看呀!”
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长安街上飘的极远,尚未开工的伊人们竟然都探出了头来,纷纷倚栏而笑,似水美眸和芊芊玉手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方向。
“咦,楼下竟然来了一个和尚!”
………【第六十五章 【佛道】】………
(今天有妹子来家里玩……所以更新抱歉了……我的节cāo是满满的!请不要质疑!)
。。。。。。
时代变迁,朝野更替,无数繁华在战火中寸寸零落,但有些东西却能一次又一次地绽放光华,几近永恒。
例如纯粹的真情,例如世人的信仰。
从上古时代甚至更为古老的荒古时代开始,道门一直是世人最为坚挺的信仰。
那些逝去的岁月中,无数人寻仙问道,以求超脱轮回,生命永恒。
传说中,有人白rì飞升,羽化而登仙,有人寻得仙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虽然那些传说都湮灭在了岁月中,早已无法考证。但依然无法阻挡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渴望,无数凡人踏入修道路,而道门也因此迎来了鼎盛的巅峰,隐隐间有着成为天下唯一信仰的趋势。
但通向巅峰的道路是永远不会那么平坦的。就在五百年前,异变突起。
五百年前的某rì,天空忽然被无尽的黑暗遮蔽。这并不是夜幕降临的景sè,也不是传说中会在极北之地出现的漫长极夜。天空上没有星辰没有月亮,只有纯粹的黑,仿佛是一张被浓墨浸透的纸。
整片天空失去了光明,但地面上却变得明亮起来。
山巅,湖边,城内,人旁……只要有道观的地方,都变得明亮起来。
一座座供奉着的神像开始自燃,观众祈福的人群仓皇出逃,道士们磕首跪拜,乞求各路真君显灵,拯救人间大难。
与此同时,平静了无数岁月的天空也变得诡异起来。
有千军万马铁蹄踏踏的声音,有万雷共起轰鸣作响的声音,甚至有无数人仓惶惊恐绝望震惊的声音……
只是,无论什么声音出现,天空中依旧一片漆黑,熊熊的火光中,簌簌发抖的凡人望向天空,却一无所获。
这样的黑暗持续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中,地上的道观几乎被毁尽,只剩下了一些断瓦残垣,焦梁黑瓦。神像被烧为灰烬,只剩下一些泥肢碎土,上面长满了蓬蒿,但因为没有阳光的缘故,如藤蔓般扭曲缠绕。
三个月后,一声不甘的怒吼从天空中传来。无论是断瓦残垣还是泥肢碎土,竟突然在吼声之下炸成了粉屑!
紧接着,极南处,一道火光从天空的中坠下,与整片大地发生了猛烈的撞击。
大地颤抖了三天三夜才渐渐平静下来,这三天中,天庭被绝世妖魔覆灭,整片世界将走向末rì的消息不知从何处渐渐传开。在凡人心头压抑了极致的恐惧终于释放出来,失去了信仰的人类在黑暗中互相残杀,无数人用焚烧同类的方式来活得短暂的光明。
这般疯狂的自相残杀经过三天才终止,三天后,当天空重现光明,丧心病狂的人类才渐渐平静下来。
而更为神奇的是,坍塌焚烧的道观竟然在一夜之间重新屹立,它们比往前更加崭新雄伟,让世人震惊!
神迹降临,天庭覆灭的谣言因此被不攻自破,卑微的凡人不再担忧世界的灭亡并且重获信仰。
但在道观重现的同时,一座座从未有过的寺庙也开始显现于人间。
凡人们开始知道,这个世界中还有佛祖,还有菩萨,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信仰。
道教讲究修身养xìng,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而佛教讲究普渡众生,让众生脱离苦海,sè空不异。这般截然不同的理念,让世人的信仰也开始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在岁月中,以往也出现过类似其他的教派,但都被道教以异教之名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但这次,他们竟然始终沉默不语,任由其在天地间生根增长。
这一沉默,便是五百年。
这五百年是一个极其混乱的时代,人们重获了信仰却失去了家园,熊熊大火之后,土地变得越发贫瘠,饥荒疾病寒冷接替而来。
那是一个苦苦挣扎的时代,天空虽然绽放光明,但人世间却充满着无形的黑暗。而那些修士异人也渐渐消失难寻,妖魅鬼怪的故事被人开始淡忘。
有凡人志士想要登临那团火光降落的地方,他们长途跋涉来到极南之地,却发现原本的土地如今已被汪洋吞没。虽然前路已被湛蓝的海水阻挡,但若是天地极为晴朗之时,偶尔隔海眺望,可以看见在无限遥远的远方,五根山峰屹立在海中,直指九霄。
随着时间的车轮翻滚,一切的痕迹被碾压成散乱的过去,生命更迭,终究被人淡忘在岁月中。
五百年后,那片最大且被称为“东土”的土地被人统一,一个叫做的大唐的国家从此成立,凡间再次恢复了原有的秩序。
五百年后,道教依然鼎盛,但佛教也渐渐进入了人心。
虽然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