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奉系-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军驻扎外蒙地区的时间无限制的推迟,直接赖着不走了。
随后,节操丧尽的大毛熊无论是面对北洋还是炮党方面,极尽欺骗狡诈之能事。死死的霸占着外蒙不撒手,并且积极的试图复制出一个亲俄的政权。为维护毛熊在远东的利益而服务。努力的把整个外蒙营造成和日本对抗的桥头堡,而随着辛亥革命后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扩张,毛熊方面也针锋相对的把持着外蒙作为抗衡手段。
1921年初,白俄军恩琴所部窜开始进攻库伦,徐树铮留下的北洋军一部寡不敌众。在激战后主动撤退至恰克图。3月18日,毛熊扶持起来的蒙古仆从军正式进攻攻占买卖城,以优势兵力击败了当地的中国守军。适逢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夕,混乱中的北洋政府谁也没能顾上外蒙地区,对于苏军的侵略也只能听之任之。当7月11日,在苏军的扶持下乔巴山在恰克图在建立了所谓的“外蒙古ren民政府”。宣布所有的汉人、内蒙和满族都是“外国人”。积极将苏军引入外蒙地区,直接形成了割据状态。此后,直到蒙疆经略使的老张被炸身亡,双方的控制线基本上维持在1921年的状态。
国内的经济整顿和恢复生产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再加上高层的政治斗争。到大胡子(铁人同志)上台后。忙着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毛熊,暂时还没有精力将外蒙地区整个吞下。相应的,随着老张被炸身亡,接班的张学良不停地周旋在一个个政治漩涡中,从改旗易帜到奉系内部的重新洗牌,还要睁着一只眼睛提防着关东军,对于外蒙的权益同样也是有心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事双方全都默契的选择了维持现状。而第四军先遣队的进驻。无疑是打破了这一脆弱的平衡,老毛子暗中发力,借着蒙古人的手。给上点眼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阁下,这是奉天方面刚刚转发的密电。”船越开越远,第二天一大早,一封由奉天第四军军部电台转发的密电,辗转着发到了这艘游轮上。接到通报后,蓝兰亲自上阵。对着密码本逐字逐字的翻译。写下了最后一个字,译好的电报稿被不动声色的收进口袋。谁也不知道具体内容。早餐后,在便衣特勤的护卫下。蓝兰亲自去了秦末的舱室。
这一次赴美考察,实质上主要是替张学良干私活,陪着杨宇霆和常荫槐走上一遭。顺带着和美国方面拉拉关系,在和日本分道扬镳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开辟新的外交渠道。至于考察的结果,倒也不指望着什么,就当是公费旅游了。为此,张学良亲自特批了一笔经费,豪气冲天的一口气要了四间头等舱,就连随行的特勤们,住的也是两人一间的二等舱。在银灿灿的银元下,这位美籍大胡子船长,对于这群浑身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土豪们,简直是一点脾气也没有。再加上东北三省的政治背景,一路上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在银元攻势下,情报部也借机把一台大功率的军用电台戴上了邮轮,辗转着和奉天、外蒙方向保持联系。
“卧槽的,死毛子,日本人还没走,你特么又来插一脚!”一听密电,秦漠的心里也顿时一沉,匆匆看完了电报,满头黑线的吐槽道。
不管外界承不承认,在扶植起了乔巴山后,毛子就自说自话的给自己找足了驻军的借口。1924年11月26日,在苏军的扶持额庇护下,乔巴山领导的蒙古ren民党图穷匕见,直接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一家独大,直接在苏军的保护下成立了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库伦。顺带着改城名为乌兰巴托,以1911年作独立纪元,并且热情的邀请苏联驻军。有了这个前提,苏军大量的开赴外蒙的各处战略重镇,仅仅乌兰巴托(库伦)一地就有3000多苏联军队。这次驻蒙苏军直接向马匪和ren民党提供军火和支持,对驻外蒙的东北军展开袭扰,就是一个绝佳的危险信号。到了这一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单单是一句“对外扩张”可以概括的事情。日俄战争后,日俄就迅速的转入战略对峙,围绕着辽东半岛和外蒙地区的问题,两边没少明争暗斗。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沙皇俄国成了历史,在血与火中诞生的新政权。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1917年芬兰独立,苏联失去的不仅仅是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更是国防战略上的极大被动。虽然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没能当上国王,但是独立后的芬兰依旧和德国方面走的很近,两国的边界距离列宁格勒甚至只有32公里。而在远东地区。日俄战争后的日本搭着一战的顺风车迅速的崛起,在辽东半岛攫取了大量的特权。新仇(九国干涉)旧恨(日俄战争)重叠下,能友好那才是怪事情!
连打带杀的走上前台,正在积极推动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胡子,已经渐渐的重拾沙俄时代的旧政策,摩拳擦掌的准备重返世界舞台。但是沙俄时期的积弱。加上西方世界的全面围堵和封锁,在远东和欧洲两个方向上的战略短板,让大胡子恨得咬牙切齿。抛开欧洲不提,为了制衡日本在辽东半岛的急速扩张,苏俄迫切的需要外蒙这个桥头堡。这一次的时间无疑是传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东北铁路公署已经成立,中东铁路的主权的问题急需解决。再加上一个外蒙问题,估计等不到7月份的“中东路事件”,东北军和苏俄方面的全面开片就要爆发了。
面对可能发生的碰撞,第四军乃至于整个东北军,准备好了吗?!
“科涅夫将军也单独来电,在增援部队不确定的情况下,整个先遣队正在进行战略收缩。集中兵力确保后方的安全。目前先遣队正沿着买卖城一线展开防御,以静制动。目前对面的苏军和仆从军情况不明,请求增加兵力和物资补充。”顺手又递过去一份电报。蓝兰补充道。
“嘿!”
“?!”
“阁下,可以坐下说吗?”
“当然,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秦漠的脑袋一个顶两个大,被一提醒这才反应过来。
“这些消息奉天方面知道吗,我六哥又是个什么态度?”陪着蓝兰在沙发上坐下。理清楚思路,按部就班的问道。包下的所有舱室。在起航前都被特勤们从里到外检查过一遍,窃听器什么的就算是有也早就被清理干净了。外围有特勤站岗。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奉天方面还在争论,我们带走了杨宇霆和常荫槐,士官派目前群龙无首,在这一事件上保持沉默。大帅倒是积极主张出兵增援外蒙,但是派谁去、派多少,还没有个定论。元老派们则是竭力反对,对于外蒙的问题持谨慎意见,刚刚改旗易帜、军心不稳,再加上战损还没不全,万万不可轻易出兵。不过从字里行间看,到时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意思,打算让外蒙的先遣队自生自灭。一来可以顺手除掉第四军的威胁,二来也是隔山打牛,撮一撮大帅的锐气。”惬意的靠在沙发上,蓝兰冷哼着。
“通知曼施坦因,驻守奉天的第四军余部连同航空队,三日内出发增援外蒙地区。另外,责令参谋部着手组织技术部门,对外蒙地区的矿藏资源进行测绘和评估。以对面的苏军为假想敌,准备一份整编计划,步兵、骑兵、炮兵和航空兵等各兵种的比例和扩编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不管怎么说,内蒙和外蒙今后就算是我们的根据地了,早一点进驻也没什么不好。命令部队尽快的稳定后方,一句话——除恶务尽!一切善后事宜由我和奉天方面负责协调,抓紧时间,尽快把摊子铺开来。7月份,中东路就要打响了!”掰掰手指头,仔细的掂量了一下前后利弊,最终点头道。
“草随风,兵随将,到了这时候谁也指望不上!”那些谨言慎行、甚至是乐见其成的老将们,原本就对半路出家、抢了自己风头和蛋糕的第四军很不感冒。再加上这段期间秦漠对张学良的玩命力挺,更是让那些老帅感觉到了威胁。现在在有人顶缸的情况下,削弱、甚至是肢解第四军的情况下,那还是不麻溜的赶紧跟上!
“咱们国内,有多少事情就是坏在了内斗上啊!都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国家主权就真的不管不顾了?!”咬牙切齿的哼哼着。
“阁下,在蒙古问题上既有堵又要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草原过度开坑的问题上,奉天方面和草原上的牧民们分歧很大,这无疑也给了俄国人插手的机会。达尔罕亲王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一向是和老帅、大帅站在一起的。但是在处理内部的处理上,欠缺考虑。如果您允许的话,情报部在这一方面或许可以帮上忙。当然,阁下,这需要您的支持和肯定!”赞同的点点头,看着一脸郁闷的秦漠,在工作上向来是西行不言色的蓝兰,忍不住笑了。
“允许,允许,当然允许!说说看,具体需要怎么支持?!”瞄了一眼笑靥如花的蓝兰,这位一肚子黑资料的御姐女王,向来是西行不言色。有这话在,那一定是过墙梯!
有捷径可以走,傻子才跑去草原上和毛子证件对麦芒的死磕!当下大喜过望,递上一杯咖啡,一个劲的点头。
“阁下,如果可以,您能不能和大帅商量一下,从奉天的大牢里捞一个人出来?这个人姓孟,蒙古族,年初的时候带着请愿书来到奉天,向达尔罕亲王请命。希望奉天方面可以停止对科尔沁草原(见注释1)的开垦。随后就被抓起来,关进了奉天监狱。在官方的文件中,对于这次事件,称之为独贵龙事件!”等的就是这句话,捧着咖啡,一双丹凤眼直接笑成了月牙。
注释1:又称科尔沁沙地,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位于北纬42°5′~43°5′,东经117°30′~123°30′。海拔250~650米,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面积约4。23万平方千米。(未完待续)
第九十八章 收心为上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呦。
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呦。
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
。。。。。。”
“戴老板,您这唱的是什么啊?!”从奉天城里的第四军留守处,一路开到西顺城街和南顺城路大角交汇处的奉天第一监狱。后座上刚刚就任二科科长的戴笠,充分发扬了“一路行军一路歌”的优良传统,从头到尾唱了个没玩。引的前排的司机和警卫频频侧目,终于忍不住问道。
这位刚刚走马上任的戴笠,戴科长绝对值得费一番笔墨介绍一下。额头酷似伟人一般的宽大,头发如同太空植物无政府似得疯长、眉毛扫帚一样又粗又大还直接朝着两点钟方向长、黄豆粒那么大的豆豆眼像极了某两栖类动物。招风耳酷似二师兄、鼻子塌陷扁平,鼻孔朝天撅起,粗长的鼻毛华丽丽的霸气外露、颧骨突出,胡须斑斑点点的点缀在嘴唇、嘴巴撅着,牙齿地包天,三个牙齿七个方向。手长、身长脚短,罗圈腿、蛤蟆嘴。卖相上和南京的那位本尊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远,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秦漠押解着杨宇霆、常荫槐去了美国,随行的人员中也包括情报部的大当家。蓝女王去了美国,情报部这个口子也暂时由这位二科科长代理。接到命令后。显得都快淡出鸟来的曼施坦因,做出了最积极的回应。5万多人的大搬家的动静着实不小,整个北大营都跟着鸡飞狗跳。从善后工作到留守处和地下情报网的建立,大事小事千头万绪。抓了勤务兵和司机的壮丁,豆豆眼的戴笠亲自上阵,大事小事一肩揽过。匆匆料理完手头的工作。瞪着一双标志性的豆豆眼,戴科长马不停蹄的赶往第一监狱,抢在部队开拔前把人捞出来。
“呵呵,没什么这唱的就是个寂寞啊!”百无聊赖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戴笠笑呵呵的回答道。
“。。。。。。”x2
“吱呀”一声。这辆挂着军牌的福特轿车在监狱的门前停下。门前的岗哨拂了拂,忙不迭的收起路卡,立即放行。早就得到上峰通知的监狱方面,对于前来领人的戴笠自然是一路绿灯。对着典狱长出示了一下手令和证件后,一名挎着驳壳枪的j官屁颠屁颠的在前面带路,直接把戴笠一行往牢房区引。
“那达木德?”在狱j的陪同下,七歪八拐的好一通后,戴笠终于如愿的见到了要找的人。无视了浑浊的空气和糟糕的采光。眯着一双豆豆眼,戴笠一脸好奇的打量着里面的那位。
“尊敬的大人,我是那达木德。您是打草原上来的吗?”浑浑噩噩中,被冷不丁的叫出了本名,这位达尔罕亲王帐下的梅林(总兵)满脸的错愕。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莫勒特图。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生于光绪18年(1892年),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光绪34年(1908年)。参加了达尔罕旗旗卫队,5年后晋升为旗卫队章京。民国五年(1916年)晋升为旗卫队的扎兰(参领),民国14年被晋升为旗军务梅林(总兵)。我说的对吗?”身材矮小、其貌又不扬的戴笠,一下了车就立马收起了“放荡不羁,笑点极低”的欠抽模样,冷着一张脸不怒自威。一双绿豆一样的眯眯眼精光闪烁的打量着眼前的中年汉子,语气平淡的跟拉家常一样。但是没说一句话,对面的那达木德脸色就差上一分,最后直接是一脸不可置信的震惊,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中。
估计这位人高马大的“套马汉子”,自己都没梳理过自己的履历。
“草原上的雄鹰啊,请您。。。。。。”
“孟先生,我可以这么称呼你吗?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作为达尔罕亲王帐下的梅林,如果你还想拯救科尔沁草原,那么就收拾一下,我们立即出发!”
“东方的盖世太保”、“暗杀大师”,平行时空中的戴笠名声绝对是黑的滴血,一肚子的阴狠劲同时让敌我双方都肝直颤。考虑到自己暂时离开了情报系统这个口子后,在当下暗流汹涌的环境中,扎根在东北的情报部急需一个有能力、也有魄力的人物坐镇。于是就有了戴笠的加盟了,和南边的本尊一样,继续干着自己的老本行。在人品和节操方面要强出不少,至少软禁人妻搞破鞋什么的,是不可能在发生了。
有眼色也有能力,有热血也有担当,从这几点来看,戴笠还是很欣赏这个大汉的。但是欣赏归欣赏,公事还是要办的,戴笠可不打算因为这个而影响到自己的节奏。两人所处的地位和本钱,都决定了这次谈话的主导权是在戴笠手上。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情报系统的孟青山来说,开场时的那一段履历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