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在忧伤的日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里的领导们听说我想去西藏工作先是惊讶后是鼓励。他们说西藏人民出版社每年都来要人,但是已经有5年没有人去了。每次他们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我们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现在的学生奉献精神太少了。西藏有什么不好?我们学院的院长在西藏干了八年呢!所以,你们要想去的话,可得认真地想一想,别是一时冲动,等系里帮你们把一切弄妥之后又反悔了这可不行。
我说我不是冲动。其实我心里想,人生难得疯狂一次,冲动一回又何妨!毕竟人生道路的转折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冲动所致。可能一时的冲动会带来惨烈的代价,但我不后悔。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是一条直线,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我也不会感到幸福。如果没有冲动,一个人的想法即使多么伟大,也只是个想法而已。
其实很早以前,大概是高二的时候吧,西藏就是我的神往之地了。在中国有两个地方我最想去,一个是西藏,一个是云南。去西藏是我的梦想,因为它很难实现;去云南是我的理想,因为它不难实现。若是硬要问我云南和西藏哪个是我最想去的地方,我会选择西藏,因为西藏是中国乃至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那里有世界上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花朵,最清澈的湖水,最险峻的高山。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多少困惑与烦扰,高耸的神山和辽阔的圣湖,都是使你的灵魂得到彻底放松、休憩的最好的地方。只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西藏离我那么遥远,所以那年寒假我一个人选择去云南,去大理。如果去西藏,不仅手续复杂,而且来回机票要7000元到8000元,再说,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不一定能适应那里的高原反应。所以,去西藏的梦暂且被我搁浅了。
最初对西藏的神往源于我无意间读过的一段文字,可是现在我已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读到的这段文字:
我在忧伤的少年时期,以及大学毕业后为生存所迫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均有过强烈的逃避现实、浪迹天涯的念头,皆因时机不成熟而忍受了下来。那时候,我惟有在只有一个人的屋顶上遥望蓝天下最深的地方。我常常对自己说,你必须换一种活法了。升斗小民,周而复始地活着仅是存在而已。这种最简单的“过程”不会令你真正快乐。于是,有一天我终于离开了我熟悉的地方,去了西藏,这个我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
整段文字只提到了“西藏”两个字,但我却被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情绪深深地感染。我在想,在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情绪,只是一直没有得共鸣,而西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天下那么多美丽的地方不去,这个人为什么惟独选择西藏?
正是这段文字激发了我对西藏极大的好奇与无限神往,后来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知道了很多有关西藏的信息,知道了那里是世界屋脊,有全世界人民顶礼膜拜的珠穆拉玛峰,那里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有堪称世界建筑史上奇迹的布达拉宫,有古格王朝遗址,有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原湖泊纳木错……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阵子我迷上了李娜的《青藏高原》,反复地听这首歌。昕雯每一次来我的住处,我都为她放这首歌。我说,听听这首歌吧,你那《在那遥远的地方》你回家再听,这是一个更遥远的地方。昕雯说,你想去西藏吗?我说,当然想啊!她说有那么一天她也会去西藏看一看。昕雯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盛满了忧伤,宛如纳木错的湖水,亦如当年我和她在广场上放风筝时的眼神。昕雯是个说到做到的女孩子,像一阵风,想去哪儿就飘向哪儿。大一的暑假,她就先我一步去了西藏,在我看来还是梦想的时候,她却已经把它变成了现实。
在西藏的时候,昕雯发短信给我,徜徉在神山圣湖之间我时时刻刻都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不已。面对一望无际的圣湖纳木错,面对大自然的永恒与广博,个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暂太渺小了。与其让这样短暂的时光消耗在世俗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上,还不如敞开胸怀,融入自然,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间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所以,我迟早有一天会离开大学,我不想与其他的姐妹一样整天慵懒地躺在床上慨叹大学生活的无聊。我说过,我始终是一个漂泊的人,远方才是我的家。
我说,你比我幸福,你的梦想是我引发的,却先我而实现了,而西藏现在对我来说都还是一个梦想。
昕雯说,所以我不会忘记你的,要不是那一阵子你总是给我放那首《青藏高原》,我不会这么快就站在了世界屋脊上。为了报答你,我将当地藏民献给我的一条哈达送给你,祝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后来系里领导告诉我,我们系九六届的一个毕业生去了西藏,我可以向他打听打听一些具体的情况。我问他们这个人当初是什么情况下去的。他们说,他当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一气之下就去了西藏。他的学习成绩在系里数一数二的,还过了六级呢。对了,那边有个要求,你们必须通过四级,因为你们一去就是公务员待遇。
《爱在忧伤的日子》20(2)
于是我就打电话给那个师兄。先是打手机,那边回应是“已关机”。后来就打他办公室的电话,是另外一个人接的。当我说要找那个师兄时,对方很客气地告诉我,我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这里,一年前就走了,去了北京。我很惊讶,为什么要离开呢?不是说要工作八年吗?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丝毫没有动摇我去西藏的决心。
我对祥善说,去西藏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约定,也算是一个小小秘密,在还没有实现之前 不要向外人宣扬。可是,还是有很多同学知道了我要去西藏工作,我想可能是系里领导告诉了那帮学生会干部,那帮学生会干部又告诉了他们身边的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系的同学都知道了我要去西藏。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表示不解,说像我条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别人都不愿意走的路呢?学习成绩那么好,刚上大学就在杂志社兼职,发表了一大堆文章,还出了书,党也入了,这么好的条件,考研也好,留北京工作也好,哪一条路都比去西藏好上一百倍。
他们都不理解我,never也极力劝阻我,他用了一个词“浪费”来形容我的做法。他说,你去西藏简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never的证据很强烈,他说我理想主义色彩太浓,西藏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去了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接踵而至。西藏只适合做短暂的停留,如果一辈子停在那里,你的一生就这样毁了。never劝我还是现实一点好,不要被理想冲昏了头脑,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never一直在说,我不做任何评论。never提到的问题我都想到过,我承认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充满了理想主义,但关系到我一辈子的重大问题我决不会当儿戏。只是看到never对他的看法充满自信的脸,我有点迷茫,我是在逃避现实吗?还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于是我发短信给昕雯表达我的困惑。
昕雯说,在你已经决定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再征询任何人的意见了,毕竟是你去西藏而不是别人去西藏。你现在要做的事情是:第一,搜集所有的有关西藏的基本资料,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读它们;第二,每天看一遍我送给你的哈达,每天听一遍《青藏高原》以及其他的关于西藏的歌曲,比如韩红有些关于西藏的歌,挺不错的;第三,每天都要坚持长跑训练,这一点很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否则你的梦想再美好也只能破灭。
除了昕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我说过话的无香也出乎意料地表示了对我去西藏的支持,曾经我和无香说过分手后我们还是朋友,但是分手以后我们基本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每次遇见只不过是一个平淡的微笑甚至是擦肩而过,彼此心中都有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始终无法迈过那道坎。其实每次遇到无香时,我都想停下来,都想对她说,难道我们一定要这样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特例?
有一个晚上我骑车从本校区回宿舍,无香追上我,说有话要对我说,我看了无香一眼,无香以往那种与我擦肩而过的优雅与从容的表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成熟与冷静。只是她的眉头和眼角都夹杂着几许无奈与哀愁。
最近还好吧?无香这样问我,昕雯也经常这样问候我,只是与无香不同的是,昕雯最后一个字喜欢用“吗”。这是两种不同的心情。
可以。我淡淡地答道,脑海中飘过我和无香曾经在一起的过往。
听说你要去西藏工作?
最近才做出的决定,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爱上你吗?因为你身上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你忧郁和安静的眼睛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安详与舒适,所以我为你痴狂。后来,我选择了放弃,因为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毕竟你心另有所属。
你曾经在你的《一个人的生活与思想》中说过,你想去深圳或者遥远的西部工作。这是两种极端是吗?最后你终于选择了西藏,你是在抗争,是吗?其实在看你文章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你必然会选择今天的道路。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我们都是一群被上帝安放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孩子,没有人想过要逃出这条轨道。而你不是,你一直在找机会跳出这条轨道,创造自己的未来。也许你要为你的这一跳付出代价,但你的过程如夏花一般灿烂。所以,对你今天的选择我很理解,也很支持。
而我和你选择了不同的路。有时我在想,假如那一天的竞选你成功了,我失败了,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呢?也许我会成为现在的你,你会成为现在的我。我不知道在这将近三年的大学里我都干了些什么,从当初的宣传部部长到现在的学生会副主席,我觉得我就像一架奔跑的机器,奔波往返于学生与领导之间,传达文件,反馈意见,什么理想啊,什么爱好啊,都成了泡影。甚至我想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本书都成了一种奢望……
有一天我从学校回来,艾怜就坐在我的书桌上翻看我的书。搬到新校区后,我和艾怜没有分到一个宿舍,他在我对面的隔壁,中间隔了一个大厅。艾怜每天都要趿着拖鞋吧嗒吧嗒地来串门,一天五六次。所以每当听到艾怜那特有的吧嗒吧嗒声就知道艾怜来了。
《爱在忧伤的日子》20(3)
我见到艾怜,说,贵客啊。
艾怜见我回来了,脸上绽开了桃花。艾怜的脸上经常绽开桃花,他的面部神经相当发达。艾怜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很夸张的动作,站直来,抱了我一下。
我说,肯定有事找我,是不是?
然后,艾怜脸上的桃花忽然没有了。说真的,我还不习惯这么严肃的艾怜。
艾怜说,我想跟你去西藏,可以吗?
我又一次看见艾怜清澈如水的眼睛,只是这一次眼睛里有一丝担忧。
我说,真的吗?其实我知道是真的,艾怜是一个简单真实的人,艾怜心里想些什么,他的一张脸完全可以反映出来,我这样问只是我的口头习惯而已。我接着问,以前不是说不去吗?在我和祥善还没有约定之前,我就把我去西藏的想法告诉了艾怜,当时还开玩笑地说要艾怜跟我一起去,艾怜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绝对去不了。他第一关就过不了,他的爸妈打死他也不会让他去,就他一个独生子,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叫两位老人家怎么活啊!
艾怜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不能一辈子活在父母为我设计的生活当中,我已经长大,我要过独立的生活,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他们帮我设计好的,就连高考时填报的志愿都他们代劳的。他们还说,我一毕业就要去他们为我联系好的一家出版社工作。他们太无理了,太武断了,太不注重我的感受和尊严了,我受够了!我不能总是为他们而活,我也要为我自己而活。反正我已经想好了,不管他们如何反对我都要去,我去西藏的目的很简单,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逃避现实。北京、天津的压力太大,我受不了,我不想拼死拼活地去找工作,也不想家人一切都为我安排,我想轻轻松松地工作,稳稳当当地生活。我早就说过,我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简单生活就是我要的幸福。
可是你认为西藏就没有一点压力了吗?
和北京、天津比起来,西藏的那点压力根本算不了什么。
那你要我帮你做什么呢?
你帮我去问问系里西藏人民出版社到底要多少个人,除了你和祥善,可不可以再加我一个。
好吧,明天我就去问。
〖JP3〗虽然艾怜经常喜欢和我开玩笑,但这次绝对是真的。〖JP〗
第二天我就去问系里的党委书记。他显出很惊讶的表情,摘下他的黑框眼镜擦了擦,大发了一通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搞不懂了。前几年一个都不去,今年像赶集似的,争着去啊。他看了看我,说,是不是都是你这个榜样所起的作用啊?这是西藏人民出版社的资料,好几年没招到人了,三五个肯定没问题。
回来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艾怜,艾怜的脸上又绽开了桃花,抱了我一下,说要请我吃“水煮鱼”。“水煮鱼”是我们这最有名气的饭店。艾怜高兴的时候常请我去吃“水煮鱼”,每次去都点两个菜,一个是木须肉,一个是鱼香肉丝,再加两碗米饭,合起来不过二十元钱,很实惠。好在我和艾怜都不喝酒,这里的酒水特贵,普通的青岛啤酒要12元钱一瓶,吓死人。只是惟一的缺憾就是每次去都要等上半个小时才有座位,没办法谁叫这里人气旺呢?每次去的时候,艾怜总是念叨,要是哪一天“水煮鱼”不用等进去就可以吃那该多好。我说,到那时候估计“水煮鱼”要破产了。
晚上艾怜打电话给父母,还没说上两句,艾怜的态度就开始强硬,接着,在电话里就跟父母吵了起来,听艾怜的口气和言语,接电话的应该是艾怜的母亲。艾怜说,他的母亲太溺爱他了,什么事都不放心。艾怜在电话里怒气冲冲地说,你再逼我,我就跳楼!说完就把电话“啪”的挂了。我还是第一次见艾怜发这么大的火,额头上直冒汗,脸涨得通红,眼睛鼓鼓的,在宿舍里心慌意乱地转着圈。我给艾怜倒了一杯水,叫他别急,慢慢来,先给家里人一段时间考虑考虑,你这么突然,他们一时也接受不了啊。后来艾怜的母亲又打过来,艾怜不接,但艾怜的母亲很有耐心,一直打,电话铃一直响,弄得艾怜心烦意躁,把电话拿起又挂了,然后把话筒放在一边,这样艾怜的母亲就打不进来了。可是不久艾怜的手机又响了,艾怜看是家里的电话就直接摁掉了,然后关了机。
艾怜去西藏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父母,而对我来说去西藏没有任何一点阻力是来自家庭。我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在我的眼里只是一个名分而已,他不想也没资格管我。我最大的阻力来自兄弟和朋友,其实这算不上阻力。兄弟们都不想我去西藏,理由各有千秋。有的说舍不得我,有的说西藏那么遥远去了不好联系,有的说毕业了想要和我合作一起创业等等,面对兄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