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开墙内香-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绛红也知晓侯府的规矩,并不敢多留卉瑜,便道:“姑娘既是来了,就带了些新制的胭脂回去,也给二夫人送过去一些,代我谢谢她的关心。”
卉瑜倒也不推脱,只说道:“也别每次都是你挑好了,好歹带我看看你们铺里的库房,也不一定都是要新制的,但凡是合适的就行。”
“这……”绛红有些儿犹豫。
卉瑜只当她是怕这么多人进去,看透了胭脂的秘方,泄露了出去,便又道:“只我进去挑便可,让她们都在门外等,这样可是行得通?”
唐妈妈正欲要反对,卉瑜又道:“横竖就在一个屋子里,至多一盏茶的功夫,总不会碍事的。”
唐妈妈方才作罢。
绛红见卉瑜执意要去挑选,便也就同意了。
待进了胭脂铺的库房,卉瑜见四下里没人,方才小声把楚朝和方妈妈之死的嫌疑说了出来。
绛红握了握卉瑜的手,道:“这件事我定会马上通知李将军。只是姑娘,你一人在府里,出了事也没个人帮忙,万事可都要多谨慎。”
卉瑜点点头道:“我会注意的。”
两人也不便再多说,只怕会引起怀疑,又挑选了些胭脂,就出去了。
李彻很快就接到了绛红的传信,待看过之后,独自坐在帐营里沉思。
楚朝与段宏叔侄喝酒的那日李彻是很有印象的。因为第二日就他约了段则梧商议事情。
段则梧可是一点喝高的迹象都没有,而楚朝的酒量,那更不用说,军营里好几个军士都喝不倒他一人。
显然的,楚朝是借着酒意做些事情,而且是与四房有关,最后还可能受了点伤,又躲到了一个戏子房中。
究竟是什么人能在楚家伤了楚朝,还能逼得他躲起来呢?
当时楚家可就只住了段家叔侄两个外人,李彻心里打了一个激灵,提笔修书了一封,又叫来了心腹把信送出去。(未完待续。)
PS: 谢谢各位看文的亲们,如无意外,每日两更,第一更下午三点到四点,第二更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
第九十三章 训话
楚家里关于丹瑜的谣言在常氏的授意下是基本打压下去了,又兼肃北侯休沐,常氏立时把谣言的根源本末都诉与肃北侯。
丹瑜的亲事本就是肃北侯力主换了的,却是被丹瑜嫌弃,肃北侯心里自是不痛快。
又兼这桩亲事已是走了过程,双方议定了的,丹瑜此番举动乃是不敬不孝,置侯府于不仁不义。
肃北侯思定再三,提脚就去了琉璃阁。
自从杨姨娘被关禁闭,丹瑜被罚,肃北侯就基本没踏足过琉璃阁。今日一来,发觉院中景物竟是不甚熟悉,加上夏去秋至,花开败落,叶黄飘零,只觉得衰败至极。
肃北侯不免又对丹瑜起了怜悯之心。
厅堂廊下的小丫鬟眼尖,看见肃北侯过来急忙跳起了身,连请安都忘了,就一撩帘子钻进去。
一转眼,丹瑜身边的大丫鬟玲儿就走了出来,连连对着肃北侯道:“不知道侯爷要过来,姑娘还在午休,这会子正准备起身。”
肃北侯进了厅堂,自顾坐下,说道:“既是在午休,又何必扰了你们姑娘,让她先睡会儿,我在这喝会茶也是无妨的。”
肃北侯话音刚落,丹瑜就走了进来,说道:“父亲难得来看女儿,女儿又岂敢安睡?”
肃北侯看着丹瑜面色沉静,妆容整洁,自有一番大家气度,不免有种吾家有女处长成的欣慰,便道:“丹姐儿向来懂事。我许久未曾来看你了,你可是对为父有怨言?”
丹瑜低垂着眼睛,道:“父亲日理万机,又不常归家,且母亲,大嫂那里也有事需要父亲去处理,丹儿又怎敢叨唠父亲。”
肃北侯拉过丹瑜,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丹姐儿这么说。还是有责怪为父的意思了?”
丹瑜急忙挣脱肃北侯的手,俯下身子,行礼道:“丹儿岂敢。丹儿日前在院中静养,看尽人情冷暖。方知父亲母亲对丹儿的宽容和爱护,实不敢再像从前那般任性妄为。”
肃北侯看着丹瑜谨小慎微的样子,虽是感慨丹瑜懂事,却也不免怀念以前撒娇娇嗔的样子,扶起了丹瑜。道:“你能明白我和你母亲的苦心,自然是好的。只是我听闻你对你母亲挑选的亲事似是有所不满?可是有其事?”
丹瑜仍是站在一边,低垂着眼睛,道:“母亲给丹儿挑了这么一桩好亲事,丹儿岂有不满之理?”
肃北侯又道:“那李府及笄礼你又怎么与齐家小姐起争执?难道你母亲没教导你要与未来的婆家维持良好的关系?”
也是难为肃北侯了,堂堂一个侯爷管起女儿的这些个事情,也只怨当初没让丹瑜养在常氏跟前,如今出了事,常氏不愿管,肃北侯也没办法。
丹瑜仍是淡淡的。答道:“母亲,身边的妈妈都有教导丹儿。丹儿也不是不知道其中厉害,只是那齐家小姐本就不喜欢丹儿,丹儿就算去讨好她,也只能落个自贬身家的臭名。”
丹瑜这个女儿,肃北侯还是有所了解的,素来自视甚高,让她去讨好齐家姑娘委实有点委屈,再加上堂堂侯府小姐去屈尊做这种事情,肃北侯心里也不舒服。
可是丹瑜失礼是事实。如果处理不好,一来齐府那边不好交代,二来丹瑜嫁过去必定吃亏。
思来想去,肃北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那你也不能与齐家姑娘起争执。而且还是你惹的事。往日里你也是聪明懂事的。怎么临到你的终身大事反而糊涂了呢!你这样我怎么放心把你嫁出去?”
丹瑜扑通跪了下来,道:“父亲,女儿也不想出嫁,要不女儿就在家伺候您和母亲吧。”
肃北侯是没想到丹瑜这么说,重重拍了桌子,呵斥道:“糊涂!真是糊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般道理你都不懂?枉费我养你这么大!还是说你始终瞧不上齐家?”
丹瑜道:“女儿怎会瞧不上齐家,女儿只是想孝敬父亲母亲直到终老,以报答父亲母亲养育之恩。”
肃北侯叹了口气,道:“你能有这个孝心,我和你母亲已经知足。但不可用这种方式来报答,你嫁个好人家,生活安康,我和你母亲才会觉得安心。”又宽慰道:“这段时间你也别多想,安心在家待嫁便是。”
丹瑜也只得应了是。
待肃北侯走了之后,丹瑜方才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裙子,心里暗道,看来不能再拖了……
廖氏倒也是说到做到,头天才说要给卉瑜,朵瑜做新衣裳,第二天针线房的娘子就上门量尺寸了。
那娘子是个话多的,边给卉瑜量着尺寸,边说着新进的布料有什么款什么材质,又给卉瑜推荐了好几款布子。
卉瑜本来衣服就多,穿都穿不完,也不在乎这么几件衣服,便随了那娘子,指了她推荐的几款布子定了下来。
那娘子对于卉瑜的配合很是高兴,直说道:“三姑娘真是好眼力,这几款布子除了三姑娘,还真没人能穿得出去。”
翠绿很是不屑那娘子的吹捧,摸了摸那几款布料,又翻看了其他几款,说道:“姑娘,奴婢怎么摸着另外几款布料更为厚实一些,转眼就要入秋了,天气愈加凉快,可不得做点厚衣裳?”
卉瑜也瞧了瞧那些布料,吩咐翠绿都拿过来仔细摸了摸,方才发现那娘子推荐的布料都是薄的,厚的都搁在一边,一看就是有猫腻。
卉瑜也不恼,悠悠问道:“这厚一些的布料可是有定了主?”
那娘子眼神闪烁,半弯着腰,陪笑道:“那怎么能行,奴婢头家就到姑娘这了。只是觉得那几款布子适合姑娘,如果姑娘想要厚点的布料也是可以的。”
话虽是这么说了,可是那娘子的神态,语气无一不显示着勉强,卉瑜便是一笑,也不知是什么人能让针线房的不给玉蓉院厚衣料,那就偏不让她如愿,就道:“翠绿提醒地对,我是该做点厚衣服了,整好这几日觉得有点凉。”说完随手翻了几样厚衣料,定了下来。
那娘子面上掩饰不住的失望和慌张,却又不能拒绝。只得呐呐地应下来。
这一次做衣服只有自己和朵瑜,要是自己不选,那朵瑜会不会选了去?如果是的话,是否与朵瑜有关呢?
卉瑜越想心里越难过,既觉得不会与朵瑜有关,又想去查证。思虑了片刻,决定还是相信朵瑜。(未完待续。)
PS: 晚上十一点还有一更…
第九十四章 不息(二更)
肃北侯与丹瑜一番谈话之后,谣言消停了,丹瑜也乖乖待着准备结婚的物件。
常氏舒了一口气,丹瑜这个孩子自小不养在跟前,又是肃北侯唯一的女儿,也是肃北侯宠着长大的,惯的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老实说,常氏是一点都不想搀和到丹瑜的亲事,吃力不讨好的,可是作为嫡母又不能不管。所以一出事情,就把麻烦推给肃北侯了。
好歹肃北侯趁着休沐把事情解决了。
送走肃北侯之后,常氏忙完中馈的事情,想起好久没出去走动走动了,正准备去二房那里看看廖氏去。却听得彩霞来报,说是齐夫人曾氏来了。
常氏有些莫名,怎么突然就来了?莫不是又与丹瑜的亲事有关?
常氏正纳闷着,曾氏就进来了,面上沉沉的,看不出喜怒。
常氏连忙招呼曾氏坐下,又叫了丫鬟上茶,说道:“不知夫人要来,没做好准备,先喝口茶润润嗓。”
曾氏却是冷笑一声,道:“我可是喝不起侯府这杯茶。此次来,我也不敢沾染侯府的一草一木,只肖把事情说清楚。”
这话就是要兴师问罪了,只是何罪之有?常氏有点不高兴,问道:“夫人这话说的是为了何?我怎么听不懂?”
曾氏哼哼道:“肃北侯府乃是西北第一大家,我原想与侯府结了亲家,娶了楚家姑娘,能让齐府也沾沾侯府的门风。未曾想侯府竟是连个姑娘也没教导好,小小年纪就不甘于闺阁,做出勾搭男子之事。我们齐府实在是不敢消受!”
常氏听得这话是太不像话了,也沉下脸来,问道:“我敬夫人乃是大家出身,夫家又居高位,可是这般没由头辱没我们侯府,若夫人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可不会客气的。”
曾氏道:“我既然敢登门问罪。自是有备而来,绝不是空口无凭。昨日儿我去法华寺上香,听得有和尚在吵架,一看才发现其中一个是原来主持跟前的大弟子惠能。我还纳闷这惠能怎么落得扫地和尚的下场。就听那两和尚骂骂咧咧说要不是贵府二姑娘勾引安国公府三少爷,何至于落魄至此。我原是不信的,只当那和尚说胡话。还让家仆教训他。谁知他竟笑齐府乃是冤大头,娶了个不守妇道之人,又拿出了当日贵府二姑娘给她的赏赐。说得振振有词。还希望侯府能给个解释!”
说完让织画把那信物递给常氏。
常氏接过来一看,是个金锁,底部还刻了个丹字。这物件常氏很熟悉,是丹瑜六岁那年看见卉瑜有个差不多的金锁,便也想要一个,就缠着肃北侯给打制了。后来就经常挂在脖子上。
这个丹瑜,怎么连贴身物件都赏赐他人,落了个口实,真真是个蠢的!常氏心里暗骂。却又不能面上显出来,推说道:“这东西我却是不认得的。这么个金锁,哪家花了钱去打了,再刻上个字儿也是常有的事。那和尚满嘴胡言乱语的,夫人还请别相信。”
曾氏面色仍是阴沉着,道:“夫人说的我都想到了。单凭这个我也是不信的。只是那法华寺附近的农庄,可都传遍了二姑娘的事情,我们到了一户人家借东西,那小娃儿看见我家马车的标志,就笑话齐府。合着这所有人都知道,就我们齐府蒙在鼓里了。”
常氏大惊。丹瑜的事情当时明明捂严实了,怎么这个节骨眼上又传出来?莫不是有心人背后为之?
常氏心里有些发虚,却仍是道:“夫人也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那坊间的谣传岂能当真?我们丹姐儿夫人也是熟悉的,岂是那种不守妇道之人?”
曾氏道:“那可就不知了。二姑娘看不上我们齐府那可是她亲口所说的。侯府既然觉得二姑娘不该是那种人,就该管好了,这事儿说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的了,到时候咱们两府都不好下台!”
听得曾氏这话,常氏明了。齐府不是要退婚,而是要楚家出面把事情摆平了。这个倒是好办的。
常氏连忙道:“夫人说的是,是我们侯府疏忽了。回头我定是要派人彻查此事,绝不会让贵府背负骂名。”
曾氏这才满意离去。
常氏拿了那个金锁,快步去了琉璃阁,丹瑜刚迎出来,常氏就把金锁扔在丹瑜脚边上,说道:“你看看,这是不是你的东西?”
丹瑜一脸茫然,捡起金锁,看了看,道:“这是丹儿的,怎么会在母亲手上?”
常氏冷笑:“这是齐夫人从法华寺惠能那里拿来的。说是当日你办那蠢事时赏赐给惠能。”
丹瑜大惊失色,解释道:“这事万万不可能。这金锁乃是我贴身之物,怎么会赏赐了外人!女儿虽然愚笨,但也懂得珍惜自家名声,绝不会做这等自毁声誉的事情。还请母亲明察。”
要是珍惜自己的名声,当日就不会设计段家三少爷了!常氏暗想。又说道:“是不是你赏赐的你自己心里清楚。如今外头传起当日之事,这段时日你也别出去了,只管在屋里绣嫁妆便是。”
这是要变相地禁足了。
丹瑜咬了咬嘴唇,道:“是,母亲。”
常氏又叫了外院的管事去法华寺和那边的农庄,查处谣言散布者。
可是不知怎么的,似是有人与侯府做对一般,这谣言却是愈演愈烈,连城里都传遍了。
卉瑜和朵瑜一来学堂,大姑和二姑就围了上来,问道:“丹瑜的事情是真的么?外边传得沸沸扬扬的。”
卉瑜和朵瑜面面相觑,道:“二姐姐什么事情传得这么厉害?”
大姑脸上显出惊讶,道:“你们没听说吗?说是丹瑜之前设计落水,意欲陷害安国公府三少爷,想谋得国公府少奶奶之位。”
卉瑜无语了,这事儿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怎么现在又传出来了?说道:“哪里的事情。安国公府三少爷乃是我的表哥,我怎么不知道他被二姐姐陷害啊?定是无聊之人吓唬说的。做不得真。”
大姑却是道:“这真不真的,说的人多了可就难说了。你们楚家也不能挨个去解释,再这么传下去,丹瑜的名声可就没了。”又叹道:“还好她已经定了亲,不然连议亲都麻烦。”
卉瑜沉默了,虽然丹瑜不操心议亲的事情,可齐家要是因此有了想法,纵使不退亲,丹瑜嫁过去也没什么好日子了。
楚家在西北可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谁这么大胆敢传楚家姑娘的谣言?还是说只是针对丹瑜本人?
只是丹瑜乃是一介闺阁女子,也没机会同人结怨。莫不是平日里姑娘间的龌蹉?
卉瑜扫了一眼学堂里的姑娘们,这些个大家闺秀也不像是会因了平时的小摩擦而背后使坏的啊……(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蔓延(一更)
朵瑜察觉到了卉瑜的目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