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开墙内香-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氏回到红枫院,简单吃了点饭,心里还是不安生,便唤了石妈妈进来。
先是问了问安顿定国公府来人的院落收拾的怎么样,是否通知了厨房明日要多整治些饭菜。
石妈妈都如实说了说情况。
常氏对石妈妈办事能力还是放心的,也就是象征性地过问几句。
石妈妈也看出常氏有些心不在焉,也不主动说话,就等着常氏给派活。
果然,常氏就说道:“彩云虽是给了卉姐儿了,但是她在我这也伺候了好些年,也是尽心尽力的。听说她老子娘都在咱们长房当差,抽空你去帐房支个三十两银子,去看看她家里人,就说是我的意思,因她在长房,四房伺候得好,赏赐她家里。”
石妈妈连忙应下。
霜叶阁内,袁姨娘吃完了晚饭,正喝着茶消食。
翡翠匆匆走进来,小声说道:“姨娘,百花院传来的消息,说是定国公府的人明儿就到府上了。”
袁姨娘神色一动,问道:“可知来的是些什么人?安顿在哪里?”
翡翠一一禀报:“来的是四舅爷和三表少爷,安顿在长房了。”
袁姨娘早前就听段氏说过定国公府的人事,知晓这来的四舅爷是段氏的胞兄,而三表少爷则是安国公府的嫡子。
撇开这隔了房的表少爷不说,四舅爷与夫人一母同胞,若是知晓夫人死于非命,定是不会就此罢休。
可是要怎么做才能让四舅爷知道夫人死因有他呢?且不说自己姨娘的身份本就不可能见到四舅爷,如今长房已起了疑心,定不会让自己有机可趁。况且四舅爷还被安排住在了长房,更没法硬闯。
看来还是只能从百花院下手。
袁姨娘思量了好一会,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用胭脂封好口,交给翡翠道:“明日早饭时分,你还是用老法子把这封信交给百花院那位,切忌一定要看着她阅毕销毁。”
翡翠应了声是,小心翼翼地把信收好。
待翡翠退出去,袁姨娘仰望着夜空,心里默念,夫人,您的冤屈能否得以昭雪就在这一举了……但愿您在天之灵保佑奴婢的计划顺利实施。
第二十五章 初见
第二日一大早,因着心里有事,常氏比往常早起来半个时辰。
梳洗打扮,吃完早饭,儿媳妇窦氏过来请安了。
常氏叮嘱了窦氏:“这些天四房要出殡,恐是忙不过来,长房的事情你就多费心,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再差了人问我。”
又让石妈妈这几日就帮着窦氏管理长房中馈。
窦氏得了婆婆如此信任,自然是忙不迭地应下了。
末了常氏还是关心了窦氏和楚朝的房中事。虽知道婆婆是着急子嗣的事情,可是被问及这些个私密之事,窦氏仍是脸红的亟欲滴血,声音低的如蚊子叫唤。
常氏心里叹了口气,也知这事急不得,只得宽慰窦氏几句,又嘱咐了请城中名医来调理调理。
既留了石妈妈在长房,常氏便带了一个大丫鬟前往四房。
由于长房议事的时间改为了上午,常氏虽说这几日把长房的中馈交给窦氏管理,但是保不齐有什么事要请了常氏示下,故窦氏,石妈妈都没提要在上午议事。
这上午一闲下来,石妈妈便想着去一趟彩云家里。
彩云一家是楚氏的家生子,爹爹在柴房上管着拾柴火的,娘是在洗衣房管浆洗的,兄弟两个也就是在外院管事手下跑跑腿,一家子都不是有出息的。彩云小小年纪就送进府里,挣月例补贴家里。因着家里老子娘乃至亲兄弟都没个能耐,彩云骨子里是及其维护家里人的,生怕被别人欺负了去。
石妈妈算是看着彩云在红枫院一步步熬出头的,对于彩云家里那点事还是清楚的,也深知家里人对彩云的重要性。故常氏让她来探望彩云家,她就知道常氏是要用亲情来拴住彩云。
其实彩云又不是傻子,楚氏就是长房的天下,三姑娘一个失了父母的小女子,以后能有什么前途,彩云怎的会为了这么一个主子背叛常氏,背叛长房?
虽然石妈妈觉得常氏太过于多疑,可是到了彩云家该敲打的还是敲打,该奖赏的奖赏。
彩云老子娘本就没见过啥世面,石妈妈纡尊降贵来拜访,还送了银子,一家子都飘飘然了,对长房常氏感恩戴德,就差没五体投地了。
石妈妈见目的达到了,也不多坐,那茶水也不屑于喝,拍拍屁股就走了。
晌午时分,段宏,段则梧带着定国公府一众家仆共计十来人浩浩荡荡地到了肃北侯府。
肃北侯和楚朝早就在长房正厅恭候多时,听闻家仆领了段宏和段则梧进来,都站了起来。
段宏与肃北侯仅有过一面之缘,还是十几年前给段氏送亲之时。如今一晃眼,当初的翩翩少年已过而立之年。
肃北侯打量着段宏,只见他额头饱满,身材虽有些许胖却并不显得臃肿,反而有种天生的富贵,目光如炬,带着一股震慑力。肃北侯暗叹,不愧是定国公府掌管庶务的人,仅是眼神一扫,就让人肃然。
段则梧则相反,虽是衣着不菲,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这定国公府的甥舅两都是人中龙凤。肃北侯想着,打起精神寒暄道:“四舅爷,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段宏也客套道:“侯爷自十五年前一别,如今一见,竟还是如此魄力非凡,段某人敬佩不已。”
然后又指着段则梧介绍道:“这是安国公府的大少爷,段则梧。”
段则梧向肃北侯行了个礼。
肃北侯边扶起他,边夸赞道:“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国公府果然是人才辈出。”
说完也把楚朝介绍了一番,段宏自是夸奖了几句。
待寒暄完毕,肃北侯正欲将段宏等人安置下来,段宏却道:“我等此次前来是为了舍妹丧事,死者为大,还是先前往灵堂吧。”
肃北侯也道:“四舅爷说的是,要不本侯先带四舅爷和则梧贤侄去灵堂,其他家仆先去往住处安顿,四舅爷意下如何?”
段宏见肃北侯安排地妥帖,便让家仆随侯府管事前往住处,自己携了段则梧去往灵堂。
待到了灵堂,只见正中间放着两副棺木,两边各坐着一班僧人振振有词地念着超度经。
段氏出嫁时,段则梧还小,方得四五岁,对于这个隔房的姑姑早已不记得,如今到了灵堂心中也只是一片唏嘘。
而段宏则不同了,自小这个胞妹就与自己感情最好,当年远嫁也是自己送嫁的,出嫁之后也没能再回娘家,没成想再一见面竟是天人之隔。纵使是段宏这般有泪不轻弹的男子,也忍不住哽咽道:“我可怜的妹子啊,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啊……没了夫君,你还有娘家老母亲和三个哥哥啊……天塌了,也有哥哥给你撑着…”
肃北侯听着这话可是有点不高兴了,段氏既嫁了楚河,就生是楚家人死是楚家鬼,就算守寡,那也还有楚氏一族照料,何曾要娘家人出面了?莫非段宏是觉得段氏在楚家受了委屈才寻死?于是便说道:“四弟和四弟妹鹣鲽情深,四弟战死沙场,四弟妹竟然不忍独活,真乃是我楚氏一族的贞洁女子第一人,今后我楚氏女儿都将以四弟妹为榜样,对丈夫对夫家忠贞不二。”
这一番话,既说了段氏乃是用情太深为情而死,也抬举了段氏在楚氏一族的地位,段宏倒也是没话说了,毕竟此番前来也不是为了和肃北侯府闹事的,便也道:“舍妹能嫁到楚家这么有情有意的家族也是一种福分。听闻舍妹膝下还留有一女,不知现在如何?”
肃北侯早料到段宏必是要见卉瑜的,便引了段宏二人到了内室。
常氏早在内室候着了,见了肃北侯等人进来,忙向段宏行了礼。
段宏自是问候了常氏一番,又表示了希望能见见卉瑜。
常氏当然应下,让身边的大丫鬟彩霞赶紧到百花院请卉瑜。
而卉瑜这边也是老早就得了消息,段宏等人到了灵堂,估摸着十之八九甥舅两今儿是要见个面的,故早早就换好了衣裳。
那彩霞刚过来请人,卉瑜便携了彩云随她前往灵堂。
虽说定国公府是外祖家,卉瑜前身也都没见过,故而心中不免有些许紧张。
待进了灵堂后边的内室,除了肃北侯,常氏外,还站了两个男子。
一个应该不下三十岁,神情哀痛,另一个不到二十岁,表情淡弱,浑身透着一种冷傲的气质。
想来那年纪大的就是四舅舅了。卉瑜想着,向段宏福下身,道:“卉儿见过四舅舅。”
………………………………
看的人好少啊,周末有事提前把更新贴上了。
第二十六章 接风
段宏边说着:“好孩子快快起来”扶起卉瑜,边打量着这个素未谋面的侄女,只见她鹅蛋脸,杏仁眼,柳叶眉,嘴唇微微撅着,梳着双丫髻,由于在孝期,头上仅别了白色的绢花,身上也只着了素色银边同色系的长袖长裙。顾盼间隐隐透着段氏年轻时的风采。
段宏只觉得心里有种钝痛,既生养了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女儿,怎么还选择了如此武断的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段宏实在不能认同段氏的自尽,想起临行前母亲的交代,看着卉瑜更是多了几分怜惜,细细说道:“虽是父亲母亲不在了,也别害怕担心,外祖母同几个舅舅一直挂心着你们娘儿两。”又问道:“饮食起居可还好?下人们伺候还用心吗?”
卉瑜也一一回答:“前段时间父母亲刚去世,卉儿实在伤心欲绝,病了一阵,大伯母特意为了请了城里最好的大夫日日来给卉儿看诊,还让卉儿在百花院静养,这才慢慢好起来了。丧事和四房的一切事宜多亏了大伯母的操持。这才没乱了套。卉儿心中对大伯父大伯母感激之情难以言喻。”
肃北侯和常氏很满意卉瑜的回答,连连说道:“这孩子,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
既是卉瑜都这么说了,段宏自然也是对肃北侯夫妇一番感激。
段则梧冷眼看着,心道:这个表妹倒是挺会说话的,只是不知是被情势所逼还是肺腑之言,若是肺腑之言,那楚河之死因在内宅就没有走漏风声,只能从别的地方着手调查了。不过,还是得先看看表妹的性情,辩一辩所言真假。
段宏和段则梧一大早赶着进城,都是舟车劳顿的,加之还要在府中待上好几日,也不急于这一时倾述甥舅之情,故言语了几句,便由肃北侯和常氏带到长房休息。
晚饭自然是要接风洗尘的。由于肃北侯府人也不多,男丁凑了一桌,女眷坐了一桌,段宏和段则梧算是外男,两桌中间用屏风隔开,既能一块说了话,又免了男女授受不亲。
男丁一桌肃北侯和段宏挨着坐,楚沛,楚清坐了肃北侯的下手,段则梧,楚朝,楚明,楚朗坐在了一起。
虽是因着楚河和段氏的丧事,两家人才坐到一块,不能歌舞升平,但是互相寒暄敬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肃北侯是安居西北一带的霸王,段宏虽然没有出仕,但本身出身于定国公府就见闻不一般,加之又管了十来年的庶务,国事家事天下事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而楚沛楚清虽然眼界见识与肃北侯、段宏不能比,但是也算是胸中有丘壑的,倒也能插上话。
四个人边敬着酒边聊着天下之事,也算是相谈和谐。
其他几个小辈也不寂寞,除了时不时给长辈们敬酒,互相也攀谈着。
楚朝是嫡长子,又在军中待了一段时日,找出些话题谈资自是不难的,楚明是庶子,唯楚朝的话是从,楚朗还小,基本也就顾着吃了。
一时之间,也就是楚朝和段则梧在说着话。
段则梧本性不是爱应酬的人,自从十二岁拜了天云道人为师之后,一年中倒是有大半年随着师傅云游四海,许是在外夜游惯了,对于世家公子之间这些个饭局就很不适应。加之楚朝与他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话题,若不是还要在肃北侯府住上一段时日,段则梧早就拂袖而去。
外边男桌喝酒吃饭,里边女眷则安静多了。
常氏理所应当坐了主座,廖氏和周氏分别坐了左右下手,窦氏领着丹瑜,卉瑜,朵瑜,杏瑜挨着坐了一排。
杏瑜年方五岁,平日里周氏又惯着她,五岁了还不能好好吃饭,奶妈妈站在后边忙着给她布菜喂饭。
廖氏看了挤兑道:“三弟妹这养女儿养的真是金贵,我们兰瑜当年三岁就自己用饭了,果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周氏是庶子媳妇,平日里都是以常氏廖氏为尊,被廖氏这么一挤兑,脸顿时红了,可又不能让杏瑜自己吃饭,只得呐呐道:“二嫂说笑了,杏瑜怎么能同兰姐儿比,不过是妹妹就这么个女儿,平日里只得了她疼爱,不免有些娇气。不似姐姐,膝下还有朗哥儿,顾都顾不过来,这兰姐儿打小可是养得极有主意的。”
楚家这一辈四个媳妇,就廖氏一人子女双全,素来也喜爱拿这个夸口,周氏这么一说,刚好挠到廖氏心窝子了,顿时就笑道:“我呀也就是肚皮争点气,其他的可比不过大嫂和三弟妹,也就是在家养养孩子罢了。”
这话说的虽是轻飘飘的,常氏这有儿子的倒也是无所谓,可周氏却不同了,结婚六年只有一个女儿,之后肚皮再没动静,本就是心中之痛,如今听廖氏这么一说,心下真真是翻江倒海,忍了又忍方才把那股子气咽下去。
常氏看着廖氏得意洋洋,周氏面色不虞,叹了口气,说道:“二弟妹,三弟妹,都太谦虚了。我看这兰姐儿坚韧,如今听说在江家也是颇得婆婆欢喜,朗哥儿也是一日比一日上进,杏姐儿养得也是白嫩可爱,这一个个可都比我们朝儿小时候省心。要是这养孩子也是一门学问的话,两位弟妹可都是个中翘楚,我这当大嫂的可是自愧不如。”
常氏这个宗妇都自贬身价了,廖氏和周氏自然也不敢再拿大,纷纷说道:“大嫂这是挤兑我们呢,朝哥儿跟着侯爷在军中建功立业,我们羡慕都还来不及呢。”
又说道:“是啊,我们朗哥儿要是有朝哥儿的一半,我就知足了。”
长辈们磨着嘴皮子功夫,其他小辈都安静吃饭。丹瑜,朵瑜是庶女,自不会上杆子地没事找事,窦氏是儿媳妇不好说什么,卉瑜倒是正儿八经的嫡女,只是生母已逝也没什么好争的。
觥筹交错间,肃北侯领着段宏和段则梧走了过来。
众人都停下了碗筷。
段宏并段则梧挨个敬了常氏,廖氏,周氏,不外乎说些感谢照顾卉瑜,段氏没福气继续做楚家媳妇等话。
丹瑜看着段则梧相貌俊逸,仪表堂堂,不免春心荡漾,只是这种场合下也不敢溢于言表,只敢微抬起眼皮偷看了好几眼,心下里已经决定要让姨娘同父亲打探打探。
第二十七章 旧事
丹瑜自以为自己的小心思无人发现,殊不知那偷瞄的几眼刚好被坐在她斜对面的朵瑜见着了。
朵瑜不禁暗自嘲笑,那段则梧可是安国公府的嫡长子,未来的安国公,且不说京城多少世家贵族少女争着做安国公府的媳妇,单说丹瑜自己仅仅一个庶女,虽说记在主母名下,但是毕竟是在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