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些青涩往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六章 升入高三
离开学还有两天的时候,胡雨开始收拾行李,她这才象从梦中忽然醒过来一样,脑袋里敲响了警钟。自己这是一直都在干什么呢?马上就进入高三了,前两年都顺顺利利的过来了,打算在这最后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吗?自己目前的状态怎么适应高三紧张的学习啊!于是,日记本和赵雷送她的书统统被她锁进了抽屉,剩下的两天用来做起了自我反省。
两天后,学校开学了,同学们又一次搬起了自己的桌椅,搬进了三楼的一个教室,开始了他们的高三生活。班主任不再是申老师,换成了一个四十岁左右,高高瘦瘦的老师。让胡雨感到奇怪的是,她后来无论如何也记不起这个老师姓甚名谁了,只记得他是教数学的,说话语速很快。华老师倒是还教他们英语,这多少让他们感到一丝安慰,终于还有个熟悉又喜欢的老师没有离开他们。
其实,对于那些高一上学期在一班和二班的同学来说,还有一个老师是熟悉的,就是他们的新语文老师文老师。文老师长了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很年轻,但从他不住在单身宿舍,而是每天下了班就跑很远的路回家来看,他应该是结了婚了。胡雨以前在二班,所以对文老师很熟悉了。而且胡雨和文老师算得上是地道的老乡了…他们来自同一个乡镇,而且两人的村子也离得不远。但这个情况在文老师教胡雨班的时候她毫不知情,并且还因此闹过一个让胡雨想起来就懊悔不已的笑话。
刚升入高中后不久的一天早晨,胡雨去开水房打开水,正巧碰到文老师也来打开水。胡雨同他打了招呼后就打开了水龙头。等水满的功夫,文老师便问胡雨家是哪儿的。胡雨说了她家那个乡镇的名字。没想到文老师又继续问她是哪个村的,胡雨这下就有些犯愣了:文老师这是查户口呢吗?她那个村子名不见经传的,说出来都没几个人知道,还要尴尬地给人解释。以前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在愣神的这会儿,水已经满了,有几滴溅在了手上,烫得她一哆嗦,正要伸出另一只手去关水龙头,文老师已经先一步替她关上了。她趁机跟文老师告辞了出了水房。
等到很久以后,胡雨已经分到了四班,文老师已经不再教他们,而是去教文科班了,她才在一次舍友的闲聊中无意得知了文老师的老家竟然跟她是一个地方的。她忽然就想起了那天早上的事,忍不住“呀”的叫了一声。舍友都好奇地问她怎么了。于是她把那件事讲了一下,舍友们也都说她自作聪明,管他知不知道那个村,告诉他就是了。再说无缘无故的他干吗揪着问你,他怎么不问我们。肯定早知道你们是老乡了。完了都好一通笑她。胡雨懊悔不已,越想越觉得自己当时太没有礼貌了。她这才想起来之前就觉得文老师有些偏向她,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 。 想看书来
第十七章 小说之“战”1
高三的课程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班主任首先把整个一年的课程安排大体说了一下。总结起来就是三轮复习。第一轮是把课本顺一遍加做练习;第二轮是综合练习加测验;第三轮就是模拟考试和查缺补漏了。
因为新课程基本在前两年就已经学完了,所以高三的任务就是对以前的知识不断的巩固和加深,再说的直接点就是反复的大量的做题。以前因为不断的有新鲜的知识刺激着大脑的神经,胡雨很少感觉到对学习的厌倦。可是在高三开始了一段时间后,胡雨却渐渐在似乎永无休止的题海中生出了厌倦的情绪。有时候同一道题会在几份不同的试卷中反复的碰到,或者就算不完全相同,也是大同小异。所以,胡雨就慢慢的感觉出了,其实高三的压力多半是气氛上的紧张,学习上的压力倒不见得比前两年大到哪儿去。至少她是这么觉得的。
胡雨的厌烦情绪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让她开了一次小差。那天她到学校门外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就在大门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报刊亭,里面还有小说出租。胡雨过去看了看,发现有一整排她喜欢的琼瑶阿姨的小说,她当即就租下了一本。从那天开始,胡雨的课外时间就全被那些缠绵感人的小说占领了。同宿舍的肖晓看到,也出去租回来看了。
她们在这样的时候看小说,又都是成绩不错的学生,心里自然是惴惴不安的,所以在掩护工作上就颇下了一番功夫。肖晓给小说包上了书皮,然后再拿一本课本摞在上面,就那么来回的捧着。而胡雨则是把一个旧书包腾出来,把书放在里面,天天从宿舍拎到教室,再从教室拎到宿舍。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道在肖晓看到第几本的时候,她和她的小说就被班主任逮了个正着,英勇“就义”了。那天中午,肖晓正捧着她改头换面的小说和课本上楼,在一个楼梯拐角处碰到了班主任。她打了个招呼正要继续走,不想班主却叫住了她。她回头发现班主正盯着她手中的书,她还没来得及紧张呢,班主已经伸过手拿走了它们,并问:“拿的什么书?”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晚上,当舍友们听完了肖晓垂头丧气的描述时,全都笑得人仰马翻。肖晓一脸悲愤的看着她那些幸灾乐祸的舍友们,说:“你们这些落井下石的家伙,太让我失望了!”徐娜笑得喘不过气来:“我······我们怎么落井下石了?我们又没去揭发你!”胡雨也捂着肚子说:“要怪也怪你自己保密工作不到家······”
肖晓一听,马上有了目标,从上铺伸出头看着下面的胡雨说:“小雨,你别得意啊,今天逮到我,明天就该你了。”
胡雨回击道:“那是不可能的!”
可事实证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第十八章 小说之“战”2
肖晓的小说被没收了,胡雨虽然说了自己不可能被逮到的大话,但还是提高了警惕。第二天,她上下楼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班主任。一个白天平平安安的过去了。晚上下了第二节自习的课间,胡雨像往常一样从桌洞里掏出了看了一半的小说,就放在下面接着看了下去。
这时候,教室里面,走廊上都有不少同学在吵闹。平时胡雨最怕吵,她喜欢安静,可这时,这吵嚷声让她觉得无比的亲切。因为有它们在,就表示她是安全的,没有意外情况发生。可胡雨还是太过于自信了,正当她看得津津有味时,忽然第六感告诉她哪儿不对劲,猛一抬头,哇噢!班主任正站在她那一排桌子的另一端没什么表情地看着她手中的书。胡雨慌忙把书一下子推了回去,并顺手合上了抽屉门。
班主任什么也没说,甚至都没看胡雨一眼,就继续向教室后面走了。胡雨的心紧张的要跳出来了,她这一排四个人现在只剩下她自己在位子上坐着,其他三个男生都出去玩了,所以连个遮挡物都没有,班主任肯定看得清清楚楚那不是本什么正儿八经的书。胡雨认为班主任一会肯定会转到她这边来对她说:“拿上那本书跟我到办公室。”
可过了有一会儿却不见有人过来,她忍不住用眼光搜寻着,却发现他已经从教室的另一侧转到了前面,并向门口走去。胡雨暗暗松了一口气,可是,被这一惊一吓,她再也没心情看什么劳什子的小说了,明天还是还回去吧。
事情还没完。下了第三节晚自习,就有一个男生捎信说,班主任让她去一趟。她愣在当场,徐娜在前面听到了回过头冲她笑,她懊恼得瞪了她一眼。一边在心里想着对策一边拖延着时间。看看还有三分钟就上课了,才匆匆忙忙往外走。后面传来徐娜的笑声,胡雨回头冲她做了一个威胁的手势。
到了办公室,只有班主任一人在,胡雨心虚的走进去。班主任却丝毫未提那本书的事,只是问了问胡雨最近的学习情况,并叮嘱她不要偏科,在弱势学科上多下点功夫,然后就让她回去了。胡雨出了办公室,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愧疚感,这段时间自己做的事,对得起谁啊?谁都对不起,连自己都对不起。估计班主任早就知道她们在看小说了,没有揭穿她们是想等她们自觉,后来看她们没完没了了才出手了吧。
第二天,胡雨把那本没有看完的小说还掉了,拿回了一直押在那儿的押金。肖晓那本一直没有去要,哪还好意思去要啊。不过,在又一次大考之后,班主任把它还给了肖晓。但肖晓没有再去还,因为时间太长了,租金早就超过了押金,也没必要再去还了。肖晓说,就把它做个纪念吧。
第十九章 又是一年
又一个冬天悄悄的走近了,几场寒风掠过,原本生机盎然的绿叶便尽失了生命的本色,惨淡的回归了大地。
胡雨从来就不喜欢寒冷的冬天,身体瘦弱的她天气一冷就会手脚冰凉,每天就想蜷缩在被子里,哪儿都不想去,犹如一只冬眠的生物。每到炎热的夏天,她就会感到力气凭空长了几分一样,就算会热得满身大汗,可是洗个澡不就全身舒畅了吗!
这个冬天像往年一样的冷,但因为他们搬到了三楼上,教室里又没有取暖设备,每次一刮风,前后的窗子一对流,真让她有点吃不消了。入冬没多久,她的手上就生了冻疮。冷的时候就又硬又疼,可一暖和过来就会痒得难受。她只好抽空去外面买了一副那钟露手指的短手套,又让妈妈送来了爸爸穿的一件又厚又大的棉衣,才稍微好了点。可是脚也很少有暖和的时候,似乎一天当中只有晚上睡到后半夜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脚的温度跟身体的温度是一样的。
在离高考还剩接近二百天的时候,班主任让班长在黑板的右上角留出了一小块地方,开始了倒计时。
又过了些天,二000年的元旦就要到了。这是他们在这所学校过的最后一个元旦了。值得庆幸的是,学校并没有因为他们是高三,就削减他们的假期,跟往年一样,他们还是有三天假。其实,他们那时候还算是幸运的,整个高中的假期都还让人满意,尤其是暑假,总有个四五十天,很多同学在家呆腻了,还盼着早点开学呢。后来上了大学,看着弟弟妹妹们那严重缩水的假期,胡雨直在心里念“阿弥陀佛”。学生的压力一年年加大,终于在若干年后,又喊出了减压的呼声,把假期归还了学生们。
胡雨还记着去年元旦的事,提前准备了一张卡片,写好了赠词。元旦前一天的下午,学校里组织了一场联欢会,没有安排课。中午回到宿舍,舍友们没有一个人好好吃饭了。学校食堂里清汤寡水的饭食,早就让他们年轻的身体里生出了无数饥渴的小手,就等着回家好好饱餐几顿了。
午饭过后,同学们都回教室拿凳子准备下来看演出了。胡雨也到了教室,但她没有像别人那样立刻下去。小佳和小静走的时候都喊过她,但她推托还要收拾一下东西,让她们先走了。她在等赵雷,因为他的凳子还在。
不出所料,过了一会儿,赵雷就上来了。胡雨看他走过来,就连忙从抽屉里掏出那张卡片递了过去,说:“元旦快乐!”几乎同时,赵雷也从怀里掏出一张卡片说:“Happy New Year;Too。”说完两人都笑了。
赵雷说:“会演快开始了,下去吧。”胡雨点点头,拿起凳子下了楼。
演出是在一楼中间伸出来的一个半人多高的台子上进行的。因为学校太小,没有礼堂,所以但凡有集体活动都是在这儿进行。台子的后面和上面已经装饰过了,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就是坐在外面太冷了,但想想演出结束就可以回家了,胡雨就不在乎了。她找到他们班女生的位置,坐了进去。
第二十章 元旦联欢会
演出的内容胡雨后来都不太记得了,因为他们高三是不出节目的,只是去看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表演。但在节目进行到大约一半的时候,有一个穿鹅黄色棉衣的女孩走了出来,唱起了一首很好听的当时流行的歌曲。她的嗓音很甜美,调子也拿得很准,刚唱了开头几句,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台子下的学生,尤其是男生们开始私下里打听这女孩是谁。胡雨听到同班的几个男生小声问着“她是高几的呀?”“哪个班的?”“刚才主持人说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胡雨忍不住又往台子上仔细看了一眼,嘿,这不是自己那个远房表妹吗!因为离得远,她又化了妆,刚才第一眼竟没认出来。女孩叫于伶,是胡雨妈妈的表哥家的孩子。
胡雨想逗逗那些男生,便回过头对他们说:“我认识她,你们想知道吗?”
男生们立刻来了精神:“哪个班的?”
胡雨说:“高二x班,叫于伶。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她是我的表妹。”
“啊?”
他们立刻都没了声音,都转过头去专心的看台上了,好像正在做坏事被逮了个正着。胡雨偷笑着转回头。于伶还在甜甜的唱着,胡雨看着她可爱的脸蛋,不禁想起她们刚认识的时候。
胡雨读初中的那所学校就设在于伶家的村子里。胡雨在那上学的几年,每到中秋节,妈妈忙,就会让胡雨把中秋礼品捎给她的姑姑。而于伶的爸爸就是妈妈姑姑的大儿子,所以胡雨就是把东西送到于伶家。可去了两年,也没有碰到妈妈说的那个比她小一岁的表妹。
直到有一天,胡雨放学后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跟同班的几个女生在操场上扔篮球玩。这时有一个个子不高,五官秀丽的女孩子站在了旁边看她们玩。因为她长得实在好看,胡雨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女孩也冲她笑着。休息的时候,女孩走了过来,对她说:“你是小雨姐姐吧?”
胡雨惊讶了:“你认识我吗?”
“我是伶伶,听我妈说,你到我家去过,可我正好都不在家。我早就认识你了,我们好多同学都认识你,他们听说你是我姐姐,都很羡慕我呢!”
胡雨这下明白了:“你就是伶伶啊,没想到你长得这么可爱!”
于伶说得没错,在这所初中里,有很多人都认识胡雨。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胡雨出色的成绩。那时学校喜欢把每次大考的名次都公布在校园的公告栏里。而胡雨初中几年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虽然不一定是全校第一,但她跟小菁从没有分到一个班过。所以她们总是在各自占据的“山头”当着自己的“大王”。
时间长了,其他年级的学生就会好奇这俩老是占着第一个位置的女生到底何许人也。
第21章 尴尬又愉快的旧事
胡雨上初二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因为天气热,胡雨便和同班的一个女孩去教师办公室前面的水管那洗手洗脸。她们过去的时候,有一个高年级的女生正在洗,她们便等了一会儿。她洗完后,胡雨就过去打开了水龙头。没想到那个女生没有离开,而是站在旁边盯着胡雨看,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件什么物品,而不是一个人。而且,胡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那目光中似乎还带着一点点欣赏的意味······
胡雨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匆匆洗了几把脸就要离开。她却在这时说话了:“你就是胡雨?”
“啊?啊!”胡雨以为她有什么事要跟她说,可自己并不认识她呀。
但那个女生却同她摆摆手,笑着走了。
胡雨被搞晕了:“这人是谁啊?怎么莫名其妙的?”
同伴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才莫名其妙呢!她是我同村的一个姐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