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逍遥-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威泰综合了有关夏远的所有情报,认定夏远为人诚正仁德,处事严谨周密,于是有了劝说夏远出仕的想法。
卫国朝堂上的诸多官员,要么贪利肥私、祸乱朝政,要么痴迷修炼、万事不理,要么庸庸随流、昏昏度日。王威泰虽然心忧国事,努力相争,但因为在朝堂上没有志同道合者响应相助,王威泰独木难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大臣肆意胡为。
如果夏远能够出仕,以他在建昌郡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将会是王威泰的一大助力。
夏远立鼎巅峰的修为,已经是俗世中的顶点了,各国最强的修者也不过如此。而且,因为立鼎巅峰距离聚元只有一步之遥,立鼎巅峰修者大都热衷于修炼,他们极少介入俗事纷争。卫国的朝堂上也一样,朝臣中修为最高是立鼎后期,没人能在修为上抗衡夏远。
夏远如此年轻,进阶聚元也大有可能,他身后还有神秘莫测的强大师门。综合这些来看,夏远有着能和卫国传统大势力硬撼的实力。再加上夏远心思纯正,行事成熟老道,一旦夏远出仕,完全可能成为一位贤臣能臣。
如果王威泰得到夏远的帮助,虽然还是要面临许许多多的争斗,但局面将远好于他孤身奋战之时,重振卫国也算有了一丝希望。
王威泰看着年轻的夏远,想到了自己的三儿子王成海。王成海和夏远的年纪差不多大,还在争风吃醋、打架惹祸,两相对比,王威泰心里唏嘘不已。
王威泰年过三百,大儿子和二儿子因为没有突破立鼎,早就过世多年了,现在王威泰的子孙都已经传了很多辈。王威泰三百一十多岁时,新娶的平民小妾为他诞下了王成海。虽然王成海的母亲只是平民,但王威泰这么大年纪再次得子,非常高兴,他毫不计较嫡庶,从小就倾力培养王成海。
王成海的天赋不错,修炼也认真刻苦,他今年才二十三岁,修为就达到了淬体七层,得以进入皇家抡才院。王威泰本来是很满意王成海的,但如今和年纪差不多的夏远一比,王成海各方面的差距都不可以道里计,夏远已经是雄霸一方的人杰了,王成海还只是个懵懂的青年。
夏远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听了王帅所言,卫国形势危如累卵,军、政、德、礼各方面都弊端重重,这种糟糕的情况,即使是大贤想要扭转也需要时日。此时若有他国来攻,卫国要挡住入侵者几年,才能有时间推动内部变革。王帅是军中老将,这军中的情况怎样?如有来犯之敌,军队能抵挡多久?”
王威泰叹道:“卫国五军,除了我这东军,其他几军都是虚有其表。就拿最强大的禁卫军来说,对外号称有九位立鼎大将,二百八十多名淬体校尉。可是实际上,禁卫军只有三位立鼎大将,六十几名淬体校尉。其余人都来自各种势力,只在军中挂名吃空饷,这些挂名的人根本不在禁军驻地,更不会上战场。禁军中真正的大将和校尉,眼见这么多人明目张胆地贪吃军饷,也是全无斗志。卫国如此军队,怎么能挡住他国的虎狼之师?”
夏远听了有些意外,这卫国也腐烂地太狠了!他流露出一丝戏谑,“这么说来,想要重振卫国,可真是一筹莫展啊。”
王威泰放下茶杯,望着夏远认真地说道:“困难的确有很多,但是事在人为,有识之士努力去做,卫国说不定还会有重振的一天。”
夏远望着一脸严肃的王威泰,心说这位忠心可鉴,不过却有些愚了,这样千疮百孔的卫国,倒掉了可能更好些。
夏远正了正神色,对王威泰说道:“王帅一心为国,呕心沥血,夏某实在是很佩服。不过我心系修炼,现在离聚元只差一步了,实在不愿分心他顾。既然生骨丹需要时间来验证,那我十日后再来,今日就不再打扰了。”
王威泰见夏远听了半天,还是没有出仕的打算,而且还急着想走,显然是想与自己撇清。王威泰心里极为不快,他登时变了神色,冷声道:“怎么,夏宗老急着想走?本以为夏宗老是一代人杰,哪想到也是畏难怕事之辈,实在是让老夫失望之极。”
夏远不想再与这位固执愚忠的老头纠缠,他站起身来说道:“王帅要放开心胸,有些东西腐朽了,要舍得放弃。今日与王帅相谈甚欢,时辰不早了,打扰多时,我也该告辞了。”
第四十三章 国事
王威泰接过瓷瓶打开,瓷瓶里有一颗翠绿的丹药,王威泰身为立鼎后期,眼力还是有的,立刻知道这是一枚货真价实的法丹。
不过法丹很少见,王威泰不能判断这是何种法丹,他问道:“夏宗老,这是什么法丹?真能治犬子的伤吗?”
夏远答道:“这是生骨丹,专治骨骼损伤,服下生骨丹,运用灵气将药力引导致患处,即使骨碎成粉,也能复原如初。”
王威泰克制力极强,短短地激动之后,面色很快又恢复肃静,“夏宗老的丹药看来能治好犬子的臂伤,这残疾算不上了,不过重伤的认定是没问题的。”
夏远笑道:“这我也认同,不知王帅需要怎样的赔偿才能不提告?”
王威泰道:“犬子的事等他臂伤好了之后再说,夏宗老可有异议?”
“这在情理之中,我没有异议。”夏远答道。王威泰要看看生骨丹的疗效很正常,谁也不可能听人一说,就草率断定相信。
王威泰道:“犬子的事暂且放到一边,夏宗老年轻有为,不知道对时局怎样看?”
见王威泰好似对夏天伤人之事并不太关注,突然转变话题谈起国事,夏远微感诧异,“王帅,我避居乡间修炼,对时局可谓全然不知,哪能有什么看法?”
王威泰道:“现在时局艰难啊,陈、燕两国虎视眈眈,边境上摩擦日益频繁、多有冲突;朝堂上却混乱不堪,朝臣都损公肥私、一心为己;地方上很多千年家族德行渐失,嚣张跋扈、荒唐糜烂。如今的卫国,国势日微,民为之身苦,士为之心寒啊!”
夏远轻轻端起茶杯,微微垂首细细品茶,面对王威泰直言如今卫国的诸多弊端,他不明其意,暂时沉默以对。
王威泰目光炯炯地望着夏远,“夏宗老在建昌郡的作为,老夫详细打探过,夏宗老摧毁了在建昌郡为恶多年的离尘宗,还了建昌郡安宁,得到了建昌郡民众的真心称颂。夏家也从此骤然崛起,不过在夏宗老的约束下,夏家待人做事谦和依规,丝毫没有暴发户得意忘形的做派。建昌郡其他家族望风景从之下,郡内风气为之一清,礼法重兴,万民和乐。”
“夏宗老行事高妙,能点尘不惊地将离尘宗连根拔起,又能约束家族,引领风气,竖德兴礼;夏宗老有能有德,称得上是一方人杰。现如今卫国老态龙钟、蹒跚难行,正需要夏宗老这样的青年俊彦来激发活力,不知夏宗老可愿出仕,重振衰弱的卫国?”
夏远听了王威泰的打算,心中哑然,这位真是位一心为国的贤臣,看来夏天之事只是个引子,王威泰并不太在意,借此事引自己上门,游说自己出仕才是他的目的。
放下茶杯抬起头,夏远答道:“王帅赤胆忠心,一心为国,我是很佩服的。我不讳言自己的确有点本事,不过我对国事毫无所知,哪敢轻言重振卫国?我习惯了清修自在,暂时没有出仕的想法。”
王威泰道:“夏宗老莫急着拒绝,你虽然喜欢自在清修,但不像其他修者那样对世事淡漠,就拿你避居的田庄来说,实施了很多惠民之策,足见你宅心仁厚。现如今卫国的颓势越来越明显,一旦陈、燕两国借机来侵,战乱一起,必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啊!夏宗老不清楚国事,这不要紧,老夫可以为你详说。”
夏远笑道:“出仕之事容后再说吧,对于国事我还真有点好奇,这长青真君不是庇护卫国吗?怎么还会面临陈、燕两国入侵?”
见夏远并没把拒绝出仕的话说死,而且还对国事起了兴趣,王威泰觉得事有可为,连忙答道:“依照传统,真君对皇族的庇护,限于内乱。就是说如果卫国有家族内乱夺权,皇室不敌,长青真君会出手相助;如果是他国来攻,长青真君是不会出手,因为其他国家背后也有真君依仗。比如说陈国,背后就有黑水真君撑腰。”
“历史上曾有过两国相争导致两位真君对峙相博,最终两败俱伤的例子。后来,真君们为了避免因为世俗之事,造成真君间的相斗,互相约定,两国之争真君不再插手,延续到现在,这规矩算是成了真君间的约定俗成。”
“当然,因为这只是约定俗成,当代真君会不会守这个规矩?谁也没有把握。各国皇帝开启国争还是很谨慎的,一般只有一国极其衰败不堪,真君想救它要花费很大的心力时,才会有他国窥视入侵。”
“燕国则与陈国不一样,它也是依仗长青真君,但是毕竟是两个国家,两个家族,如果卫国衰败,燕国也绝不会放过扩张的机会。燕国如果吞并了卫国,给长青真君的供奉肯定会翻倍,长青真君的利益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燕国攻打卫国,长青真君更加不会管。”
“现在的卫国,国内人心涣散,民生艰难,诸多问题丛生,军政乱麻一团,长青真君绝对不会为了这个烂泥潭花什么心思。卫国再不有所改变,等陈、燕两国窥破虚实,肯定会大举入侵,此事已迫在眉睫。”
夏远道:“这么说来,长青真君基本上不会出手相助卫国。听王帅你所说,如今,卫国的形势极为危殆,不知这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王威泰见夏远对国事兴趣浓厚,心下高兴,急忙详细解释了一番。
卫氏极为幸运,与前后两代真君都有渊源,卫氏享国已有两千余年。有真君保驾,卫氏不担心反叛,长期的安逸,一方面滋生了骄奢糜烂,另一方面导致了卫氏子弟的能力越来越差;地方家族不能反叛卫氏,失去了上进之心,也变得颓废腐坏;大大小小的家族垄断了修行功法和资源,平民难以进阶上流,只能麻木的待在底层任为鱼肉。整个卫国的社会凝固死板,各个阶层都缺乏心气,昏庸混世者比比皆是。
第四十二章 会面
蔡武姬对薛云婷道:“云婷你想做大事,多学学远少的行事。”
薛云婷连连点头,“我会留心观察,好好揣摩的。”
三只美姿各异的柔荑呈现在夏远面前,夏远凝聚神识,在她们手背上留下了神识标记。
做完标记,夏远让蔡武姬和薛云婷试了下激活,等她们体会一下了标记的激活运用,夏远站起身来离开。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三位美人,夏远又开始了美食之旅。
悠闲地边吃边逛,夏远慢慢地来到东帅府附近,在明天和王威泰会面前,夏远要先探查下情况。
夏远漫步走在东帅府后墙的小巷中,放开伪神念,转眼间就笼罩了整个东帅府。
东帅府此时只有一位立鼎初期在,立鼎后期的王威泰不在府里。
在东帅府的一间小院里,夏远发现了一名年轻的伤者。这名年轻的伤者有淬体七层修为,显然就是王威泰的三儿子王成海了。
王成海正坐在桌旁看书,他左手缠着绷带,脸色看起来还不错。夏远仔细看了看,估计王成海是左手的伤难以恢复。
王成海如果真是左手残疾,这事就好解决了。夏远手上有白雪炼的疗伤法丹,只要不是脏腑受重伤,治疗肢体方面的重伤不在话下,不管是经脉受损还是粉碎性骨折,夏远手头都有对应的法丹。
心中有了底,夏远更见轻松,优哉游哉地在丹阳城里闲逛吃喝,直到入夜很久才回到城北的宅子。
夏峰长老见夏远回来,如释重负,夏远一天一夜没见人影,夏峰很是担心。
“宗老,玩得还好吧?”夏峰问道。
夏远笑了笑:“峰老,你介绍的不错啊,我吃到了很多好吃的。”
夏峰说道:“那就好,宗老你尽兴就好。”
夏远说道:“明天去东帅府处理夏天的事,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们守在这里待命,有什么事我会传音给你们。”
夏峰答应下来,然后各自休息不提。
第二天一早,夏远动身前往东帅府。
东帅府外,两个门卫都是淬体四层的修者,夏远缓步行来,拿出一张拜帖,对他们说道:“请通传一声,古宁城夏家宗老前来拜访。”
门卫略微弯腰接过拜帖,没有因夏远年轻而有所怠慢,他面色平静、语气平和地道:“请稍等,即刻通传。”
不一会儿,一位淬体九层的修者来到门前,“大帅有请夏家宗老,请随我来。”
到了东帅府的偏厅,夏远见到了东帅王威泰。
王威泰个子很高,身姿笔挺,表情端正严肃,他并没有托大坐在厅里,而是站在偏厅门口等待夏远。
“可是夏家宗老,老夫王威泰。”王威泰向夏远抱拳施礼,平辈相待。
“见过王帅,本人夏家宗老夏远。”夏远抱拳回礼。
进了偏厅,王威泰请夏远入了左首上座,他则坐在右首上座,对夏远极为尊重。
侍女奉上香茶,王威泰说道:“夏宗老请先用茶。”
夏远微笑着端起茶杯,象征性地小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道:“王帅如此客气,夏某受宠若惊啊。”
王威泰说道:“夏宗老莫要谦虚,你年轻有为,在建昌郡更是威名赫赫,王某礼待是应该的。”
夏远道:“想不到王帅对建昌郡的事也很了解,小地方的一点儿薄名,当不得真。”
两人客套了一会儿,夏远见王威泰不像兴师问罪的样子,不明白他的想法,于是主动提起夏天之事:“王帅,我们夏家的夏天这次伤了令公子,这事夏天有大错,不知王帅打算如何惩处他?”
王威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王家向来遵纪守法,这件事还是要依律而行。”
“那么依律而行会如何呢?我对律法不熟,请王帅教我。”夏远问道。
“依卫国民律,修者殴伤其他修者,受伤修者提告,伤人者需负刑责。轻伤其他修者,军前效力一年;重伤其他修者,军前效力五年;伤残其他修者的,军前效力二十年。”王威泰一板一眼地详细回答道。
“王帅你是军中大帅,这军前效力是怎样的?”夏远问道。
王威泰没有一点不耐烦,认真解释道:“像这样被罚入军中的获罪修者,都会被派到最危险的地方。那些地方争斗激烈,伤亡很常见,平时也不可能静心修炼。这些获罪修者在军中,不会得到任何修炼资源,就算是立了战功也只能折抵刑期,日子很不好过。”
夏远听了王威泰的介绍,心里寻思,这军前效力可真严厉,如果夏天按照致人伤残来判,就要在军前效力二十年。这么长的期限,伤亡是免不了的,就算他非常幸运的没有伤亡,但没资源又没时间修炼,夏天也是废了。
虽然夏天可能被判重刑,但夏远并不着急,这条民律的前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