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春三几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校的勤工俭学,生活费倒是可以自己解决。攒足理由后,鼓起勇气来到厨房,母亲正在洗碗,俞璐把想法详细说了,表了表决心,怕不同意又搬出方振兴。

  “既然想好了,妈支持你,但路是自己选的,别后悔就行,学费你不用担心,安心读书就行了。”俞璐没想到母亲会一下子答应,在自己预设中是家人极力反对,处处怀疑,最后不欢而散,但在自己的坚持下最终成行。

  此刻有一种情愫在俞璐胸中荡漾,这种东西叫温暖,油然而生的温暖在身体扩散,变成久违的幸福感。

  晚上俞璐无意中听到母亲打电话向亲戚借钱。猛然间他的心莫名其妙的痛。

  橘黄的灯火下俞璐沉默了,他发现母亲头上有绦绦银丝,那些哪里是银丝,那是白发啊!忽然间,俞璐感觉到母亲老了,对于一个孩子,母亲应该为自己的老去感到幸福,因为这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但自己是否真的长大了呢? 俞璐突然强烈的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俞璐不想去读了。

  第二天醒来时,枕巾湿漉漉,不知是热出来的汗还是泪。

  方振兴打来电话问俞璐考虑成怎样,经过一晚的思想斗争加上价值500元的草纸作崇,俞璐说:“反正是自考,不如咱俩去边打工边自学算了。”

  方不动声色道:“是不是钱的问题?”

  俞璐不作声。

  “不是说好了我俩一块去吗?你怎么临阵退缩了?”

  “别逼我,我不想家里为我读书花这么多钱了。”

  方的语气软了下来,说:“报上不是说国家有助学贷款吗?”

  俞璐不抱一丝希望道:“能申请到吗?”

  “天知道,要不去问问。”

  两人去银行碰运气,分行耍太极,忽悠他们去支行,支行又打乒乓球,工行推给农行,农行推给建行,建行推给商行,商行推给中行,最后来到中行,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露出鄙视的眼神,说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两人拿出准备好的报纸,说国家鼓励穷学生贷款上大学的政策都登报了怎么会没有呢?经理听了面色比京剧面谱上的丑生还难看,说:“这样好了,既然这家报纸说有,你们去找他们贷款好了,反正我们银行没有。”

  大家不欢而散,俩人怏怏而回。

  翌日小白打来电话,让俞璐上他家玩。小白名叫冯俊弦,是俞璐高中同学,成绩平平,父母离异,但家境富裕,主要是因为其爷爷退休前在市府当干部,当年身居要职,捞了不少油水。他自认为皮肤比女生还白皙,让人管他叫小白。

  高考前小白每天中午请俞璐吃饭,让俞璐辅导其数理化,俞璐贪小便宜,常常为了一个快餐和他厮混在一起,结果小白高考超常发挥,现被广州一所颇有名气的职业学院录取。

  小白心情大好,待俞璐来到,不停向其展示新购置的东芝手提电脑,皮尔卡行李袋等等。

  这晚的月亮好亮,晃得俞璐无法入睡,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僵硬的躯体对比内心仿佛台风来临前的海,海面风平浪静,而海底则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俞璐想起小学的一些老师,想起初中的一些同学,想起高中的意气用事,本来自己完全可以像一切“优秀”学生那样上重点大学的,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个样子?自己的人生程序是哪里出错了?

  胡思乱想很久,看着身边的一切,泛黄脱落的墙面,光怪陆离的地板,朱漆斑驳的家具,家的破旧程度可以给中国地下导演拍先锋电影了,因为自己,现在家里还要借一大笔钱让自己上这种大学。

  次日,俞璐给方振兴打电话说自己不去华丽了,决定边打工边自学,届时参加自学考试。电话那头的方振兴沉默不语。

  挂了电话,俞璐有点内疚。

  方振兴去报到的前一天,两人奢侈的去吃了一顿肯得基,结果花了很多的钱却没吃饱。俞璐问要不要自己送行,方说不用了,他爸会开摩托送他。

  俞璐还是去了,帮着拿了许多行李,看着方振兴上了长途客车,俞璐说电话常联系,方说一定。

5
俞璐去街道办办了个失业证,带着高中毕业证去劳务市场,两个星期一无所获。原来高中生找工作这么困难。

  本科开始进行补录,俞璐连本科补录分数都没达到,没资格参加。

  几次后,俞璐堵气不再去劳务市场,那些工作人员根本没心给求职者找工作,见俞璐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拿的是本地失业证,免交了十块钱门票,更是对俞璐爱理不理。与其浪费时间在这受气,不如自己去碰运气。俞璐去邮电局把当地各大酒店宾馆的电话抄了回来,然后用家里坐机一个个打过去。

  好几家听到俞璐是本地人,让过去面试,但俞璐不知道面试要包装自己,被一一婉言谢绝。最后珠宾要赶一批月饼,急需许多帮大师傅打下手的小工,最终要了他。

  面试那天来了许多人,负责人拿着表格给大家填,一张表格收五块钱,一个外省来的女孩馕中羞涩,想要一张表格到外面复印,负责人那张本来就丑陋的面孔变得越发难看,说连五块钱都不舍得交现在就可以走人了。

  《劳动法》上面明文规定招聘单位是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应聘者任何费用的,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敢吭声,原因谁都知道。俞璐看那女孩顶多十六七岁的模样,于心不隐,偷偷把自己买的表格给她拿去复印。女孩当时的笑容让俞璐毕生难忘。

  面试时俞璐也让给那女孩先进去,女孩出来时俞璐发现她满脸红光,比刚才拿不出钱买表格时好看多了,显然她面试很成功。

  轮到俞璐,面试经理已经相当疲倦,显得极不耐烦,对俞璐的着装也不满意,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当问到会不会英语时,俞璐说会一点,经理马上用英语和他对话,俞璐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站在一旁的负责人听得直摇头,经理眉头愈皱愈紧,向负责人发难,但当负责人指着表格上户口所在地一栏时,经理马上变得和颜悦色,显然经理之前没注意到这个:俞璐是所有应聘者中唯一具有本市户口的。 经理表示聘用俞璐,负责人小声在经理耳边嘀咕,俞璐虽然听不很清楚,但大意还是听到了:

  “刚才那女的怎么办?都答应好了。”

  “这次只招一个,你找个借口不要她就行了。”

  经理让负责人带俞璐去见另一位女经理。这位女经理地位显然比刚才那位级别高,从办工室大小和装簧效果可见一斑。

  折腾一轮,最后负责人又带俞璐去见厨房大师傅。大师傅给俞璐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是男人也会怀孕。

  从厨房回来时已经不见刚才那个女孩子了,但陆续还有人来应聘,负责人收钱收得不亦乐乎,手上的表格不够发了。俞璐明知他们要了自己,还在坑人,顿感恶心。

  他们让俞璐第二天来上班,回家路上俞璐就想好了,自己不去了,把机会留给有需要的人,才刚刚接触社会俞璐就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一个户口能代表什么?难道有本地户口的人就比没有的人强?社会的残酷竟然是一纸户口带来的,俞璐衷心希望那个女孩能干得成那份工作。

  回来时俞璐碰见了高中级长,俞璐初中高中念的是同一所学校,所以级长也认识他,她得知俞璐的情况,极力劝他去参加专科补录。

  俞璐说大专没前途,钱花了读出来没什么出路,再说大专不让考公务员,读着就没劲。

  级长说总比去打工强吧,俞璐说想复读,级长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鼓励他大专毕业后考研究生。俞璐听了吓了一跳。

  级长说:“其实教过你的老师没有说你不行的,那怕是英语老师。”

  听完级长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俞璐信心陡增,感觉自己还是有希望的,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长大了,当下眼前就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面对,虽然很多情况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生活迫使自己必须知道。

6
夜里俞璐的梦一个接一个,全是高中那会的事情。

  高中那会俞璐除英语外各科都学得不错,但英语不是一般的差,是连小学生都不如的那种。他曾恶补过英语,结果英语没起色,还把其他科成绩搞得一塌糊涂,“3+X”要选科目分班学习,最初俞璐打算选最简单的历史,如此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英语,但听刘松把历史说得一无是处,说什么学历史的人以后再厉害不过是去考古,没有出息,学物理就不一样,将来成就显郝。俞璐信以为真选了物理,无奈那个物理教师以前只教过初中,根本应付不了高考,俞璐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又得讲讲更往前的事,俞璐小学英语就不好,没能考上一中,按户口所在地的学区分去五中,分班考试时试卷又被老师搞丢了,按不来参加分班考试处理,结果分进了一个很垃圾的班。

  初中俞璐的学习很好,除英语外,其它学科都可以通过自学考到第一,由于英语拖累,中考又考回五中,五中的高中部原是职业高中,现在当地中学已经全部把初中高中分开办学,防止一些诛如打架勒索恐吓威逼利诱的事情发生。

  幸运的是当年教育局接到上面的政策通知,临时召开会议把五中四个职中班的高分学生抽出来改成二个普高班,俞璐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补录”。这届学生的招遇很奇特,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学校临时在初中部抽调一些教学相对认真的老师上来任教,其中抽调上来的物理老师初中就教过俞璐,所以俞璐深知他的水平。

  但上了一年高中后俞璐知道自己错怪他了,因为俞璐发现这些抽调上来的所谓精英教师比他更垃圾,这些人当教师只会误人子弟,悲哀的是中国这样的老师尤其多,其中以教化学的邱老师为甚,不会教不说,教学态度极恶劣,教学热情比液态氮还冷,当老师纯粹是为了工资,每天上班就是看报纸抄股票(主要是通过打电话抄,因为他不懂电脑操作)比职中学生还懒散。高考选科时他公然叫大家如果想考大学的话千万不要选他所教的化学作X科。

  俞璐在选科动员会上被刘松忽悠成功,放弃了可以通过自学的历史,迎难而上选择了物理。

  俞璐学了一个月,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肯定得完蛋,于是想转科,为了壮胆,他找来方振兴,在俞璐的煽动下,方也表示出对物理不抱希望,于是和俞璐一起转科。

  这会还有二个月就高考了,应该转去学那个科目呢?俞璐是学理科的头脑,但化学不能考虑,总共才8个傻瓜跟着化学老师,俞璐曾想过去生物班,但生物老师觉得俞璐思维和正常人不大一样,提的怪问题太多,不同意。其实俞璐提的问题并不怪,现在看来还颇具前赡性,高二会考复习期间俞璐很喜欢生物,一下课就跟着一帮女生围着生物老师问功课,女生问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俞璐问的则是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譬如,俞璐问为什么不用温水来孵化鸡蛋,只要保证水温恒定就可以达到母鸡的体温,还可以在水里下药保证孵化出的鸡个个健康,断绝鸡流感的后患。这样的问题课本上没有,生物老师当然也回答不出来。在复习到《基因》知识时,老师说近亲不能结婚是因为担心不良基因的遗传会造成先天低能儿,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联姻则可以生出优质儿,俞璐根据所学知识就问如果人和动物杂交了会产生怎么样的胎儿?对于这样的问题科学家都未必能回答出来,何况是一个高中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像看怪兽一样看着俞璐,然后训斥他说动物和人是不可能杂交的,俞璐还不甘心追问说为什么植物如水稻可以杂交,人和动物就不行?人不是动物吗?如果把动物的优质基因移植到人身上不就可以提高人的各项能力吗?生活老师问俞璐能提高什么能力?俞璐说如果把美洲的基因移植到腿上就能比刘易斯跑得还快,如果把老鼠的基因转移到身上就可以增强免疫能力了。生物教师当即在全班同学面前挖苦俞璐道:“你怎么不把植物的叶绿素移植到身上,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不吃东西了嘛,给国家节省点粮食。”大家哄堂大笑。从此俞璐就对生物老师有成见了。

  所以只能考虑文科了。地理教师和化学老师是一路货色,最终只有一个学生选地理作X科,所以根本没开班。当俞璐和方振兴找到历史老师时才知道剩下两个月时间根本背不完《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这六册厚厚的书,所以只能放弃。最结两人选择了政治,当时两人愚味无知,以为政治这东西好学,无非就是唱唱赞歌,怎么难也不会像物理那样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刘松从物理老师处知道俞璐煸动方振兴一起转到政治班去,据说物理班的其他学生也蠢蠢欲动,刘松枪打出头鸡,马上把俞璐找来狠狠训了顿。但最后又说:“如果我不让你转科,你以后没考上大学肯定要怨我,随你便。”当时其实刘松后面还想说:“你就自生自灭吧。”但出于自己是君子的考虑,他把这句话咽到肚子里。这样的结局当然不会好,结果就有了两人后来高考的惨败,当然其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

  俞璐说服自己去教育局补录,接待的人态度冷漠,让俞璐热情大减。

  通告栏上,俞璐看到前两天进行的本科补录,录的都是些农林类极冷门的专业,又或者是一些蜚而所思的专业,譬如“无脊椎动物语言学”,俞璐搞半天没想明白这专业究竟是学什么的。

  专科补录的专业虽然很热门但都是些学费奇高的三流大学,个别甚至原计划招生1700人,现在居然还要补录1600人,可见填志愿时根本没几个人报考。专科里有点名气的学校和本科一样,录的专业都不太好,录的人数也廖若晨星,俞璐向来是个投机主义者,为保险起见,决定找机会大的填报。

  俞璐正一目十行的看,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戴着眼镜挺斯文的男生在浏览,显然也是来补录的,便与其搭讪,得知他报的是本市师范学院,一看简介,原来自己家门口还有这样一个学院,这学院只补录计算机与英语两个专业。俞璐X科选的是政治,按要求只能报英语专业,俞璐犹豫很久,最后还是报了,决定要学好英语,报被英语欺负的三箭之仇。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
八月二十八日俞璐补录上,早上师范学院打来电话通知他过去注册。

  吃过午饭,俞璐怀揣2150元学费和250元住宿费前去报道。

  在学院行政楼下,师兄师姐用红布铺了几张课桌接待新生。一新生问厕所在哪?一师兄手指远处的宿舍楼,一位模样像老师的中年男人听见,让师兄带那新生去行政楼。师兄抬起头问:“杨科长,行政楼的厕所不是不让学生用吗?”

  杨伟点点头,说:“今天可以。”

  注册完,师姐带着新生去熟悉校园。所谓的校园就是一个四合院,布局简单,横排三幢楼,每两栋之间分别是教师停车场和篮球场, 饭堂与宿舍楼分居左右,从两边拥抱这个“三”字,四周尽是围墙,从上空看呈现一个“日”字。学院嫌围墙不够高,在顶端种满带刺的市花勒杜鹃 ,看着这样的校园环境,俞璐彻底失去拿自己学院和别人攀比的虚荣心。

  俞璐只交了学费,为了省钱他决定走读。

  第二天开了一个新生入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