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阀天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雅茹说:“是的,王爷。这个皮尔丹很是痴情,在美国上学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宋小姐,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宋小姐的认可。但是,在宋小姐回国后,他就一直追了过来。我还真的为他而感动的。”

    陈中笑了说:“看看,我们的王妃又开始小女人了。茹茹,你要学会慢慢的长大,你是海南的王妃,不要太小孩脾气了。”

    第二天早上,皮尔丹早早的就来到了王府。陈中在王府的会客厅接见了他,皮尔丹见到陈中兴奋的说:“王爷,我的妈妈得知了我在海南,非常的高兴。妈妈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正在越南访问的爸爸,获知这个消息后,他说要以私人的身份访问海南。顺道过来看看我。我真的很高兴。”

    在此之前,陈中也接到了外事部门的报告,说有一位美国将军要以私人的身份访问海南。

    陈中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外事部门回电,正式发出邀请函。此人正是老王爷的美国朋友,皮尔丹大卫中将。

    此刻,陈中才知道,这个皮尔丹就是皮尔丹大卫的儿子。

    陈中立刻发出邀请的原因,是想请这位美国中将帮助海南购买一些海军装备方面的设施和器材,以及,军舰上面的动力系统,想请皮尔丹大卫帮助联络一下美*工厂,订购一些舰船的动力系统的设备配件装置。

    另外,陈中想就海南的海军发展模式,和皮尔丹大卫中将做一些探讨。

    陈中知道,随着海南军事的迅速崛起,海南的海军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中间还会有许多问题。

    同时,周边的海上贸易利益也非常的巨大,海南海军也需要突破其他列强的海上霸权,向太平洋不断扩大影响。可以想象的出,在这个过程中,海南海军不可避免的会和一些国家发生冲突。

    相较于英法日德俄和美国海军来讲,海南海军还差的很远,这就需要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

    现在看来,很多海洋强国由盛而衰,也有很多国家突破老牌海军强国的发展,最后称霸一方。

    在陈中的记忆里,他认为,一战时德国的海军发展战略是失败的。海南海军应当参照一战前美国的模式,在低调中抓准时机崛起。

    德国无海洋大国基础,所以在海战中经不起损失。德皇威廉二世把无畏舰当作与英国争夺海权的关键,企图以巨舰大炮来挑战英国的海权,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英德战列舰竞赛。

    英德造舰竞赛实际上就是英国作为世界上唯一霸主的前提下,德国想要崛起,但找不到崛起的模式。德国想象可以仍然使用英国式的崛起模式,通过自身对外的武器扩张,或者征服一些落后国家,或者直接挑战现有霸主,然后再自己崛起。

    所以,就目前的世界海军形势来看,德国无疑是一种被动式的发展,是一场世纪豪赌。

    这样的战略模式,必然导致,一旦出现了持续性的战争,那么德国就根本无法承受战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其实德国奉行的战略叫做“存在舰队”战略。就是发现有落单的英*舰时,德国集中优势兵力逐步瓦解英国海军力量。当消耗到德国认为正面对抗也可以战胜英国的时候,再进行最终决战,也就是不主动出击战略。

    但是,基础薄弱的德国海军,将会在持久的战争中,在最后阶段被一击即溃。

    因此,这位美军中将的到来,应该是美*方在远东的尝试性战略东进,这无疑也为海南海军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合作机遇。
第一百七十五章 激进德国
    两日后,大卫中将来到了海南,陈中在海南王府举行了仪式,欢迎大卫中将的访问。张彤和陈方正将军陪同了会见仪式。

    陈中首先感谢大卫将军为海南做的一切,特别是海南每年十二名儿童的留学美国西点军校的问题,大卫将军为此费了不少的周折。

    就目前海南的海军发展问题,陈中说,近几年,海南对海外贸易的依赖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不可能继续忽视海洋发展。这一时期各国海军的发展都很迅猛,那么,海南在这样的世界海洋格局下,将怎样怎么发展下去,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大卫中将对海南的海军建设表示了赞扬,并且说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大卫中将说,海南海上贸易越来越发达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有了海外贸易,甚至海外贸易的利润稍高于国内市场利润,海南海军就不可能再突然停止发展或者被突然扼杀。

    因为有海外贸易,就决定了海南有海外利益需要保护,这就必须有海军的存在来保护这些海外利益。

    陈中对大卫中将的看法,予以了肯定。陈中说,若海外利益继续发展下去,包括在非洲、欧洲继续拓展外贸合作,同时我们遵循正确的战略,海南是有可能迅速的崛起。

    但是这个战略需要非常谨慎的思索一下。另外,海南在崛起的同时,就必然会不可避免会跟太平洋地区另外一家大国产生对抗关系,英国德国和日本甚至是美国和俄国。

    目前,德国人希望通过武力去挑战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这是一场头破血流的竞争。

    但是,你们的美国也希望崛起,你们很聪明,没有采取像德国一样强力的挑衅。

    大卫中将,我们海南希望学习你们美国海军的发展模式,你们美国奉行的是对等式合作的理念,事实上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做法。

    你们这种做法,就是暗地里不放弃自己的崛起,积蓄实力,一旦机会来临,积蓄的力量足够多的时候,你们美国会毫不犹豫的取代前世界霸主。

    大卫中将笑着说:“海南王阁下,你的睿智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你一语道破了天机,这是一个不公开的事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话题吧。”

    陈中笑着说:“那好吧,为了不至于使我们的中将先生犯错误,那我们可以小范围的看看德国海军和英海军之间的军备竞赛问题。”

    陈中说,德国企图挑战英国的海权,其实也是一种对自由贸易的挑战。

    八年前,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发表了这么一段演讲,提出了确保海上控制力量的重要意义。

    他是这样说的,手持三叉戟的海神尼普顿的形象,乃是吾辈必须完成的新使命之象征。无论在世界的何地,我们必须对德意志的国民加以保护;而且无论在世界的何地,我们也必须维护德意志的荣誉!

    这位年仅二十九岁便匆匆即位的皇帝,很快与德国统一的“总设计师”、帝国宰相俾斯麦发生了对立,迫使俾斯麦辞职,宣布施行亲政。

    在威廉二世亲政之后,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提出了所谓的“世界政策”,也正如他本人在1895年1月18日所宣称的,“德意志帝国应该发展为一个世界帝国。”为了贯彻世界政策,而建立一支庞大舰队,则是世界政策的核心。

    大卫说,威廉二世本人是一个对海军具有狂热爱好的人,他不仅喜好身着各国海军制服,亲自绘制过军舰的设计图,还如饥似渴地“吞噬”马汉的《海权论》,醉心于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他狂热的要求德国向海外发展,极度鼓吹德国必须拥有与英国相抗衡的海军力量,要获取其在“阳光下的土地”。

    威廉二世认为应该从垂死的帝国势力手中重新分配殖民地,发出了德意志之未来在海上的声明,更宛若打响了德国海军建设开始狂奔的发令枪。于是德国掀起了世界大规模军备竞赛——英德造舰竞争。

    陈中说,自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海军在七大洋的优势不可动摇。而德国则是一个传统的陆上强国,其海军微不足道。

    德国统一之后,帝国宰相俾斯麦拥有一套老谋深算的政治与外交观念。在欧洲他满足于维持五大列强构造,孤立其宿敌法国,使之不能东山再起。此外,针对巴尔干半岛潜藏的危机,力图使得俄国和奥匈帝国都无法在此获得绝对的权势。在殖民地问题上,只取空白之地,并卓有成效地控制民意,遏制了国内那种急于“崛起”的殖民政策呼声,竭力避免和当时的海洋帝国英国发生冲突。

    在这条现实的外交路线下,德意志帝国的国运也日益兴隆,工业技术急遽发展,迅速成为欧洲舞台上一大强国。

    大卫微笑着说,可惜的是,在威廉二世登基、俾斯麦黯然离职之后,短短几年间柏林便从欧洲大陆的外交中心以及同盟网络的枢纽沦落到了自我孤立和自我“围困”之境地。

    俾斯麦长期以来精心谋划的欧洲外交格局被迅速打破,德国东西两侧的陆军强国法俄两国迅速结成盟友,德国自此失去了在欧洲纵横捭阖的舞台。威廉二世愈是力图强行毁坏这一其咎由自取的“包围圈”,结果却是愈被动、孤立。

    陈中说,之所以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就是因为威廉二世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渴望自己被公众认可的君主。

    而且,他还病态般地酷好海军,于是,他将目标从欧洲大陆扩展到整个世界,并计划为此投入大海军建设。这种“世界政策”以及海军至上主义的“新方针”,使得德国摒弃了俾斯麦的审慎政策。

    因此,我们海南从德国的这种太过于仓促的发展,看到了未来所面领的危机。

    德国海军发展的模式,必将导致首位无法联络,这种过激的做法,必将导致其失败的结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海南论舰
    陈中对于目前德国模式的论述,引起了大卫将军的极大兴趣。

    大卫将军说:“海南王阁下,您对德国的发展的前景给予了前瞻性的预测,很有价值。我因此也有所感悟。一个没有雄厚基础的军事帝国,是一种赌徒式的崛起模式,这是非常危险的,在这种心态下发展,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当他们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工业的水平和资源的限制,就必然导致对外扩张战争。”

    陈中说:“这是毋庸置疑的结果。近几年来,德国企图挑战英国的海权,其实也是一种对自由贸易的挑战。世界秩序主导力量更替之过程,更是一个文明进步的过程。一个国家的政策决定崛起和衰亡的结果。

    八年前,开始担任德国海军国务秘书的提尔皮茨是威廉二世进行海军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他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宣传、组织与规划大师。他并不直接与国会周旋,而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海军在民间的认知度,取得民间的支持。

    在扩大海军在民间的影响力的同时,对舰队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尔皮茨提出了所谓“风险理论”,即若能达到英国海军实力的三分之二,那么就会让英国感到,即便有能力打败德国,但是所遭受的损失,将使之丧失足够的力量来维护其海权的风险,由此来抑制英国与德国争雄海上的决心。

    提尔皮茨在着手建设德国海军之际,是以英国海峡舰队的规模为依据来制定建造规划的,他摒弃了原先具有相当影响的以巡洋舰为主力的海上破交战方针,直接将建造重点放在了用于舰队决战的战列舰上。

    然而他又担心英国在德国海军完成建设前便进行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打击”,因此提出了在海军建设尚未成熟的阶段,必须保持低调,小心翼翼地度过这段“危险期”。对此,当时外交国务秘书冯·比罗的话则更为形象:“我们的行动必须十分小心,就像在蜕变成蝴蝶之前的毛虫一样。”

    为了安全度过这段“危险期”,提尔皮茨提出的造舰计划是经过精心谋划的。这是一个极为阴险的政治阴谋。”

    当时,德国海军国务秘书的提尔皮茨为了制定舰队法,借助德国借传教士在海南山东被杀的事件出兵胶州湾,德皇也当即在帝国议会强调德国将向全世界宣示其力量。

    提尔皮茨也经过长期的宣传与准备,向帝国议会提交了舰队法的提案。由于受到社会上的广泛支持,这项舰队法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通过。

    这个舰队法的内容是,编成两支各含八艘战列舰的分舰队,加上一艘作为舰队旗舰之用合计十七艘战列舰。在本国海域还应拥有岸防用的装甲舰八艘,侦察用的大型巡洋舰六艘和小型巡洋舰十六艘,在海外则配置大、小型巡洋舰三艘和十艘。此外,作为预备兵力,还需保有战列舰两艘,大、小型巡洋舰三与四艘。

    四年后,又补充了战列舰七艘、大型巡洋舰两艘与小型巡洋舰十七艘。

    这个舰队法所建造的舰艇数量并不多,德国宣称,这只是用以对抗法国和俄国,决非针对英国。

    舰队法将舰艇的更新加以制度化,战列舰与岸防装甲舰每隔二十五年,大、小型巡洋舰每隔二十与十五年必须加以更新,以免遭到议会的“扰乱性影响”。大卫中将说:“提尔皮茨的这个舰队法只是拉开了德国大舰队建造的序幕。在后期的执行中,造舰和扩张军备的速度上要明显的加快。

    而德国舰队法的通过,也立即受到了英国的警惕。英国海军开始逐渐将以往的“两强标准”更新为“对德双倍标准”,也就是说,以德国海军的两倍作为建设目标。

    因为六年前英国曾通过的海防法案,新建十艘战列舰、四十二艘巡洋舰以及十八艘鱼雷炮舰等共计七十艘舰艇。

    当时的英国认为,他们拥有的海军实力应该高于仅次于己的两大海军力量法国与俄国之和,此所谓“两强标准”。

    可是,德国海军的崛起,不得不使英国时刻对敌方的根据地构成威慑,又恢复了将海军兵力集中于本土附近的政策。

    去年,英国的海军元帅费舍尔勋爵担任第一海务大臣后。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提高各个兵种军官的专业水平,并促使军官教育现代化、努力施行炮术训练教育的改革。

    费舍尔对舰队的配备进行根本的调整,加强对本土水域的重视;对大量落伍的老式舰艇他则大胆裁减。

    总之,海军中的各种积压已久的问题,他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皇家海军迅速完成了转型,再一次确立了在海上无与伦比的优势。

    目前,费舍尔勋爵正在强有力推动,装备单一口径巨炮的全新战列舰“无畏”号,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建成服役。

    “无畏”号最大的特色,便是在前型的准无畏舰基本相同的排水量以及造舰费用内,成功地将火力倍增,并采用汽轮机将航速增至二十一节。

    为了与其对抗,别国也只能建造同样的无畏战舰,我听闻,你们海南也正在建造这种巨型战舰,是吗?

    费舍尔勋爵又提出了建造更符合其“速度才是最好的防御”这一理念的新型装甲巡洋舰。这种舰艇拥有与无畏舰相同的主炮,保持巡洋舰的防御水准,但机动能力加强,得到二十五节的计划航速。这样,对于德军的舰艇具有了一定的优势。”

    陈中说:“面对英德海军军备的激烈角逐,这也给我们海南提出了一个极为崭新思路。

    大卫将军,您此次来到海南,我们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