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兰辞-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萼轻笑,“刘大哥果然是正人君子,嫁给你这样的人,我很是放心。”
我脸上发烧,看着阿萼,呐呐说道:“我以后会对你好好的。”
阿萼笑道:“我相信,”她沉吟了阵,接着说道,“我今次来晋阳,除了探望你以外,也还有一件小事,想要问你要个建议。”
我问道:“什么事?”
阿萼关上厢房的门,“哥哥遇到麻烦了。”
我心里警觉,“什么麻烦?”
阿萼说道:“他做错一宗事,落下把柄在韦福嗣的手里。”
我皱眉,“他做错什么事了?”
韦福嗣是本朝礼部尚书韦世康的次子,也是本朝有名的文臣,圣上钦点的太子太傅,也是李密在朝中头号对手,说到两个人结仇的过程,多少也和我有些关系。
开皇初年,我在长安求学,有幸投入当时的太子太傅明克让明大学士门下受教,李密也是明大学士的门生之一,我和他最初关系并不怎么交好,直到我认得越王杨素的长子杨玄感,这个人是武将,但喜好读书,也颇有才识,我很欣赏他,两个人走得很近,杨玄感和李密私交甚好,慢慢的三个人也热络起来。
大业元年,杨玄感在黎阳叛乱,暗自差人送了密信给我和李密,邀我们过黎阳和他一起谋事,我考虑再三之后,没有答应他。
对谋逆反叛这种事,总体来说,我兴趣不大,除非是为着特别的理由,一般情况下没有加盟的欲望。
但是李密却被他说动,做了他的谋士,不过为着保险起见,他没有离开长安,只是通过书信,和杨玄感做沟通,指导他用兵。
后来杨玄感俘获了本朝有名的文臣、内史舍人韦福嗣,让他做自己僚佐,韦福嗣才干和李密不相上下,又随时侍奉在杨玄感跟前,渐渐杨玄感大部军务开始交给韦福嗣处理,李密被韦福嗣架空,心里很不服气,就想除掉韦福嗣,来问我要主意。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我最是没有兴趣,可是架不住李密再三再四追问,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我最是没有兴趣,可是架不住李密再三再四追问,只好写了封信,胡乱给了个建议敷衍他。
我在信中是这样写的:韦福嗣是因战被俘,迫不得已做了杨玄感的谋臣,其人妻子儿女全部在长安,这是他的后患,有这个后患在,他就不可能全心辅佐杨玄感,因此你可以设法,怂恿杨玄感讨伐帝都,让韦福嗣写檄文,他权衡利弊,多半不肯写,你再趁机向杨玄感进言,说韦福嗣并不是真心和他同盟,俯首不过是权宜之计,如果得到机会逃脱,一定会一走了之,所以越早斩杀越好。
李密觉着我说的有道理,就照我的计策写了密信给杨玄感。
如我所料的那样,韦福嗣忧心亲眷的安全,果然不肯写檄文,但事后的发展却并没有照李密希望的那样,韦福嗣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不仅说服杨玄感放弃讨伐长安,更反指李密明知该时不当伐帝都却怂恿杨玄感冒险,一定是心有他图,杨玄感因此疏远李密,许多军机要事,不再和李密商议,李密赔了夫人又折兵,觉着有些心灰意冷,慢慢也淡了和杨玄感的来往。
这年的冬天,杨玄感兵败,韦福嗣弃主逃回长安,杨玄感想要西奔突厥,找不到人策划路径,又主动恢复和李密的往来,李密不计前嫌的帮他设计了逃亡路径,但是一转身,就把这消息和路径图呈给了当今圣上,至于之前自己私下和杨玄感来往的事,当然是略过不提,只当是从来没有存在过。
杨玄感最后在营州被俘,因为不肯就擒,被乱箭射死。李密举报有功,圣上封他做了左亲侍郎。
大业三年,韦福嗣蒙圣上隆恩起重,复职做了内史舍人,李密和他同朝为官,因为之前的心结,两个人面上虽然客气,背后却时常交手,纠缠一年有余,各有胜负。
到今年初,圣上挑了韦福嗣做太子太傅,教习四岁的元德太子功课,韦福嗣的地位开始凌驾于李密之上,四月初,韦福嗣向圣上进言,说有杨玄感叛军旧人,日前来他府上,敬献了许多杨玄感叛乱期间,某位本朝官员写给他指点战事的书信,他怀疑这些书信疑似出自左亲侍郎李密之手。
圣上看过这些书信之后,把李密找去,问他要解释,李密心里很清楚的知道,韦福嗣肯定一早就握有那些书信,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献出来,现在他觉得是可以回应当年李密馈赠的时候了。
但李密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当初选择用书信和杨玄感沟通,一早就已经料到书信可能会落在心怀叵测者手中这一变故,因此所有书信内容,都是找人代笔的,他只负责口述,代笔的那小厮,也早在他和杨玄感来往疏淡时候就刺死了。
有了这样万全准备,李密在圣上面前理直气壮的矢口否认和杨玄感有过书信来往,并当场写字,供圣上做笔迹比对,结果可想而知,韦福嗣吃了哑巴亏,圣上将他狠狠修理一顿,并和颜悦色的安抚了李密一通,又让他袭承父亲李宽的蒲山公爵位,作为自己猜忌他的补偿。
这些事阿萼在写给我的书信中陆续提到,由柳庆说给我听。彼时我还和柳庆猜测,韦福嗣下一步会拿谁说事,柳庆铁口直断:“下一次纷争,一定是因太子而起。”
当今的太子名昭,母亲是圣上的正宫皇后萧氏,他是皇长子,出生不到两岁,就立为太子。除了昭以外,圣上目前还有两子,分别是萧皇后生的次子齐王暕,以及今年五月初,美人萧嫔生的赵王杲。
阿萼叹了口气,“他派人行刺太子未遂,狙击手落网,被韦福嗣拿获。”
我惊讶之极,“李密有够大胆。”心里对柳庆佩服不已。
阿萼说道:“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韦福嗣是太子太傅,按照前朝以来的惯例,一旦太子得登大宝,其人必定位极人臣,到那时候,哥哥就会变成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因此太子不除不行,但哥哥也知道,以李家目前的实力,想要做成这件事,着实是件大工程,所以他虽然有那样心思,但从来不敢付诸实际,直到上个月,哥哥经人介绍,认识一位叫做张耳的凶徒,其人健武有力,以前是卫尉寺的守兵,在东宫殿执勤多年,对东宫殿布局十分熟悉,哥哥遂买通他,潜入太子卧室,行刺太子,但是失手被擒,目前是被关押在东宫殿地牢里,由韦福嗣负责讯问。”
我问道:“张耳有没有供出李密?”
阿萼摇头,“暂时是没有,不能保证以后,”她斟酌了阵,“哥哥的意思,是想让我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露痕迹的除掉张耳,以绝后患。”
我沉吟着没做声,不肯定自己要不要趟这浑水。
阿萼察言观色,举重若轻说道:“刘大哥,哥哥之所以和韦福嗣交恶,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年哥哥曾经向杨玄感进言谋害韦福嗣,但是他谋害韦福嗣那法子,是你出给他的吧?”
我没做声,心下颇有些不悦,“阿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萼沉吟了阵,说道:“刘大哥,哥哥让我告诉你,”她斟酌片刻,“你当年写给他的那封信,他还保留着,随时准备交给韦福嗣。”
我不怒反笑,“他这是在威胁我?”
阿萼沉静说道:“刘大哥,请你帮忙。”算是默认,又忍不住泪如走珠,“我知道这样做很对不起你,但行刺太子是死罪,哥哥是我唯一的亲人,刘大哥,恳请你不要袖手旁观。”
我叹了口气,看看日头,说道:“好吧,我想想办法,你先休息,我稍后再找你。”
阿萼面露喜色。
我回到前院官署,在书房闭目养神,才不到一盏茶功夫,就听到轻浅脚步声,刘安在门外说道:“老爷,酸梅汤送酸梅汤来了。”
好书尽在。cmfu。
第一品 阿含经 第八章 杜执礼
(起8B点8B中8B文8B网更新时间:2006…12…2 9:32:00 本章字数:3241)
酸梅汤是一个小女子的名字。
这小女子今年十四岁,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历,我来晋阳做县令时候,她已经在衙门口摆摊卖汤品,那时候她才只十来岁,也没有名字,因为做的酸梅汤无比美味,大家都管她叫酸梅汤,每年的夏天,我都会预付她一整个夏季的汤品钱,让她在午后给我送一碗酸梅汤过来解暑。
酸梅汤很安静,走路从来没有声响,也极少开口说话,最初的两年,我们是互不交谈的,第三年的时候,我去武陟旅行,从那里带回来一节松香墨,酸梅汤很喜欢,我就送给了她,两个人开始熟识,我时常说些公务给她听,她也偶尔提点我。有时候我午间睡不着,也会招她来讲些故事听,只不过她讲的故事,都是朝廷秘闻。
我对此十分惊讶,询问她是怎么获知这些事的,她笑着回答我:“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获知这些事的,但是从此以后,我就不再出现在你跟前了。”
我自此不再问那问题,我是喜欢有这么一个不多言又做得一手好汤品的小女郎陪伴的,我私心里已经打算好,等酸梅汤长到十五岁,也就是明年,就娶她来做妾室,从此一辈子都有免费的酸梅汤喝。
呵,我就这么点追求。
刘安话音才落,酸梅汤就稳稳当当的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酸梅汤,酸甜的味道闻起来我已经开始流口水,“大人,喝汤了。”
酸梅汤今天穿着和平常一样的粗布衣服,但她似乎又长高了,衣服的袖口稍稍是有些短,露出纤细手腕,我沉吟了阵,摸了十两银子出来,递给她,“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午后帮我送两碗酸梅汤过来。”
酸梅汤收了银子,“好的。”
等我喝完汤品,酸梅汤快手快脚收拾空碗,我说道:“酸梅汤,我有件事,想说给你听,”于是把李密和韦福嗣之间的纠葛,连同他差人行刺太子的事,悉数说出来,“现在李密的意思,是想要除掉张耳,问我要办法。”
酸梅汤沉吟了阵,说道:“要除掉张耳其实简单,随便买通地牢的狱卒就可以做到,问题的关键是,要怎样才能做得滴水不漏,干净利索。”
我说道:“对,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别人来做,这样就算事情败露,也不会牵连到李密。”
酸梅汤点头,“你有没有人选?”
我摇头,“想不出。”
酸梅汤出了会神,笑着说道:“我倒是有个人选提供给你。”
我精神一振,“谁?”
酸梅汤说道:“大理寺丞杜执礼。”
我问道:“杜执礼?”
酸梅汤说道:“对,杜执礼。杜执礼是韦福嗣最要好的朋友,两个人是莫逆之交,张耳死在杜执礼的手里,韦福嗣最不会疑心,因为他是最不可能暗算张耳的人。”
我说道:“话是不错,但我要怎么才能说服杜执礼出手暗算张耳?”
酸梅汤笑着说道:“简单的,杜执礼有一个心病,你只要捉住他这心病,他一定会听你的差遣。”
我问道:“什么心病?”
酸梅汤说道:“杜执礼其人材辩多闻,博通经史,就是心胸狭窄些,开皇初年时候,韦福嗣是内史舍人,杜执礼是承奉郎,两个人官阶齐平,都很受先文皇帝器重,当今圣上继位以后,对韦福嗣却比较赞赏,想要擢升他任御史中丞,杜执礼心里颇是嫉妒,恰好那年杨玄感叛乱,其人遂唆使当时的尚书度支郎周绍范出面,向圣上进言,说韦福嗣官阶不足以升任御史中丞,宜让他和越王杨素一起征伐杨玄感,累积资历之后,再擢升他,这样百官才能心服,圣上采纳他建议,让韦福嗣以文官身份出征,做行军主簿。
征伐大军出征的前一天夜间,杜执礼做东,请韦福嗣喝酒,给他饯行,这期间,杜执礼诱使韦福嗣立誓,不剪除杨玄感逆贼不回京城,不荡平杨氏狂徒不收兵,彼时杨素就在隔壁,听韦福嗣口口声声逆贼狂徒辱骂自己亲生子,勃然大怒,当即就决定要除掉他。
我说道:“这么说,韦福嗣后来被俘,其实是杨素故意造成的?”
酸梅汤说道:“对,彼时杨素让韦福嗣带着五千人马镇守重镇河阳,负责征伐军的物资调度,河阳是有名的易攻难守,韦福嗣又是文官出身,从来没有守城经验,结果河阳果然给杨玄感攻破,韦福嗣被俘虏。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杨素以为韦福嗣落在杨玄感手中必死无疑,没想到杨玄感欣赏韦福嗣的才干,不仅留下他性命做谋士,还对他言听计从。”
我笑着说道:“世事难料,”沉吟了阵,疑惑说道,“我还是不明白,你告诉我这些有什么用处?”
酸梅汤说道:“本朝审理重案嫌疑,一向都是秉承三司会审制度,韦福嗣捉到谋害太子的嫌疑人,一定要找大理寺丞和御史郎中一起,组成三司庭审,这也就是说,杜执礼有机会见到并讯问张耳。”
我说道:“他有机会见到并讯问张耳,并不表示,他肯出手暗算张耳。”
酸梅汤笑道:“你听我说完。韦福嗣一直不知道,杜执礼曾经在背后陷害过他,对他无比信任,如果韦福嗣获悉自己之前遭受过的苦处,都是因杜执礼而起,以他睚眦必报的个性,必定会修理杜执礼,韦福嗣现在深得圣上恩宠,杜执礼小小大理寺丞,根本不足以和他抗衡,届时一定会被他整治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所以对杜执礼来说,自己几年前做的那宗事,就成为他的心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韦福嗣知道的。”
她沉吟了阵,“这就是李密的机会,你叫李密去找杜执礼,对他晓以利害,要他设法除掉张耳,否则就把他做过的错事悉数曝光给韦福嗣知道,她抿嘴轻笑,平淡面容生出有一种惊人的光彩,“杜执礼一定会照办。”
我看着酸梅汤,忍不住赞叹:“酸梅汤,你真是好看。”
酸梅汤笑出来,“大人,你该不是中暑了吧?”
我讪讪的笑,赶紧转移话题,“你今次这样帮我,我该怎么谢你?”
酸梅汤沉吟着没做声,似是欲言又止。
我说道:“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只管开口,只要能够做到,我一定不推脱。”
酸梅汤说道:“大人,我还真是有件事,想要请你帮忙。”
我说道:“你说。”
酸梅汤说道:“你把羁押的那个犯人吴春,交给我。”
我有些吃惊,说道:“你拿她来做什么?”
酸梅汤说道:“我想带她走。”
我问道:“去哪里?”
酸梅汤沉吟了阵,说道:“回她的家乡。”
我大是惊奇,“你认识她?”
酸梅汤谨慎说道:“我不认识她,但我知道她家乡在哪里。”
我问道:“在哪里?”
酸梅汤犹豫了阵,说道:“相州。”
我问道:“她在相州有亲戚朋友?”
酸梅汤说道:“这个你不用管了,你只告诉我,是否可以把吴春交给我?”
我沉吟了阵,说道:“如果是其他人我肯定二话不说答应你,吴春就稍稍有些麻烦。”于是把我和明月之间的约定说给她听,“我如果让你提走她,明月那边,就不好交代了。”
酸梅汤笑道:“既然是这样,我就不为难你了。”
我心下有些汗颜,“真是很抱歉,你还有没有其它的要求,说来听听看,也许我可以办到。”
酸梅汤想了想,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